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天文爱好者》2008,(9):13-13
8月14日,美宇航局“凤凰”号火星探测器日前向地面发回一张前所未见的火星红色尘埃颗粒的照片,照片是用原子显微镜拍摄的,放大倍数是“凤凰”号光学显微镜的100倍。火星尘埃颗粒的直径约为1微米(即百万分之一米),是罩在火星表面尘埃物质的代表,给火星灰蒙蒙的表面披上了一层粉红色。  相似文献   

2.
《天文爱好者》2008,(12):13-13
美国宇航局的科学家11月10日表示,他们可能不会再与“凤凰”号火星登陆器取得联系,这意味着这个登陆器在火星上长达5个多月的任务已经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科学家们上一次接到凤凰号发回的信号是在11月2日,正如他们预期的那样,由于凤凰号着陆地点的光照出现季节性减少,不足以为凤凰号的电池充电,加上突如其来的一场沙尘暴,所以凤凰号停止工作的时间比预期提前了3周。  相似文献   

3.
2007年8月4日美国宇航局成功发射的凤凰号火星探测器,于今年5月25日成功在火星极区着陆。由于近年来科学家发现火星北极地区覆盖有大量的冰,所以美国制定了以寻找水为核心的火星探测战略,凤凰号就是这个战略的执行者。凤凰号有三大任务:采集土壤样本进行分析,寻找水、致力探索火星生命,日后监控火星天气状况。  相似文献   

4.
宇宙信息     
《天文爱好者》2008,(7):13-17
“神舟七号”10月择机发射;中外科学家发现甚高能伽玛源的多波段对应体;“凤凰”登陆火星;火星硅土或将解谜火星生命;“哈勃”发现木星上的新红斑;冥王星领衔新家族——“类冥天体”系外行星家族再添新丁;宇宙中的天然GPS:X射线导航;行星状星云中的白矮星失踪案。  相似文献   

5.
《天文爱好者》2008,(4):29-30
科学家们分析了“火星勘探者”上的“高分辨率成像实验相机”(HiRISE)最新拍摄的照片,在火星上的Holden陨击坑处发现了一个巨大角跞岩和一个古老湖泊遗迹,很可能曾经与地球湖泊类似,一度适于生命栖息。科学家们发现巨型角跞岩被一层沉积物覆盖,而这些沉积物明显是曾经填满Holden陨击坑的一个宁静、稳定的湖泊干涸后形成的。  相似文献   

6.
火星,是地球的近邻,也被认为是太阳系里各方面最像地球的行星。火星表面在远古时代曾有过大水,其自然条件也并不是太恶劣(想想地球上还有生活在火山口的厌氧喜硫磺的微生物呢)。按理说是完全有可能进化出生命的。但是,现在的火星。却完全是一片荒凉的不毛之地。那么,火星在历史上是否曾经存在过生命?这一直是科学家们很感兴趣的话题。人类一直以来的火星探索。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搞清楚火星的生命之谜。自然,这样一个话题性的行星也会是太空类科幻片的常见题材。这次,就给大家推荐一部以火星探索为题材的经典影片——《火星任务》。  相似文献   

7.
《天文爱好者》2008,(10):13-14
最近,“凤凰”号火星探测器的腿上粘上了一些块状物质,且在不停地变化和生长。块状物质集中于“凤凰”号北侧的那条支架腿上,通常处于阴影部分,所以块状物质的堆积可能是因为寒冷表面更易发生收缩所致。美宇航局的任务小组对这些块状物质形成的原因进行了讨论。一种意见认为,可能是“凤凰”号的发动机在着陆期间融化了冰冻土壤,而块状物质就形成于泥块。另一种意见则认为,少量盐可能落在探测器的上面,开始吸引大气湿气,块状物质是湿气冻结并堆积形成的。  相似文献   

8.
火星是与地球相邻的一颗岩石行星。按照我们目前对太阳系形成过程的理解,火星的诞生比地球稍早,形成于地球轨道之外。直觉看来,同为岩石行星,从同一个行星盘中相距不远先后诞生,火星的化学构成似乎“理应”与地球相差不远。那么,这样的设想在多大程度上与事实相近呢?这就是行星科学家们需要找出的答案。  相似文献   

9.
所有研究火星的行星科学家都必须面对两件事情:一是有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火星曾经充满了水,二是现在的火星表面已彻底干涸。那么火星上的水到底存在了多长时间呢?  相似文献   

10.
在太阳系九大行星中,没有一颗如火星这样让地球人着迷。这颗远在上亿千米之外的红色行星一次次点燃起人类探索的激情。目前正在考察火星的探测器有美国的“火星环球勘测者”、“奥德赛”探测器以及欧洲的“火星快车”探测器,火星地面有“勇气”号、“机遇”号两辆火星车,还有目前的“火星勘测轨道飞行器(MRO)”,据喷气推进实验室的学者称,这是最新一代火星探测器,其探测的能力超过上述探测器的总和。更引人瞩目的是,2005年6月美国宇航局又批准了“凤凰”计划(Phoenix),它将于2007年发射升空,2008年在火星北极地区着陆。与此前的火星探测计划相比,“凤凰”计划更为经济实用。  相似文献   

