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四川洛表坡缕石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坡缕石的用途日趋广泛,特别在化学工业上常被用作吸附剂、催化剂和悬浮剂。现在普遍认为坡缕石是含铝、镁的链层状硅酸盐,结构中硅氧四面体沿c轴排列成双链,链与链之间通过氢氧镁(铝)石层相联结。国内外不少研究者对粘土矿物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对坡缕石的系统矿物学的研究和报道(特别是国内)却甚少。本文系对四川珙县洛表坡缕石标本进行一系列的测试研究的初步结果。  相似文献   

2.
海泡石-坡缕石粘土矿物族,又通称为海泡石族,属链-层状硅酸盐,比起别的主要粘土(?)物来。它们很少引起人们的重视。其原因之一就在于它们比别的层状硅酸盐要少得多,其次是过去难于准确鉴别。尽管如此,近年海泡石和坡缕石颇有名气,因为它们具有一系列有别于其他粘土矿物的极其有用的物化性能,有着广泛的工业用途,国际市场价格逐年上涨。海泡石-坡缕石的成因大体分为两类,一是热液蚀变产物,常呈“石棉”状、脉状产出,  相似文献   

3.
对硅酸盐中非沸石类矿物进行的晶体结构特征分析发现,某些链层状硅酸盐矿物(如坡缕石和海泡石)、钛硅酸盐中的硅钛铌钠石、硅钛铌钠矿、钙霞石、方钠石等,以及锰、锆、钒、钇硅酸盐矿物中的水硅钡锰石、堇青石、水钠锆石、水硅钒钙石等矿物中都存在有孔道结构,其孔道直径为0.25~1.0 nm。本文综述了这些孔道结构矿物吸附和交换有害重金属离子、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环境功能和属性。  相似文献   

4.
采用ore XpressTM便携式矿物分析仪获取了高岭石、蛇纹石、滑石、叶腊石、白云母五种层状硅酸盐的近红外光谱谱图,运用矿物学和近红外光谱原理研究发现:二八面体型层状硅酸盐由于八面体空隙的存在,使谱图上1400nm和1900nm附近处的吸收峰强度要强于三八面体型层状硅酸盐的吸收峰强度,并且二八面体型层状硅酸盐的结构单元层是1:1型,因此氢键效应会加剧这种作用;结构单元层类型相同的层状硅酸盐,因八面体片中的阳离子电负性不同,会使金属一羟基叠加峰峰位发生偏移;过渡离子的存在,会使吸收峰的峰强和峰形产生异常;利用不同矿物晶格中分子、离子吸收不同能量的光子后,会在图谱上表现出不同的吸收特征,可反映出样品的矿物类型、结晶度、含水量等信息。  相似文献   

5.
苏皖交界地区坡缕石的矿物学特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对苏皖交界地区内沉积成因的坡缕石及全椒热液成因的坡缕石进行了物性、形貌、化学成分和晶体化学特征及结构特征的研究。研究表明,研究区内坡缕石的矿物学特征与美国凹凸堡的坡缕石一致,而有别于全椒热液型坡缕石,此外,对坡缕石的吸附性能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砂岩型铀矿是重要的铀矿资源,地浸采铀是开发利用砂岩型铀矿的重要方式。在地浸采铀过程中,矿体中白云母、高岭石等层状硅酸盐矿物会降低铀的浸出效率,为了得到层状硅酸盐矿物降低铀浸出效率的具体机制,本文通过元素地球化学及工艺矿物学的相关分析测试探讨砂岩型铀矿浸出实验前后铀的赋存状态及工艺矿物学参数。可知浸出实验前后SiO2含量均在75%~80%左右,Al2O3含量均在10%左右,这两种主量元素含量最高且浸出前后变化不大,浸出后U元素含量从569×10-6降低至200×10-6~300×10-6;浸出后铀矿物的主要连生矿物从黄铁矿变为长石、云母和黏土矿物;浸出后白云母、绿泥石等层状硅酸盐矿物的比表面积略微增加。通过扫描电镜对其进行表征可知,地浸前矿石中铀主要以独立铀矿物、吸附态铀、类质同象铀3种形式存在,地浸过程中浸出液会将部分独立铀矿物及吸附态铀浸出带走,但部分吸附在长石孔隙及层状硅酸盐矿物表面的铀难以被浸出,主要是因为层状硅酸盐的层片状结构阻止了铀矿物与溶浸液接...  相似文献   

