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7年,天文学家幸运地观测到了一次邻近的IC型超新星爆发事件。它的编号为SN 2017eln,位于旋涡星系NGC 3938,距离我们大约6500万光年。为了更好地了解恒星演化、大质量恒星分布及超新星爆发,两个研究小组的科学家仔细研究了哈勃空间望远镜的观测数据,期望从2007年拍摄的图像中发现这颗爆发恒星死亡前的讯息。  相似文献   

2.
欧洲空间局的XMM——牛顿望远镜第一次成功地测量了一颗中子星的引力红移,使科学家能由此推断恒星内部的结构。 中子星是大质量恒星作为超新星爆发后留下的致密遗迹。这些恒星的核在自身引力下坍缩,将物  相似文献   

3.
哈佛-史密松天体物理中心的天文学家用图森的多镜面望远镜,第一次发现了一颗以240万千米时速离开银河系的恒星,这种让人难以置信的速度可能是它与银河系中心黑洞近距离相撞导致的。就像一张弓射出的石头,由干力量太大了,这颗迅速离去的恒星最后将完全离开我们的星系,独自在黑暗的星系际空间旅行。  相似文献   

4.
宇宙画廊     
聆听超新星爆发的袅袅余音——帷幕星云的气体亮带右图中的丝线亮带如纤云舒卷,它们是数千年前银河系中的一颗恒星发生超新星爆发留下的残骸,它有一个很书卷气的名字帷幕星云.位于天鹅座内,距离我们约1400光年,覆盖天区超过满月的五倍。超新星爆发时,扩张的气体宛如娥眉月一般亮丽,生活在人类文明黎明时分的先人,有幸目睹了它绚丽的光辉达数周之久。现在,我们通过望远镜看见这些仿佛飘动着的亮带时,我们似乎还能听见亘古时期超新星爆发留下的袅袅余音。(Credit&Copyright:Jerry Lodriguss(Astropix.com)  相似文献   

5.
哥伦比亚大学的郭特尔夫等人在天鹰座一个称为Kes75的年轻超新星遗迹里发现了一颗脉冲星,它是距今700年前一颗超新星爆发形成的,是迄今所发现的最年轻的脉冲星。  相似文献   

6.
在超新星1987A里尚未发现脉冲星脉冲星是具有强磁场的旋转中子星,一般认为是大质量恒星演化成超新星爆发的遗迹。因此,天文学家热切地希望寻找到大麦云中一颗蓝超巨星fe.----."leak—69”202作为超新星1987A结束其生命时所发射的电磁辐射脉...  相似文献   

7.
据钱德拉塞卡X射线天文卫星的最新观测,银河系中心附近的一颗中子星通过12年的激烈的热核爆发仍然保持着较低的温度。 中子星是大质量恒星两种结局之一,另一种是黑洞。超新星爆发后,前身星的核坍缩得比一座小城还小,质量被压缩到极小的体积中,  相似文献   

8.
美国天文学家用凯克1望远镜上一个高新的成象系统在一颗称为WR104的恒星周围发现了一绝无仅有的旋涡尘云。由于这颗恒星离地球太远了,大约4800光年,用常规技术是无法成象的,加州大学的天文学家把这架望远镜当作一个干涉仪使用。通过遮幅凯克95%的光接收面积,他们描绘了?..  相似文献   

9.
HD 140283是一颗近邻极贫金属亚巨星,形成于宇宙大爆炸初期,被认为是迄今为止最古老的恒星之一,同时它也是一颗典型的弱r-过程星,对它的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宇宙早期演化、丰富元素核合成理论.将HD 140283从C到Zn的观测丰度与单个超新星(SN)事件元素理论产量进行拟合,得出HD 140283可能诞生于前身星质量为22.5 M⊙(下标"⊙"代表太阳)的超新星爆发污染的星云.基于同样的方法,研究了另外5颗典型弱r-过程星,分别得出了污染产生这些恒星的气体云的超新星前身星质量,进一步推测了弱r-过程可能发生的天体物理环境.  相似文献   

10.
探秘比邻星     
将来有一天,我们要进行星际旅行,最容易到达的目标应该是比邻星,因为它是距离太阳系最近的恒星。最近几年,天文学家的眼睛紧紧盯住了它,通过多种观测设备,获得了不少有关这颗恒星的新发现。让人兴奋的是,在比邻星周围有一颗跟地球相似的固态行星,或许,将来人类可以移民到这个星球。比邻星,到底是一颗怎样的恒星?它的附近有多少星球?现在就让我们了解一下它的身世。  相似文献   

