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稻飞虱是危害中国水稻的主要害虫之一,其迁飞和滋生蔓延与气象条件关系十分密切,分析气象条件对稻飞虱的影响,有利于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该文从稻飞虱气候生态及生物学特点入手,研究不同气象要素对稻飞虱迁入和滋生繁衍的影响规律,并对气象要素进行无量纲量化归一处理,构建稻飞虱迁入气象指数估算模型和稻飞虱滋生繁衍气象指数模型,进而构建稻飞虱发生发展气象指数模型和气象指数累积模型,在此基础上可进行气象条件对稻飞虱发生发展的条件的监测预报。  相似文献   

2.
稻飞虱的发生发展与气象条件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稻飞虱是水稻生产中的主要害虫之一。近几年来,稻飞虱在大连地区的危害有明显加重的趋势。因此,研究稻飞虱的发生发展规律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是目前大连地区水稻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利用2009年6月内蒙古自治区植保站的草地螟越冬代成虫标记放飞和捕获试验结果,结合2009年6月每日08时和20时500-1000 hPa高空天气图、每日8次的地面天气图等气象信息,分析2009年内蒙古自治区草地螟盛发期自然放飞并回收到的标记成虫的放飞与天气系统的关系。结果表明:草地螟成虫放飞后卷入东北冷涡并随其在控制区内沿逆时针方向旋转的气流飞行,其迁飞方向与天气系统密切相关;气流方向、降水和风力等气象因子是影响草地螟成虫迁飞与降落的主要原因,分析气象因子与草地螟迁飞和降落的关系,有利于进一步认识草地螟在盛发期的迁飞习性;分析草地螟主动降落迁入的气象条件和相关预警指标,对监测草地螟成虫迁入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水稻稻飞虱概率预报的气候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伍贵方  杨林 《贵州气象》1996,20(3):32-32
稻飞虱是我国南方稻区的主要水稻害虫,常以褐飞虱(Nilapatvata,stal),白背飞虱(Sogatellafurcifera)两个种类为主。它是一种远距离迁飞性害虫,随气流运载飞行,遇雨水降落稻区危害。以往对此虫的预报方式,是依据异地虫源多少,食料条件,以及长期天气预报等来定性预报其发生程度,往往出现偏差。近年来,作物病虫的概率预报已作为一种方向,运用现代工具,进行历史资料数理分析,建立预报模式,定量的科学预报。因此,气象历史资料各因子的相关分析,显得尤为重要。我们根据我州三都县植保站与气象局1982~1991年10年的两种飞虱发…  相似文献   

5.
赵圣菊  周朝东   《气象》1985,11(2):35-35
研究表明:粘虫远距离迁飞的方向和高空气流的走向是一致的。因此,在预测中常根据虫情调查及迁出期高空天气图上气流的走向,来判断其降落地区和迁入期。为了推动病虫测报工作向数学模式化发展,更好地为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以建立“最优”回归方程为目的,对我国东北二代粘虫发生区一代成虫迁入期与一代幼虫发生程度以及一代成虫迁出期和高空风向的关系,进行相关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用逐步回归方法,建立二代粘虫发生区一代成虫迁入期的预测模式,结果较好。研究的具体步骤如下:  相似文献   

