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吉林省蛟河市近52年的初霜样本进行分析,总结了初霜的气候规律,分析了初霜异常早晚年的北半球500h Pa高度场分布型式,从大气环流角度研究了一些预测着眼点,得出:亚洲区极涡面积小(大),则蛟河市初霜晚(早);欧亚纬向环流指数大(小),则蛟河市初霜晚(早);西伯利亚高压弱(强),则蛟河市初霜晚(早);东亚大槽指数正(负),则蛟河市初霜晚(早)。并用最优子集回归方法建立了蛟河市初霜的预测模型,在近几年的应用中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利用1981—2019年宁夏初霜冻日期资料及同期位势高度场、海表面温度(SST)、积雪面积、海冰面积等资料,研究SST、海冰面积、积雪面积等外强迫因子对宁夏初霜冻日期异常偏早、偏晚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初霜冻日期的物理概念模型和客观预测模型。结果表明:(1)偏早(偏晚)年,前期赤道中东太平洋SST持续显著偏暖(冷),SST异常形态为明显的ENSO模态。当前期赤道中东太平洋SST偏暖时,东亚槽偏强,副热带高压偏弱,异常环流形势有利于冷空气活动,初霜冻日期易偏早,反之则偏晚。(2)5—8月北半球积雪面积、1—7月格陵兰海冰面积与初霜冻日期存在持续显著负相关关系。当前期北半球积雪面积或格陵兰海冰面积减少时,东亚槽偏弱,西太平洋副高偏强,不利于冷空气活跃,初霜冻日期易偏晚,反之则偏早。(3)影响宁夏初霜冻日期的主要因子为东亚槽强度、NINO3.4区SST异常、热带南大西洋SST异常、北半球积雪面积、西太平洋副高强度以及格陵兰海冰面积等,基于以上因子用多元回归方程建立的客观化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效果。  相似文献   

3.
吉林省初霜的环流特征及中期预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前言霜冻是我省农业生产的主要灾害之一 ,尤其秋季的第一场霜冻来的早 ,会给农作物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霜冻的预报和和防御 ,对农作物的生长是有重要意义的。本文利用欧洲气象中心20时格点报前五天和当天资料对吉林省1971~1990年的初霜进行了分析 ,找出了初霜的前期和初霜日的环流特征 ;并对初霜的500hPa、700hPa、850hPa天气图的前3 -5天和当天的高度场、温度场做了对比分析 ,找出了一些吉林省初霜的中期预报指标 ,力图对初霜的预报有一定的指导意义。2资料与方法2.1资料来源我们采用了欧洲气象中心…  相似文献   

4.
大兴安岭地处高纬度地区,农业生产对无霜期的依赖性很大,初霜早晚直接影响农业生产,对初霜的分析与预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利用1997-2021年大兴安岭地区7个国家站资料,采用气候统计方法,分析初霜日时空分布、变化特征;用天气学原理方法对2021年高、低空实况图、EC细网格预报图的分析,总结气象要素阈值,预测初霜;用Mann-Kendall方法对大兴安岭地区初霜日进行检验。结果表明:2021年大兴安岭地区平均初霜日在9月18日,比历年平均初霜日偏晚7 d,其中漠河站偏晚14 d,北极村站只偏晚1 d。大兴安岭北部地区比南部地区初霜日偏早,非沿江地区比沿江地区初霜日偏早;14时气温和露点温度、EC细网格地表温度、2 m露点温度、24 h变温、零度层高度预报图,对预报未来24 h、48 h初霜冻有很好的指示意义;大兴安岭地区1997-2020年初霜日突变时间在2012年,初霜日突变后较突变前平均推迟了5 d。  相似文献   