7.
矿物—氨基酸水溶液的表面离子化及溶解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李国武  董发勤  万朴 《矿物学报》2001,21(3):330-334
在矿物-氨基酸-水组成的多相体系中,矿物在氨基酸中的溶解作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矿物的成分、结构和表面离子化是影响矿物溶解和络合的重要因素。水镁石、纤蛇纹石、硅灰石由于表面羟基化,在氨基酸水溶液中有较高的溶解度,溶解以配合作用为主;坡缕石、海泡石层状硅酸盐矿物表面羟基化作用较弱,与氨基酸的作用为配合作用和吸附作用并存,以后者为主;沸石矿物则以吸附作用为主。在中性氨基酸水溶液中,矿物的溶解度大小为:水镁石>纤蛇纹石>硅灰石>海泡石>坡缕石>斜发沸石。  相似文献   

8.
2: 1型层状硅酸盐的羟基定位结构及其矿物材料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型层状硅酸盐的羟基定位结构及其矿物材料学意义汪灵张振禹(中国科学院长沙大地构造研究所,长沙410013)(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29)关键词层状硅酸盐羟基定位结构矿物材料学羟基是层状硅酸盐矿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层状硅酸盐矿物的晶体结...  相似文献   

9.
绵竹酿春池温泉坡缕石的特征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王多义 《矿物岩石》2004,24(2):14-18
首次在绵竹酿春池温泉深达1560多米的深井热矿水中发现大量坡缕石。该坡缕石富积于钙质砾岩断层的裂缝中。该温泉为大气降水深循环低温热液,pH8.3~8.8,温度46C~96C。各种测试分析和矿物学研究表明.酿春池可能有两种近似的结构类型不同的坡缕石,并且同时具有两种矿石类型的一些特征,是一种新的形成于地下深部粗碎屑岩裂隙中的低温热液中的坡缕石,初步定为热液充填交代型坡缕石粘土矿床之中的深循环低温热液裂隙型坡缕石矿床。  相似文献   

10.
坡缕石粘土的酸化机理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酸化生产活性坡缕石粘土,对于提高其品位和高效利用有重要意义。坡缕石粘土酸化机理及影响因素研究对其高效利用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综述了酸化坡缕石粘土矿物组分、矿物学、比表面和孔道变化的特征以及酸化的主要影响因素等,并就坡缕石粘土酸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研究方向做了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1.
廖立兵  张培均  刘昊 《地质学报》2024,98(3):876-888
坡缕石是一种21型链层状结构含水富镁铝硅酸盐矿物,具有重要的资源和材料属性。不同成因、产状坡缕石八面体中类质同象替代有很大差别,而八面体类质同象替代对坡缕石性能的影响未见研究报道。本文以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安徽明光、江苏盱眙、甘肃临泽坡缕石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三种坡缕石的Al、Mg、Fe含量及在八面体中的占位,并探讨了八面体的Al、Mg、Fe占位对坡缕石中水的种类和含量、表面电位和酸位以及对Pb2+、Cd2+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明光坡缕石相对富镁,八面体主要被Mg2+占据,具有三八面体特征;盱眙、临泽坡缕石相对富铝、铁,八面体主要被Al3+占据,表现出更多的二八面体特征。盱眙坡缕石由于M1位置空位较多,结构水含量较低;坡缕石类质同象替代对Zeta电位影响不大;具有二八面体特征的盱眙、临泽坡缕石由于八面体中Al含量较高,酸位较多,催化性能较好。在重金属吸附实验中,明光坡缕石对Cd2+的吸附效果最好,盱眙坡缕石对Pb2+的吸附效果最好,临泽坡缕石吸附性能较差。本文可为坡缕石的改性和应用提供指导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
坡缕石[理想结构式Si8O20(Al2Mg2)(OH)2(OH2)4.4H2O],工业上常称为凹凸棒石,是一种含水的2∶1型链层状镁铝硅酸盐矿物。当坡缕石八面体中Mg2+/R3+(Al3++Fe3+)>1时,称为富镁坡缕石;反之,则称为贫镁坡缕石。坡缕石具有纳  相似文献   

