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CCD探测器在地面天体测量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CCD技术在天体测量领域的应用已得到很大发展,本文回顾了10年来CCD技术应用于大型望远镜和子千环上的基本情况和所取的成果,分析了这些应用中所存在的三个主要问题,并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途径,这些问题的解决,将能促进地面基本天体测量的精度和效率跨上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2.
空间时代地面光学天体测量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基本天体测量的主要任务出发,介绍了绝对测定和相对测量之间的区别和不同用途,并针对河外射电源参考架和依巴谷参考架的高精度的不足之处,说明了地面光学天体测量的长期性和灵活性等优势正是克服这些不足之处所必须的,但这不应是传统的已有精度下的地面光学天体测量,而应是与空间测量精度可比的要求下的地面测量,两者配合起来,将能促进本学科和相关学科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通过日本静止气象卫星(GMS)的远距离钟同步实验正在上海天台(SO)和日本电波研究所(RRL)之间进行。本叙述了实验原理,给出了钟同步、特别是通过时刻差进行钟速(频率)测量的一些初步结果。结果表明,在一个月测量周期中,钟速(频率)的测量精度可达到10^-14。  相似文献   

4.
全息法测量天线面表面精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讨论了全息法测量天线面表面精度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法,这种测量方法对于测量各种大型抛物面天线具有普遍意义。阐述了全息法的基本原理和实现全息法时必须的天线控制方法及原理,简单介绍了全息法中对测量数据的处理方法,并对全息法所得结果作了一定的总结。  相似文献   

5.
王家骥 《天文学进展》1997,15(2):145-156
球状星团是银河系中最年老的天体之一,是储存着银河系早期演化珍贵信息的“化石”。球状星团的天体测量,主要包括球状星团天区内恒星相对自行的测定,并由这些相对自行数据采用适当方法定出星团的绝对自行,或者直接测定绝对自行。利用这些自行数据,或者进一步与测光和视向速度数据结合,可以开展与球状星团的距离、运动、动力学状况、质量、年龄、演化等等以及银河系的结构和演化等有关的一系列重要的研究。在本文中对本世纪70  相似文献   

6.
球状星团是银河系中最年老的天体之一,是储存着银河系早期演化珍贵信息的“化石”.球状星团的天体测量,主要包括球状星因天区内恒星相对自行的测定,并由这些相对自行数据采用适当方法定出星团的绝对自行,或者直接测定绝对自行.利用这些自行数据,或者进一步与测光和视向速度数据结合,可以开展与球状星团的距离、运动、动力学状况、质量、年龄、演化等等以及银河系的结构和演化等有关的一系列重要的研究.在本文中对本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在球状星团相对自行测定和成员概率估计、内部运动检测、绝对自行测定和空间运动研究这三方面取得的成果和进展以及存在的问题作了评述.  相似文献   

7.
依巴谷天体测量卫星的阶段成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合介绍依巴谷天体测量卫星自1989年11月开始观测以来,由头两年获得的观测资料取得的空间天体测量的阶段性成果,以及空间天体测量结果与地面观测结果相互之间的比较,成功地用于解算天体测量参数的星数已达11244颗,由依巴谷天体测量卫星的头两年观测资料进行归算处理,得到恒星位置,视差和年自行的预期精度分别为3、4和2mas。由此从整体上合面地检验了依巴谷科学计划,包括观测纲要,输入星表,卫星本身及  相似文献   

8.
本文讨论了以太阳和月亮作为校正源,用射电天文方法测量小型天线增益的基本原理和几种实测方法,并列举和比较了这些方法的实测结果。  相似文献   

9.
论述了微波全息测量中相关机的理论和基于FPGA的实现以及全息测量的基本方法,重点讨论了在FPGA上实现整个系统的关键和难点部分.整个设计在保证功能实现的基础上,把节约FPGA资源放在相当重要的位置来考虑,这些技术对基于FPGA的DSP系统设计有很好的借鉴意义.最后对相关机的输出数据进行了定性分析,说明了相关机工作的正确性与可靠性.本设计已在上海余山站正式用作全息测量.  相似文献   

