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国际气象权威机构“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于1992年1月17日20时向全世界发布了最新科研成果,使气象专家们长期争议的全球气温问题告一段落。 成果确认了过去100多年中,全球平均地面气温已升高0.3~0.6℃,如果人类不能有效地控制二氧化碳、甲烷、氟里昂和一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全球仍继续变暖,到2030年左右,温室效应可能造成地球平均  相似文献   

2.
东南亚经济将受全球变暖冲击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开展的一项研究认为,全球变暖将对东南亚产生严重的社会、经济影响。该报告认为,农业和其它基于土地的活动最可能受到有害影响,而这种影响是通过气温升高、降雨规律变化和海平面上升的综合结果发生的。该报告认为,适合这种...  相似文献   

3.
什邡50年气温变化特征及回归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什邡市1959—2008年逐日气温资料,采用一元线性回归及5年滑动平均,Mann.Kendall法(M-K)等方法,研究分析了什邡市50年来气温年际变化特征。结果显示:(1)气温以0.13℃/10a的趋势变暖,50年平均上升了0.6℃到0.7℃,其中四季存在显著差异,秋季变暖趋势最明显达0.21℃/10a,春季次之为0.13℃/10a,冬季为0.11℃/10a,夏季最不明显。(2)年平均气温在21世纪初期均有明显变暖突变。  相似文献   

4.
《南方国土资源》2005,(4):55-56
2003年夏天,包括欧洲在内的许多地区出现了罕见的高温,世界气象组织认为这可能是人类所遭遇到的酷热天气中最严重的一次。全球变暖及其与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和人类健康之间的关联,是当前环境科学研究的热点。科学家在研究中进一步确认了全球平均气温升高的大趋势,并通过观测极地冰盖、冻土和内陆山脉冰川、积雪融化情况等最明显的标志,监测全球变暖的程度和动向。有关全球变暖对地球及其居住者影响的研究在2003年汇成一股洪流,表现为大量的关于冰山融化、干旱、植物生产力降低以及动植物行为改变的报道。随着研究的深入,在大气学领域、生物学领域,一系列的证据再次证实了人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地球在变暖。冰川融化了全球气候的小幅度波动虽然并不为人明显发觉,但对于冰川来说则有着显著的影响——气温的轻微上升都会使高山冰川的雪线上移,海洋冰川范围缩小。长期观察表明,这一现象的确存在。根据对海温和山地冰川的观测分析估测,近百年由于海温变暖造成的海平面上升量约为2~6厘米,其中格陵兰冰盖融化已经使全球海平面上升了约2.5厘米。专家指出,全球冰川体积平衡的变化,对地球液态水量变化起着决定性作用,如果南极及其他地区冰盖全部融化,地球上绝大部分人类将失去立...  相似文献   

5.
随着全球气温的变暖,高效减排的呼声日益高涨。选矿能源的消耗费用,已经和入选品位一样引起管理机构的重视;破碎一筛分与磨矿一分级是选矿生产过程中的一个主要环节,降低矿石的粉碎能耗,提高碎磨效率历来广受重视,  相似文献   

6.
中国气象局局长、中国科学院院士秦大河日前指出,极端气候变化对中国重大工程的安全运行可能产生一定影响。他说,气候变化可能增加长江流域上游降水,引发三峡库区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而未来青藏高原气温有可能变暖,青藏铁路沿线多年冻土可能会进一步退化,从而影响某些地段铁路路基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据日本《读卖新闻》报道,日本科技厅最近制定了一项研究计划,将从明年起着手对在地球温室效应方面起重要作用的云进行深入研究。该厅的防灾科技研究所、气象厅气象研究所、通产省电子技术综合研究所等多家科研单位将通力合作,争取在未来10年内,对地球的温室效应做出模拟预测。  相似文献   

8.
利用射洪县近30年来的气温、降水、相对湿度、云量、日照时数等气象要素资料,应用多种统计方法分析了近30年来射洪县的区域气候特征.结果表明,射洪年平均温度在1986年左右发生转折性变化,气温明显变暖.而年降水量总体上以波动变化为主,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有较为明显的减少.降水量与年平均温度的突变年代类似,但变化趋势正好相反,说明90年代以后射洪的气候向暖干型转变.各气象要素的综合分析表明,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射洪区域气候变化趋势不容乐观:相对湿度的减少导致降水减少,而温度则在进一步上升,低云量的增加和日照时数的减少,使得阴天寡照加剧.射洪区域气候变化与当地诸如人口增长,城市扩大等人类活动,以及农业生态之间均存在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9.
达州市气候变化的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达县测站1961-2007年的地面常规观测资料,主要采用小波分析,结合趋势分析、功率谱分析等方法分析了达州市47年来近地表气温、降水随时间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达州市近50年来冬季(年平均)地表气温变暖幅度约为0.9℃(0.4℃),增温速率接近0.18℃/10a(0.08℃/10a),低于全球的升温幅度.利用小波分析方法研究冬季气温的周期性发现,达州市的冬季气温存在着明显的8年和50年以上的特征时间尺度和周期性振荡.通过对降水的趋势分析发现,夏季降水的增加幅度比年均显著.小波分析方法结果显示达州市的夏季降水同样存在50年以上的特征时间尺度,但在小尺度上20世纪70年代末前后存在不同的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10.
王梅 《国土资源》2005,(5):54-55
大气是一种全球性公共资源。地球上每一个人均享有加以利用的权利,因此.也就造成了“公地的悲剧”,引发了全球变暖的灾难。因而,减缓气候变化是一个现实决策问题,涉及全球公共资源配置的,公平与效率问题,这就使得全球变暖这样一个环境问题转变成为政治经济学问题。  相似文献   

