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江苏近海的激流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海洋激流,尽管已在1963年就由美国WoodsHole海洋研究所海洋地质学家Hollister在旧金山召开的IUGG会议上提出,但几十年来,却因资料的缺乏而未能作进一步的论证和分析.一些国家的海洋工作者,在解释大洋海底一些沟渠的冲刷原因时,认为这是大洋海底激流所致[1~3].我国研究者修日晨在对海流异常观测记录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于1978年提出“不论在大洋或近海,均存在着一种急流”[4],讨论了海洋中存在的激流现象.  相似文献   

2.
海洋激流的观测实验及分析讨论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海洋中存在着冲击力极强的海洋激流,这已是不争的事实.从20世纪70年代起,一些国家就开始对大洋海底激流进行现场观测.据报道,他们所观测到的异常的底层流速的最大值仅为0.4m/s,却被视之为海底激流加以分析研究[1~5].  相似文献   

3.
我国海洋激流研究取得重大突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修日晨研究员等承担完成的“海洋激流对山东近海的影响及预报方法研究”课题,历时5年,于近日进行了专家鉴定。 海洋激流研究是一项全新的开拓性研究。这项研究首次证实了海洋激流现象在渤海局部海域的客观存在,并对其性质、基本特征、形成机制及预报方法进行了深入探讨,得出了一  相似文献   

4.
海洋是风雨的故乡,海面上流急浪涌、飓风台风已为众所周知,但海洋底部很不平静的事实则少为人知。类似飓风的激流却一年到头都在海底爆发着,这些激流能推动着海水以每秒高达50厘米的速度流动.犹如强大的龙卷风旋转着横扫海底。它们不仅冲垮科学仪器,毁坏海底通信电缆,甚至危及石油钻井平台、某些神秘的水下世界。海洋学家把这些激流称为海底风暴。在某些海底区域中,每年爆发的海底风暴达5~10次。  相似文献   

5.
北冰洋中脊海底热水活动研究及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海底热水活动是当前海洋地质研究的热点,北极是全球变化研究的理想地区,发生在北极地区的海底热水活动不仅对大洋矿产资源研究有着现实意义,而且对全球变化研究也有重要意义。在介绍北冰洋中脊的地质背景和北冰洋Gakkel海岭的海底热水活动特征的基础上,从地球物理、海洋矿产、海洋化学、海洋热结构、海洋生物研究等角度提出了一些研究展望,认为北极地区热水活动的发现和研究必将提升对海底热水活动研究的认识,而且对北冰洋乃至全球的热结构、气候变化以及极端环境下的生命活动的研究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随着海洋调查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海洋激流这一重要的海洋动力现象已越来越引起海洋科学工作者的重视。如何进行激流观测和资料的处理 ,已成为有关人员十分关心的问题。以江苏近海及渤海埕岛海区潮流辐合带流况为例 ,探讨了过去测流和资料分析中的一些问题 ,并提出了若干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激流观测与资料处理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随着海洋调查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海洋激流这一重要的海洋动力现象已越来越引起海洋科学工作者的重视,如何进行激流观测和资料的处理,已成为有关人员十分关心的问题,以江苏近海及渤海埕岛海区潮流辐合带流况为例,探讨了过去测流和资料分析中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若干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日本海富山深海水道堤坝大型泥波的成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深海调查和研究,特别是深海钻探计划(DSDP)和大洋钻探项目(ODP)的实施,在现代深海海底发现了大型波状沉积体,多数为泥质、含粉砂质泥,少数为砂质,这些波状沉积体被统称为沉积物波.沉积物波可以发育在陆坡到深海平原的任何位置,面积从几平方千米至数十万平方千米,波长为1~15km,波高为5~100m.地震剖面中沉积物波横向上具有波状叠覆特征,纵向上常常呈现波状上攀现象.  相似文献   

9.
继大洋多金属结核被发现之后,海底热液矿床又成为重要的大洋多金属矿产之一海底热液活动向大洋输送物质的通量及海洋物质收支平衡的研究成为当前海底热液活动研究的热点.东北太平洋是大洋多金属结核的主要分布区.  相似文献   

10.
近廿年来,由于海底扩张和板块构造假说的兴起,以及对海洋地质学认识的逐渐深入,愈来愈感到研究海底火山作用的重要意义。过去国内外虽有一些局部的、零星调查资料,但还没见有这种综合性的重要文献。在这里作者试图作一尝试。本文所述海底火山作用是以海底火山喷发的各种岩石为代表,这些岩石位于大洋盆地内。  相似文献   

11.
Some observational results of sea storm current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INTRODUCTIONDr. Hollister, a marine geologist of the Woods Hole Oceanographic Institution, firstpointed out that there was ocean storm current in the ocean. He found out the wavy texture inthe seabed core samples, and suggested that this wavy texture was caused by the high speedsea current in remote antiquity. He then suggested a bold hypothesis that there existed a benthic storm current near the ocean bottom, and presented this hypothesis at the IUGG confer-ence held at San Francisco…  相似文献   