10.
讨论了载波相位测量在频率对比测量中的应用方法与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及该方法所能达到的测频精度。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云南天文台天体测量工作的发展过程,论述在空间时代地面光学基本天钵测量必要性和应具备的条件,并且叙述了在新的要求和条件下,地面光学基本天体测量工作应该发挥的作用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就上海佘山25 m抛物面天线上进行的相位相关法微波全息测量及其测量结果做了一定阐述。文章首先简要提到了微波全息测量技术在国内外的发展情况以及理论依据,其次介绍了我们所建立的测量系统的组成,重点讨论了基于窄带信号测量工作的有效性和准确性,采用自校准的数据处理手段,对测量误差做了估计和实际测试。当前我们已经取得了0.14 mm的测量精度(极限误差为0.2 mm),并分析了影响测量精度的各项因素。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云南天文台天体测量工作的发展过程,论述了在空间时代地面光学基本天体测量的必要性和应具备的条件,并且叙述了在新的要求和条件下,地面光学基本天体测量工作应该发挥的作用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4.
用相同的仪器条件在美国基特峰国立天文台观测了12颗晚型双星,并用卷积法测得了这12个双星系统的15个子星的自转速度,其中5个子星是首次进行自转测量。利用我们自己测得的自转速度值,我们也讨论了这些双星系统中的自转同步性。结果显示:所有轨道周期小于9天的双星系统子星都是周步的自转的。  相似文献   

15.
恒星半径自身是一个基本物理量,而且与许多其他基本物理量有关。本文综述了恒性半径测量的几种重要方法:测量恒星角径而得出其半径的月掩星,光斑干涉,干涉仪方法;直接测出恒星半径的食用双星法;通过物理关系测出其他物理量来求出恒星半径的表面这度法,绝对法和热流量法,以及专用脉动变星的Baade-Wesselink方法等。并对恒星半径的测量精度及其产生误差的原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美国Symmetricom公司的多通道比相仪TSC MMS(multi-channel measurement system)(它是一种基于双混频时差测量原理的相位测量设备)的测量性能以及进一步探索改进其测量性能的方法,搭建了TSC MMS设备的性能测试平台,测量了TSC MMS的本底噪声。本底噪声的测量结果与该设备制造商发布的2.5×10-13(10 MHz)处于同一水平。另外,对影响测量结果的具体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主要评述依巴谷卫星的成功与不足,评价近年来一系列新的空间天体测量技术,着重评 默计划和波因次计划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18.
本介绍了1985年国际搬钟时间同步实验和1987年国内搬钟时间同步实验中使用双混频时差(DMTD)测量技术的结果。实验结果表明:DMTD测量技术在搬钟时间同步实验中,对于确定钟速和同步精度以及严密监视钟的相位、频率跳变等方面是很有用的。它与秒脉冲(1PPS)时差测量技术可同时使用和相互补充。  相似文献   

19.
文章详细介绍了VLBI电缆延迟测量的改进设计,针对在电缆延迟校正器研制和使用中遇到的问题,重新设计了反射调制、电缆测量和相位比较模块,并作了详细的推导分析。在校正器设计中还增加了数据自动采集模块,将计数、串口通信、实时控制功能集成到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芯片,提高了延迟校正器的使用灵活性,使数据采集实现完全自动化,降低了研制成本。  相似文献   

20.
使用移动式亚毫米波望远镜(POST)在位于青藏高原海拔3200米的紫金山天文台德令哈射电天文观测站址测量地球大气492GHz频率处天顶方向的不透明度(τ0)的结果.在1999—2000年冬季和2000—2001年冬季的两个观测季节内累计共进行了约870个小时的测量,取得了25842组τ0的有效数据.对数据的统计表明,观测季节内τ0值主要分布在1.5—3.0之间.观测时段内大气不透明度τ0≤1.0的时间比例约占3%.在给出实测资料的基础上,将所测量的亚毫米波不透明度与国际现有亚毫米波台址的不透明度进行了初步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