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新闻速递     
谢天 《天文爱好者》2013,(11):18-21
后发星系团成长的线索 使用美国宇航局的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和欧洲空间局的牛顿X射线多镜面望远镜,一个天.文学家小组在后发星系团中发现了巨大的高温气体臂。这些结构的跨度至少有50万光年,为后发星系团是如何从较小的星系群和星系团并合生长成为宇宙中由引力所维系的最大结构之一提供了线索。  相似文献   

2.
宇宙信息     
有新证据证明宇宙是开放的空间望远镜科学研究所的多纳休用X射线卫星和地面望远镜发现了距地球80亿光年远的星系团MS1054—0321。由于其中分布着数千个星系,该星系团是迄今发现的质量最大的星系团之一。它还是一个最热的星系团,它的星系际气体温度超过1?..  相似文献   

3.
在X射线观测提高了星系团质量和半径测量精度的新形势下,本文讨论了宇宙常数不等于零的平坦宇宙冷暗物质结构形成模型,利用球对称扰动区在宇宙常数不为零时的动力学方程的解,估计了星系团形成红移与宇宙常数是否为零的关系,计算了星系团质量函数随红移的演化.计算表明,红移为零时星系团的数密度基本上由谱参数Γ决定.若假定星系团质量只有20%的不确定性,可限定Γ的适用范围约为0.15-0.32.高红移星系团的数密度观测不仅有可能对宇宙常数是否为零作出鉴别,而且当精度够高时还能对宇宙物质密度的大小作出限制  相似文献   

4.
沈国鹏  虞骏 《天文学报》2005,46(4):353-363
在不久的将来,若干基于SZ效应的巡天计划即将观测到大量的星系团.分别采用星系团暗物质的球模型和椭球模型,给出了可观测SZ星系团数目的理论预测,并讨论了形状对星系团数目不确定性的影响.在计算中,利用星系团维里平衡的条件,通过巡天观测的流量下限来确定可观测星系团质量下限,进一步由质量函数给出星系团数目预测.计算结果表明:若通过SZ巡天观测来限定宇宙学参数,形状引起的系统不确定性要予以考虑.  相似文献   

5.
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拍摄的阿贝尔160的X射线图像英国和美国的一个天文学家小组通过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发现了星系穿过星系团阿贝尔160时留下的热气体的瞬现余迹。宇宙中大多数星系是在星系团里的,一个星系团所包含的星系少则几个多则几千个。星系团浸在热气体中,由于星系团成员星系的合力气体保持在原位置。单个星系以每秒几千千米的速度穿过气体,并产生类  相似文献   

6.
在X射引线观测提高了星系团质量和半径测量精度的新形势下,本讨论了宇宙常数不等于零的平坦宇宙冷暗物质结构形成模型,利用球对称扰动区在宇宙常数不为零时的动力学方程的解,估计了星系团形成红移与宇宙常数是否为零的关系,计算了星系团质量函数随红移的演化。  相似文献   

7.
最近发现了一个在不到宇宙现在年龄1/3时形成的星系团。天文学家利用欧洲空间局XMM-NewtonX射线天文台的档案资料寻找可能暗示星系团存在的X射线区域,一个星系团里大约1/5的物质是热气体,这种热气体会发射X射线,因此寻找X射线是发现星系团的最好方法。  相似文献   

8.
宇宙结构的形成和星系演化是当今天体物理学的重大课题.本论文的工作主要包括两部分:星系团的证认和研究;大质量早型星系的并合及引力波辐射.本文第1部分讨论了从SDSS DR6测光数据中证认星系团并研究它们的性质.前人从光学数据中得到的星系团绝大部分红移小于0.3,而且它们的富度估计不够准确.利用星系测光红移,我们在红移0.05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星系团的一般性质及团中成员星系的近期研究进展。内容包括星系团表,星系团的成员确定、光度函数、质量和动力学问题;以及cD星系的形成和演化、团中成员星系的环境效应等,并进而说明星系团研究的重要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10.
我们银河系的直径大约是1O~12万光年,对我们来说,这样的尺度已经大得很难想象了。与银河系比起来,星系团的大小简直就是超乎想象。星系团通常包含成百上千个星系,它们在引力的作用下聚集在一起,其尺寸足有几千万光年。这些星系团是正在碰撞的星系和暗物质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形成的,暗物质不参与电磁相互作用,既不发光也不反射光,所以我们无法直接探测到它们的存在。探测极其遥远星系团的质量分布就更是难上加难了。  相似文献   

11.
冷核是指在一部分X射线星系团中出现的低温高亮的核状结构。冷核星系团在X射线表面亮度轮廓、温度轮廓、中心冷却时间、质量沉积率、熵轮廓等多个方面具有与非冷核星系团截然不同的观测特征。星系团冷核的发现距今已有40年,人们对冷核的认识经历了由冷流模型到稳定冷核模型的转变。但是直到今天,冷核的产生机制和维持条件仍未完全弄清。研究冷核对于理解活动星系核产能机制、星系际元素增丰过程、星系团的形成与演化、大尺度结构形成等众多领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遥远星系团     
由于以下几个原因,我们对研究遥远的星系团感兴趣: (1)我们可以看到星系在80亿至100亿年以前的情况,即可以研究它们的演化。 (2)我们同样可以研究星系团本身的演化。 (3)我们可以利用观测结果作宇宙学检验,特别是我们可以通过测量q_0的值得到宇宙中的质量。这样一种得到宇宙质量的方法,其优点是它给出了整体的解决办法,丢失质量不再成为问题,它已经被包含在内了。  相似文献   

