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柳江、桂江集水域23个台站雨量资料代表“桂北”雨情,根据灾情和预报经验定出前汛期雨量“特多”的年份,结果表明,5月份特多的频率是13%,6月份是21%,7月份是18%。6月份是雨量特多频率较高的月份。7月份虽不属前汛期,但雨量特多的频率也高于5月份。利用赤道太平洋、赤道印度洋海温资料以及南半球气旋资料,找出三个引发环流异变,造成桂北雨量特多的“阈值”,并作了一些初步分析,指出造成桂北雨量特多的原因是季风变异。  相似文献   

2.
广西前汛期大涝年预报因子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吴恒强 《气象》1999,25(11):29-33
通过对高原地面气温,热带海表面温度和南半球气旋资料的普查分析,经验性地挑选并提出1月份拉萨地面气温距平4月份赤道东西太平洋海表温度梯度,4月份赤道印度洋海表升温幅度,1月份南半球低纬气旋数等4种能提前1-2个月比较准确地预警广西前汛期大涝的因子,指出高原热状况,热带海洋行为,南半球低纬大气的斜压性是影响广西前汛期雨量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7月份降雨分布型的预报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永光  廖荃荪 《气象》1997,23(3):50-54
综述了我国7月份雨型的划分方法,各种雨型的多雨特点及环流特征,总结了各类雨型的预报判据,着眼于赤道东太平洋海温(SST),冬季(1-3月)500hPa环流,春季(3-5月)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夏季(6-8月)赤道平流层纬向风准两年振荡(QBO)等方面,分析了与7月雨型的关联。该方法对业务预报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广州地区汛期强降水的微物理特征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分析了广州地区从化测站1994年6月份的雨滴谱资料,发现造成华南特大洪涝灾害的6月份降水的特点是:降水时间长,雨强、雨滴浓度、尺度均较大,最大雨滴直径为6.5mm,最大雨强为155.06mm/h。另外,按天气系统、降水性质综合考虑分类,把降水分成5大类,提供了一组可供雷达定量测量降水时参考和应用的Z-I关系。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雷达回波资料.分析了桂林地区南部1992年7月5—6日、1993年6月8—9日出现的两次致洪旱雨过程,并与历史上类似个例相比较,找出桂林地区南部致洪暴雨产生和维持的天气系统及雷达回波特征,为汛期雷达监测天气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1998有流域特大暴雨的雨水情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志祥  宁迈进 《气象》1999,25(9):11-14,30
应用1998年汛期湖南省97个气象站、200多个水文站的雨量,水文资料,分析了同期洞庭湖流域特大量雨洪涝的雨水情概况和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7.
张小霞 《广东气象》2000,(Z1):31-33
每年4~6月,广东进入前汛期。5月份是佛山市前汛期降水的相对高峰期。1999年,佛山市前汛期的降水量虽然偏少近3成,但每一次过程都具有汛期的基本特征。现就5月19、26日两次过程作一对比分析,以便进一步了解前汛期降水的一些规律。1 两次天气过程概况 5月18日,北方弱冷空气南移到广西、广东北部,造成广西出现大范围降水,其中融安68.1mm,蒙山56.7mm,广东北部也出现了大雨,并伴有强雷暴。佛山傍晚前后转小北风,只下了阵雨。到下半夜,随着冷空气进一步南下,佛山及以南地区才相继出现大~暴雨(表1…  相似文献   

8.
夏季广东降水异常变化与夏季风   总被引:19,自引:14,他引:19  
利用广东省36个地面站降水量资料和NCEP850hPa再分析资料,采用相关分析和合成对比分析方法,探讨了广东降水变化与夏季季风活动的关系。发现广东夏季降水量变化与南海北部西南风大小成显著正相关,但并不能由此得出南海北部西南季风强广东降水多的结论。前汛期(4-6月),西南季风可以给广东带来降水,但降水的变化与西南季风强度变化关系不显著,5-6月份甚至出现热带西南季风弱广东降水反而强的情况,其主要的影响来自于副热带季风的加强。后汛期(7-9月),当西南季风在南海中北部地区加强,副热带季风对广东影响减弱时,广东降水增大。  相似文献   

9.
梁岱云 《广西气象》2006,27(A01):38-39
应用变分校准法,用南宁714SD雷达资料对2005年汛期南宁大雨降水过程来估算区域降雨量,并用逐时雨量对雷达测量降水进行了校准。相对误差从未订正前的63%降到23%。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1961年~2012年近50年闽北前汛期(5~6月)日雨量资料、逐小时雨量资料和乡镇自动站雨量资料统计分析得出:闽北前汛期雨量和日雨量强度呈西北部向东南部倾斜,强降水中心与武夷山脉平行,越靠近武夷山脉前汛期雨量和日雨量越大,远离武夷山脉受山脉影响减弱,前汛期雨量和日雨量就明显减弱;闽北暴雨量级以上的逐小时雨强日变化的平均高峰值区出现在上午9时附近,强降水的主要降水时段在凌晨到中午;观测站与乡镇自动气象站之间的日雨量相关关系是地理位置分布比行政所属关系更重要。  相似文献   

