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雨量自记纸时间差订正问题,《地面规范》规定:“凡24小时内自记钟计时误差达1分钟或以上时,自记纸均须作时间差订正。”用查算表订正时差好处是:1.值班员订正每张雨量自记纸,按雨量自记迹线终止时所计时差,直接查表将24小时内每小时时差  相似文献   

2.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规定,凡雨量计24小时自记钟计时误差达1分钟或以上时,自记纸需作时间差订正.以下操作方法具有时差标识明确、时差线插入准确的特点,可以方便地进行时差分配.  相似文献   

3.
叶明义 《气象》1992,18(2):49-49
按《规范》要求:“凡24小时内自记钟计时误差达1分钟或以上时,自记纸均须作时间差订正”。可见,对雨量自记记录中降水量的时间分布要求的精度是较高的。  相似文献   

4.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规定 ,凡雨量计 2 4小时自记钟计时误差达1分钟或以上时 ,自记纸需作时间差订正。以下操作方法具有时差标识明确、时差线插入准确的特点 ,可以方便地进行时差分配。根据有降水自记迹线自记纸的换上、换下记号和时间 ,求算 2 4小时自记钟快慢分钟数 (总时差 ) ,并写在自记纸换下时间左侧 ,然后用内插法求出每小时的时间差 (自记钟快的 ,时间差为正值 ,反之为负值 ) ,并将每小时的时间差连同符号 (正号可省略 )写在相应的正点线上。根据每小时的时间差内插时差线 ,时间差为正时 ,时差线就做在正点线的右侧 ;时间差为负时 …  相似文献   

5.
虹吸雨量自记,对时差订正的要求是严格的。它涉及各时雨量值的准确度问题。因此,规范规定:“凡24小时自记钟计时误差达1分钟或以上时,自记低均需作时差订正。”在实际工作中发现有两个问题值得注意。一是不论自记钟计时快或慢几分钟,均不进行时差订正——这显然是违犯规定的;二是对人为的“快、慢”误差不注意订正,造成时差订正不准。笔者重点谈谈第二个问题。例如有的同志换纸时,换上的实际时间为05分,自记笔尖所指时间却是03或07分,  相似文献   

6.
谢华生 《气象》1980,6(7):25-25
关于最多风向的挑取,新规范§8.1。二、(三)3条(见新规范第55页)已有具体规定。我认为,这一规定可分为两段来理解。前一段是规范对于在自记纸上挑取十分钟内最多风向的原则规定。后一段是在正点前十分钟内风向记录出现了中断、漏跳或其它不正常状态时应采用什么方法来挑取。  相似文献   

7.
1 把好复算校对关首先对自记风向风速和日最大风向风速进行全面仔细地复算 ,注意日最大风速和各正点风速的比较 (日最大风速≥各正点风速 ) ,风速尾数是否是 0、3、7,对于缺测、仪器故障等特殊情况的处理是否符合规范规定 ;其次互校自记纸和报表。2 与 4次定时风向风速进行比较一般自记纸上整理出来的 1 0分钟平均风速和最多风向与相应的2分钟风向风速差别不会太大。在仪器无故障和自记钟走时正常的情况下 ,1 0分钟内最多风向和定时风向差别应在± 45°以内 ,一般正点前 1 0分钟内的 5个风向中应至少有 1个与 2分钟的风向相对应。如超过 4…  相似文献   

8.
我站EL型电接风向风速计的记录器经常出现这样的故障:换纸后,自记钟在摆动,而钟筒不转动,风向风速迹线在原处长时间连跳,大约20分钟后钟筒才开始走动。经检查分析,产生这种故障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规范规定:当自记风的风向或(和)风速有缺测时,在无其它自记风记录可代替的情况下,应从正点前20分钟到正点后10分钟内,取接近正点的10分钟平均风速和最多风向代替。但在理解“接近正点”时,有些观测员可能陷入误区,从而在处理有缺测的自记风时有失偏颇。误区可归纳为:误区一:正点前有部分自记风速线缺测时,要么完全用从正点前20分钟到正点前10分钟这10分钟的自记记录代替,要么完全用正点后10分钟的自记记录代替。误区二:自记风向有缺测时,可代替时段内的风向在标线排序时,要么都从左到右,要么都自右向左,一成不变。误区三:…  相似文献   

10.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中对自记记录极值挑取方法已作了原则性说明,即从前一日20时到当日20时的自记迹线中挑出最高(低)值,根据相邻两定的观测记录所计算的仪器差,用内插法求出各正点的器差值,然后取该最高(低)点靠近的那个正点的器差值进行订正,即得该日的极值。在日常工作中常遇到一些规范中没有具体规定的情况,根据近年来发现的一些问题提出几点处理意见,以供参考。 一、一日中有两处或以上读数(自记迹线)相同,同是末经器养订正的最高(低),此时是挑取前一处还是挑取后一处?此种情况应分别对它们进行器差订正,根据订正后的结果,哪一处最高(低)则挑取哪一日处  相似文献   

