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司红君  付伟  马菊  程传云 《气象科技》2017,45(1):195-202
基于1994—2014年研究区葡萄的逐年商品果率数据,1965—2014年芜湖市逐月的气象数据和1981年7月至2014年6月国家气候中心的逐月88项新大气环流指数、26项海温指数,使用相关性分析、线性趋势、MannKendall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对影响葡萄商品果率的关键气候因子进行遴选,并在此基础上对遴选因子的近50年变化特征和短期气候预测进行了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影响葡萄商品果率的关键气候因子有7、8月的平均气温(T_7,T_8)、最高气温(T_(max7),T_(max8))、最低气温(T_(min7),T_(min8))、相对湿度(R_(H7),R_(H8))、日照时数(S_7,S_8),以及8月的平均气温日较差(ΔT_8),近50年T7、T_(max7)和T_(min7)显著升高,RH7、ΔT8和S8显著下降,其中T7、T_(max7)、ΔT_8的变化以渐变为主,而T_(min7)、R_(H7)、ΔT_8则发生过突变。这些关键气候因子与前期1年内的多项大气环流指数和海温指数显著相关,并遴选其中关键指数作为预测芜湖市7、8月葡萄商品果率关键气候因子的短期气候预测指标,计算出气候因子的预测方程,以期为葡萄种植能够有效应对气候影响、保证商品果率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
一、工作原理 614-B_3Ⅱ型稳压电源电原理图如图1,其电路是围绕着磁放大器(T_2)、钨丝二极管(K)这2个关键元件设计的。磁放大器共有4组8个抽头,其中,一组空闲,一组短路,实际只使用2组。这2组,一组接在交流通路用于稳压,一组接在直流回路作为控制,改变控制绕组里的电流,另一绕组的交流阻抗就随之变化,以此来达到稳压目的。V_7型号为2D2P是特制的钨丝二极管,其阴极电子发射能力与阴极电压呈正比。首先用二极管的阴极在电压输出处取样,2D2P阳极与电源之间设一大电阻R_(25)(阻值1MΩ),结果阴压的轻微变化,都会在2D2P阳极反应出来。之后,该电压输给V_6(型号6J_1)放大,放大后的电压再变成  相似文献   

3.
杜金林  潘乃先 《气象学报》1987,45(4):485-488
热敏电阻因温度系数大,尺寸小和价格低而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其电阻和温度呈非线性关系 (1)式中T和T_0为绝对温度,R_(T_0)为参考温度T_0时的热敏电阻阻值。这给测量工作带来不便和限制。 不少作者研究过热敏电阻温度计的线性化问题。Beakley分析了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作为惠斯  相似文献   

4.
一、引言黄河中游地区年降水量不大丰沛,且降水集中于夏季,季节分配很不均匀。降水量的年际波动又大,旱灾甚频,对农业生产影响较大。为此,许多学者曾先后对这一地区的旱涝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并已取得了不少成果。本文将采用新的旱涝指数进一步探讨该地区旱涝的演变规律。二、资料和方法在黄河中游地区,我们选用了28个台站1951-1985年6-8月降水量资料。结合地理环境和气候特征,将这一地区划分为4个小区(图1),并将每一小区视为一个站R_1、R_2、R_3和R_4。处理的方法是将各区内若干站点同一年份的夏季(6-8月)雨量  相似文献   

5.
热带风暴的结构及其螺旋云带的形成——模拟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用红外加热于香烟的方法,在转动的密封箱中模拟了热带气旋的生成。测量了模拟的热带气旋的温度和风速的分布,与实际热带气旋的观测结果很相似。风速随经向的分布,满足Vr~n?常数(n?0.5)的关系(眼壁以外)。还测量了各层气旋性环流所占面积随高度的分布,与实况也相似。 在模拟的热带气旋的上部还观测到重力波,波速与波数满足下列关系: C=[g(T_2-T_1)/k(T_1+T_2)]~(1/2),T_2和T_1分别为上层和下层的温度。模拟的热带气旋有很清楚的螺旋云带结构。 模拟的热带气旋的结构很不对称。在上层一边为巨大的反气旋环流,另一边则为气旋性环流。观测到的重力波也是集中于一个象限。  相似文献   