11.
神经网络BP模型用于月降水预报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采用神经网络BP型三层映射模式,以南京1946-1985年40年月雨量为基础序列,确定三层模式的形式。通过不断调整权重系数,作出1986年1-12月的月雨量长期预报,又用同样方法但改用前一个月的实测值报后一个月的月雨量作出1986年各月的月雨址预报。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6.07mm和5.73mm。对1994年6、7、8、9月月雨量以4个不同的起始值进行神经网络预测,都得到1994年夏季南京特旱的结果,与实测结果相同。  相似文献   

12.
湖北省春夏旱涝特征对早稻年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醉地湖北省早稻产量逐年丰歉特征与旱涝年型的农业气候分析,发现5 ̄7月份的降水量多寡与早稻产量丰歉关系密切,而导致早稻歉收的主要原因是4月下旬 ̄5月的春渍涝和6月下旬 ̄7月中旬的持续时间长且雨量集中的梅涝。  相似文献   

13.
华南前汛期起止日期的确定及降水年际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利用国家气候中心提供的华南地区74测站1957—2001年的逐日降水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对华南前汛期雨季开始期与结束期的定义标准作了改进;研究了华南前汛期降水雨量、雨日的年际变化特征以及变化趋势的空间分布特征;用小波分析法分析华南前汛期降水的周期分布特征。分析结果发现:45年来前汛期开始期总体上呈现偏早趋势,而结束期具有偏晚的趋势,两者的年际变化十分显著;45年来华南全区总雨量、雨日呈正趋势变化,且两者的空间分布特征非常相似。华南前汛期内雨量、雨日总体上呈现增长趋势并且具有明显的年际变化特征,存在准2年、3~5年、6~8年的振荡周期。  相似文献   

14.
一个地区月雨量分布状况及其预测的评估,对提高业务预报准确率和对外服务的水平有很大的意义。本文把月雨量分为一级异常(│ΔR%│≥50),2级异常(│ΔR%│≥20)。通过对广东省19个台站1957~1997年各月│ΔR%│≥20,│ΔR%│≥50的统计分析,发现11月份月雨量出现一级异常的气候机率很大(超过0-001的信度),10、12月也相对较大。4、5、6月份雨量出现一、二级异常的机率相对较低。计算各月雨量的变差系数,以10~2月相对较大,4、5、6月相对较小。说明10~2月雨量的波动性较大。…  相似文献   

15.
广西前汛期降水年代际变化与南半球印度洋海温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NCEP/NCAR月平均再分析资料对广西前汛期降水年代际变化的环流差异及其与前期南半球印度洋海温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广西前汛期整体一致变化的降水分布型具有20年左右年代际振荡及3年左右的年际周期,桂南、桂北反相变化的降水空间型具有6年和准两年振荡.在前汛期降水偏多期,欧亚大陆地表温度偏高,热力作用增强,造成大陆热低压偏强,海陆差异加大,广西区域气柱不稳定性增强,上升气流显著增强,Hadley环流减弱,西太平洋副高及南亚高压减弱,南北半球越赤道气流增强,高原南侧南支槽气流加强,水汽输送增多,造成广西降水偏多;降水偏少期形势相反.相关分析表明前期2~3月南半球中纬度印度洋海温与广西前汛期降水年代际变化呈明显负相关,意味着南半球海温对广西前汛期降水年代际变化有调控作用,这种作用是通过海温异常影响越赤道气流从而影响亚洲季风的强弱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高原地面气温、热带海表温度和南半球气旋资料的普查分析,经验性地挑选并提出1月份拉萨地面气温距平、4月份赤道东西太平洋海表温度梯度、4月赤道印度洋海表升温幅度、1月份南半球低纬气旋数等4种能提前1~2个月比较准确地预警广西前汛期大涝的因子,指出高原热状况、热带海洋行为、南半球低纬大气的斜压性是影响广西前汛期雨量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以列联表形式计算熵函数,由熵函数值对国家气象中心发布的1996年汛期6月22日-8月7日5次暴雨过程降水数值预报进行评估,得到5种数值预报产品给江苏省各区域的雨量预报提供了0.1824bit-0.2914bit信息等结论。  相似文献   

18.
桂平市位于广西东南部,北回归线横贯中部,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年平均雨量为1714.0mm,最多年可达2485.0mm,最少年1026.5mm,4~9月为汛期,平均总雨量为1279.3mm,占年雨量的74.6%,汛期多大雨、暴雨和大暴雨,易发...  相似文献   

19.
吴娟  李忠铁 《四川气象》1995,15(3):36-37
成都地区7月份“冷锋低值型”暴雨预报方法吴娟,李忠铁(成都市气象局邮码610041)1前言暴雨是成都地区汛期最主要的灾害性天气。本文主要讨论成都地区历年7月份较为常见的“冷锋低值型”暴雨天气过程中,各层系统的配置及预报因子的选取和方程的建立。经199...  相似文献   

20.
“94·6”特大洪灾天气预报服务综观杨望月,苏荣在(广西气象台南宁530022)前言1994年6月12~17日,由于受地面静止锋、高空槽、低涡共同影响,桂北、桂中地区出现了大范围持续大暴雨天气,5天总雨量超过500毫米的有融安、融水、罗城、临桂、河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