6.
气象条件与影响水稻生产的稻飞虱密切相关,利用气象科技可以对稻飞虱的发生进行预测,但因气象数据具有高维非正态、非线性特征,常规方法的预测结果具有相对不稳定性。利用投影寻踪技术较好地解决了气象数据高维非线性、非正态分布问题,建立了绍兴市第5代稻飞虱发生程度的预测模型,经检验和比较,具有理想的预测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南宁市稻飞虱发生发展严重程度与气象条件的关系. [方法]用SPSS统计软件通过对1987~2009年武鸣灯下虫量与气象因子资料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建模,并利用模式建立了各旬稻飞虱发生发展气象条件等级预报指标.[结果]通过拟合、预报精度检验,最终得到6个旬灯下虫量模式,利用模式建立了3月上旬、3月中旬、7月中旬、8月上旬、8月下旬、9月下旬的稻飞虱发生发展气象条件等级预报指标.[结论]为稻飞虱的统防统治以及南宁市水稻增产稳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万素琴  任永建  刘志雄  周国珍  高正旭  邓环  邓爱娟 《气象》2012,38(12):1538-1545
稻飞虱是造成湖北省水稻大幅度减产原因之一。它是一种典型的气候型迁飞虫害,起飞、迁飞和沉降均与气象条件密切相关。本文采用高空气象场资料、植保站稻飞虱灯下监测资料,在个例分析基础上,利用质点轨迹、扩散及沉降模式HYSPLIT-4,模拟稻飞虱迁飞高峰日后向轨迹,分析湖北省稻飞虱迁飞路径和主要虫源。主要结论:(1)湖北省稻飞虱迁人主要路径有5条:西南路径、南路路径、东南路径、东路路径和东北路径;(2)春夏季稻飞虱迁入路径以西南路径比例最大,平均为47%;其次为南路和东南路径;(3)秋季稻飞虱迁入路径以东北路径比例最大,平均为30%,其次为西南路径,比例为23%;(4)秋季与春夏季相比,西南路径比例下降了24%,东北路径增加了22%,东路路径增加了8%,南路、东南路变化不大。(5)偏南方向(西南路、南路和东南路)三种路径之和春夏季为80%,秋季为55%,秋季比春夏季减少了25%;(6)综合春夏季、秋季,西南路径对湖北省全省都有较大影响,对南部的影响大于北部,偏北路径秋季影响大,南部和东南路径对江汉平原影响最大。(7)理论上稻飞虱虫源区在19°-25°N、90°-120°E之间,以东西向为长轴、南北向为短轴、面积约为3300km×660km的矩形区域内,越南、泰国、缅甸、柬埔寨和菲律宾等地是湖北稻飞虱初始虫源地,云南、贵州、两广、福建、湖南、江西和江淮等地区为湖北省稻飞虱的二次虫源地或三次虫源地。根据未来数值预报场进行质点前向轨迹模拟,综合分析虫源地是否有大量稻飞虱、是否符合起飞条件,目标地是否有下沉气流配合,可以开展稻飞虱迁入气象预报,此工作尚需进一步开展业务试验。  相似文献   

9.
2005年江西晚稻飞虱大发生气象成因初步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介绍了江西省稻飞虱历年发生概况,以及2005年江西稻飞虱发生特点,并从2005年副高脊线位置与飞虱早迁、汛期降雨峰值与飞虱多迁、台风环流与飞虱秋季回迁、夏秋季温湿条件与飞虱生长繁殖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稻飞虱大发生的气象成因分析,力图为今后建立稻飞虱发生发展气象预测模型,开展灾害监测与预报提供依据.分析结果表明,2005年江西省晚稻飞虱具有发生时间早、面积广、为害重等特点,为历史罕见大爆发;稻飞虱主要来源于外地迁入,有春季迁入及秋季回迁2种;副高脊线位置偏南,西南气流强盛,导致春季气候适宜,暖湿气流活跃,强降水多,有利春季稻飞虱早迁、多迁、大量迁,早稻发生后的残留虫量是晚稻飞虱大发生的虫源基础;7~10月台风频频影响江西,特别是后期台风的影响,加速了秋季稻飞虱随东北气流的回迁,为晚稻飞虱大爆发起到促进作用;盛夏不热且秋季不凉的气象条件,有利于当地稻飞虱的生长繁殖,导致飞虱代数多.  相似文献   

10.
新书介绍     
《杂交水稻与气象》 由江苏省杂交稻气象问题研究协作组陶炳炎、汤志成等同志撰写。内容包括:气象条件与杂交水稻生产;杂交水稻栽培、制种与气象条件;杂交水稻农田小气候特征;江苏杂交水稻气候资源的分析和利用;杂交水稻气象问题  相似文献   

11.
四川水稻稻飞虱发生的天气环流型式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四川妥飞虱灯下诱捕资料,结合历史天气图等气象资料,分析四川稻飞虱迁入概况、峰次及其相应的天气形势,得出了四川省稻飞虱迁入发生的天气形势特征和环流分型,为四川水稻稻飞虱发生的测报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红河流域稻飞虱预报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红河州5个具有代表性的台站(蒙自、泸西、建水、绿春、金平),分析1999-2008年稻飞虱发生规律与气温、降雨、相对湿度、日照时数、雨季开始期等气象要素的变化关系;大气环流背景特征与稻飞虱受灾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稻飞虱的发生与暖冬、夏季高温、太阳光照减少,特别是西南季风建立后的第1场较强降雨开始时间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应用灰相关度分析方法,通过统计分析找出气象因子与稻飞虱发生问的灰关联程度的变化关系,建立预报方程模式。为开展红河州水稻稻飞虱的监测、预警和防治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何景涛  贾杨 《黑龙江气象》2011,28(4):32+38-32,38
本文利用庆安县1980—2010年气象资料,分析了种植水稻的气象条件,并与1998—2008年水稻平均生育期进行配比,得出当地温度、水分、日照和生态环境的同期配比适宜有机水稻的生长。通过分析气象灾害发生的类型及对有机水稻生产的影响,提出防御措施,为当地水稻生产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4.
我区水稻生产年际间波动很大,除与栽培条件、品种、病虫等有关外,受各年气象条件的影响是很大的。1982年我区早、晚稻获得较大幅度增产,与气象条件有一定的关系。本文主要分析该年早晚稻生产中的有利与不利气象条件以及它们对增产所起的作用。 一、早稻增产的气象条件分析 根据我站几年来田间试验,人工气候箱模拟试验及调查收集早稻社会产量与相应的气象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初步得出影响我区早稻产量的主要气象因子为:1.营养生长期  相似文献   

