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界河坍塌是黑龙江省特殊的、主要的地质灾害,也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总结了黑龙江省的两条主要界河黑龙江和乌苏里江的塌岸状况;说明了界河坍塌的分布规律;论证了界河坍塌的形态类型;探讨了界河坍塌的形成机制;分析了界河坍塌的原因;最后提出了防止界河坍塌的一系列对策。  相似文献   

2.
正本刊讯 近日,北京市海淀区清华附中在建体育馆坍塌事故案宣判,北京建工一建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和创分公司清华附中项目商务经理杨泽中等15人因重大责任事故罪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6年。2014年12月29日,北京市海淀区清华附中在建体育馆发生坍塌事故,造成多人死伤。北京建工一建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和创分公司清华附中项目商务经理杨泽中等15人因重大责任事故罪被公诉至法院。经法院审理查明,北京建工一建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和创分公司在承建清华附中体育馆及  相似文献   

3.
在高速公路路基加固钻孔施工中遇到孔壁坍塌,在深层搅拌桩的启发下,摸索出了治理坍塌堵漏的新途径,即旋喷造壁。其工艺方法是用旋喷钻头在坍塌孔段向孔壁旋喷水泥浆固结坍塌物?造成人工孔壁。分析了其与深层搅拌桩的区别,并介绍了其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及操作要领、注意事项。采用此法加固坍塌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刘中新  朱慧丽  陈正洪 《岩土力学》2010,31(10):3254-3259
京九铁路是新开辟的连接北京和香港九龙的南北大动脉,1996年9月正式通车。其中江淮段指淮河与长江之间的 306.1 km区段,自河南淮滨站至湖北蕲春站。由于沿线地形复杂,降水强度大,路基坍塌成为安全运行的主要危害。据统计,1997-2007年间,发生各种坍塌灾害455次,毁坏路段总长约53 000 m。运用京九铁路江淮段地质资料、1997-2007年 11 a间所发生的路基坍塌资料和铁路沿线10个气象站雨量实况资料,对京九铁路江淮段地质地岩状况进行了分类,分级处理了不同地质条件下路基坍塌的发生频次和强度,详细分析了路基坍塌发生前24~72 h雨量,得到诱发京九铁路江淮段路基坍塌灾害的地质条件和降水阀值,并对各种不同地质条件下发生路基坍塌的降水阀值及其超过阀值后灾害次数上升情况进行评述,绘制出京九铁路江淮段路基坍塌易发程度等级分区图,提出了相应的处治方法和系统图。可见不利地质条件与强降水共同作用是导致某些路段路基集中坍塌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阳曲县城自1995以来沿杨兴河左岸相继发生的18次大型坍塌的基本情况,得出了造成坍塌的主要原因有:地貌形态,上更新统冲洪积物的工程地质性质,地下水作用,大气降水,春季冻融,城市建筑密度和建筑高度的增加等造成的结论。地貌形态、上更新统冲洪积物特有的工程地质性质是坍塌发生的内在因素,而地下水的作用是坍塌发生的重要条件。因此,阳曲县城区坍塌治理必须优先考虑对边坡地下渗水的处理。  相似文献   

6.
《中国勘察设计》2010,(2):70-71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日前通报了近期云南、江苏、安徽、上海等地区先后发生几起建筑施工安全事故和工程质量问题。 2010年1月3日,云南昆明新机场配套引桥工程施工现场,施工人员在浇筑混凝土时,模板支撑体系发生坍塌,造成施工作业人员7人死亡、8人重伤。  相似文献   

7.
姚炳魁  陈福春 《地质学刊》1998,22(A12):41-44
江岸坍塌主要分布在宁镇扬江段,尤以长江弯道凹岸和江心洲的头部为重,其产生原因与江水动力条件和岸坡岩性的结构紧密相关,并受活动构造,人在工程活动等因素影响,目前,扬中以下河段,坍势急于稳定,以上河段仍在继续发展,江岸坍塌的治理应兼顾动力和边界的地质条件这两个因素,真正做到标本兼治。  相似文献   

