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在实际观测工作中,地面(0cm,下同)最高温度常出现明显高于或低于当天14时地面温度的现象。产生这种偏差,除仪器等因素外,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地温地段的土壤状况及温度表的安置情况不一致。地面最高温度明显低于14时地面温度,是由于地温段表土板结未及时疏松,或最高温度表安置不当,与土壤接触面明显减小而引起的。我们知道,地面三支温度表安置合格,是指表身的二分之一埋入土中,与土壤密贴,能较真实地感应该处地表温度变化。当将地面最高(低)温度表调整后放回原处时,如果没有细心地将土壤回填到表身四周,从而使地面最高温度表…  相似文献   

2.
观测仪器是整个地面观测业务工作的基础,而潜在于仪器安置每个环节的测报质量往往为大家所忽视,它直接影响着内在质量的提高。现以地温表的安置为例,谈一谈地温表安置对于地面观测记录和测报质量的影响。按照规范的要求,地温场地面积为2m×4m,要求地面最高、地面最低、地面0cm3支温度表应水平安放,感应部分及表身,一半埋入土中,一半露出地面,埋入土中部分的感应部分与土壤必须密贴,不可留有空隙;露出地面部分的感应部分及表身要保持干净。但在日常安装使用中,人们往往对此重视不够。常见的有感应部分全部裸露在空间,或埋得过深、过浅,或感应…  相似文献   

3.
观测仪器的安装是否符合“规范”要求,直接影响观测资料的准确性。但在日常工作中有些仪器的安置状态往往被观测员所忽视。例如,《地面气象观测规范》规定:“地面三支温度表必须水平地……,感应部分及表身,一半埋入土中,一半露出地面。埋入土中部分的感应部分与土壤必须密贴,不可留有空隙,露出地面部分的感应部分和表身要保持干净。”以前,我发现有的观测员20时观测调整  相似文献   

4.
任萍  宋学义 《黑龙江气象》2000,(1):45-45,48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规定,地面温度表感应部分及表身一半要埋入土中,一半要露出地面;埋入土中的感应部分与土壤必须密贴,不能留空隙.在实际工作中常被忽视,有时埋的深度没达到规范要求,即使达到要求,一遇春季大风感应部分下的土壤会被吹走,使它与土壤不密贴.感应部分与土壤密贴和不密贴所测得的地温有没有差别呢?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一次对比观测.  相似文献   

5.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规定:“地面三支温度表被雪埋住时,在降雪或吹雪停止后,应将表从雪中小心取出(勿使水银柱、游标滑动),水平地安置在未被破坏的雪面上,感应部分和表身埋入雪中一半。当发现表身下陷雪内,或在观测前巡视时表又被雪埋住时,均应将表重新安置在雪面上。读数时若感应部分又被雪盖,可照常读数”。这段话对雪面地温表的安置厦观测,作了具体  相似文献   

6.
葛福庭 《气象》1983,9(9):26-26
一、问题的提出 地面温度是指地面表层的温度。所谓地面表层,指为是大气层与地壳之间的一个界面。 为准确测得地面温度,《地面气象观测规范》规定:地面温度表(及地面最高表)感应部分及表身一半埋入土中,一半露出地面。埋入土中部分的感应部分与土壤必须密贴,不可留有空隙。但在日常安装使用中,人们对此却往往重视不够。常见有感应部分全露在空间,或埋得过深、过浅,或感应部分与土壤没有密贴的现象。  相似文献   

7.
邓明元 《气象》1992,18(1):53-53
地面温度是指直接与土壤表面接触的温度表所示的温度。造成地面温度示值失真的原因很多,这里主要谈谈由于安装不标准、维护不当和水银柱回缩致使记录失真。 大雨(尤其是大的阵雨)过后,改变了地面裸地表土的疏松、平整状况,地面三支温度表的安置状况也发生变化,感应球部及表身有可能露出地面超过一半或发生移位等。这时所测的地面温度,实际上是地表面的空  相似文献   

8.
地面温度观测是目前地面气象观测项目中问题较多的项目,究竟什么是地面温度?使用什么样的仪器?怎样安置仪器?才能测得真实的地面温度,目前仍是急待研究解决的问题。《地面气象观测规范》将地面温度定义为:直接与土壤表面接触的温度表所示的温度。我国从50年代初至今,一直采用前苏联的地温观测方法,用玻璃水银温度表,半埋式安置测量地面温度.为准确测量地面温度,《地面气象观测规范》规定:感应部分及表身,一半埋入土中,一半露出地面,埋入土中部分的  相似文献   

9.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规定地面温度表被雪埋住时的观测是:地面3支温度表被雪埋住时,在降雪或吹雪停止后,应小心将表从雪中取出(勿使水银柱、游标滑动),水平地安装在未被破坏的雪面上,感应部分和表身埋入雪中一半.当发现表身下陷雪内,或在观测前巡视时表身又被雪埋住时,均应将表重新安装在雪面上.读数时若感应部分又被雪盖,可照常读数.  相似文献   

10.
积雪时地面温度表观测应注意事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规定地面温度表被雪埋住时的观测是:地面3支温度表被雪埋住时,在降雪或吹雪停止后,应小心将表从雪中取出(勿使水银柱、游标滑动),水平地安装在未被破坏的雪面上,感应部分和表身埋入雪中一半。当发现表身下陷雪内,或在观测前巡视时表身又被雪埋住时,均应将表重新安装在雪面上。读数时若感应部分又被雪盖,可照常读数。  相似文献   

11.
地面最高温度有时高于、有时低于地面温度,其主要原因是仪器安装不当。《规范》§13.1(二)规定:“必须经常注意地面三支温度表感应部分的安置状态,切实做到一半埋入土中(球部与土壤须  相似文献   