11.
燃烧形成的黑碳粒子进入大气中可影响辐射平衡,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其沉降在河流、湖泊、海洋、土壤等环境中对全球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起到重要的作用,成为当前国际地球科学研究的热点问题。综述了黑碳的定义及排放、沉降、降解过程,并总结了其在现在及过去环境和气候系统中的重要作用与研究意义。黑碳是全球惰性有机碳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慢速碳循环中发挥潜在作用。因其具有很强的吸光特性,它在区域气候变暖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沉降在不同地质载体中的黑碳难以降解,可以保存几百万年,为地质历史时期古气候和古环境重建研究提供重要信息。海洋沉积物过去数百万年的黑碳记录指示了天然火的演化信息,晚第四纪黄土剖面黑碳也指示了天然火的变化信息,最近千年的湖泊和冰芯黑碳记录既反映了天然火的信息,也指示人类活动的信号。未来黑碳研究应进一步关注标准测量方法,以真正理解黑碳在全球气候与环境系统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热带冰川逐渐消融的警报据澳大利亚科学家说,在过去的20年中,热带冰川以45m的速率消融,其中的一条冰川,在未来的几年内将完全消失,这一现象应该归咎于全球气候变暖。墨尔本莫那什大学的吉姆·彼得森和堪培拉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乔夫·霍普一直在研究位于印属新几...  相似文献   

13.
人类的不幸不是全球变暖的正式宣判之日,而是始变之日.科学家的回忆和预测则又叩击着地球村气候变暖这一脆弱而敏感的神经.灾难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话题.  相似文献   

14.
最近一个世纪以来,人类活动对全球变暖的进程影响非常快速。目前的全球变暖进程已逆转了地球自5000年前开始的自然变冷历程,地球气候系统的负载可能已超出极限,不久全球气候就可能转变到与5200年前类似。  相似文献   

15.
据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报道,美国政府最近宣布,由于全球变暖、臭氧层耗竭等灾难日益严重,决定将气候研究放在一切研究之首。政府已要求将下一年度的气候研究经费提高43%,达1.91亿美元。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大尺度海洋运动以及中尺度海洋过程受气候变暖影响所产生的变化。【方法】通过计算全球绝对动力高度(ADT)的方差确定海平面在1993-2014年振荡幅度的变化。【结果和结论】ADT方差的增加趋势表明全球海洋的波动和地转流的增强。将全球绝对动力高度(ADT)分为两个不同部分:全球3 a平均海表面高度(MSS)和残余绝对动力高度(RADT),以确定不断增加的波动在何种尺度上占主导地位。在全球变暖大背景下这两部分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MSS方差的增加可归因于全球海平面的不均匀上升和太平洋海洋环流的增强,而RADT方差变化趋势接近于0,这表明海洋中尺度信号无明显增强或减弱。通过引入信息熵以及对全球ADT分布的研究,发现全球ADT呈类高斯分布,信息熵的增加趋势表明极端海平面的出现频率增加。  相似文献   

17.
根据国内外大量资料,讨论了大气温度、相对湿度、气压、降水等气候因子对人体疾病的影响,针对全球变暖、环境恶化,说明了加强医疗气象研究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山东国土资源》2006,22(5):66-66
人类与气候的关系十分密切,未来气候的变化趋势将直接影响人类的生存状态,全球变暖已经成了一个热门话题。科学家们也频频报告:北半球春天的冰雪解冻期比150年前提前了9天,秋天的霜冻开始时间却晚了10天左右,蚂蚁数量多了,植物开花早了,鸟儿们和青蛙们也提前繁殖了,青海高原冻土变“软”了,西伯利亚冻结带开始融化了,南极开始出现大片草皮……。种种迹象表示,全球正在变暖。随着城市工业不断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人口日益增多,形成越来越多的人工热源,  相似文献   

19.
正近二三十年,全球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特别是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土壤资源退化、森林锐减、水污染以及生物多样性减少等八大问题,正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为探查全球环境恶化原因,服务于国家政策方针的制定和外交决策,国土资源部科技外事司在国外矿产资源风险勘查基金项目"全球地质矿产与资源环境卫星遥感一张图"工程中设置了"全球生态地质环境卫星遥感一张图"项目。湖南省遥感中心承担了这一项目。项目于2010年启动,2013年结题,负责人余德清、夏乐,主要工作人员包括了李应真、刘立等人。2014年,  相似文献   

20.
2007年至今,全球大部分地区都受到了极端天气的袭击,暴雨、热浪、寒流、暴风雪……全球变暖引发的自然灾害越来越严重。保护环境,善待地球,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