6.
因子场的典型相关分析在解释数值预报产品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盛明  祝浩敏  朱炳南   《气象》1985,11(9):2-5
一、引言 典型相关分析是研究两组变量之间相关关系的一种统计方法。 设有两组变量X_1,X_2,……,X_(p1),y_1,y_2,……,y_(p2),都是由N个样本组成的向量。通常我们用p_1×p_2阶的相关系数矩阵来分析X_i与y_j的关系,这并不能清晰反应两组变量之间的关系。有些因子分析方法(例如  相似文献   

7.
1.简易式(蜂鸣式): 为了提高灵敏度,则可加级3A×31管放大,线路稍为复杂一点,一般根据上述线路就可报警。 2.警报器: 感应元件仍为干簧管,它与上海气象仪器厂出的E_(L5)型大风警报器配套使用。其方框图如下:(线路从略) 干簧管→可控电压阀→触发器→废声器将可控电压阀一只稳压管2Cw断开,把干簧管的二根线接上,然后将警报器处于“I”警报点,就能发出警报,其它线路无需更改,电源开关照样可用,只要在中间加接一只常通的按扭开关。  相似文献   

8.
赵雪婷  朱彬  潘晨 《气象科学》2019,39(5):569-577
本文利用中国中东部424个气象站常规观测资料与再分析气象资料,研究了1981—2014年中国中东部地区(京津冀、黄淮和长三角)不同气候背景下城市和乡村的气温差异(ΔT_(城乡))。研究发现,中国中东部ΔT_(城乡)昼夜基本皆为正,北部的京津冀和南部的长三角地区ΔT_(城乡)存在显著昼夜差异:白天长三角地区ΔT_(城乡)大于京津冀地区;夜间则反之,京津冀地区ΔT_(城乡)大于长三角地区;黄淮地区昼夜ΔT_(城乡)特征介于前两个区域之间。分析发现,各地区昼夜ΔT_(城乡)与城市和乡村的地表温差(ΔT_(d城乡))有很好的相关关系。城市规模不是造成南北方昼夜ΔT_(城乡)差异的原因。结合大气热源(汇)Q_1和水汽汇Q_2等要素进一步分析其物理机制发现,大气热源(汇)Q_1是表征南北方ΔT_(城乡)昼夜差异的较好物理指标:(1)白天,南方乡村和城市比北方乡村和城市Q_1皆较大,但南北方城市下垫面类型类似导致其Q_2基本相同,而南方乡村地表蒸散发强烈、地表大气升温较慢,使得南方地区ΔT_(城乡)大于北方地区ΔT_(城乡);(2)夜间,北方乡村地区Q_1负值绝对值高于南方乡村、也高于北方城市,即北方乡村感热降温显著强于南方乡村和北方城市,而南北方城市Q_1值基本相同,使得北方地区ΔT_(城乡)大于南方地区ΔT_(城乡)。本文研究结果表明,高温湿润地区白天城乡温差更大,而低温干燥地区夜间城乡温差更大。  相似文献   

9.
“答案”     
武际光 《气象》1978,4(11):19-19
有的指示灯泡因电压过高常常容易烧坏。我们在指示灯泡的公共线上串接一10欧姆的线绕电阻R_(13),串接后灯泡亮度会有些减弱,但仍满足要求,这样可以延长灯泡的使用寿命。接法见附图。 风向有时会出现电接不良现象,其表现为时而电接时而不电接。造成这种故障的原因是由于感应器的方位块与触头经常摩擦产生痕迹,而通过此处的电流又经常保持在100毫安以上,容易产生很小的电火花。时间长了后就会在此处形  相似文献   

10.
今年我省部分台站将配用长春气象仪器厂新设计生产的电接水银气压表(以下简称电接表),为了使大家对它有所了解,现简介如下。电接表与动槽表的区别仅在于槽部。见图一。电接表的主要结构特点在下基准上。下基准水银面安排在一个有效直径为21毫米的基准腔(6)内,基准腔的底部有一个过滤片(7),当调整水银面与电触头(4)接触时,直流放大器(2)就导通工作,使指示灯(3)发出红光,下基准调毕,由于基  相似文献   