11.
地面观测中自记纸订正的几个问题的技术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在测报工作中,碰到自记纸订正有争议的几个问题,谈谈我们的处理方法。1自记最小相对湿度读数值相同时,挑取曲线最低点,还是考虑曲线最低和次低点的订正值,挑取订正后最小值?例:某日在自记相对湿度迹线上有最低和次低点,其记录分别是59.7%和60.3%(均读数为60%),订正值分别是十3和十l,订正后的值为63%和问%,该是最小相对湿度取63%还是门%?根据《地面气象观测规范户从自记迹钱找出一日(ZO~20时)中最高(最低)处,标一箭头,读出自记数值并进行订正”的极值挑选和订正规定,在挑取最小相对湿度时,操作顺序是从…  相似文献   

12.
关于日最大风速的风向挑取武民全(宝鸡县气象局宝鸡县·721300)我国大部分气象台站普遍使用EL型电接风向风速计。在挑取日最大风速的风向时,仪器无故障,而十分钟时段内有时只有四次风向划线,针对这个问题,《地面气象观测规范》及我省《汇编》中均未提及规定...  相似文献   

13.
河南省气象局1983年编印的《地面气象观测规范技术问题汇编》指出:“当10风钟内的最多风向对应时间无风速,而非最多风向其对应时间有风速,应挑取对应时间里有风速的风向为该10分钟的最多风向。对应时间无风速的风向不作考虑。”从检查的台站记录中发现,有些站...  相似文献   

14.
基层气象台站的观测员在对虹吸式雨量计所测得的降水自记记录进行整理的过程中 ,除了要充分理解《地面气象观测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和认真细致对待任何可疑记录之外 ,还要在实际工作中加深理解和灵活应用《规范》 ,才能确保雨量自记记录的统计准确无误。在此 ,笔者结合本站对雨量自记记录的统计预审情况 ,对与之相关的一些常见问题及其处理方法作了简单介绍。1 时间差的订正在报表预审中偶尔发现 ,降水日前后两天无降水时雨量计自记钟记时有误差 ,而有降水的当天自记钟确无误差。之所以会出现这一现象 ,主要是观测员在统计雨量自记记…  相似文献   

15.
挑选尺     
在一张雨量自记纸上,挑选一小时、十分钟的最大降水量,比较费时。当降水较均匀时、确定最大量出现的时间也较难,容易产生误差。为了比较迅速、准确地挑选极值,我们试作了一种一小时,十分钟的最大降水  相似文献   

16.
我站EL型电接风向风速计的记录器经常出现这样的故障:换纸后,自记钟在摆动,而钟筒不转动,风向风速迹线在原处长时间连跳,大约20分钟后钟筒才开始走动.经检查分析,产生这种故障的原因是由于钟筒上的小齿轮与钟筒套轴上的大齿轮之间有较大的空隙造成的.排除这种故障的方法是:拧下自记钟套轴,拧紧下端的菊花垫后,对拧下端的两个大齿轮,消除它们之间的空隙.但要注意,两个齿轮的齿牙不要对齐,需要错开安装,使之与钟筒上的小齿轮啮合好即可.  相似文献   

17.
用EN型测风数据处理代替代EL型电接风向风速仪的指示器和记录器,避免了挑取电接风自记纸十分钟风向风速和最大风向风速主观性影响,删除两分钟风向风速观测的人为因素,风向风速实现完全定量观测。但使用中发现如下两种情况须注意: 报警风速是根据阵风风向风速设置,取样采用三秒钟平均风速;航危报报警风速为自动设置,采用当前风向风速即1秒钟风速;风速采样周期不同,报警风速与航危报报警风速有  相似文献   

18.
气象常规自记仪器是气象台站连续测量、记录温、压、湿、风等四大气象要素的气象计量器具,通常在气温45℃~-35℃条件下保证连续工作。由于气象仪器计时主机(自记钟)采用机械传动计时装置,若保证其计时在一定程度上的准确性,既对钟机部件的精密度要求较高,同时还要配有熟练的维修、检定等技术手段方可实现上述目的。我区没有自记钟低温检定装置,对已修复的自记钟仅进行常温校验,无法保证自记钟在低温状态下(指-35℃或以下)正常工作,从而影响气象要素的自动测量、记录的连续性。为保证在低温状态下连续计量气象要  相似文献   

19.
正点巡视仪器时,如果发现自记仪器出现钟表停摆或钟筒被卡故障,及时排除也将造成部分时段(甚至近1个小时)内的记录中断缺测。如果仪器感应部分正常工作,自记笔尖能作记录划线,则该故障是钟筒不转动而使自记笔受感应变化在原处上下划线作记录,形成一条直线,直线记录上限点与下限点应该是缺测时段内的最大值和最小值。所以在整理记录挑取最大值和最小值时,要把上述极值与自记记录正常时段内的极值作比较,进行合理判断,不能因为记录出现缺测而轻易将日极值按缺测处理。这种现象处理适用于气压、温度和湿度自记仪器,不能用于EL型电接风记录。  相似文献   

20.
1利用观测自记钟(QXZ)安装一块音乐集成电路Ic(cw2850)。如要使自记钟在06时45分,07时45分等处增加报时功能,可在其金属底沿上述时决,分别焊出相应凸出于底沿2mm左右的焊锡点。将自记钟固定中心轴安装在长25cm,宽15cm,厚1cm的木板上,中心底轴接电源负极,在钟筒右侧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