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给出 11颗中等贫金属星-1.3 5[Fe/H] ≤-0.6的观测资料,确定了这些样本星的恒星大气参数,得到了这些星中14种元素的丰度.讨论了各类元素丰度比随金属丰度的变化。α元素(Mg、 Si、 Ca、 Ti)相对于铁均表现超丰,每一金属丰度处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弥散.大部分的铁峰元素(V、Cr、Ni、Cu)也相对于铁超丰,不随[Fe/H]而变化,而[Mn/Fe]则随金属丰度的增加而增加.[Na/Al]在[Fe/H]>-1.1的样本星中表现超车,在[Fe/H]<-1.1的样本中却明显过贫.  相似文献   

2.
本文确定了贫金属矮星和亚巨星的重元素丰度.基于高分辨率高信噪比光谱得到27颗样本星的锶、钇、锆、钡、镧、铈和铕丰度.主要结果为:(1)第一峰区元素锶-钇-锆显示了奇偶效应,在晕族星中钇相对于锶和锆过贫。(2)对[Fe/H]>-2.5的恒星钇丰度为常数([Y/Fe]=-0.06).(3)对于[Fe/H]<-1.7的样本星,随金属丰度减小钡过贫增加·(4)镧和铈相对于铁过贫.(5)在金属丰度-1.0>[Fe/H]>- 2.0 区间,铕表现过富.(6)对[Y/Fe],[Zr/Fe]和[Ba/Fe]存在约0.1dex的本质弥散.  相似文献   

3.
将[Fe/H]从-3.0到0.0等分成10个区间,利用三种中子俘获过程的典型元素的观测丰度平均值,研究各核合成过程在各区间对重元素丰度的平均贡献,以及其它重元素的平均丰度,并与观测平均丰度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Fe/H]>-2.2范围内,各重元素核合成过程产生的重元素平均丰度分布与太阳系相似,但不同核合成过程的平均贡献比例与太阳系不相同.  相似文献   

4.
作为目前研究复杂恒星系统的有力工具 ,星族合成方法是建立在单星演化理论基础之上的 ,因此 ,必然有其不完善性存在 ,尤其当系统中的双星成分不容忽视时。作为演化星族合成方法的基本单元 ,简单恒星星族模型的构成即排除了双星贡献。本文中 ,我们以银河系疏散星团为简单恒星星族模板 ,构造出一系列简单恒星星族积分光谱。从中我们可以看到 :蓝离散星这类理论上主要来源于双星系统的恒星 ,对星团积分光谱的紫外及蓝端有很大影响 ,从而造成简单恒星星族积分光谱能量分布的改变。这种改变势必影响对星团年龄及其它一些物理参量的判定 ,并最终影响星族合成的结果。同时 ,若以 (B -V )色指数进行度量 ,蓝离散星对简单恒星星族积分颜色的影响可达到 30 %。工作中 ,我们选取了 2 6个年龄在1x10 1 0 ~ 6x10 1 0 年之间的疏散星团为样本进行统计研究。  相似文献   

5.
本文给出了27颗贫金属矮星和亚巨星的高分辨率高信噪比光谱观测资料.确定了这些样本星的恒星大气参数.利用Magain的定标方法,从b—y和V—K包指数导出有效温度.由迫使Fell谱线与高激发态Fel谱线给出相同铁丰度值确定表面重力.由Stromgren m_1色指数确定金属丰度[Fe/H].  相似文献   

6.
以星溯银河     
近期,欧洲空间局“盖亚”卫星在揭开银河系形成史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之前的研究显示,大型星系(如银河系)一般是由若干较小的星系融合的结果。于是,随之出现了一个新问题:像银河系这样的星系是许多小星系,还是少数稍大些的星系融合产生的?来自荷兰格罗宁根大学的阿米娜·海勒米(Amina Helmi)教授在其学术生涯中主要致力于寻找银河系中可能为我们提供其演化线索的“化石”。她利用银晕中恒星的化学组成、位置和轨道追溯它们的历史,并由此识别出塑造早期银河系的各个”融合者”的身份。  相似文献   

7.
与周围数千亿颗恒星一样,我们的太阳也是银河系中的一个成员。它沿着一条近圆的轨道绕着银河系的中心公转,速度超过250千米/秒,轨道半径约为8000秒差距(26,000光年)。太阳在这个轨道上走完一圈,需要2.5亿年多一点,这称为一个“银河年”。从诞生以来,我们的太阳已经走过了20-25圈,也就是说,它的年龄已经有20-25“银河岁”了。  相似文献   

8.
在2013年9月和10月,基于欧洲南方天文台(ESO)的数据,三个国家研究团队发表了重要的成果:他们绘制出的银河中心区(即“核球”区)迄今为止最好的三维地图。他们发现,从某个角度看上去,银河中心的区域就像一根花生壳的形状(或者说是“X”型)  相似文献   

9.
在天文学飞速发展的20世纪里,天文学家在每一个可能的电磁波段都进行了多次巡天。这些巡天引领了无数个激动人心的伟大发现,并为许多研究课题,例如描绘银河系结构乃至宇宙大尺度结构以及搜寻极端天体等等方面,提供了海量的基础性数据。本文是对各种巡天的综合“巡视”,对近年来比较著名的大天区巡天——2MASS、SDSS、2dfGRS、UKIDSS等进行了简单介绍,列举了它们作出的部分重要科学发现,并对未来的巡天工作进行了展望,希望能有助于大家更深入地认识巡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