11.
太阳是银河系千亿个恒星中普通的一员,又是这些恒星当中极为特殊的一个,因为它是与我们息息相关的一颗恒星,也是唯一将它的面容展现给我们的恒星,成为人类揭示恒星世界奥秘的一个样板。  相似文献   

12.
不久前,天文学家利用欧洲南方天文台(ESO)8.2米甚大望远镜(VLT)中的Kueyen望远镜,发现了一颗迄今为止最小的恒星,编号为OGLE—TR—122b。这颗恒星的质量是木星的96倍,体积却只比木星大16%,而且,它的中心同太阳一样也在进行核燃烧。这则消息一经公布立即在天文学界引起了强烈反响。  相似文献   

13.
几十年来,天文学家们一直在天空中搜寻围绕其他恒星公转的行星。但一直颗粒无收,直到1991年亚历山大·沃尔兹岑(Aleksander Wolszczan)和戴尔·弗雷尔(Dale Fral])在奇特的脉冲星PSR B1257+12周围发现了一个行星系统。4年后,米切尔·梅厄(Michel MaYor)和迪迪埃·克洛茨(D1dler Queloz)则在一颗普通的恒星飞马51周围发现了一颗木星大小的行星,它每4.2天就会绕其宿主恒星转动一周。  相似文献   

14.
以近距星星表第三版(CNS3)为样本,统计了太阳附近恒星的空间分布情况,结果发现在太阳附近恒星分布十分不均匀,许多地方密度极小,甚至为零,我们称其为空洞。本给出了这些空洞的位置和大小,并提出它们可能与超新星爆发有关。  相似文献   

15.
太阳是离我们最近的恒星,也是千万颗恒星中极普通的一颗。它不够大,目前观测到的质量最大的恒星能够达到150倍太阳质量;它不太老,只有50亿岁,正值壮年;它不太亮,绝对星等只有4.83等,但视星等有-26.74等。正因如此,我们可以利用距离优势更加充分地观测太阳;也正因太阳足够普通,才有了作为恒星研究目标的代表性。  相似文献   

16.
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对一颗年轻脉冲星长期观测发现其冷却之迅速是始料不及的,这说明它含有比以前预期的致密得多的物质。一个国际科学家小组用“钱德拉”测量了位于3C58中心的这颗脉冲星的温度,它是1181年观测到爆发的一颗恒星的遗迹。“钱德拉”拍摄的3C58图像还显示了这颗脉冲星产生的壮观的喷流、环和  相似文献   

17.
中子星之谜     
1932年,在发现中子后不久,苏联学者朗道就预言在宇宙中可能存在中子星。两年后,巴德和茨维基甚至明确提出超新星爆发可以产生中子星。当人们第一次听到这种小得惊人、密度大得出奇的恒星,一定会问,真有这样的恒星吗?当初,在物理学家提出宇宙中可能存在中子星时...  相似文献   

18.
Abbe Lacaille于1751-1752年间在好望角发现了船底座星云(NGC 3372),它是位于南天的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视星等为1等,是我们银河系内最大最明亮的恒星形成区域之一。  相似文献   

19.
在脉冲星发现以前 ,就有科学家预言超新星爆发可以产生中子星。目前已经在银河系中发现千颗以上的脉冲星 ,可是自 1 7世纪发明天文望远镜以来 ,还没有在银河系中发现一次超新星爆发 ,仅仅是从古代的观天记录中确认了八九次超新星爆发。1 967年发现脉冲星后不久 ,相继在船帆座超新星遗迹和蟹状星云中发现脉冲星 ,这极大地支持了中子星源于超新星爆发的理论 ,也解决了蟹状星云能源之谜。但是 1 572年爆发的第谷超新星和 1 667年的仙后座超新星都比蟹状星云超新星年轻得多 ,在它们的遗迹中却怎么也找不到脉冲星。目前银河系中已发现近 2 0 0个…  相似文献   

20.
宇宙信息     
宇宙信息哈勃空间望远镜发现参宿四的黑子参宿四是猎户座一颗著名的红超巨星。1995年3月,哈佛-史密松天体物理中心的Dupree和空间望远镜空间研究所的Gilliland用哈勃空间望远镜的暗天体照相机对它进行了拍摄。这颗恒星非常大,它延伸的大气层直径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