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当前地名地址数据采集规范不统一、采集效率低、采集效果不理想、数据质量低等问题,该文探索了一种基于移动GIS技术的地名地址数据采集和更新方法,设计了以任务为核心的数据下发和下载、采集和更新、内业核查和数据质检等内容的内外业一体化流程,建立了以道路为基准的数据采集和更新模式,通过位置比对、影像分析、照片匹配、实地核查等技术建立了多维度、多层次的数据质检方式,基于"天地图·山东"地图API开发了地名地址采集系统,实现了地名地址数据的快速采集和更新,有效提高了地名地址数据采集的效率和质量,推进了"天地图·山东"省市县数据一体化和联动更新工作。  相似文献   

2.
地名地址是数字城市建设中地理信息资源共享的基础,也是推动智慧城市建设的关键,在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导航POI以及城市专题信息等多源数据的地名地址建设背景下,本文从结构设计、编辑平台、更新方法等关键技术进行研究,提出了自适应地名地址数据标准体系以及异构数据互操作一体化编辑平台理念,将密切联系的地名、地址、兴趣点自适应融合和拆分,灵活的数据设计结构实现了可定制应用需求,并实现多源数据下权威部门维护权威数据更新模式。通过实验区验证,该标准体系、编辑方法及更新机制有利于构建面向动态、异构、开放的多源地名地址信息环境下快速、准确地更新,这对于指导实际工作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地名地址数据库作为地名地址数据与地理空间信息挂接的媒介与桥梁,是构成智慧城市地理空间框架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该文详细对比分析了传统地名地址数据采集方法与RTK+数码相机地名地址数据采集方法的特点。利用RTK+数码相机,在诸城市进行地名地址数据采集,并基于ArcGIS开发一套连接测点和数码相片的"一键关联工具",实现数码相片的影像信息与RTK测点坐标信息关联,为地名地址数据属性编辑服务。为智慧城市建设中的数据采集提供了新的思路,大大减少了地名地址数据采集的工作量,有效提升了地名地址数据的质量,为智慧城市数据库的建立和数据更新提供稳定的数据供应,为其他的外业数据采集项目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决目前公众对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地名地址数据现势性要求越来越高而传统基础测绘更新速度较慢、周期较长之间的矛盾,本文结合滨州市区的地名地址更新实例,探索了一种基于共享本底数据库的省、市联动协同更新策略,通过合理的任务区划分,按照统一的更新要求,实践有所侧重的核查更新策略,实现了地名地址数据的省、市协同共享,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Web 2.0和具有位置感知能力的移动计算设备的普及应用,带来了大量含有时空语义的地理大数据。在这个背景下,以地图厂商人工方式和半自动方式更新地名地址库为基础的传统地理编码服务,已难以满足新的应用需求。本文提出一种地理大数据驱动的自适应地理编码引擎的构建思路和方法,通过引入实时计算和流式计算平台Storm,实现对网络中的多源地理大数据的爬取与实时处理,加速地名地址库及相关资源的生成与更新过程,并给出了相适应的地理编码匹配方法。在实时流式计算框架基础上,通过JTS Topology Suite实现流式并行的空间操作,设计并实现了基于Storm的地理编码引擎原型系统,满足多源地理大数据的高效处理和地理编码要求。实验结果表明,该引擎通过实时流式处理可加速地址库的扩充与更新过程,并且利用地址库持续更新的方法,提升了地理编码的匹配率和定位准确度。  相似文献   

6.
针对目前地名地址编码存在的区位信息缺乏、编码粒度较粗、稳定性和可读性较差等问题,本文提出了地名地址编码设计的3个原则:(1)每个地名地址的编码独立且稳定;(2)编码易于实现;(3)编码便于识读。基于地球剖分理论,设计了一种多尺度的地名地址空间区位编码模型,该编码模型以地球剖分网格作为基础单元,建立地名地址空间区位属性与球面网格的映射关系。进一步提出了地名地址空间区位编码方法,该编码是由定位码、层级码和半跨度码组成的一维定长组合码,并且从空间位置、区域范围和空间关系3个方面分析了对空间区位编码的识读方法。最后,以物流行业为例,探讨了地名地址空间区位编码模型的应用思路与前景。结果表明,该模型便于计算机存储与管理,能够为地名地址的网格化管理提供组织与表达基础,对智慧城市建设具有很强的理论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地名地址服务是网络地图服务的基础服务,其搜索效率和准确性对于用户体验来说至关重要。传统的地名地址服务通常基于全文索引实现,对于检索结果的排序主要根据与用户检索关键词的关联性来考虑。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常常需要对检索结果进行分级分类排序。基于Postgre SQL建立索引实现地名地址快速检索,探讨了地名地址全文检索技术与优化方案,通过修改分词字典和使用分级分类信息来优化检索结果,设计并实现了地名地址检索服务架构,进行了性能测试,证明其在大数据环境下可以提供给用户更好的检索体验。  相似文献   

