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近日,华建数创(上海)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建数创")正式成立,标志着华东建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建集团")开启探索国有企业创新转型,践行"互联网+设计",推进数字化转型发展的新征程。华建集团第一代虚拟设计院平台产品"云华建"Beta版同期发布。华建集团为什么要成立华建数创?设计企业如何牵手"互联网+"新兴产业实现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2.
正本刊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入新时代之际,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将如何发展?在新的商业生态下,行业企业如何寻找发展的新动能?在行业转型发展迈入重整分化的"分水岭"时,行业企业将何去何从……2017年12月21日-22日,主题为"平台化对接新生态·大设计升级新动能"的2017思翔行业年度峰会对此进行了深入探讨。百余家行业企业的近200位行业精英出席了此次峰会。作为天强管理顾问面向工程勘察设计行业打造的"思翔"系列活动之一,思翔年度峰会致力于以前瞻思考引领行业理性发展与转型升级,并为行业企业搭建平台,碰撞思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各产业都在积极地进行数字化转型,建筑业依靠要素和投资驱动的发展模式已经难以为继,以数字科技创新驱动的发展模式将成为发展的主流。数字建筑平台将是赋能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动能,通过数字建筑平台在数字世界中进行全数字化的虚拟设计与建造,再通过工业化的建造方式在物理世界中建造出实体建筑,改变传统建造模式,全面提升全产业链数字建  相似文献   

4.
正设计作为工程建设的"龙头""灵魂",在数字化、智能化浪潮中,如何实现转型升级?作为全球领先的数字建筑平台服务商,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联达")一直在积极思考这个问题。"作为广联达新的战略创新业务板块,我们融合设计和工程数据,打造全数字化样品,赋能设计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数字设计BG(以下简称"广联达设计")副总经理张宁说。  相似文献   

5.
观点荟萃     
<正>国务院参事、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理事长仇保兴:"互联网+绿色建筑"是未来发展趋势与互联网相融合是绿色建筑未来发展趋势之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设计互联网化。目前,我国引进或自主研发的建筑节能软件数量庞杂,但缺少将其整合的云计算平台软件。今后不仅要注重利用云平台进行整合,同时要在建筑新部件、绿色建材、新型材料、新工艺、管理营运新模式等方面大量应用数据化和网络化新技术。二是新部品、新部件、绿色建材、新型材料、新工艺  相似文献   

6.
正本刊讯记者谭梦琪报道在新型冠状病毒席卷全球、党中央带领全国人民战胜疫情积极推动复工复产达产的大背景下,社会经济将出现哪些新变化?勘察设计企业财税管理面临哪些新问题?勘察设计企业在新形势下如何做好财税风险安全管控……5月15日,《中国勘察设计》杂志社邀请著名财税专家、行业知名企业总会计师、行业财税平台专家等,推出了主题为"数字赋能破解风险"的"数字新财税"公益  相似文献   

7.
正近日,住建部印发《全国建筑市场监管公共服务平台工程项目信息数据标准》,要求各地主管部门明确专人负责新数据标准实施工作,确保在2019年6月底前完成本地区省级建筑市场监管一体化工作平台工程项目数据库升级工作。新标准主要以《全国建筑市场监管与诚信信息系统基础数据库数据标准(试行)》(建市[2014]108号)为基础,从以下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数字化、智能化时代的到来,行业面临着颠覆洗牌。未来,建筑业如何适应数字化变革的要求,实现行业的转型发展?近日, 在建筑业数字变革与创新发展高端学术交流会上正式发布的国内首个《数字建筑白皮书》,对此给出了答案。《白皮书》提出的"新设计、新建造、新运维"理念,清晰地描绘出建筑业未来的发展路径,引起了广泛关注与热议。数字建筑驱动产业转型升级已是大势所趋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  相似文献   

9.
正去年年底,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召开,为新时期我国城市发展、建筑设计提出了新要求。在此背景下,中设协传统建筑分会举办了中华建筑文化发展创新与新型城镇化学术交流会,探讨中国建筑如何扎根中华优秀建筑文化沃土并不断创新发展,在新时期结出新的硕果。本期,我刊专门策划了"中国  相似文献   

10.
<正>本刊讯记者吕俐报道新常态下建筑设计如何寻找自己未来的方向?在近日举办的2015清华设计学术周上,来自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中国建筑设计院、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等设计单位与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就新常态下建筑设计的内涵及方向、建筑设计者应持有的创作态度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两院院士吴良镛,中国工程院院士关肇邺、李道增等出席了开幕式,中国建筑学会副理  相似文献   

