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有几个亘古不变的问题始终贯穿在整个人类发展的文明史中。从我们诞生开始这些问题就被深深地烙入我们的基因:我们是谁?从哪里来?又将去向何方?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我们不断地寻找人类的起源,乃至地球上一切生命的起源。同时我们也在努力尝试寻找地外文明,想尽办法与他们建立联系,试图寻求和理解我们存在于这个宇宙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发现一颗太阳的新邻居○朱晔华编译哈勃空间望远镜发射成功之后,它已发现了数千个前所未知的河外星系和类星体,使我们对遥远的宇宙空间更增多一层认识。与之相对照的是,我们对太阳附近的几十光年范围内的宇宙空间的探测却注意不多。按理说,在太阳附近我们都有哪些邻居...  相似文献   

3.
一、测地领域的一次革命当今的人类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 ,一个社会能否准确而迅速地掌握各种信息 ,是社会进步发达的重要标志之一 ,也是在竞争中能否取胜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又提出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数字地球”新概念 ,这是旨在把地球上每时每地发生的一切事件都以数字的形式储存起来 ,提供给人们。把地球上发生的一切都定量化 ,更能体现出它的可靠性 ,如自然界发生的各种变化 ,人类活动制造的各种环境变化都定量化地作为信息储存起来 ,为保护我们这颗行星以及这颗行星上的一切资源发挥更有效的作用。在储存这些信息的同时也必须把此事件发…  相似文献   

4.
西方有句古老的箴言:"没有太阳就没有一切"。的确,地球上一切生命的生长,都要靠太阳来哺育,正因为太阳对生命十分重要,随着人类文化的发展,产生出了形形色色与太阳有关的神话。不要小看这些颇有点孩子气的神话,它们不仅给我们的祖先极大的欢愉,也推动了人类对我们所在星系的"主角"的观察与认识。不仅如此,这形形色色的太阳神话还映照出了不同天文文化的特色。作为中国人,自然首先要看我国的太阳神话。一提到中国的太阳神话,相当多的读者会马上想到后羿射日和夸父追日,知道中国也有太阳神的人可就不多了,本世纪马王堆出土的帛画…  相似文献   

5.
庄子在两千多年前提出了明确的时空定义和时间无限概念,指出时空是一切具体存在的根本,时空与物质不可分离。庄子时空观与亚里士多德观点相比,处于同一认识水平上,在人类认识史上占有同样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火星,实在是一颗很有趣的天体,想必也是众多守望星空一族倾慕的对象。不过,想真正看清它的容貌,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由于火星公转轨道的偏心率较大,它的视直径又较小(譬如比它的左邻右舍的金星、木星的视直径小,当然地球就别算作邻居了,因为我们的视点是在地球上),因此,火星其实是一颗小而难以观测的行星。不过,火星每隔一段时间会与我们近距离接触一次,即所谓的火星冲日,这可是我们观测火星的良辰吉日。  相似文献   

7.
人类第一个登上月球的美国航天员阿姆斯特明曾不无骄傲地说:“月球上并没有奇迹,倒是爨们这些航天员在太空中所做的一切,才是真正的奇迹。”至今飞向太空旱已不再是梦,世界各国的“太空人”已达500多人。  相似文献   

8.
你想知道星星离我们有多远吗?自古以来,人类一直在寻找这答案,直至1838年,人类才首先测定了星的距离。当时所用的就是地面测量常用的视差法。  相似文献   

9.
人类第一个登上月球的美国航天员阿姆斯特期曾不无骄傲地说:“月球上并没有奇迹,倒是我们这些航天员在太空中所做的一切,才是真正的奇迹。”至今飞向太空旱已不再是梦,世界各国的“太空人”已达500多人。其中有10%左右则是不让须眉的女性。其中美国46人,苏联(俄)3人,加拿大2人,日本2人,中国2人,法国1人,英国1人,韩国1人。而我国的首位女航天员刘洋则在女航天员中排名第57。而现今仍在服役的有25人。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最激动人心的成就是:人类实现了自己的飞天梦。人类跨出了地球。登上了月球,开辟了"空间天文学"新领域,也发射了大量探测器奔赴月球、火星、金星、木星、土星……甚至彗星、小行星去近距离造访。在仅仅400多年前,人们还以为太阳系就是宇宙了,而到21世纪初,人类仿佛觉得太阳系简直就是自己家园的外院。太空探测的故事太多了,我们尝试把它分成两讲来介绍,但也只能提纲挈领,梳理一下人类航天史上的大事,让读者对人类航天探测的历程有一个整体的认识而已。  相似文献   