11.
利用横向Lagrange时间尺度T_(LY),与稳定度及高度的关系,本文建立了一个三维随机扩散模式,并用它模拟了近地层中地面源的扩散过程。模式计算结果表明:在稳定层结条件下该模式比取T_(LY)为常数得到的模式有明显的改进,而在不稳定条件下这一模式改进不大。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目的是按尺度统计各种波的相互转换以讨论斜压活动的一个方面(A_2→A_m→K_m),同时我们还考虑涡旋动能对单波斜压活动的影响。运用简化的ω-方程可以得出,当m从小变大时两种斜压能转换C(A_2A_m)和C(A_mK_m)之间的相关应该增大。C(A_zA_m)和C(A_mK_m)这两个时间序列的交叉谱分析表明,对于大尺度波(如m=2,3)显著的相关性集中在较长周期的范围内,对于所谓的斜压波(m>5),其相关性则几乎均匀地分布在各个频率。超长波(例m=2,3)斜压活动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爆发”过程。它的特征是持续性大、且有高度相关的斜压能转换。为了强调这些爆发过程对通量相关的作用,我们认为转换趋势在理论上是非线性反馈。  相似文献   

13.
林万铭 《气象》1986,12(12):46-46
看了《气象》1985年第10期顾子荣同志关于711雷达添加“高显”画面上自动显示“平显”天线方位亮线的装置后,很有启发,我们感到这种装置简单易作,对雷达回波取样的准确性和速度起到较好的效果。但在实际取样时还有两点不足之处:一是荧光屏上有明显的火花干扰现象;二是在0°标处出现回波中断现象,既影响了照片的美观,又增加了操作的麻烦。为消除以上两种缺陷,我们特将该装置又附加了如下两种电路,使其更趋完善。 1.增装继电器接点消火花电路 原装置在继电器动作时,火花干扰较严重。我们采用了10组阻容串接电路跨接在继电器动触点和常开、常闭接点之间(详见附图中R_0和C_0),阻容时间常数为120μs(电路中采用C_0=0.01μF/400V,R_0=0.5W-12kΩ),使继电器接点在通断瞬间,两端电压不能突变,因而可以减小或消除触点之间的打火现象。  相似文献   

14.
朱岗昆 《气象学报》1957,28(1):27-40
在本文中作者制作了我国东半部水量平衡三要素的分布图,并进行了扼要的分析和讨论。各地的多年平均降水量(r)是根据实际观测的数据。多年平均自然蒸发量(z)的数值是根据下列布德科公式计算得来的(参考文献[6]):z=[R_0r/LthrL/R_0(1-chR_0/rL+shR_0/Lr)]~(1/2),式中 th,ch,sh 各代表双曲线正切、余弦及正弦;而 R_0/L=z_0是代表水源不缺条件下湿润地面的最大可能蒸发量,其数值根据作者前文(文献[1])计算的结果。多年平均迳流量(f)则根据水量平衡方程 f=r-z 间接求得。除了计算年蒸发量的分布以外,本文还计算出各季蒸发量的数值,但其精确度自然不及年量的计算。在本文中,还按17个不同流域进行水量平衡的计算和讨论,并绘成多年平均年迳流系数分布图一幅,其结果可与文献[9]相比较。  相似文献   

15.
王金钊 《气象》1984,10(1):28-32
一、风速的不连续平均法 对风参数进行平均,通常取T_0=10分,作为其平均时间间隔。在所选择的T_0范围内,风速V(t)的变化,可看作是具有各态历经性质的稳定随机过程。采用把湍流场分解为平均值场和脉动场的办法,可以写出 V(t)=V △AV(t)(1)式中V为T_0时间内速度的平均值;△V(t)为瞬时风速相对于平均值的脉动。 用高斯正态分布律来描述△V(t),具有足够的精度(参见本刊1982年第12期第33页)。所以在T_0时间内,V=常数,而△V(t)=0。  相似文献   

