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共描述皱纹珊瑚8属12种,其中新种7个.通过珊瑚化石组合分析,本区珊瑚群性质完全属于中国南方型的特点.区内缺失Cystophrentis带,泥盆系与石炭系在该区内为假整合接触关系.Yuanophyllum带在炎方区发育较好,但缺乏在华南区广泛分布的群体珊瑚类型,反映该区早石炭世的古环境为近岸浅海环境,不利于群体珊瑚的繁育. 相似文献
2.
藏北申扎地区晚二叠世早期的皱纹珊瑚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作者在进行申扎县幅1∶25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中,发现一套巨厚的白云岩和白云质灰岩组成的岩系,整合覆于早二叠世中晚期地层下拉组之上,并在此岩系底部采集到晚二叠世早期的皱纹珊瑚Waagenophyllumindicumvar.crassiseptatumWu和LiangshanophyllumstreptoseptatumWang,从而确定本区有晚二叠世地层的存在。 相似文献
3.
柴达木盆地北缘石灰沟晚石炭世的四射珊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海省柴达木盆地北缘晚石炭世地层出露完好,四射珊瑚化方丰富。本文研究了该区晚石炭世四射珊瑚26属,49种和亚种,10个未定种。自下而上建立了5个四射珊瑚组合带:1Lithostrotionella-Thysanophyllum组合带;2Cgathaxomia-Rotiphyllum组合带;3Protoivanovia-Amplexus组合带;4NeokonickoPhyllum-Koninckophgllam组合带;5Pseudozaphretoides-Lophocarinophyllam组合带。 相似文献
4.
5.
6.
河南淅川位于秦岭东端南坡,早石炭世地层发育完好,为一套正常浅海碳酸盐沉积,厚度大于1000m。下石炭统下部和上部分别称为下集组和梁询组。下石炭统含有丰富的珊瑚化石,层位集中于梁沟组的上部,其珊瑚动物群性质基本上与华南地区一致,属于同一珊瑚动物区系。 本文共描述皱纹珊瑚8属9种,其中新种8个,异珊瑚1属1未定种。 相似文献
7.
黔南晚石炭世造礁珊瑚Ivanovia cf.manchurica古生态特征及成礁机制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黔南晚石炭世生物礁造礁生物研究主要以藻类为主,如叶状藻、管孔藻等。近几年,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又陆续发现一些新型的造礁生物。其中重要的一种造礁生物是Ivanovia cf.manchurwa群体泡沫状珊瑚。通过野外观察和室内工作,我们认为:Ivanovia cf.manchurica是黔南晚石炭世的重要造礁生物,在晚石炭世地层中普遍发育,其古生态特征在不同环境中具有明显差异,生长方式明显不同,构成独特的生态类型。lvanovia cf.manchurica主要有四种生长方式:覆盖式、缠绕式、包覆式和孤立分布式。其不同生长方式、古生态类型决定着是否成礁以及成礁方式和礁体规模。其中覆盖式、缠绕式两种生长类型多构成大小不一的礁体,而包覆式、孤立分布式生长类型则分布零散,成礁性不明显。Ivanovia cf.manchuria礁体的发现和造礁生物研究,丰富了晚石炭世生物礁的类型,为F/F事件后石炭纪礁体重建提供了典型实例,有助于石炭纪礁体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8.
贵州独山星朗地区早石炭世异珊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描述贵州独山星朗早石炭大塘期异珊瑚新属1个,新种18个。本区异珊瑚类不仅有对环境专属性较强的一些异珊瑚新属种,还有对环境专属性较小的一些广布性属种。它们与贵州威宁,广西隆林的异珊瑚化石相比,普遍外壁厚,隔壁显著加厚及横板密集,说明这些异珊瑚是在水动力条件较强的开阔台地生活。 相似文献
10.
描述贵州独山星朗早石发世大塘期异珊瑚新属1个,新种18个。本区异珊瑚类不仅有对环境专属性较强的一些异珊瑚新属种。还方对环境专属性较小的一些广布性属种。它们与贵州威宁、广西隆林的异珊瑚化二相比.普遍外壁厚,隔壁显著加厚及横板密集,说明这些异珊瑚是在水动力条件较强的开阔台地生活。 相似文献
11.
:Yumushan
block on the north margin of Qilian mountain, with Jiudong basin and Minle basin to the
west and east respectively, belongs to the fore-land depression in NNW direction at the
north margin of the Qilian mountain fold belt. The Yumushan block has been thought of as a
fault-uplift, which separates the two basins formed during late Yanshanian orogeny.
