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张家口-蓬莱断裂带的中长期强地震危险性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傅征祥  刘杰  刘桂萍 《中国地震》2000,16(4):334-341
张家口-蓬莱断裂带位于华北平原北部,沿张家口-怀来-三河-天津-渤海-蓬莱-烟台-北黄海展布,长约900km,宽约250km,走向北西.该带上曾发生1679年三河-平谷8级和1976年唐山7.8级大地震.本文分析了该带上以117°E为界的东、西2区历史和近代地震的G-R关系和时间进程,证明它们服从泊松过程,从而计算得到它们在2010年前发生强震的累积概率,即东区发生6级地震概率为0.80;西区发生7级地震概率为0.76.  相似文献   

2.
张家口-蓬莱断裂带地震构造特征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78,自引:15,他引:7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徐杰  宋长青 《地震地质》1998,20(2):51-154
北西向张家口-蓬莱断裂带由近20条北西至北西西向断裂组成,是一条对新生代区域地质构造发育起到重要控制作用的地壳构造带。断裂带新生代活动由中部向西北和东南部发展,总体表现左旋走滑性质。断裂带有山西断陷盆地带等几条北东向活动构造带与之交汇,形成北西和北东向两组断裂相互交切的构造组合,出现5个复杂的构造交接段。6级以上强震和大多数中小地震群集于这些地段,其中北西和北东向断裂都可能发生地震,显示共轭破裂错动特征,但北东向断裂发生的地震强度较大。张北-尚义6.2级地震发生于断裂带与山西断陷盆地带交接段的西缘,是断裂带向西北扩展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通过大探槽开挖和断层陡坎分析,揭示出发生于1679年8级地震的新夏垫断层自距今约2万a以来共发生了4次地震事件。前两次为砂体液化显示的事件;后两次为可见直接断错证据的事件。分析得到的1679年地震最大垂直位移为1.75m,前1679年事件为1.41m,是两次震级非常接近的特征地震。4次事件发生的时间分别为距今约20000,13000,7500和317a,平均重复间隔时间为(6561±691)a,显示了准周期重复的特征  相似文献   

4.
5.
6.
7.
8.
安宁河断裂带北段的古地震事件及其在地震研究中的意义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钱洪  伍先国 《中国地震》1990,6(4):43-49
安宁河断裂带是四川省西部的重要强震带。史料表明,安宁河断裂带上的强震主要集中在安宁河断裂带冕宁—西昌一段。冕宁以北没有强烈破坏性地震的记载。本文在安宁河断裂带冕宁以北地段断错地貌特征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拖乌以西野鸡洞的探槽揭露讨论了该段的古地震事件。认为该段具有发生7级地震的能力。根据探槽中~(14)C年代测定,古地震的平均重复间隔为940±150年。由于最近一次古地震的发生距今时间已接近其平均重复间隔,因而笔者认为该段已具备再次发生7级地震的能力而应予充分注意。  相似文献   

9.
中国地震考古研究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蓉辉  吴翼麟 《地震研究》1992,15(4):448-453
为了客观地概述中国地震考古研究现状,对地震和考古两大文献系统中的有关研究论文。进行了收集、归类、分析。本文以具体实例阐述了考古学在历史地震研究和古地震研究中的应用、以及考古学在评估地震灾害和了解古代建筑抗震性能等方面的重要意义。总的看来,中国地震考古研究在70年代中期才起步,迄今尚未趋于完全成熟。随着近代地震科学技术的发展,地震考古研究手段可望在今后得到更为极积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11.
本文就目前鲜水河断裂带古地震划分中的一些概念和确定原则等问题进行了分析与讨论,初步归纳拟出目前鲜水河带古地震事件表,对于更长时间尺度上的地震周期划分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13.
毕福志 《中国地震》1991,7(1):73-79
莆田海岸距今2855±273年发生了7.6级地震,发震断层为北东55°—65°的右旋走滑断层,水平断距3.9米。这次地震与海岸一次大幅度沉降开始的时间一致。断层错动时上盘被北西向断层面阻挡,形成挤压构造和崩塌的巨砾倒石堆,断层中的擦痕和微错动也是明显的。 闽粤琼海岸带,特别是大震区有许多次近代大幅度升降等古地震遗迹。近850多年来海岸带有两个地震周期序列,近5000多年海岸升降周期为500年左右,表明地震周期序列也为500年左右。  相似文献   

14.
王华林 《地震研究》1996,19(2):206-224
本文根据野外察、实例和开挖资料,研究了1668年郯城8.5级地震断裂的水年和垂直位移及地震标志和证据、全新世位移分布和滑动速率、古地震遗迹、古地震期次、强震复发周期以及地震破裂模式。  相似文献   

15.
本文根据野外考察,实测和开挖资料研究了1668年郯城8 1/2级地震断裂上的全新世位移分布,滑动速率,古地震遗迹,古地震期次和强震复发周期以及地震破裂模式。  相似文献   

16.
本文根据近几年来在青海境内发掘的古地震资料,阐述了开展古地震研究工作的目的、意义和现状。提出了辨认古地震期次、判别古地震强度和确定震中位置的方法与标志。  相似文献   

17.
对西周太史伯阳甫地震论的内容作具体的具体,全面的新解释,从则了对它的传统看法,肯定它是我国,乃至世界最早的一篇富含地震社会学内容的简明论述,既有史料价值,也有科学价值,应在中国,乃至世界地震光中占有光辉一页。  相似文献   

18.
张家口—蓬莱断裂带的分段特征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张家口-蓬莱断裂带是华北地区一条重要的北西向地震构造带。根据近年来的研究结果,将断裂带分为4段:张北-南口段、南口-宁河段、渤海段和蓬莱-烟台段,各段具有不同的几何学和运动学特征。同时,对断裂带内北西向断裂和北东向断裂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地震振动液化形变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冯先岳 《内陆地震》1989,3(4):299-307
多种地质作用可造成年青的松散沉积物发生变形。为了判别沉积形变中的地震振动液化形变形迹,着重讨论了振动液化形成机制、形变几何形态特征以及它们与融冻变形和准同生变形构造的区别。认为振动液化形变形迹可以作为鉴别古地震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