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由于煤炭的大量开采引发许多环境地质问题,特别是对水资源的影响较为严重.本文分别从水量减少、水位降低、水质污染、地层蓄水构造变化等方面论述了煤矿开采对水资源的影响,并指出由此引发的相关的问题,最后提出相应的水环境现状治理和水资源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2.
青岛是我国缺水城市之一。但本已紧缺的水资源却存在着水质污染、开采漏斗、海(咸)水入侵及高氟水等一系列水环境问题。文中分析了其发生原因、危害程度及发展趋势,并提出了综合治理建议。  相似文献   

3.
山东省东营市作为国家战略建设开发区,随着城镇化和工农业的快速发展,并由于其自身存在的地质环境问题,致使水环境压力日益增大。日益严峻的水环境形势已严重限制了东营地区的发展,因此东营市水环境承载力的研究对于维系地区水资源、水环境和社会经济和谐可持续发展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结合水环境承载力的特点,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基于离差平方和最大的组合赋权方法对各指标进行了权重计算,并采用对数承载率模型,对东营市水环境承载力进行了计算和评价。得出2002-2014年东营市水环境承载力整体水平虽然较差,但在向好的方向发展;得出影响东营市水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因素有水资源量、水环境容量和第三产业占比;最后针对3个方面给出了提高东营市水环境承载力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4.
海绵城市作为城市雨洪管理、人居环境改善的重要手段,在水资源、水环境及水灾害问题突出的湿陷性黄土地区开展具有现实意义.为保证湿陷性黄土地区海绵城市建设的有效性与安全性,通过梳理黄土水分入渗规律、湿陷机理及湿陷性黄土地区海绵城市建设的研究趋势和不足,总结了湿陷性黄土地区海绵城市安全有效推进所面临的问题主要有:海绵城市建设需...  相似文献   

5.
银川平原主要水环境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野外调查、取样分析以及遥感影像等,介绍了银川平原水文地质条件及水资源利用概况,探讨了土壤盐渍化、湖泊湿地萎缩、地下水盐化、地下水超采以及土地荒漠化等水环境问题及其演化成因。结果表明:银川平原地下水主要接受渠系渗漏及灌溉入渗、大气降水入渗、平原周边地下侧向径流、洪水散失、黄河水等补给,地下水排泄方式主要是排水沟排泄、蒸发和人工开采等,大部分地区潜水埋深在3 m以内;地表水主要来源于黄河引水,水资源利用效率不高;土壤盐渍化总面积8.17×104hm2,呈逐年缩减的趋势,主要分布于银川平原北部,平原南部仅分布在邵岗东部、灵武东部秦渠和东干渠等;湖泊湿地总体呈逐渐减少趋势,主要分布在银川平原北部,永宁以北、平罗以南区域比较集中,滩涂沿黄河两岸分布;潜水总含盐量自西向东、自南向北不断增大;银川和石嘴山深层地下水超采严重,地下水降落漏斗面积已超过500 km2;沙漠化土地分布在银川平原的东西两侧;土壤盐渍化及地下水盐化主要由潜水位埋深过浅,蒸发强烈造成的。最后,提出了防治上述水环境问题的对策:进一步加强水资源管理以及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调配;提高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完善田间工程配套,实现渠道防渗管道化;改进田间灌溉技术;严格污水排放,积极开展污水净化处理,实行污水资源化;加强对水土环境质量的系统监测。  相似文献   

6.
文章概述了漓江流域水环境现状,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阐明了流域水灾频繁、水环境污染的成因,指出了流域森林结构欠合理,调蓄能力不足,导致了流域洪涝、干旱频繁,枯水期长,水资源短缺;流域生活与生产排污,造成枯水期水污染。因而需进行深入的科学研究、绿化、兴修水利工程、实施节水技术、严格管理、科学调配水资源等综合举措,实现流域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一、水环境概况 五大连池世界地质公园面积1008km^2,本区气候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地貌单元由岗阜状平原和沿火山群分布的熔岩台地及沿讷谟尔河谷展布的漫滩组成。由于地质构造条件等因素,五大连池世界地质公园蕴藏了较为丰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主要是淡泉水资源,部分为天然冷矿泉水。  相似文献   

8.
文章在简述驻马店市区地下水环境背景的基础上 ,重点论述了该市地下水开采现状及无序开采后引发的环境地质问题。由此建议该市要调整供水结构 ,积极引进客水 ,封闭市区中深层开采井 ,限制污水排放 ,节约用水 ,加强地下水环境的动态监控 ,以保护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9.
水资源问题已成为影响人类生存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南阳市自然环境条件得天独厚 ,水资源较为丰富 ,天然水资源总量为 95× 10 8m3,其中 ,地表水为 67× 10 8m3,地下水为 2 8× 10 8m3。地表水年利用量为 13 4× 10 8m3,地下水年开采量为 7× 10 8m3,地下水尚有开发潜力。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水资源的大量开发利用 ,水资源环境状况发生了较大变化 ,目前存在的主要水环境问题是 :水质污染不断加剧 ,水质恶化 ,局部地段地下水超量开采 ,水位持续下降 ,降落漏斗面积逐年扩大。加强水资源的管理 ,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 ,节约用水 ,加强保护 ,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汾河上游作为黄土高原生态脆弱区,是太原市重要的水源涵养地、供水区以及生态屏障.本文采用1990年、1996年、2008年宁武县、静乐县、岚县、娄烦县、古交市五个县城的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分析其土地类型变化特点及生态服务价值.研究结果表明:林地和建设用地在显著增加,未利用地和耕地明显减少;19年来汾河上游的生态服务价值总体增加,而水域贡献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在大幅度减少,造成生态环境的退化;从汾河上游各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变化来看,近几年水分调节和水供应所带来的生态服务功能在大幅度减少,说明汾河上游水资源安全存在隐患.针对汾河上游流域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应积极修复流域水环境,改变传统的水资源开发模式,加强污染控制和监测,调整产业结构,以水环境承载力为基础,建立人、地、水和谐的流域生态环境健康体系.  相似文献   

