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甘肃西秦岭地区金矿控矿因素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岭造山带地质构造复杂,各类金属矿产丰富,分布广泛,特别是甘肃西秦岭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金矿成矿区(带),也是甘肃最主要的金矿勘查开发基地。近年来,西秦岭地区金矿找矿取得重大突破,先后发现和评价了大水、早子沟、大桥、李坝、拉尔玛、阳山、寨上、竹园北、加甘滩等超大型、大型金矿床。笔者从西秦岭地质构造背景、成矿区带划分入手,分析金矿成矿类型和金矿成矿的控制因素,探讨金矿成矿地球化学特征,提出西秦岭地区金矿找矿方向,对该区勘查工作部署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
贵州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远辉 《贵州地质》2009,26(3):162-169
本文通过贵州金矿多年的勘查工作实践和认识,结合以往金矿研究成果,划分了不同的成矿区带和矿化集中区带,阐述的各成矿区带成矿地质条件,指出的找矿方向,有助于今后地质勘查工作部署以及找矿与勘查研究并实现找矿突破。  相似文献   

3.
乔小芳 《矿产与地质》2011,25(4):345-348
介绍了X射线荧光法工作原理及其在金矿勘查的物理基础和寻找金矿依据,通过在桂北金矿区勘查的应用,表明了该方法可缩小找金矿的靶区,确定隐伏金矿体位置,划分金矿体的边界,达到缩短找矿周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湖北蛇屋山红土型金矿床地质特征及勘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腾飞 《黄金地质》1996,2(3):25-30
蛇屋山红土型金矿体(层)赋存于第四系红土中,矿体呈似层状近水平产出,品位低,规模大,易采易选,矿石松散,组分简单,Au呈超显微粒状吸附于粘土矿物中,成矿物质来自含矿原岩,成矿作用主要与第四纪中更新世湿热条件下化学风化作用有关,该矿床是通过检查化探异常发现的,在勘查过程中坚持探采结合,勘查工作指导金矿开发,金矿开发利用又促进矿床勘查,为我国金矿探采一体化工作探索出了重要的经验。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多宝山成矿区找矿新进展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谭成印  王根厚  李永胜 《地质通报》2010,29(203):436-445
近年来,多宝山成矿区先后发现了小泥鳅河金矿、三道湾子金矿、争光金锌矿、铜山金矿、上马厂金矿、小新屯金矿点等一大批金银钼锑资源潜力很大的化探异常。依据这些新的矿产勘查和区域地质调查新成果,总结了多宝山成矿区近年来取得的新近展及其地质意义。目的是为多宝山地区的整装勘查与资源潜力预测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多宝山成矿区找矿新进展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多宝山成矿区先后发现了小泥鳅河金矿、三道湾子金矿、争光金锌矿、铜山金矿、上马厂金矿、小新屯金矿点等一大批金银钼锑资源潜力很大的化探异常.依据这些新的矿产勘查和区域地质调查新成果,总结了多宝山成矿区近年来取得的新近展及其地质意义.目的是为多宝山地区的整装勘查与资源潜力预测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徐社美 《地下水》2012,(3):47-49
以粤西某钨锡多金属矿区为例,探讨因采空塌陷导致矿区水文地质结构的改变,进而影响矿区地下水补径排条件的变化。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矿区大量民采形成的采空区、民窿的出现破坏了岩层的完整性,改变了含水岩组的结构和特征,增加了大气降水的入渗通道和地下水的径流通道,增强了采空以上含水层之间的水力联系,改变了地下水的补给、径流和排泄条件。同时由于径流途经和排泄方式的改变,地下水水位降低,底层民窿口涌水常见,同时由于民采民窿排水设计方案的不合理加上采空形成的顶壁坍塌的阻隔作用,在民窿部分地段内往往形成积水。接着从开采技术安全的角度阐述了查明采空塌陷、民窿分布和特征的重要性,并探讨了矿区采空塌陷、民窿调查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8.
地矿部门的黄金开发始于1985年,陕西地矿局六队,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率先开发本队发现并勘查的金矿,探索实施矿产勘查开发一体化。1992年11月,地矿部直管局在北京西峰寺召开了金矿开发坐谈会,宋瑞祥部长到会作了重要讲话,明确提出要加强金矿开发,实施勘查开发一体化。  相似文献   

9.
厂坝铅锌矿区民采开发引发的问题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80年代中期至1998年,国有大型露天矿-厂坝铅锌矿矿区及其周围大量无序的民采开发,导致一系列环境地质问题,十余年间,矿区先后有过多次大的矿业秩序整顿,但其后均出现大的反弹,引发了更大的问题,在西部大开发中,类似于该地区矿产资源丰富的边远贫困地区较多,如何在开发矿业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合理协调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避免类似的破坏性开发带来的环境地质恶果,走绿色矿业之路,是反思厂坝矿区民采开发问题思考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10.
哈马迪金矿是天津华北地质勘查局近年在苏丹北部发现的中大型绿岩带型金矿。由于特殊的大地构造环境和控矿条件,哈马迪金矿南矿段表现出特异性的金矿化特征。本文通过对南矿段区域构造环境及矿区地质特征的论述,研究了该区金矿化的成因及矿化特征,总结了南矿段在无法准确勘查的情况下的采矿、综合利用方法,评述了该类金矿的经济意义。  相似文献   