15.
1前言各地水稻生产都是以当地气象条件为依据形成各自的基本栽培模式。气象条件包括生产期间热量、水分过程以及波动情况等。年际间条件波动是引起水稻不稳产的主要因素。为使水稻生产平稳发展,必须研究和掌握对气象环境变化的预测方法,事先了解气象状态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本文以延迟型冷害为中心讨论判别当年热量余缺程度的方法。2判别的基本思路及可判性判别热量余缺程度,目前还做不到定量分析。但是可利用品种的热量反应规律和水稻生产期间热量出现的概率特点,做出定性判别。判别精度为平年以上和平年以下两个档次。判别时期为每年6…  相似文献   

16.
韦昭义  石昌军 《贵州气象》2013,37(Z1):78-80
水稻稻纵卷叶螟、稻飞虱害虫简称"两迁"害虫,是黔南州水稻主要病虫害之一。"两迁"害虫的发生与所处的地理位置、所受影响的天气环流形势密切相关。该文通过对2008年在黔南州发生的严重"两迁"害虫进行气象条件分析,进一步了解其发生规律,对因地制宜做好水稻病虫害的监测、预报及防治工作有着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江胜国  杨太明  程林  张友明  姚筠 《气象》2010,36(10):106-109
利用桐城市2005—2007年逐候田间系统调查的稻飞虱百丛虫量数据,分析影响桐城市稻飞虱发生程度的主要的气象因子。分析发现,旬平均气温、候平均气温与系统调查的桐城市稻飞虱百丛虫量均呈显著的负相关,显示高温对稻飞虱发生具有抑制作用,最适宜的候平均气温为20.5℃。应用卡尔曼滤波方法建立稻飞虱发生适宜气象条件等级预测模型,目的在于开展稻飞虱发生的气象条件预警预测,为防虫治虫提供依据。经历史拟合和2008年试报应用,此模型的预测精度较高,可靠性和稳定性都较好,可投入业务应用。  相似文献   

18.
一、前言气象因子对于落叶松毛虫的生长发育、繁殖迁飞、栖息等是不可少的外界条件.在同一个林区内每年落叶松毛虫发生时期的早晚,发生数量的多少,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气候条件.因此,当气候条件发生波动时也会使落叶松毛虫危害情况发生波动,气象条件对落叶松毛虫的发生和危害起着重要的支配作用. 近三十年来,在新疆阿尔泰山林区,落  相似文献   

19.
水稻是贵州粮食作物中栽培面积最大。总产量最多、单产也最高的作物。建国以来,贵州水稻生产发展较快,总产量由1950年的211.1万吨增至1991年的428.7万吨,增长1倍多,但年际间的产量不稳定。产量波动主要受天气候条件尤以气象灾害影响最大。为此,必须掌握水稻栽培气象灾害发生的规律,采取相应对策与措施,才能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本文分析了主要气象灾害对水稻的影响及其发生规律,提出了防灾减灾对策,对减轻灾害所造成的损失及促进水稻高产、稳产、优质、高效具有重要意义。1气象灾吝对水稻的影响1.1干旱1.1.旦春旱主要影响水稻…  相似文献   

20.
我国水稻产区的广大气象台站和农业气象工作者,积极开展杂交水稻气象条件的分析研究和服务工作,在大量调查研究和科学试验的基础上,揭示出杂交水稻生长和气象条件的关系,把指标鉴定、资源分析、服务方法及农业气象基础理论的研究结合起来。近年来,从气象条件上研究杂交水稻的结实率和制种中亲本花时相遇问题取得一定的进展,促进了我国杂交水稻的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杂交水稻具有特殊的丰产性能,但杂种优势的发挥与气象条件关系密切。当前我国生产上应用的杂交水稻,由于亲本气候生态遗传影响,一些组合要求较严格的生态环境条件,生育期中的高温强光是发挥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