16.
利用地面常规观测气象资料、风廓线雷达等资料,从环流形势、边界层输送扩散条件等方面对比分析了成都地区2017年12月至2018年1月两次冬季典型重污染生消过程的异同,结果表明:(1)两次过程均为静稳型天气背景,高层盛行纬向环流,近地面为均压场、弱气压场,存在多层逆温,夜间相对湿度高,风速小,风向多变,近地面主导风向为西北风、西风,风向对污染的区域输送效果明显;(2)在污染累积阶段,边界层内存在平均风速小于2m/s、风向多变的小风层,清除阶段的小风层特征则不显著;(3)大气折射率结构常数C_(n)^(2)与垂直速度可以作为垂直扩散条件的判据:污染累积阶段,C_(n)^(2)大值区的高度一般为500~1500m,清除阶段,C_(n)^(2)大值区的高度显著抬升,且垂直速度强下沉区与C_(n)^(2)大值区基本重合;(4)局地回流指数(R_(F))与通风系数对污染过程生消的指示性非常显著。污染累积阶段,1000m高度以下的R_(F)小于0.6,近地层的R_(F)小于0.2,通风系数日平均值仅为1455m^(2)/s;清除阶段的R_(F)大于0.7,通风系数通常大于3000m^(2)/s;此外,较大的通风系数也可以起到传输上游污染物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北疆春季降水相态转换判识和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4年4月13-15日北疆出现了大范围雨转雪天气和强降雪过程,给当地工农牧业及人民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对这次过程,利用天气学诊断方法,分析了其发生发展过程,并得到此次灾害性天气过程中雨雪相态转换和降水强度的预报指标。结果显示:(1)此次天气过程是在中亚低涡两次生成、发展和减弱过程中出现的。(2)中低层温度变化是预报北疆春季降水相态转换的关键因子和指标,中层温度可区分雪和雨夹雪,T_(500)-25℃、T_(700)-12℃可判定为雨夹雪转雪;低层温度可区分雨和雨夹雪,T_(850)-2℃和T_(925)2℃时雨转雨夹雪,T_(850)-4.5℃用来判别雨夹雪转雪。(3)春季北疆沿天山一带和天山山区的降水中水汽凝结起主要作用,中低层水汽冷凝结是影响降水强度的重要因子,水汽条件越好、冷空气越强、凝结厚度越厚、持续时间越长,则降水强度越强,水汽冷凝结强度决定了降水强度的大小。  相似文献   

18.
在 PC-1500袖珍计算机上供一般气候站测报业务使用的“DMCX-B”程序,在作08,14、20时三次定时观测记录处理时,当按下■、■、■三个键时,首先在荧光屏上显示前12小时气温 T_(12),以供校对,如发现 T_(12)有误,则键入正确值即可改正,修改起来比较方便。但是程序在02时记录反查计算时,没有显示 T_(12),这样,一旦在14时观测后,发现当天  相似文献   

19.
杭州市典型雨转雪天气成因及预报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进  陈勇明  毛则剑  周娟 《气象科技》2020,48(3):396-405
利用2008—2018年的NCEP(1°×1°)再分析资料、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降雪加密观测资料,选出杭州地区10次典型的雨转雪天气过程,从大尺度环流背景和动力、水汽以及热力因子等物理量场结构方面展开研究,最终得出杭州冬季典型雨转雪天气的预报模型:①大尺度环流配置需满足能为雨转雪天气的形成提供有利的水汽、动力抬升以及中低层上暖下冷的逆温或等温层结条件;②水汽和动力因子等物理量须满足产生纯雪的特定条件;③杭州温度层结须为T_(2m)≤1.5℃、T_(925)≤-4.0℃、T_(850)≤0℃、T_(700)≤-1.0℃和T_(500)≤-10.0℃。此外,进一步补充了杭州可能产生大雪甚至暴雪量级降雪的特定条件。最终选取2019年初的2次典型降水过程进行预报回报检验。  相似文献   

20.
鲁西北一次持续性暴雨成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利用地面自动气象站、NCEP 1°×1°和FY2E反演T_(BB)等资料,对2012年7月31日—8月1日发生在山东一次持续的区域性暴雨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1)在副高稳定的形势下,低层切变线、地面冷锋是造成暴雨的主要天气系统。(2)低层锋生强迫激发了非地转垂直环流,上升气流加强,雨强增大,上升支的建立到强降水开始间隔约6 h。(3)暴雨区925 hPa湿斜压项在强降水时为负值,其增强应为低层锋生作用造成的。雨区范围和雨强随湿斜压项增强而增大。(4)对流单体的生成和加强影响降水落区和雨强,增强的单体合并时雨强最强。T_(BB)中心区位于低层切变线与锋面右侧,强降水位于两者之间。(5)地面辐合线与T_(BB)中心基本重合,辐合线左侧气旋性弯曲处与T_(BB)中心区后侧的等值线梯度大值区位置一致,强降水则出现在两者重叠处。(6)干线与辐合线是此次强降水的重要中尺度系统,干线始终落后于辐合线,其分布对暴雨落区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