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吉林省蛟河市近52年的初霜样本进行分析,总结了初霜的气候规律,分析了初霜异常早晚年的北半球500h Pa高度场分布型式,从大气环流角度研究了一些预测着眼点,得出:亚洲区极涡面积小(大),则蛟河市初霜晚(早);欧亚纬向环流指数大(小),则蛟河市初霜晚(早);西伯利亚高压弱(强),则蛟河市初霜晚(早);东亚大槽指数正(负),则蛟河市初霜晚(早)。并用最优子集回归方法建立了蛟河市初霜的预测模型,在近几年的应用中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杨文彬 《气象》1983,9(8):24-25
麦杆蝇害虫每年发生期的早晚,发生程度(数量)的轻重(多寡),直接关系到供销部门的农药、器械的进储数量和防治效果,对小麦产量的影响亦较大。准确地预报出麦杆蝇害虫的发生期和发生量,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为病虫害防治工作提供  相似文献   

3.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体会到:秋季第一次强寒潮南下影响我县时,冷锋过境后,天气干冷,气压上升,湿度很小,能见度特好,夜间碧空静风,近地面层形成辐射逆温层,这时最有利于出现霜冻。因此在冷锋过境后,若预报夜间碧空无云、偏北风减小到2米/秒以下时,就要重点考虑霜冻问题。  相似文献   

4.
1引言 温度是表征大气冷热程度的物理量,是天气预报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预报要素。天气预报中的气温通常是指在标准观测场中距离地面1.5m高度百叶箱中的温度。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公众对气象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高,露天环境温度与气温的差异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人们不再满足于单一的百叶箱中温度预报,迫切需要了解不同环境温度的变化。2004年起长春、白城、前郭、四平、吉林、辽源、通化、  相似文献   

5.
吕玉芳  陈克  席林华  王国兰 《气象》1987,13(3):25-28
一、长期分片指导预报 苏州气象台站长期预报工作从1981年起进行了有计划的调整,经过6年的实践,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技术思路、工作方法和业务体系。与1981年前相比,有了很大的变化。 1.由市气象台制作发布长期天气分片指导预报,气象站接收指导预报开展服务,必要时做些补充订正预报 1981年市气象局制定了统一做长期天气预报的改革实施方案,决定由气象台2人和气象站2—3人统一制作全市各气象台站的汛期预报。经试验后,1982年起改为由市气象台2人承担。1983年,全部工作用  相似文献   

6.
7.
草面温度与初霜预报的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和龙市气象局2007-2011年草面温度和0cm地面温度(以下简称地面温度)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草面温度在夜间比地面温度低,在秋冬季更容易达到0℃以下,草面温度能更好地反映出形成霜的温度变化过程,利用最低草面温度和16-20时草面温度降温幅度建立2级判别方程,结果显示该判别方程显著,对初霜的预报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8.
1 引言 吉林省位于东北地区中部,地处北纬40°52′~46°18′,东经121°36′~131°19′之间,位于我国温带的最北部,具有显著的温带季风性气候特点。夏季雨热同步,高温湿润,昼夜温差大,光、热、风能资源丰富,尤其是中西部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优越的玉米  相似文献   

9.
初霜日期     
《气象》1974,1(1):31-31
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各地的初霜日期,差异很大。其特点是:北早南晚,西早东晚。根据建国以来到1970年的资料,全国(台湾省资料暂缺)各地初霜的平均日期和最早日期,大致如图1和图2所示。  相似文献   