11.
再见,机遇号     
2002年,美国“双胞胎”火星探测器出生了,它们被分别赋予了"勇气号"与"机遇号"的名字。为了寻找火星上可能出现的水,2003年6月10日与7月7日,勇气号与机遇号两姐妹从家乡地球岀发,并分别于2004年1月4日、1月25日安全着陆于火星的两面,承担着人类的使命,开始对这颗红色的星球进行探测。  相似文献   

12.
首先回顾了火星重力场探测的历史、各有关探测器的轨道特征和获取的资料情况,特别对最成功的MGS项目的情况作了详细介绍。然后对确定火星重力场模型过程中的有关问题作了介绍,包括动力学模型、三体摄动问题、太阳光压和大气阻力模型等。重点介绍了其中的先验条件和求解重力场的算法,后者主要介绍GSFC采用的最小二乘法和先验约束方法及其数据定权和误差校准的经验。文中还对火星重力场与地形学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对火星重力场时变性的探测与研究作了重点讨论。最后对火星重力场探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作了详细讨论,并展望了我国第一颗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对火星重力场研究的可能贡献。  相似文献   

13.
机遇号火星车于2004年1月24日降落到火星表面。2018年6月,在一次席卷全火星的沙尘暴中与地面失去联系。沙尘暴使火星空气中充满沙尘,阻碍阳光照射到太阳能电池板,火星车无法获得太阳能支持,在失去联系之前,机遇号—共行驶了45千米。机遇号火星车建造之初只计划运行3个月,没想到它在火星上不停地行驶,一直行驶了15年。  相似文献   

14.
《天文爱好者》2012,(6):94-95
低年组 1、火星。 给了你7张火星的照片,拍摄于2003年火星大冲时,请根据对火星细节的测量,以表格的形式列出数据,并作一张图,来计算出火星极地冰冠(即极冠,ice cap of polar)的变化速度,以千米/天(km/day)为单位。  相似文献   

15.
“机遇”号:最近穿越了直径9米的火星坑 据美国宇航局(NASA)网站报道,2011年6月1日,“机遇号”火星车最近在火星表面又行驶了482英尺(约合146.8米),至此,已经功勋卓著的“机遇号”在其长达88个月的火星探险活动中,其行驶总里程已经超过30千米,这已经超出最初的任务设计指标50多倍。  相似文献   

16.
火星是人类可以探索的最近行星。在古希腊。火星被称为战神。由于它鲜红的颜色,有时又被称为“红色行星”。它荧光像火,且亮度常有变化,在天空中运动情况复杂,有时从西向东,有时又从东向西,令人迷惑,所以我国古代称它为“荧惑”.有“荧荧火光,离离乱惑”之意。  相似文献   

17.
Q1哪个探测器将深入到火星地下探测?几十年来,人类一直对火星进行探索,之前登陆火星的探测器,如勇气号、机遇号、好奇号等,都是探测火星表面上的火山、峡谷、岩石、土壤的演变历史。只探测地表特征,是无法了解火星早期的演化情况的,因为包含此种信息的样品都深埋于火星地表之下。  相似文献   

18.
火星迎来了最新的机器居民——来自美国航天局的洞察号(InSight)火星探测器于太平洋标准时间2018年11月26日11点52分确认成功登陆火星表面,登陆地点靠近火星赤道,位于平坦光滑的熔岩地带埃律西昂平原(Elysium Planitia)西侧。  相似文献   

19.
庞征 《天文爱好者》2011,(12):86-89
2011年11月9日零点16分,北京时间凌晨4点16分,中国首颗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搭载俄罗斯“火卫-- -土壤”探测器,在位于哈萨克斯坦境内的拜科努尔发射场发射升空。仅仅7个小时后,北京时间9号中午11点左右,俄联邦航天署发布消息。“火卫-- -土壤”探测器及其所搭载的中国“萤火一号”火星探测器在飞行过程中出现意外,它们未能按计划实现变轨,结果导致此次火星卫星探测失败。  相似文献   

20.
荧惑之惑     
荧荧之光的传说火星在很早很早以前就被人类所知。因为它红色的外表,在早期被人类的先祖视作邪恶、不祥的东西。火星是如此耀眼的红,而人们认为红色象征着鲜血,鲜血则意味着战争。"顺藤摸瓜"的人们,把不详、战乱的现实与火星紧紧结合在一起。虽然其实这两者并没有什么直接关系。在这个前提下,对于火星的命名,还有什么比"战神"更适合的名字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