11.
日照水库水质总体良好,符合城市供水要求,外来污染和底泥污染是库区水环境的主要影响因素,主要污染物TN的削减负荷较大,应及早加强水环境保护力度,提高日照水库的供水安全性和可持续能力。作为日照市重要水资源,担负着城市生活及工业供水的重任,随着城市规模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其供水安全和可持续能力将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This paper falls into the broad area of economic geography and economics of creativity,and it presents an alternative approach to explain why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TFP)growth is different across China′s regions.It establishes an empirical model to estimate the spatial agglomeration effects of creative industries on regional TFP growth,using China′s provincial panel data during the period of 2003 to 2010.We found that the creative industries agglomeration(CIA)has significant and positive impact on regional TFP growth.The result also implies that the CIA can facilitate regional TFP growth through promoting regional innovation instead of improving regional efficiency.Therefore,we argue that policy makers should take some measures to retain and establish more creative zones.  相似文献   

13.
透水事故是煤矿安全生产的主要隐患之一,不仅造成生命威胁,也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菏泽茅庄煤矿主斜井穿越含水量十分丰富的流砂地层,亟待进行喷浆防渗加固。该文介绍了菏泽茅庄煤矿主斜井的高喷灌浆防渗加固的工程概况、旋喷桩施工设计、施工方法,以期为相关研究、生产工作提供一定的施工思路。  相似文献   

14.
对山东半岛海岸带南段主要富水地段地下水资源潜力进行了分析,采用地下水资源潜力系数公式计算分析各地段的开采程度,判定其开采潜力。区内9个富水地段平均潜力系数1.43,地下水开采潜力大。但为了保证水源地的供水安全,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5.
厚煤层水淹区残余煤量的回收一直是衰老矿井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残余煤复采安全技术研究对资源枯竭的老矿井有着再生的作用并能够带来可观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该文对水淹区残余煤量的复采方法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根据老空水的贮存及残余煤量的赋存状况,提出了一系列的方法和措施。通过合理疏放老空水、优化巷道布置和开采工艺设计,对原已搁弃的呆滞煤量进行了充分的回收,为类似条件下残余煤的回收提供了宝贵的意见。  相似文献   

16.
宏观上论述了我国西部道路交通开发中地质环境基本特点、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及工程可行性,并着重指出,地形复杂、地壳强活动、滑坡泥石流、冻土和风沙等灾害构成了交通开发中施工、养护的突出问题,部分干旱区水源匮乏矛盾尤为突出,但工程地质环境仍具可选择的条件。  相似文献   

17.
华北平原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思路与举措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过几十年的大量开采利用,华北平原地下水资源不仅表现为区域超采和局部严重超采,也暴露出地下水补给源严重萎缩的问题。其主要表现在中西部粗质平原的地下水易补给区,因汇流山地水库强力拦蓄,河道主体补给功能丧失,而在中东部细质平原的径流主产区,因水位埋藏浅和水质咸化,降水径流不能形成对地下水的有效补给,蒸发流失严重。以往实践强调山区水利工程建设而轻视了东部低平原区径流拦蓄利用,重视对高海拔咸水体的改造利用而忽视了对低海拔咸水体的改造利用,强化地表水库建设的重要性而忽略了地下水库的重要性。面对华北平原供水紧张的严峻形势,调整水资源开发战略势在必行,其具体思路是:以千方百计提高降水利用水平为中心,调整和改善水资源开发利用整体布局;以地下水补给调蓄为重点,大力集蓄雨洪水和改造利用浅层水,充分发挥地表水和地下水两大功能作用。其具体举措有:实施山前梯级水坝的地下水库"回灌"工程;实施中东部及滨海淡水蓄水利用工程;实施东部浅层地下水规模化改造开发利用工程。若上述措施得以实施,可使降水利用率从现状的20.65%提高到26%以上,则华北平原供水问题有望获得解决。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持续的开发利用,出现了水质明显变差,水位持续下降等情况,并由此引发了一系列地质环境问题,制约社会经济发展。该文梳理了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地下水监测工作的发展沿革,概述了各时期监测工作的特点,分析了国家和省级地下水监测工程,对山东省地下水监测工作的作用,介绍了地下水监测内容和手段,总结了地下水监测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的巨大作用。针对重点监测区监测网有待完善,专门性监测井比例尚需提升,自动化监测能力稍显不足,监测经费保障体系不够完善,信息共享机制尚未健全等问题,提出了加强站网规划建设,完善技术标准,构建多部门信息共享机制,强化成果技术研究等建议。  相似文献   

19.
济南张马屯铁矿帷幕注浆堵水工程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济南张马屯铁矿安全生产30年,其根本保证是通过帷幕注浆建立起了一条长效稳定的地下“拦水大坝”。该技术不仅具有极高的安全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具有保护地下水资源的社会效益。该项技术适用范围广、工艺成熟、易于实施,应该作为深井大水矿山地下水治理的主要技术方法予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济南张马屯铁矿安全生产30年,其根本保证是通过帷幕注浆建立起了一条长效稳定的地下“拦水大坝”。该技术不仅具有极高的安全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具有保护地下水资源的社会效益。该项技术适用范围广、工艺成熟、易于实施,应该作为深井大水矿山地下水治理的主要技术方法予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