8.
Yang  B 束龙仓 《世界地质》1991,10(1):160-161
岩溶覆盖层坍塌是天然力或人类活动引起的一种动力地质现象。灾难性坍塌通常是人类活动引起的,例如:矿山排水,挖掘坑道,过量开采岩溶水引起水位大幅度下降或急剧上升,频繁而剧烈的振动等,都能引起大规模的坍塌。岩溶覆盖层的坍塌有三个基本条件,首先,覆盖层之下的是基岩有岩溶发育,岩溶形成的溶蚀洞厅系统上都是开启的;其次,覆盖层是松散沉积物或象土壤、砂或砾石的堆积物;第三,地下水位频繁变化且发生在基岩和覆盖层界面附近。当岩溶区的岩石、土壤、水和空气的天然平衡遭到破坏时,就很可能发生坍塌,就  相似文献   

9.
国际地球科学联合会(IUGS)主办的全球地球科学杂志Episodes,从1997年(第20卷)开始由中国出版发行。第20卷第1期已经出版,刊载了现任国际地科联主席R.Brett、前任主席W.S.Fyfe的文章,介绍了Episodes发展的历史和地球科学系统21世纪发展方向。本期主要涉及地层学研究,有国际二叠纪地层分会主席金玉干等人关于二叠纪年代地层学划分、国际林罗纪地层分会主席Giulio Paria等人关于葡萄牙侏罗纪Aalrnian/Baocian界线的确定、前国际新第三纪地层分会主席F.F.Steininger关于意大利Lemme—Carrosio第三纪标准剖面、W.D.Huff等人关于阿根廷Precordillera中奥陶统生物地层学与K-膨润土的锆石铀铅法年代学对应等论文。本期还报导了许多国际地学会议、国际合作项目(IGCP)执行情况的报告,  相似文献   

10.
1998年5月3日上午10时左右,巢湖市散兵镇清水塘矿区发生一起严重的山体坍塌事件.正在一个体采矿场进行采石作业的24名民工中,除5人安然无事、7人受伤外,其余人员均被轰然而下的巨大山体吞没,6台农用拖拉机  相似文献   

11.
水平定向钻进技术已被广泛地用于铺设各种管线,具有施工速度快,对地面破坏小,不会影响已有管线的正常使用等优点。但是,在砂卵石和粉细砂类易坍塌地层中,常规的单钻杆水平定向钻进常会出现导向偏差和钻孔坍塌等事故。在已有技术的基础上,开发出了一套双管水平定向钻进系统,包括双回转动力头钻机、内外钻杆、双管导向节。通过现场应用证明了该双管系统具有导向精度高、调整方向灵敏等优点,能克服易坍塌地层带来的导向精度差和钻孔坍塌等难题。  相似文献   

12.
自从最近几年一些洋中的石油钻机惊人坍塌以来,工程师们已经正在试图学会如何避免钻机可能坍塌的洋底不稳定地区。新汉普夏(Nem Hampshire)大学的彼德罗、德阿尔巴(Pedro Dealba)认为他已经发现了一种判别不安全海底沉积物的方法。钻机有时坍塌是因为在地震或强波的作  相似文献   