11.
太阳的体温温暖了我们的蓝色星球,使这里成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然而,太阳各类活动所波及的范围远远超过八颗行星所占据的空间,在其他同样被我们称作家园的区域,又有什么悲欢离合在上演呢?当越来越多的探测器被送入太空,人类对于“我们从何而来”和“行星是如何诞生演化的”,这些问题,有了越来越深刻的了解。但即使掌握了最先进的知识,广袤的太阳系中仍蕴藏着无数难以企及的秘密。什么是太阳系中最深邃的谜团?让我们来看看太阳系留给我们的十个谜题。  相似文献   

12.
仰望星空     
朋友,你亲眼见过一直延伸到地平线下的银河吗? 那一夜,在辽阔广袤的巴里坤大草原上,我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浩瀚深邃的天穹,繁星璀璨的夜空,一条乳白色的飘带将天与地巧妙地融为一体。在星空下,我们忘却了一切的烦恼与忧愁,星空架起了一座通向宇宙的桥梁,星空下的我们显得那么的渺小。  相似文献   

13.
新视野400     
《天文爱好者》2008,(10):32-32
在过去的400年问,人类能够确认的宇宙年龄增大了1亿倍!与此同时,宇宙的尺度则扩大了1亿的立方倍(10^24倍)!人类从仅仅知道这浩渺空间中的几颗太阳系行星起步,而今已经了解了围绕其他恒星旋转的几百颗系外行星。可以说,今天的我们正处在揭开人类文明最本源问题答案的历史性时刻:我们在宇宙中是孤独的吗?  相似文献   

14.
我们深圳实验学校欧洲日食观测团一行20多人一早就起床,早晚还没吃就钻上汽车向这里跑来,仅仅在车上喝可乐吃饼干而已。8点钟,我们就来到这里一高速公路旁的一个停车场。可别看小它,一到欧洲,老师和德国方面负责接待的先生就查资料,天天在网上留意天气状况,考虑到交通等各方面情况才最后定下的地方。大家的一站稳,就开始了准备工作:支望远镜、安装相机、接上镜头、卡好滤光片、预调焦等等。伍老师忙着指导大家,并把每人的所承担的任务、关键要领再次重复--虽然在昨天的重要会议上他已多次强调。这一切一切的目的,按伍老师的话说…  相似文献   

15.
邮购信息     
《天文爱好者》2011,(8):94-94
宇宙与天体 人类自诞生之日起,就对浩瀚的宇宙充满了敬畏和好奇,在蒙昧无知的古老年代,人类把宇宙看成神灵,而今天,我们可以有遥望宇宙的千里眼,有直径达100米的射电望远镜,甚至可以驾驶着飞船邀游太空。  相似文献   

16.
《天文爱好者》2008,(8):16-16
尽管人类认识宇宙的历程并不长久,不过我们如今可以很自豪地说,我们确实已经掌握了一些自然规律。只是科学家们仍然有些疑问,这些规律在宇宙的其他地方是否仍然适用?新研究对此给出了肯定的回答。  相似文献   

17.
2008年4月12日,是第二届国际路边天文日,这也是我们“淮北一中探索者天文社”自2007年10月11日成立以来首次走出校园,面向社会的天文活动。从得到第二届路边天文夜的消息开始,天文社就开始了紧锣密鼓的筹划活动,精心选择了观测点,印制了标语、横幅、徽章、T恤衫和宣传材料。一切都准备好了,天气却让我们犯了难,中东部江淮地区迎来了新一轮的降水天气,  相似文献   

18.
在之前的系列文章中我们简要概述了紫外波段的天文卫星。从本期开始,我们将介绍可见光波段的空间天文设备。可见光波段也就是人眼看到的电磁波谱范围,由于地球大气在这一波段的透明度很高。所以从天文学诞生开始,人类都是通过眼睛、或是地面上的可见光天文设备直接进行星空观测的,这也是可见光波段天文卫p星的发展滞后于其他波段卫星的原因。人类在可见光波段的第一个天文卫星直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才上天,这就是欧洲的“依巴谷”卫星。  相似文献   

19.
宇宙就像看似无尽的海洋,到处都是恒星、星系和星云。在其中,我们看到了启发整个人类历史的银和星座。但有一种天体我们仍不了解,它的存在就是一个尚未解决的问题:黑洞是什么?它与它周围的时空是如何绑定的?就像海洋中的漩涡一样,旋转的黑洞在它们周围形成了漩涡状的时空。  相似文献   

20.
我们每天都见到太阳,早晨日出,傍晚日落,年复一年。我们用肉眼看到它总是像一个红色或橙色的大火球。太阳给地球带来了光明和温暖,给人类以生存的条件,创造了人类生活的美好环境。但是,太阳活动特别是大爆发也会影响和破坏地球环境。如给现代尖端技术的试验和实施“捣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