13.
该文研究了以星系作为透镜体产生的切向弧(即"爱因斯坦环")的强引力透镜现象,并对该领域近年来的观测和研究作了总结.对形成这些强引力透镜"环"的星系所进行的研究表明,其附近存在的质量所产生的会聚和剪切对透镜的质量分布模型非常敏感.在大视场巡天中找到的这种爱因斯坦环的数目相当多,大约是每平方度10个,其中"强引力透镜巡天"(Strong LensingLegacy Survey,SL2S)提供了大量处于星系团视场中的由椭圆星系产生的爱因斯坦环样本.系统地研究星系团外围存在的爱因斯坦环,一方面可以理解星系团环境对爱因斯坦环的影响,另一方面可以利用它们来探测星系团的物质分布,并进而对冷暗物质宇宙学提供新的探测方法.  相似文献   

14.
这是哈勃望远镜拍摄的一幅令人惊叹的照片(图1)。几个巨大的球状椭圆星系坐落在距离地球10亿光年以外的致密富星系团Abell 2218中央,周围是一些明亮的盘状(大多为旋涡)星系。以这个星系团为中心分布着120段纤细的光弧,排列得好象掷镖板上的靶环。这是宇宙中最奇妙的幻影之一。大质量星系团的作用象一个巨型透镜,它的巨大引力场使穿过其中的光线偏转,并使背后遥远的天体大大增强。暗弱的蓝色光弧实际上是比这个星系团远5至10倍的遥远星系的扭曲了的鬼像。起初,人们只把这类事例当作一种宇宙奇观,但过去10年中,引力透镜已发展为人们研究宇宙中暗物质含量,测定哈勃常数(从而决定宇宙大小和年龄),探索星系形成和演化历史等重大科学问题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15.
引力透镜效应是探测星系团物质分布的有效方法之一.目前,利用引力透镜数据重构星系团质量分布的主流方法可以分为两大类,即参数法和非参数法.在实际研究工作中,受限于质量模型假设和计算分辨率等方面的影响,现有的重构算法仍有诸多亟需解决的问题.基于Shapelets基函数的引力透镜质量重构方法通过基函数来实现引力透镜质量重构,使用Shapelets基函数分解引力透镜势,以引力透镜中多重像的位置和背景星系椭率畸变为限制条件来迭代求解基函数系数从而得到透镜体的质量分布.通过拟合一个模拟的NFW (Navarro,Frenk and White)透镜系统测试了新方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新方法可以在整体上重构出透镜体的质量分布,并拟合出接近真实的源位置,能够为星系团质量测量提供一套灵活且高效的重构算法.  相似文献   

16.
张宇颖 《天文学进展》2002,20(3):265-281
存在于星系团电离气体中的大量高温电子会对宇宙微波背景的光子产生逆康普顿散射,引起所谓的Sunyaev-Zel‘dovich(SZ)效应,SZ效应是研究星系团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特别中SZ效应只与星系团的内禀性质有关,而与所处的位置无关,这有利于发现高红移的星系团,因此对星系团的演化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正在建造中的SZ巡天望远望,将提供 条全新的确定宇宙参数的有效途径,如物质密度参量(ΩM),真空能密度参量(ΩΛ)和8h^-1Mpc尺度内的质量涨落均方差(σ8),SZ星系团巡天确定宇宙参数,特别是定量分析利用SZ星系团巡天确定宇宙参数中可能存在的所有不确定因素,可以更好地限制宇宙学模型。在SZ星系团巡天完成之前,人们必须对这些不确定因素有清楚的了解,以便能利用未来的SZ星系团退天结果有效地测量宇宙参数。  相似文献   

17.
室女座星系团的两颗明珠朱悫室女座星系团是本超星系团的中心,我们银河系和本超星系则靠近本超星系团的边缘。室女座星系团直径大约2千万光年,距离大约5千万光年。它拥有250个大星系,其中两个星系M84(NGC4347)和M86(MGC4406)又是其中较为...  相似文献   

18.
Abell 85是位于南半天区红移为0.055的cD星系团.基于前人的光谱观测数据和SDSS(Sloan Digital Sky Survey)数据,利用3σ方法筛选出该星系团的370个成员星系,并对其动力学情况进行了分析.从这些成员星系的空间分布和局域视向速度分布中,发现了该星系团含有4个明显的子结构,且正处于两两并合之中.这表明Abell 85处在动力学活跃的状态,远未达到动力学平衡.  相似文献   

19.
星系团研究涉及面极广,此处仅简介光学研究的若干方面,全文分为两篇,前一篇中已知介绍了星系团表,星系团有大尺度分布,星系团的一般性质,本篇中则介绍团星系的演化,环境与星系形态,并作简要的展望。  相似文献   

20.
赵君亮 《天文学进展》2007,25(3):206-214
对星系团各类分层效应的有关问题做了概要的评述,包括成员星系在位置空间和(或)速度空间中的形态分层、光度(质量)分层和元素丰度分层的表现形式和探测途径,分层效应可能的形成机制及其对星系和星系团的结构和演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