13.
宋世杰  陈师逊  杨芳 《探矿工程》2014,41(2):26-28,32
钻探施工中出现的孔内事故,绝大多数与人的主观因素有关,纯自然事故比较少见。针对三山岛海上金矿勘查工程ZK3410钻孔发生的一起严重孔壁坍塌事故,对其事故原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采取了一系列的处理措施,增大冲洗液浓度,增强护壁效果;扫孔和清除孔内坍塌物,采用特殊钻具捞取沉淀物,直至孔壁稳定,孔底清洁,钻进正常。实践证明,操作人员的主观意识对预防孔内事故的发生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4.
梁广华  冀红 《探矿工程》2005,32(6):60-61
介绍了翠宏山铁矿主矿井勘察孔采用金刚石绳索取心钻探技术在大孔段严重坍塌地层中钻进、坍塌事故处理及大孔段扩孔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5.
1983年,我队504钻机在丰城矿区施工805号孔,钻进到孔深1043.63米B4主要煤层顶板时,在930米至970米孔段发生严重坍塌,连续折断三套钻具。由于坍塌造成孔径过大,摸不着钻具断头。经一次性灌注8.25米3水泥浆,固定了事故钻具,封住了坍塌孔段,恢复了正常钻进,直到顺利达到设计孔深1063.22米,再未发生事故。现就深孔大孔段严重坍塌灌注水泥浆护孔固壁问题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6.
钟国强  王浩  孔利  王成汤 《岩土力学》2019,(4):1569-1576
针对基坑支撑围护结构复杂、坍塌事故频发,且传统故障树分析方法的应用受概率和精确与或关系限制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T-S模糊故障树的地连墙+支撑支护基坑坍塌可能性评价方法。该方法利用模糊数描述各底事件的发生概率和故障状态,克服了传统故障树过度依赖精确概率以及不能考虑事件中间故障状态对系统影响的问题;同时,以T-S模糊模型替换传统的逻辑与或关系,体现了故障机制和事件联系的模糊性,降低了故障树的建立难度。该方法实现了用底事件实际故障状态和底事件模糊概率两种不同的方式计算基坑坍塌可能性,并可根据底事件重要度分析结果指导风险控制工作。实例分析表明:该方法比传统故障树更加贴合工程实际,可以更加科学、可靠地评价发生坍塌的可能性并确定关键致险因子,可作为基坑坍塌可能性评价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17.
视角     
《湖南地质》2011,(3):8-9
滑坡6人被埋 ▲2月27日凌晨6时45分左右,四川攀枝花市米易县白马镇威龙村中禾矿业公司一号排土场发生滑坡坍塌事故,造成6人被埋。事故发生后,攀枝花市相关领导迅速率公安、安监、消防、武警约700余名救援力量赶赴现场全力搜救被埋人员。图为大批救援人员正在现场搜救。  相似文献   

18.
基于统计损伤的井壁坍塌压力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康  陈勉  金衍 《岩土力学》2011,32(7):2029-2033
目前在计算油气井壁坍塌压力时,通常采用摩尔-库仑准则,该准则没有考虑中间应力对岩石破坏过程的影响,计算结果比较保守,限制了低密度钻井液发展。针对这一情况,考虑岩石破坏过程中的损伤,基于统计损伤原理,对统一强度准则进行了修正,并利用修正后的强度准则建立了新的井壁坍塌压力模型。结果表明,修正后的统一强度准则能更好地模拟岩石强度,利用该准则建立的井壁坍塌模型计算出的坍塌压力比传统的摩尔-库仑准则低,准确率更高  相似文献   

19.
重力坍塌、脆性破坏和楔形掉块是锦屏二级水电站皮带输送隧洞施工中存在的主要地质问题。重力坍塌主要存在于Ⅳ类和Ⅴ类松散破碎岩体中,围岩在重力作用下发生坍塌;脆性破坏主要存在于Ⅰ类和Ⅱ类完整坚硬岩体中,围岩在高地应力作用下发生脆性破裂;楔形掉块主要存在于Ⅱ类、Ⅲ类和Ⅳ类较完整岩体中,围岩在结构面切割组合下形成楔形块体并在重力作用下向临空面发生掉落。根据不同的破坏模式,分别采取了不同的开挖支护措施:重力坍塌段采取了超前锚喷、短进尺、强支护;脆性破坏采取了监测预报、光面爆破、超前钻孔;楔形掉块采取了喷锚支护。  相似文献   

20.
地应力场分析在钻井工程中具有重要意义,现代声、电扫描测井技术通过提取井下人工诱导裂缝信息为地应力反演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钻井工程常遇含层理、结构面的岩体,而常规井壁崩落法反演地应力将岩体假设为各向同性与实际情况不符。为考虑井壁围岩的各向异性特征,引入层理弱化面概念建立了利用片壁坍塌崩落资料预测最大水平主应力的模型。计算结果表明:岩体中软弱面方位对井壁坍塌裂缝的位置和规模产生重要影响;随着大小水平主应力比值的增大,井壁坍塌区域产状及位置会发生规律性地变化;通过测井资料提取坍塌裂缝产状及位置信息可较为精确地限定水平最大主应力的取值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