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隈研吾,日本著名建筑设计师、隈研吾都市设计中心代表、日本庆应义塾大学教授(图1)[1]。他的建筑设计哲学从康德的思想中获得启发,认同日本禅宗和中国传统哲学,讲究万物归本,终究回归混沌。在他的著作《新建筑入门》中,其"反造型"的建筑哲学已基本确立。此后,他将自己对于哲学的体会赋予建筑作品中,致力于建造"既不刻意追求象征意义又不刻意追求视觉需求的建筑"[2]。他的作品也许不以极具标志性而出  相似文献   

2.
正他的建筑创作宗旨是明确的、不同于传统的,他认为原创性根本就是欺世之谈,只能不断突破,寻求创新。这就是菲利普·约翰逊。菲利普·约翰逊(图1),美国建筑师、建筑理论家以及现代建筑设计的领军人物。1979年,菲利普·约翰逊成为获得普利兹克建筑奖的第一人,获得建筑界"教父"的名号[1]。菲利普·约翰逊曾说:"其实我从未改变,因为我只相信变化"。[2]一生都在追求突破和变化的菲利普·约翰逊,始终站在建筑界的最前端,开  相似文献   

3.
正约恩·伍重(Joslash Utzon)(图1)是丹麦著名的建筑大师,因设计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而享誉全球,他曾受过严格的教育,受到梁思成、赖特等多位东、西方建筑大师的影响,且有"行天下"的经历。他毕生致力于建筑事业,在多元文化中寻找设计灵感,在设计中融汇世界建筑文化的精髓,在创作中扎根于丹麦本土文化并将其升华,最终形成自己的设计理念,成绩斐然,并于2003年获得普利兹克建筑奖。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传统建筑应该走怎样的再生之路?这是一个摆在当代建筑师面前的严肃问题。在近日举办的"当代新中式建筑设计高峰论坛"上,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总建筑师朱小地表述了自己的观点。在他看来,"当代中国在现代化发展上投入了很大精力,但在传统建筑保护上投入却不够。"如今,"所谓  相似文献   

5.
近日,2014年普利兹克建筑奖揭晓,奖项花落日本建筑师坂茂,他是继丹下健三(1987年)、槙文彦(1993年)、安藤忠雄(1995年)、妹岛和世与西泽立卫团队(2010年)以及伊东丰雄(2013年)之后,第七位获得普利兹克建筑奖的日本建筑师。"坂茂在救灾工作中表现出了对人道主义事业的执着,他是我们所有人的榜样。  相似文献   

6.
正对我而言,真实的魅力就是一种"炼金术",它将客观物质转化为人类的感知,即在建筑空间中获得某种情绪或感受到材质、物质和形式存在的瞬间。[1]—彼得·卒姆托彼得·卒姆托(图1)[2]是—位令全世界同行钦佩的建筑大师。他的作品是聚焦性的、毫不妥协并量身定做的。他所有的建筑都具有一种强烈的、无限的存在感。他有一种罕见的天赋,能把清晰、严格的思考和诗一  相似文献   

7.
时匡大师事迹   时匡同志30年来一直工作在建筑设计第一线,主持完成了220余项各种规模和类型的工程项目,面积达180多万平方米.其中有国家、省的重点项目,也有技术复杂,艺术性要求高的工程.在苏州这座国际上有一定知名度的古城中搞建筑创作有相当的难度,但他负有一种历史的责任感,认真地对待每一项设计,坚持走继承传统又推陈出新的道路,坚持研究中国优秀的建筑文化遗产又注意吸纳现代国际上最新的设计手段,在长期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创新,完成一批社会上有相当影响的作品,其中9项获得国家、部、省级以上的优秀设计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了他的作品选,韩国也专门为他出版了一本设计作品专刊,这是中国建筑师首次在国外拥有个人的作品专集.……  相似文献   

8.
正矶崎新是日本著名的艺术家、建筑思想家和建筑大师,他荣获了2019年度普利兹克建筑奖。作为一位引领世界建筑创新潮流的建筑大师,他在后现代建筑思潮中,表现出了从根本上反对教条形式设计的倾向。他在建筑界的成就无疑是巨大的,他甚至被日本建筑界誉为可与传奇革命家切·格瓦拉相媲美的人。他的建筑思想极具探索性,具有高度的创新精神。他始终希望自己是一个"自由人",在参加竞赛时,他每次都会将作品前面代表国籍的牌子拿掉,他希望别人将他当作一位世界国籍的人。在日本,矶崎新被称为"传奇",他与当时的日本建筑大师黑川纪章和安藤忠雄被合称为"日本建筑设计界三杰"~([1])  相似文献   

9.
正近日,由住房城乡建设部组织编纂、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的《中国传统建筑解析与传承》(第二批)正式出版发行。该书根据不同地域文化深入解析了当地传统建筑的历史沿革、地域特色及其建筑细部层面的特征,探讨了在当代建筑创作中传承优秀建筑传统的途径和手法,对于弘扬中国优秀传统建筑文化,推进传统建筑文化在当代建设中的传承、创新,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在中国传统佳节——春节来临之际,我刊专门策划了《中国传统建筑:解析传统,传承未来》专题报  相似文献   

10.
正"我将21世纪的新世界秩序称之为‘共生秩序’,或是‘共生的时代’。"[1]——黑川纪章黑川纪章(Kisho Kurokawa)(图1)[2]是战后最具代表性的日本建筑师之一,他与矶崎新、安藤忠雄并称"日本建筑界三杰";黑川纪章不仅在日本建筑界享有很高的声誉,而且也是国际建筑领域的一颗璀璨之星。黑川纪章的一生无论在建筑设计实践领域还是在建筑理论方面都有惊人的成就,他凭着出色的建筑成绩,一生获奖无数,主要包括:1965年获得Takamura Kotaro设  相似文献   