10.
本文是在T106数值预报产品解释应用的基础上 ,采用统计学和动力气象的方法 ,对天气形势进行主客观分型 ,按不同季节、不同地域分县建立了降水、气温气象要素逐日滚动的、量化的预报方法。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利用24年亚欧500hPa候、旬平均环流、太平洋海温及15年波谱资料,从中长期预报的需要出发,普查淮北雨季各预报量与前期平均环流或距平值的相关关系,找出影响的关键候旬。再分析关键侯旬的主要影响系统和关键地区,以及雨季的波谱特征等。采用逐步判别、逐步回归等方法,从定性、定量方面进行分析探讨,对雨季的开始、结束时间及雨季降水量级的预报,分别建立回归预报方程,基本解决淮北雨季各预报量的预报问题。近三年的应用实践较满意。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吉林省水稻插秧期的适宜气象条件,归纳总结了1971-1990年吉林省中西部及东南部地区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3℃初日的500hPa高度场环流特征,建立了吉林省水稻插秧期适宜气象条件的数值预报模型,最终给出了吉林省水稻插秧期的中期时效客观预报方法。  相似文献   

13.
本文应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和数理统计方法,初步建立了一个以日本数值预报产品资料为依托的客观化短期实时降水天气概率预报体系,1998年汛期试用的结果表明:对短期降水天气预报有较好的指导作用,特别是对降雨落区的预报应用价值更大  相似文献   

14.
15.
利用2016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吉林省381个站的逐日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和定时气温的观测数据,对ECMWF高分辨率模式的2 m最高、最低气温和定时气温预报进行检验分析.结果表明,ECMWF模式对吉林省的气温预报与实况存在一定偏差;从空间上看,自西向东气温预报准确率逐渐递减,预报误差逐渐增大;从时间上看,随预报时效的增长,预报准确率逐渐下降.对ECMWF的气温预报进行高度差订正后,模式最高气温24 h、48 h、72 h的预报准确率分别从52%、51%、50%提高至58%、56%、54%;最低气温准确率分别从58%、56%、54%提高至64%、62%、59%;定时气温准确率分别从63%、60%、58%,提高至67%、63%、61%.高度差订正的方法有效提高了模式气温预报的准确率,减小了模式预报误差,提高了模式预报释用能力,订正后的气温预报TS评分得到明显的提高.该方法已应用在吉林省客观预报的订正算法中.  相似文献   

16.
为农业生产服务的实践告诉我们:要做好预报,办法只有一个:出门找出路,走出办公室,向群众请教。1961年8月到现在,我们坚持走群众路线,每隔1—2月下乡访问一次,轮流蹲点,建立老农哨,定期联系,遇有重大天气进行紧急会商,并邀请有丰富看天经验的老农开座谈会,对农谚进行逐条过堂,再运用历史资料对农谚进行反复验证。通过几  相似文献   

17.
本刊讯由喀左县气象局主持的,朝阳市气象局、喀左县植保站、朝阳市植保站等参加的《农作物主要害虫发生中、长期预报模式及防治决策的研究》课题,最近通过了辽宁省科委委托朝阳市科委组织的技术鉴定。专家们认为:该项研究来自生产实践,选题准确,数据可靠,技术方法先进,将昆  相似文献   

18.
19.
利用吉林省西部10个自动土壤水分观测站数据与人工取土烘干法实测土壤湿度数据,制作吉林省西部土壤墒情监测及干旱预报模型.结果表明:不同气候背景下在作物不同生育期、土壤不同深度、不同初始湿度下的土壤湿度的变化趋势大致相同,但在相同的无降水日数或降水量时,不同台站不同深度的土壤湿度变化率却有一定的差异.各站农田土壤初始湿度越大,无降水时初期墒情下降速率越明显;而土壤湿度初始值越低,则失墒速率越慢.土壤不同深度均是开始时间失墒较快,后期变化逐渐趋于减弱状态.土壤深度越深则水分变化速率越缓,降水量越大,0~50 cm土壤湿度变化曲线整体越接近一致,直到从上而下几层土壤湿度全部达到饱和.通过对2017—2019年吉林省西部玉米农田土壤湿度预报结果和实测值进行对比检验,基于自动土壤水分观测数据的吉林省西部干旱模型预报的准确率超过80%.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统计分析,总结出菏泽地区冬季多雨时段前期大气环流特征。从天气学方面对产生多雨的原因进行了解释并建立了对多雨时段中长期预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