8.
针对测绘、民政、工商等多部门地名地址标准不一、数据类型各异、难以共享应用等问题,提出了基于Lucene的多源地名地址整合与协同服务方法,该方法结合Lucene信息检索工具,构建地名数据存储模型,实现了多源地名地址数据整合与组织存储,并设计地名数据管理引擎,实现了多源地名地址数据的一体化协同服务管理与检索,最后结合应用实例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为多源地名地址数据集成统一、查询管理以及共享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
针对目前天地图地名数据更新存在的针对性差、专业性强、频率低等问题,本研究利用微信等新媒体获取地图变化信息并进行地名数据更新,提出了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当前地理位置主动式获取更新方法、电子地图发现式更新和指定条件查询式更新等方法,在天地图山东地名数据更新中得到了应用,相对于传统的地名更新模式,此方式数据更新频率更快、成本更加低廉,有助于保证天地图山东的数据现势性。  相似文献   

10.
根据国务院的相关要求,全国各省市已经圆满完成了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任务,建设了国家地名信息库,并科学有序地推进地名普查成果转化利用工作.当前,北京市正处于成果转化利用尾声,开展了年度地名信息数据采集更新工作.文章基于北京市地名信息数据采集更新项目,建立地名信息数据共享交换机制,研究地名信息数据采集更新基本原则,总结地名信息数据更新方法,形成北京市地名更新标准目录,探索了北京市地名信息数据采集更新机制,为北京市地名管理以及国家地名信息库更新完善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1.
针对PDA产品信息采集不全、屏幕小不易图形编辑、维护保管难及数据库更新不及时等问题,文章将更新数据的编辑、审核和更新入库功能移至服务器端。在系统结构设计、数据库设计以及功能设计等基础上,利用组件式GIS开发、空间数据拓扑分析、软件系统集成、地理建模等先进技术,对土地集约利用数据库实时更新系统进行开发,实现了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数据库采集和更新内外业一体化,进而实现与"土地集约利用终端系统"的完美对接,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系统提供了实时、准确的数据源。  相似文献   

12.
以移动通讯数据传输技术、网络技术和时态数据库技术为基础,构建了导航地理信息的变化发现、分析甄别、采集、加工、处理、存储和发布服务一体化的增量式更新服务模式、技术、软件、质检和标准体系,论述了多源数据融合、时空模型及空间关系的动态实时维护、多尺度增量式导航电子地图综合处理、路径规划和质检方法等关键性技术,实现了导航电子地图近实时更新服务。  相似文献   

13.
基于J2ME平台研究Web Service的移动商务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J2ME和Web Service技术研究开发一个医疗设备代理公司的移动商务平台项目.利用J2ME开发手机客户程序,调用公司应用服务器发布的Web Service,手机客户程序可以通过解析Web Service返回的XML数据动态生成用户界面,从而实现手机客户的软件功能定制,并利用Push技术实现服务器端提醒移动终端用户界面的动态更新以及商品订单流程的异步处理.  相似文献   

14.
???????????????????????????????????????????????????????(?????????)??λ?????????????????????о??????????? PDA ????????GPS????λ????????????????????????????????????????????????????????????????  相似文献   

15.
以城市土地、建筑、房屋和人口(法人)四个领域数据为研究对象,探讨面向"地-楼-房-人"一体化集成框架组成以及一体化化数据模型、城市空间编码中心、多维数据自动融合、非空间信息自动寻址、数据协同更新等关键技术,并在工程项目中验证了本研究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对我国数字城镇建设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迫切需要在全国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加快实施信息化战略,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数字城镇”。本文从“数字城镇”技术构成出发,分析了我国“数字城镇”发展现状及其面临的主要科技问题,提出要加强对“数字城镇”数据平台、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业务应用平台构建等关键技术问题的研究,以从整体上提升我国城镇信息化的水平。  相似文献   

17.
汇集和分析了地址数据标准化在国外的发展现状.结合美国目前地址标准化的进展,分析了美国邮政及民政部门的地址编码技术特点,介绍了地址数据标准化的需求及其在空间信息整合方面的作用.讨论了地址数据标准化的内涵、方法和一些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8.
基于B/S模式,采用面向服务、多层架构的方式,莒县不动产登记平台开发了登记子系统、权籍调查子系统、查询分析子系统、信息共享交换子系统、档案管理子系统,为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的开展提供技术支撑。用GDAL/OGR技术标准,按照采集、建库、管理一体化的模式,根据系统各类核心数据的生产、更新特点,确定每类数据的更新技术路线和日常运行机制,将权籍调查流程纳入系统管理,做到了权籍调查、登记发证、档案归档一体化管理的作业模式,满足了不动产统一登记发证工作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空间数据建库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空间数据库的基本理论,结合北京市国土资源与房屋管理信息系统中建库的实例,研究了空间数据建库的数据性质,空间数据建库的原则、标准和步骤;探讨了空间数据库的组织管理;分析了空间数据建库数据的无缝集成、元数据的组织、空间数据库增量备份和增量更新等关键技术。结果表明:空间数据建库还存在空间数据的组织模式、空间数据的安全性、空间数据的快速更新等问题,还需要进行大力研究。  相似文献   

20.
GIS客户数据库更新是目前空间数据生产者和使用者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该问题的成功解决不仅可以提高客户数据库的更新效率,缩短更新周期,降低更新成本,而且可以强化数据生产者的服务能力,增加主数据库的应用价值,同时也顺应了数据共享的时代要求。本文首先阐述GIS客户数据库更新的概念含义和基本实施方式,然后针对更新实施过程中的变化捕捉、增量建模、数据异构、更新集成、软件平台、政策标准等问题的主要解决方法和当前研究现状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