5.
李兴华  李云鹏  丁小俊  武文杰 《气象》2003,29(S1):91-95
在对多年防火预报工作总结和全面系统分析内蒙古自治区森林、萆原火灾时空分布、周期变化、影响因子的基础上,研究汗发了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森林、草原长期火险等级预报系统。利用相关分析的方法,发现月平均相对湿度、月平均风速、季降水量、季平均温度、每年初霜日和终霜日的早晚等气象因子与火灾次数多少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利用权重系数法确定各因子的权重系数,建立预报方程,通过回代检验和预测试验,证明预报模式效果较好。同时系统操作简单易学,发布的产品直观易懂,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应用常规观测资料与NCEP1°×1°再分析资料,对承德市各县区初霜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南北县区初霜出现时间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在对117个初霜环流形势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初霜预报的天气概念模型;筛选因子,分县区确立了预报指标;采用概率、指标、数值预报产品相结合的方法及概率区间取值法建立了分县区初霜预报模型;检验表明,该模型对于中重度初霜冻预报准确率可达95%以上,对轻度初霜的预报准确率可达68%以上,无漏报出现。  相似文献   

7.
利用地面最低温度小于等于0℃初日作为初霜日,统计了吉林省近30年初霜的分布特征、年代际气候变化特征;利用EOF将吉林省初霜分解为3种模态:(1)全省一致早(晚)型(占总体方差57.9%);(2)松原、四平和通化早(晚),其它地方晚(早)型(占总体方差6.8%);(3)中西部早(晚),东南部晚(早)型(占总体6.0%)。根据三种初霜发生的模态对应9月500h Pa高度场不同的影响关键区,利用国家气候中心动力气候模式产品确定初霜的发生类型。经2012-2013年初霜的预测应用,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8.
应用常规观测资料与ncep1°×1°再分析资料,对承德市各县区初霜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南北县区初霜出现时间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在对117个初霜环流形势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初霜预报的天气概念模型;筛选因子,分县区确立了预报指标;采用概率、指标、数值预报产品相结合的方法及概率区间取值法建立了分县区初霜预报模型;检验表明,该模型对于中重度初霜冻预报准确率可达95%以上,对轻度初霜的预报准确率可达68%以上,无漏报出现。  相似文献   

9.
不同品性冬小麦籽粒灌浆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揭示冬小麦干物质积累过程的动态变化,利用不同品种冬小麦分期播种的灌浆速率资料,建立了Logistic模型,定量分析了不同播期条件下不同品性冬小麦的灌浆特性,并探讨了冬小麦灌浆特性对气象因子的响应情况。结果表明,籽粒灌浆质量与开花后天数的关系符合Logistic生长曲线方程。基于Logistic模型求算的各次级参数能够较好地表征冬小麦籽粒灌浆特性,半冬性品种较春性品种灌浆高峰期出现时间早;春性品种的粒重渐增期和粒重快增期持续时间一般长于半冬性品种的;半冬性品种的平均活跃灌浆期较春性品种的短;早播和正常播种条件下,春性品种最大和平均灌浆速率均高于半冬性品种的,而迟播条件下春性品种最大和平均灌浆速率均低于半冬性品种的,适期晚播更利于春性品种灌浆和千粒重增加。灌浆特性的变异系数分布总体呈春性品种大于半冬性品种的,表明播期对春性品种的影响更大。不同籽粒灌浆特性对气象因子的响应不同,其中孕穗—成熟期内的平均气温、孕穗—乳熟期内的降水量、播种—乳熟期内的日照时数与冬小麦灌浆特性相关密切,基于灌浆特性与气象因子建立的逐步回归方程决定系数为0.507~0.875,均通过了0.01的显著性检验。  相似文献   

10.
利用2006~2017年北京夏季(6~8月)逐日最大电力负荷和同期气象资料,分析最大电力负荷与各种气象因子的相关性,基于BP(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算法,建立了两种夏季日最大电力负荷预测模型并对比。结果表明:北京夏季周末基础负荷远小于工作日,剔除时应加以区分;气象因子对气象负荷的影响具有累积效应,累积2 d时两者的相关性最强;结合实际,根据自变量的不同分别建立了两种日最大电力负荷预测模型;经实际预测检验,两种预测模型均取得了较好的预测效果,能够满足电力部门的实际需求,其中自变量中加入前一日气象负荷的模型效果更优。  相似文献   

11.
卫玉林 《气象》1978,4(9):23-23
我场位于大兴安岭东麓,地处高寒山区,气温低,无霜期短,初霜冻往往出现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这时正值当地大田作物成熟期和夏菜的盛产期。如能报准初霜,及时采取防御措施,并利用初霜后10—15天的晴好回暖天气,就能使作物获得增产。 1.7月降水量与初霜冻 我们分析了1969—1975年7月总降水量与当年初霜冻的关系发现,7月降水量>100毫米,则当年初霜冻偏迟,出现在9月上旬;若7月降水量<100毫米,则当年初霜偏早,出现在8月下旬。近两年我  相似文献   