12.
在安装曲管地温表时 ,挖出的土须按层次有序堆放 ;培土时 ,依顺序把底层的土放在底层 ,把表层的土放在表层。特别是在冬季 ,由于不同层次的土壤温度不同 ,有的土层冻结了 ,有的土层没有冻结 ,因而按次序培土 ,有利于准确地测量土壤中不同深度的温度。若不是特殊情况 (温度表损坏或丢失 ) ,最好不在冬季更换曲管地温表。此外 ,培土时 ,土层须和地温表贴紧 ,土壤和表身间不能留空隙 ,因空隙大时 ,大量空气存在使温度表感应部分和土壤接触不良 ,温度表测得的不是土壤的温度 ,而是空隙中的空气温度。曲管地温表安置时的挖土与培土@胡彩菊$长葛市…  相似文献   

13.
在正常的情况下,最高温度表的示值应高于14时地面温度表的示值.然而,在实际观测工作中,时常会出现最高温度的示值低于14时地面温度表的示值的现象,且多在晴朗的天气里出现.排除仪器故障、安装不当和最高温度表特有误差的原因外,笔者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人工站地面温度的观测方法造成的.因为要精确测定土壤表面温度是非常困难的,现行的观测方法是把温度表感应部分及表身埋入土中一半,露出地面一半.  相似文献   

14.
地面最高温度表示值低于14时地面温度的原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正常的情况下,最高温度表的示值应高于14时地面温度表的示值.然而,在实际观测工作中,时常会出现最高温度的示值低于14时地面温度表的示值的现象,且多在晴朗的天气里出现.排除仪器故障、安装不当和最高温度表特有误差的原因外,笔者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人工站地面温度的观测方法造成的.因为要精确测定土壤表面温度是非常困难的,现行的观测方法是把温度表感应部分及表身埋入土中一半,露出地面一半.  相似文献   

15.
观测仪器是整个地面观测工作的基础,而潜在于仪器安置的每个环节的内在质量往往为大家所忽视,它直接影响着内在质量的提高。就以地温表的安置为例,谈一谈地温表安置对于记录的影响。按规范的精神,地温场为2m×4m,要求地面三支温度表感应部分及表身,一半埋入土中...  相似文献   

16.
地面温度测定的是地表与空气交界面的温度,冬季有积雪时测定的是雪面与空气交界面的温度.在观测工作中,发现冬季地温场有积雪时,14时观测地温有时会出现0 cm温度表读数与地面最高温度表读数差值较大的现象.经反复观测,发现是由于地面温度表经过太阳直射,感应部分的积雪融化,与地面脱离,造成0 cm温度表与地面最高温度表读数均迅速上升.观测前30分钟巡视仪器时,因发现温度表下陷雪内,便重新埋放,使0 cm温度表感应部分与雪面重新接触,温度迅速下降,而地面最高温度表则不会下降,这就造成了上述情况.  相似文献   

17.
高洪 《河南气象》2002,(4):46-46
冬季在降雪或有积雪的日子 ,若不注意 ,会产生地面最高温度失真的情况。本站曾出现过 1月份 1 4时 0cm温度比该日地面最高温度高 2 .7℃的现象 ,致使该日地面最高温度失真。分析原因 ,由于降雪 ,表身完全被大雪埋住 ,此时的温度示值不是雪面与空气的交界面温度 ,当积雪逐渐融化 ,表身下陷雪中 ,或积雪融化后 ,没有及时安置好温度表 ,其感应部分与土壤没有密贴 ,这时地温表测得的温度也不真实。因此遇到特殊天气 ,要增加巡视仪器的次数。积雪天巡视仪器时 ,均应将表小心从雪中取出 ,放置在雪面上 ,使表身紧贴雪面。雪面开始融化 ,应注意重…  相似文献   

18.
使用机制报表程序预审气表 - 1数据中 ,有时发现冬季积雪时 ,计算机经常提示地面最高、最低温度有疑误。这是由于积雪时地面 3支温度表安置状态不同造成的。因此 ,在安置 3支温度表时应注意 :①温度表应水平安置在未被破坏的雪面上 ,避免安置不水平使温度表受重力影响而导致温度示值不准。②安置地温表前 ,一定要用干净的软布擦净表身及球部所粘泥土 ,避免因泥、雪不同的导热率使温度不准。③加强巡视 ,每小时都要认真察看 3支温度表的安置状态 ,尤其是在积雪融化时 ,发现表身下陷或悬空应及时重新安置。④要注意保持地温场雪面状态 ,每次移…  相似文献   

19.
在夏季20时地面观测时,曾多次出现地面最低温度高于地面0 mm的现象,甚至有时高出较多.经多次观测和分析,这种现象大多出现在天气晴好、白天温度较高时,所以笔者认为其原因有三:①夏季地面温度表白天被收回,安放最低温度表之处的地面被太阳暴晒,受热较多,太阳降落后,短时间内温度变化的不均匀;②地面最低温度表放回时,球部和表身未埋入土壤中一半;③地温场土壤板结或不够疏松.  相似文献   

20.
温度订正错0.1,但地温表球部离开土壤,地表板结,往往容易被疏忽.由于仪器安置维护环节影响质量,较之其它影响更为严重,就维护问题谈点看法: 1.地面三支温度表在日常使用中,最高、最低表每日定时调整,放回时球部若没有埋入土中一半,且密贴于土壤,而形成有空隙,则可能造成示值偏低.另外,地面表读数后不需移动,埋土状态较能维持,地高表则不然,也是出现最高表表示值低于地面表示值现象的一个原因.可见正确安置仪器是记录准确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