13.
六、硅氧骨干的分类问题硅酸盐矿物的结构是人们比较关心的课题,下面分五部分来介绍:(一)硅酸盐矿物的结构研究的几个阶段:第一阶段,以W.L.Bragg为代表,在三十年代他研究了一些最重要的硅酸盐造岩矿物,形成了硅酸盐体系:岛状:[SiO_4],[Si_2O_7],[Si_3O_6],[Si_6O_(12)]链状:单链[siO_3]_n;双链[Si_4O_(11)]_n层状:[Si_4O_(10)]_n如云母架状:[Si_2O_4]_n如Na[ALSi_3O_8]在矿物学中形成了这样的概念,硅酸盐的结构以硅氧骨干为主体,矿物的性质,如解理,形态特征,光学性质,阳离子种类与硅氧骨干有关.这是硅酸盐研究的奠基阶段.  相似文献   

14.
自Warren等在1941年确立纤蛇纹石属于层状结构和Whittaker等在1956年创立了纤蛇纹石的结构分类之后,随着测试技术和结晶矿物学理论的发展,蛇纹石矿物学研究在近二十年中获得了相当大的发展。在加拿大矿物学会和1978年多伦多举行的年会上,比较全面地回顾和广泛讨论了蛇纹石矿物学等问题。现今蛇纹石矿物学研究基本上都采用Whittaker等在1956年创立并于1975年  相似文献   

15.
为深入研究准噶尔盆地南缘新生界古气候演化过程,采用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等手段对准噶尔盆地南缘(准南)新生界地层泥岩、砂岩中粘土矿物成分、坡缕石矿物学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新生界泥岩中粘土矿物组成主要有蒙脱石、伊利石、坡缕石和绿泥石等;坡缕石是指示干旱-半干旱气候条件的特征矿物,呈纤维状、束状等形态,其形态及与周围矿物的接触关系说明坡缕石为典型自生成因,坡缕石、伊利石、绿泥石构成的粘土矿物组合所反映的干旱气候与地层颜色变化相吻合。  相似文献   

16.
一、引言海泡石属于粘土矿物海泡石一坡缕石族。1913年,费尔斯曼(Fersman)使用坡缕石这一术语来表达纤维状含水的镁硅酸盐矿物族,其在两个端点矿物之间形成类质同象系列,铝端称坡缕石(类蒙脱石),因与蒙脱石几乎完全相似,唯纤维状结构与之不同,而镁端则称海泡石。迄今所知,Clocker是使用海泡石术语的第一个人。这个新名称来源于希腊文,意思是墨鱼,因其内壳或“骨”质轻而多孔,与海泡石相似。  相似文献   

17.
星叶石是层状钛硅酸盐矿物。M.弗莱谢尔(Fleischer)认为,本族矿物中除锰星叶石(Kupletskite)外,还包括有四个独立变种矿物,它们是星叶石(Astrophyllite)、铌星叶石(Niobophyllite)、锆星叶石(Zircophyllite)和铯星叶石(Cesium-Kupletskite)。根据前人研究,在层状钛硅酸盐中,Ti起着双重作用。一方面可以加入八面体层起着典型的阳离子作用,配位数为Ⅵ;另一方面在所有层状钛硅酸盐结构中都有钛氧八面体和硅氧四面体组成  相似文献   

18.
中国地质学会、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所属的中国新矿物及矿物命名专业委员会和矿物学专业委员会举办的工作、学术讨论会于1991年9月1—4日在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隆重举行。来自全国各地7个系统30个单位45位知名的教授、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其中有专业委员会委员31人。中国新矿物及矿物命名专业委员会主任黄蕴慧教授主持了大会。有16位矿物学家在会议上介绍了矿物学研究中的新成果,展示了我国矿物学在学术思想、研究手段等方面的新突破、新进展,也交流了一些新开辟领域的研究进展和突破方向,引起了与会代表极大的兴趣。王濮教授提出的“矿物种”的概念,集成分和结构于一体,对新矿物种的发现和审定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孔祐华高级工程师对层状硅酸盐矿物的透射电镜研究获  相似文献   

19.
层状硅酸盐矿物对重金属污染的防治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简要概拓了重金属污染物在土壤、水、沉积物中的存在形式,并重点介绍了利用层状硅酸盐矿物和粘土矿物治理重金属污染的原理、可行性及应用现状。另外,还提出了一种新的思路-利用层状硅酸盐在风化过程中的结构变化治理重金属污染。  相似文献   

20.
<正>层状结构硅酸盐矿物,是指具有由一系列[SiO4]四面体以三个角顶相连,形成二维六方网状无限延伸的层状硅氧骨干的硅酸盐矿物,包括有滑石族、叶腊石族、云母族、绿泥石族、高岭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