12.
特征向量分析技术是数理统计学中近几十年来迅速发展的一个分支.其基本思想是通过多因子协方差矩阵求取特征向量的方法来提取因子的主要信息.在气象上,当这些因子(变量)在时间或空间上相关时,常用这种方法研究气象要素在时间上的变化规律和空间上的特征.近几十年来,气象工作者已将这一技术进行各种不同的演变和扩展,发展了基于  相似文献   

13.
基于气象因子的华中电网负荷预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分析各种节假日负荷变化规律的基础上, 利用气象因子作预报变量, 使用动态的综合线性回归和自回归相结合的混合线性回归方法及非线性的人工神经网络方法来进行华中电网日负荷和日最大负荷及日最小负荷的预测。对12个月共365天的独立样本试预报表明, 该客观方案对华中电网负荷的预测精度可满足业务调度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近53a山西朔州市农业气候资源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山西省朔州市气象局1957~2009年气温、降水、初霜冻、终霜冻、无霜期、≥0℃和≥10℃积温等资料分析了朔州市近53 a来的气候变化.结果表明:朔州市年降水量呈下降趋势,气温则呈上升趋势.1998~2009年随着年平均气温的升高和降水的显著减少,初霜冻出现连续性明显偏晚;终霜冻出现偏早趋势,从1999~2009年...  相似文献   

15.
依据国家草原火险等级划分标准,针对锡林郭勒盟的具体情况对指标体系进行逐月调整,运用多个气象因子和综合因子之间相关来确定草原火险天气等级标准,建立草原火险气象等级预报方程,并开发研制了草原火险气象等级预报服务系统,经过近1年的试运行,能够对草原火险天气进行很好的预报预测,同时指导草原火险的遥感监测业务.  相似文献   

16.
利用贵州省普安磨舍光伏电站2020年逐15 min的光伏发电功率、辐射资料与气象站资料,对光伏发电功率变化特征及影响光伏发电功率的气象因子进行分析,建立了光伏发电功率的预测模型,并利用CFSv2模式资料开展月内预测检验。结果表明:光伏电站发电功率呈现早晚低、中午高的单峰型日变化特征,其中春季发电功率值最大,夏季次之,冬季最小。影响光伏发电功率最关键的气象因子为总辐射和日照时数,其相关系数均在0.9以上。5种组合的线性回归预测模型检验结果显示,利用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日较差建立的预测模型预测效果最好,而利用单一气象因子的预测效果最差。为增加光伏发电功率的预测准确率,可根据预测服务需求,并用延伸期模式资料开展光伏发电功率滚动订正预测。  相似文献   

17.
稻米蛋白质含量与气象条件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熙军 《广西气象》1997,18(4):51-53,56
通过对栽培试验的总结,应有和农业气象统计学方法,探讨了同一水稻品种稻米的蛋白质含量与水稻不同生育期中各气象因子间的关系,并建立多元回归方程,确定了影响稻米蛋白质含量的关键生育期及其主要气象影响因子,并分析了各气象因子的单独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18.
周润英 《贵州气象》1996,20(5):11-11
本文通过地面凝结物霜的初降来预测贵阳市次年春季和夏季降水,结果表明初霜的偏早与贵阳市次年春季和夏季降水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栽培试验的总结,应用农业气象统计学方法,探讨了同一水稻品种稻米的蛋白质含量与水稻不同生育期中各气象因子间的关系,并建立多元回归方程,确定了影响稻米蛋白质含量的关键生育期及其主要气象影响因子,并分析了各气象因子的单独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20.
用带周期分量的多元回归模型预测贵州气象灾害变化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择与贵州农业生产有重要影响的春旱,夏旱,倒春寒,秋风,秋绵雨,凝冻6种气象灾害作研究对象,在对分析了它们的时空分布特征和序列周期期规律的基础上,用逐步回归筛选法,建立了邓序列各种延拓周期分量为预报因子的多元回归预测模型。据此,对1998-2000年的6种气象灾害的变化趋势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