11.
甘肃省加木龙沟金矿位于夏河—合作印支—燕山期金锑成矿带上,与夏河加甘滩超大型金矿毗邻,且与其有一致的成矿地质条件。加木龙沟金矿经1∶1万土壤测量,共圈出7个综合异常,主要异常元素为Au、Sb、As,共划分出4个金矿带,圈定出金矿体67条,锑矿体4条。金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赋存于三叠系下统隆务河组岩屑长石砂岩中,受NNW向构造蚀变带控制,金矿体沿走向和倾向变化较大,厚度0.81~32.18 m,金品位1.01×10~(-6)~18.67×10~(-6)。矿石工业类型为含砷低硫微细粒浸染型金矿石,矿床规模已达中型,但仍具有巨大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2.
中国超大型金矿床有5种类型:绿岩型、变质碎屑岩型、沉积岩型、火山岩型、花岗岩型。其中以绿岩型为主。成矿物质主要来自赋矿围岩。超大型金矿床主要属"规律型",服从大中小型矿床统一的成矿规律,与大中小型矿床一起成带成片产出。中国东部一些成矿条件较好的成矿带,勘探和开采深度比较浅,选择一些成矿条件好的中小型矿床,加强深部及外围找矿勘探,是当前寻找超大型金矿床经济、快速、行之有效的途径。中国西南、西北地区的沉积岩型、火山岩型金矿床的成矿条件好,有可能形成超大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3.
内蒙赤峰南部众多金矿床(点)多集中在槽区的地台一侧,而撰山子是赤峰地区产于槽区的唯一成型的金矿床。撰山子金矿赋存规律的研究,不但对该矿生产有指导意义,而且对该区槽区找矿工作也有十分重要意义。在研究金矿赋存规律的基础上,指出了找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14.
西藏马扎拉金矿区外围地质特征与找矿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马扎拉金矿位于藏南拆离断裂以北的特提斯喜马拉雅南部隆子逆冲推覆断裂南缘,是扎西康整装勘查区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的典型代表。本文在矿区外围30km2范围开展地质测量工作,重新厘定了矿区及外围的地层系统并新发现大量岩浆岩,重塑了矿区及外围的断裂构造格架并初步厘定了构造活动期次,结合地球物理剖面测量、区域地质新近调查研究成果和少量工程验证,初步构建了矿床的控矿构造几何模型并重新确立了矿区及外围在近东西向具有早期逆冲推覆、晚期伸展滑脱的前断坡和反冲断裂及其次级断裂中寻找构造蚀变岩型金矿的找矿方向,对进一步找矿工作的部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大营子蚀变岩型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小云 《矿产与地质》1996,10(5):319-324
大营子蚀变岩型金矿主档是冀北地区新发现的一种金矿类型。矿体赋存于太古代角闪角变质岩系,特别是变质闪长岩体周边及内侧,受NE、NNE向剪切破碎带控制,常在其傍侧断裂形成羽状矿脉。  相似文献   

16.
拉尔玛金矿床主要载金矿物标型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占鳌 《矿物岩石》1993,13(1):41-49
本文在扼要介绍该金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着重阐明金矿床主要矿物特点及主要载金矿物标型特征,以及它们在研究矿床成因和找矿评价中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7.
浅层地震勘探方法在金矿深部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地震勘探技术在石油、煤田和工程地质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在金矿和其它金属矿床中则有一系列的问题限制了它的应用。在分析了石油地震与金属矿地震不同点的基础上,简介了地震勘探方法的基本原理。然后给出了在金矿和其它金属矿区应用地震勘探方法的过程中各个环节所应该注意的问题,包括仪器的装备,野外施工方法和资料处理的流程及地质解释等,并通过在黑龙江乌拉嗄金矿的实际应用,得到了理想的效果。为隐伏矿床的精确定位预测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地球物理资料。  相似文献   

18.
基于Micromine软件平台,结合石硐沟银多金属矿相关地质资料,建立三维地表模型并叠加地质数据,能真实有效地揭示与矿床有成因联系的各种因素的相互关系。在此基础上,运用距离反比法对矿体进行空间品位赋值,快速估算矿产资源储量,并构建探采工程系统模型,为矿床的勘探、开采设计和施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阿尔泰中高山区域化探金异常成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宁  李月臣 《新疆地质》2001,19(3):166-173
以异常查证和矿床成因研究成果为基础,在异常集/构造带的层次上分析了阿尔泰中高山区金异常的成因,认为异常主要由砂金引起,砂金来源于古风化壳-即古近纪以前的红土型金矿,终极来源可能为以含金石英脉为代表的分散矿化。据此分析,北阿尔泰带的岩金勘查前景应审慎评估,例外的是诺尔特亚带。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砂金成因异常的地球化学判别标志,并对冰缘区若干地球化学勘查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安村金矿地球化学异常规模大,特征好,并具良好的成矿地质背景,以往做了一些地质工作.但找矿尚未突破。文章从火山构造控矿特征入手,通过对相关找矿信息的综合分析研究,初步建立了矿区火山构造控矿模型,在此基础上,优选了3处找矿靶区进行找矿预测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