11.
<正>本刊讯勘察设计行业如何依靠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 7月11日—12日,2019第三届中国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创新发展高峰论坛围绕创新发展、全过程工程咨询、数字化转型、工程总承包、装配式建筑、高质量发展等行业热点问题展开深入探讨,以期为拓展行业发展思路,准确把握新时代脉搏、推动行业新发展提供动力。  相似文献   

12.
<正>当前由于全球变暖趋势不断加剧,逐渐升高的大气CO_2浓度使地球向更温暖的气候状态发展,可能在未来百年尺度内达到"温室气候"。这种气候恰好不属于人类演化过程中和当前所处的"冰室"气候状态。因此,国际科学界面临的重大科学命题就是,地球如何从冷变暖进入"温室气候"状态?变暖过程中地表环境-气候-生物体系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如何?为了深入理解这种变化,以探究"深时(Deep  相似文献   

13.
<正>在全球步入数字经济时代,各行业积极推进数字化转型的大背景下,建筑产业唯有积极拥抱数字化,通过数字化转型实现弯道超车、产业转型升级。然而,产业的数字化转型不可能一蹴而就,在数字建筑平台的赋能下,行业监管、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企业等都将发生新的变化,重构建筑产业链中的各种关系和组织形态,使建筑生态与外部环境发生协同共振,形成建筑产业发展的新动能,助推建筑产业成功实现数字化转型。  相似文献   

14.
正当前,全球产业数字化进程加速,如何把握机遇、顺势而为,寻找行业发展新的增长点和驱动力,是行业亟须应对的课题。在近期举办的2018中国建设行业峰会上,作为传统产业的建筑业,如何拥抱数字化变革,推动行业转型升级,成为与会代表关注的热门话题。本期我刊专门策划了"数字建筑:新引擎驱动新发展"专题报道,特邀"数字建筑"先驱企业、行业专家,共同探析数字建筑引领行业转型发展的未来趋势,分享践行数字化变革的宝贵经验,以期为业内企业了解数字建筑、把握行业大势、驱动转型升级提供借鉴和参考。敬请关注。  相似文献   

15.
<正>本刊讯记者郝莹报道站在历史的新方位,工程勘察设计企业如何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转型变革之路?在新生态下,如何抓住供需关系与资源能力格局的新变化,找到可持续发展的新动力……近日在重庆召开的第十一届思翔院长论坛对此展开了深入的交流互动,多角度、全方位地研讨了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及企业创新发展过程中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互联网+"逐渐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趋势、新常态,与此同时,"互联网+绿色建筑"也成为中国绿色建筑的发展前景之一。本文针对如何深化、细化"互联网+绿色建筑"的发展理念从多角度、多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7.
中国的传统建筑应该走怎样的再生之路?这是一个摆在当代建筑师面前的严肃问题。在近日举办的"当代新中式建筑设计高峰论坛"上,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总建筑师朱小地表述了自己的观点。在他看来,"当代中国在现代化发展上投入了很大精力,但在传统建筑保护上投入却不够。"如今,"所谓  相似文献   

18.
建筑如何与城市和谐是业界不断探讨的话题.什么是和谐,什么是和谐的建筑?学者、设计师、建造商和市民会各有各的标准.从一个居民的角度,而不是建筑师的专业角度出发,由和谐建筑的两种体验开始,提出和谐建筑的四个基本要素,探讨了"和谐"主题的核心概念,为建设和谐建筑提供了一种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中国勘察设计》2013,(10):10-10
关键词 中望CAD 建筑版2014 近日,中望软件正式推出新一代中望CAD建筑版2014,这是中望软件继9月发布全新中望CAD+2014平台软件以来,在持续满足用户专业应用需求方面的又一举措。  相似文献   

20.
正当前,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关键时刻,如何振兴各个行业?国家和经济社会建设如何发展?城市建设如何发展?尤其是建筑设计行业如何发展,意义重大。决定命运的往往不是起点,而是拐点。每次危机的背后都隐藏着巨大的机遇,在当前形势下,要研究与探讨建筑行业特别是建筑设计行业如何应对危机、走出困境,如何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城市建设作出贡献,是一个很好的课题。下面谈几点个人的认识,与大家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