12.
用南海东部 1 997年 1 1月实测的高密度海流资料 ,分析了海流的形态。发现了海洋激流现象 ,它具有流速特别大、持续时间短暂和突然发生以及随机现象等复杂性质  相似文献   

13.
采用潮流调和分析和分离等方法,分析了海流连续观测站上受威马逊台风影响的ADCP海流资料,进行了实测风暴海流的计算。结果显示,风暴海流达到了与天文潮流同等的数量级,并与风暴潮存在一定的关系,如近岸01站风暴潮增水大时,风暴海流量值较大,离岸较远的02站则是在风暴潮变化大时,风暴海流较大。  相似文献   

14.
台风暴潮及风暴海流是危害海洋工程的主要灾害现象之一。本文以马迹山25万吨级矿石中转码头工程为例,对台风暴潮及风暴海流进行了统计分析,数值计算,得出了码头区风暴潮和风暴海流的定量结果。同时通过假想台风的设计,计算了码头区域的最大可能风暴增水和风暴海流,可为大型码头工程的设计提供参数。  相似文献   

15.
马迹山港三期工程对附近海域泥沙淤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海洋数值模式(FVCOM)建立马迹山港三期工程海域三维潮流模型,模拟港口建设前后的潮流场,研究工程后周边海域潮流场的变化。同时结合台风“灿鸿”的风场资料,在水动力的基础上添加台风气压场和风场,建立风暴潮数值模型,分析在极端天气下三期工程的建设对周边海域流场的影响。最后结合模型计算结果,根据现场调查资料以及历史试验成果进行工程周边海域泥沙回淤以及风暴潮骤淤的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工程后流场的变化主要集中在工程区和附近海域,变化幅度约在0.3m/s~0.4m/s之间,对工程区以外大范围海域影响较小。工程后码头水流条件得到较好的改善,水流与码头走向趋于平行。工程周边海域泥沙回淤量较小,不会对船舶航行安全造成影响,另据骤淤计算结果分析,马迹山港周边海域在台风期间的短期淤强较小,两天的淤积量不超过5cm,不具备骤淤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6.
黄河三角洲飞雁滩因入海河口改道而缺乏泥沙来源,导致海滩蚀退10余km。近30a来,蚀退后的浅滩在不同潮流和风浪的作用下,浅海滩沉积物颗粒在空间分布上出现明显的差异,表现为浅水区沉积物粗于深水区,来沙少的沉积区粗于来沙多的沉积区。根据2004年实测沉积物颗粒度参数和实测水流及风浪资料分析,该海滩可以分为三个沉积区:I号沉积区,水深较浅,泥沙补给较少,主要受不同风浪的影响,沉积物颗粒组成较粗,以细砂和粉砂为主,分选良好,目前抗冲能力较强;II号沉积区,水深较浅,水流较弱,常受来自高中低潮滩下泄水流携带的细颗粒泥沙影响,沉积物组成粗细混合,以粉砂质粘土为主,分选较差;III号沉积区,水深大,在潮流和风浪作用下,常有来自沿岸尤其I号沉积区的细颗粒泥沙影响,沉积物组成粗细混合,以粘土质粉砂为主,分选较差。黄河三角洲飞雁滩桩106海滩沉积物空间分布较好地反映了泥沙来源和沉积动力条件,该成果可为海岸海滩防护工程规划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西沙群岛现代滨岸的风暴沉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仅以1984年10号风暴为例,讨论了风暴前后的水动力条件及路径变化.重点阐述了该次风暴对西沙珊瑚礁区的潮间和潮上带现代砾堤和海滩的影响.描述了珊瑚礁区的砾堤沉积物的空间分布及垂向序列,并对沙质海滩的风暴搬运过程进行了适当的讨论.西沙砾质砾堤和沙质海滩无论从沉积序列上还是从沉积物的结构成份上,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它们是在一种水动力条件下形成的两种不同的沉积体,在沉积过程中各有自身的沉积特点.本文尝试性地从上述角度提出一种沉积序列的空间格局,以便为古代沉积物的研究提供一些滨岸风暴沉积的信息.  相似文献   

18.
本文应用丁氏圆形台风模式,建立了太湖台风风暴流场的准三维数值模式,模型考虑了垂向涡粘系数沿水深变化和动量方程的修正,在对9711号(Winnie)台风影响下太湖各站水位验证的基础上,对太湖台风风暴流场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表明,该模式可对湖泊的台风风暴流进行复演和预测计算。从预测研究的角度看,基于台风模式的湖泊台风风暴流计算模式更有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