However, the recognition of fault zones at the western margin of the Yumushan block, and
the tectonic and sedimentary analyses of the Yumushan block and the basins, cast doubts to
the tectonic property of the block.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two basins be derived from an
united large basin at least during Mesozoic and the Yumushan block be nappe sheet formed
due to NE imbricate thrusting on the north margin fault zone of the Qilian mountain. This
proposal would provide valuable clues to further exploration of oil-gas and water
resources in Hexi corridor basin belt. 相似文献
12.
华北地台北部晚石炭世古植被演替及其古气候解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拴马桩煤系植物化石研究结果表明,华北地台北部晚石炭世的古植被在维斯发期和斯蒂芬期之交发生了重要变化:斯蒂芬期以前,种子蕨类占主导地位,随后是以Pecopteris为代表的树蕨真蕨类植物和有节类成了植被的主要类群。这种型式的古植被改变不仅与华北晚古生代植物群成分在本溪组与太原组界线上出现的真蕨类、有节类"新生峰点"相一致,而且与欧美基本植被在维斯发D期-斯蒂芬期的改组大体吻合。据叶相及煤中的碳同位素分析,晚石炭世晚期存在一个古气候升温事件。上述古植被的改组可能是这个升温事件的正反馈。 相似文献
13.
贺兰山北段晚石炭世晚期和早二叠世早期植物群古生态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综合研究了贺兰山北段晚石炭世晚期和早二叠世早期植物群的特征和性质的基础上 ,对此植物群进行了古生态学方面的分析研究。采用了传统的埋藏学研究模式 ,对不同地区植物化石分别进行了埋藏学的研究 ,得出本区植物群的主要埋藏类型为原地埋藏 ,其次为亚原地埋藏 ,有极少量为异地埋藏。其化石群落基本能反映当时植物群的生活面貌 ,再结合分异度的数据恢复了古群落。此外 ,根据植物群的特征分析 ,得出当时的古气候应为赤道低纬度地区的热带雨林气候 相似文献
14.
15.
晚石炭世腕足动物古生物地理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详细研究了晚石炭世腕足动物地理分布,辅之以、双壳和植物等资料,确定了晚石炭世腕足动物的三个古生物地理大区(realm):冈瓦纳大区;古地中海大区;北极大区。指出冈瓦纳和北极大区为凉水型腕足动物大区,古地中海大区为暖水型的腕足动物大区。将古地中海大区进一步划分为区(province),小区(subprovince),并指出了北美北部阿舍尔期古生物地理的变化。筛选出了各大区、区及小区的腕足动物特征属,简要叙述各大区、区及小区腕足动物群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16.
青海都兰晚石炭世牙形类的发现1季强(地质矿产部中国地质博物馆北京100034)青海都兰地区石炭纪地层分布广泛,均属浅水相台型沉积,含有丰富的珊瑚、腕足类、类等底栖化石,尤以大海滩、关角牙河和落山一带出露最佳。60年代,青海省地质矿产局区域地质测量队... 相似文献
17.
山西大同煤田晚石炭世晚期和早二叠世早期植物群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对山西大同煤田晚石炭世晚期和早二叠世早期植物化石进行了研究,共鉴定植物化石21属48种,划分2个植物组合,讨论了植物群的特征和时代;此外,还论证了本区晚石炭世晚期和早二叠世早期植物群指示的古气候条件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晚石炭世及早二叠世几种常见复体四射珊瑚的骨骼,尤其是隔壁的电镜研究、划分出了4种重要的隔壁微细构造类型,并指出了这些微细构造类型的地层分布规律及其在分类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近年来发现于辽东太子河流域早石炭世晚期植物群以及中国其它地区同期植物群的性质后认为,在中国,早石炭世晚期植物地理分区现象已经出现,以塔里木盆地北缘向东至华北板块北缘一线为界。在这条界限以北为安加拉植物地理区,以南则为欧美-华夏植物地理区. 相似文献
20.
新疆北部晚石炭世沉积建造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少华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1989,13(3):226-238
新疆北部晚石炭世沉积建造类型复杂,有七大类十亚类,呈东西或近东西向条带状展布(长宽比值为3—25),岩石类型复杂多变,微量元素分配状态为不规则型,分选性差,稳定性小,海相为主,岩相古地理变异极快,厚度巨大,厚度变化率为2—20%,沉积中心明显且呈带状或串珠状分布、迁移迅速,富含火山物质,属地槽型沉积建造。晚石炭世新疆北部可分为北部优地槽型、南部渺地槽型两大类型建造区,前者自北而南又可以分出四个亚建造区,即布(布尔律)—富(富蕴)区、乌(乌尔禾)—克(克拉玛依)区、温(温泉)—双(双井子)区、特(特克斯)—哈(哈密)区。上述特点的产生受新疆北部晚石炭世古海西地槽区发展演化的控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