11.
<正>在今年的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卢天锡提交《关于进一步加强传统建筑保护的建议》,建议国家尽快出台一部专门的传统建筑保护法规,进一步加强传统建筑保护。传统建筑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艺术瑰宝和重要载体。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传统村落保护、传统民居保护、传统建筑保护等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工  相似文献   

12.
生于芬兰的阿尔瓦·阿尔托(1898年~1976年)(图1)[1]是现代设计的重要奠基人之一,他与格罗皮乌斯、赖特、柯布西耶、密斯齐名,是现代建筑学的先驱,同时也是现代灯具设计、家具设计、室内设计、工业产品设计、城市规划领域的代表人物之一。阿尔瓦·阿尔托终生倡导人性化建筑,主张一切从使用者角度出发,他把芬兰的建筑传统结合到现代欧洲建筑中,形成了既有浪漫主义特征又有地方特色的设计风格。  相似文献   

13.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她记载历史,传承文化。中国的城市建设高歌猛进,经济和房地产市场的跨越式发展,如何借鉴西方建筑文化的可取之处,承传我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精华,融会贯通古今中外的建筑文化,从而形成中国特色的现代中式建筑文化,这是政府、开发商、建筑师和新闻媒体共同的责任和课题。建筑文化的创新是个时代大课题。于志军博士,青岛市建设委员会总工程师,在首届青岛建筑设计文化节前夕接受采访时,他旗帜鲜明地表达了这一个观点。  相似文献   

14.
首先对中国勘察设计协会传统建筑分会(以下简称"传统建筑分会")的成立表示祝贺,希望传统建筑分会的成立,能够对传统建筑行业以及我国整个建筑事业的进一步弘扬发展发挥很好的引领作用。参加传统建筑分会成立大会,看到有这么多单位、同志有志于中国传统建筑的传承与发展,并积极就相关问题作进一步的探讨,有这么多的学者、专家、建筑师和工程师从事这项工作,我很感动。我相信,传统建筑分会的工作在中国勘察设计协会的领导下,一定能够顺利推进。  相似文献   

15.
正克里蒂安·德·包赞巴克(Christian de Portzamparc)(图1)[1]是一位集诗哲、画家、城市规划者于一体的建筑师,于1994年获得普利兹克建筑奖桂冠,被誉为"法兰西的建筑诗人"。克里斯蒂安·德·包赞巴克是法国布塔列尼贵族后裔。1944年,其父参与突尼西亚战役期间,包赞巴克在摩洛哥的卡萨布兰卡出生,不久便随父亲回到法国生活。受家族影响,儿时的包赞巴克就对艺术感兴趣,尤其是绘画。包赞巴克在一次偶然的机会看到了建筑大师柯布西耶的建筑绘画作品,由此引发了他对建筑绘画空间表达的好奇心。青少年  相似文献   

16.
正中国传统建筑根植于深厚而久远的中国传统文化在我国广博的历史与广袤的土地中形成了丰富而独特的传统建筑文化体现了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在我国的现当代建设中传统建筑持续而深刻地影响着城乡环境的建设活动,如何正确并深入地解析优秀建筑传统并执着地延续传承,如何在其基础上进行创新使传统焕发新的生命力并有效指导  相似文献   

17.
2月28日,对于中国建筑界来说绝对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中国美院建筑艺术学院院长、49岁的建筑师王澍教授,荣获被誉为"建筑界诺贝尔奖"的2012年普利兹克建筑奖。他成为中国公民获得这项殊荣的第一人,也是该奖项最年轻的获奖者之一。今年5月25日,王澍将在北京领奖。对于普通杭州市民来说,王澍的作品早就诗意地与杭州山水融为了一体。  相似文献   

18.
<正>作为中国当代建筑界的海归派元老级人物,张永和(图1)和他的非常建筑工作室是上个世纪90年代的拓荒者。在2000年举办的第七届威尼斯国际建筑展上,他带领中国当代建筑正式登上了国际建筑舞台。但是,也有人认为,从外观而言,非常建筑的设计并没有带给人视觉上的冲击力,缺少一种大师惯有的个人风格。然而,就好比西方乐评家评论崔健时所说的那样,"他最大的贡献不在于他的作品有多么重要,而是他在不断地扩展  相似文献   

19.
谢家荣  王曰伦 《地质论评》1941,6(Z1):143-170
云南为我国西南边省与法国越南英属缅甸交界,有滇越铁路自昆明直通海防,向为我国之西南门户,自抗战军兴,东部海岸被敌人封锁,于是云南遂为我国国际交通之要道。为增加运输能力,并为连接与内地之交通计,我政府爰决定建筑叙昆及滇缅二大铁路,以应抗建之急需。查此二路之建筑于逊清末  相似文献   

20.
<正>"我相信有情感的建筑。建筑的生命就是它的美,这对人类是很重要的。对一个问题如果有许多解决方法,其中的那种给使用者传达美和情感的就是建筑。"[1]——路易斯·巴拉干路易斯·巴拉干(图1)[2]是墨西哥现代主义建筑大师和风景园林大师,他没有理论性的宏篇巨著,也没有震惊寰宇的庞大项目,更没有追随社会潮流而做的奇形怪状的"现代建筑",所以,他并未处在世界建筑舞台的聚光灯下。出于对理想生活的深刻理解与倾心追求,巴拉干远离世俗世界的浮华喧嚣,远离高技术、大体量的建筑风格,只是用其细腻的情感去营造诗一般的意境,用小巧的住宅和园林结合传统表现现代建筑的真正艺术所在。这就是巴拉干一生所追求的建筑信仰—建筑是美和情感的统一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