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吉林省的水稻生产,受低温冷害的影响很大。据初步调查,对产量威胁最大、影响最广的,是由于气温较低、生育期积温不足,致使水稻在秋霜前不能完全成熟所造成的。所以,如果在气温低的年份,适当地增加生育期较短品种的种植比例,就能够减轻冷害,获得较高的产量;相反,在温度较高的年份,适当地多种生育期长的品种,则可能获得更高的产量。因此, 相似文献
2.
利用1961-2012年吉林省高空温度观测资料,详细分析了高空温度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对流层和平流层温度的季节变化、垂直分布以及年较差的垂直分布均呈反向变化;1961-2012年期间,年平均温度均呈对流层低层温度显著升高,平流层低层温度显著下降的变化趋势;自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对流层中下层和平流层上层的年平均温度在年际和年代际时间尺度上存在着反相变化。 相似文献
3.
4.
5.
吉林省突发性暴雨的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吉林省54个气象站1960-1992年逐日、逐时降水资料,分析定义突发性暴雨过程,并从时空分布及地形影响等方面对各种突发性暴雨进行了分析,得出它们之间在时间分布和地理分布上的差异,为此类天气分析预报提供气候背景。 相似文献
6.
本文应用1951-2005年吉林省50个观测站的雷暴日资料,分析吉林省雷暴时空分布特征发现:(1)吉林省雷暴日数总体年平均32.034d/a,主要发生在5-9月,其中7月最多,6月其次;(2)全省逐年平均雷暴日数呈逐渐减少的趋势,白城东部、松原地区、白山东部以及延边东北部递减尤为明显;(3)5-9月大于10站次雷暴日数、平均雷暴日数、大于10个站次雷暴日数平均趋势、雷暴日数变化趋势等参数的空间分布结构基本相似,呈东西向两头少,中间多;(4)对比5-9月逐年平均雷暴日数和大于10站次逐年平均雷暴日数的趋势系数,5、6月均为增多的趋势,8、9月均为较少的趋势;而前者7月为减少的趋势,后者7月为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8.
9.
10.
11.
12.
农作物是在自然的、多变的气候环境下生长、发育和结实的,因而收成好坏受到气候条件的直接影响。温度或称为热量条件,是影响作物的主要因素。春季日平均气温稳定高于8℃是适宜播种期,稳定高于10℃时作物出苗;夏季日平均气温高于15℃时作物生长旺盛,高于20℃期... 相似文献
13.
根据吉林省46个代表站1961-2009年月平均降水量资料,然后利用Z指数方法确定了反映吉林省春季旱涝强度的旱涝指标,分析其演变规律,对历史上出现的干旱事件进行诊断。利用经验正交函数(EOF)方法分析了吉林省春旱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吉林省春旱有全省型、中西部型、东南部型及西部型等几种主要空间类型。将EOF的前三个时间系数作为预报对象,利用相关普查筛选出通过显著性水平检验的前期500h Pa高度场关键区环流因子,建立预报方程,然后将预报出的时间系数再恢复成降水场,由此建立一套适用于区域干旱的场预报模型。对2010-2013年的预报结果表明,该模型对吉林省春季大部分地区的旱涝趋势有较好的预报能力。 相似文献
14.
15.
在北半球,温度的分布一般是由南向北递减成纬向分布,而在胶东半岛却正好相反。根据胶东半岛北部沿海的蓬莱,烟台、威海三个站与南部沿海相对应的海阳、乳山、文登三个站1959—1985年历年各月的平均气温比较,北部均高于南部,年平均气温北部比南部高 相似文献
16.
利用1961~2000年大连主要产粮地区旅顺、金州、瓦房店、普兰店、庄河粮食产量资料和5个不同时段的水分条件指数资料。分析了粮食作物生长期水分条件对大连地区粮食气象产量的影响关系。结果表明,偏湿年份利于粮食增产,偏干年份粮食减产。 相似文献
17.
利用 1961~2000年大连主要产粮地区旅顺、金州、瓦房店、普兰店、庄河粮食产量资料和 5个不同时段的水分条件指数资料 ,分析了粮食作物生长期水分条件对大连地区粮食气象产量的影响关系。结果表明 ,偏湿年份利于粮食增产 ,偏干年份粮食减产。 相似文献
18.
基于吉林省50个气象站1960—2014年逐日最高气温、最低气温、日照时数、风速数据,采用Penman-Monteith算法,计算各站逐日参考作物蒸散量,进而计算各站及全省四季和年平均参考作物蒸散量,利用数理统计方法,结合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分析参考作物蒸散量的时空变化特征及主要气候影响因子。结果表明:近55 a,吉林省年平均参考作物蒸散量为876 mm,年参考作物蒸散量呈显著下降趋势(p <0. 01);空间分布差异显著,由东南向西北逐级递增,56%的站点呈显著下降趋势(p <0. 05)。参考作物蒸散量夏季最大、春季次之、冬季最小,且均呈下降趋势,但只有春季的下降趋势显著(p <0. 01);春、夏、秋、冬季与年平均参考作物蒸散量在空间分布上基本一致,但气候倾向率为负值以及通过显著性检验的站点数依次减少。全省四季和年参考作物蒸散量均与降水呈显著负相关,与日照时数、风速、最高气温呈显著正相关;其中年、春、夏、秋季与气温日较差以及春、夏、秋季与平均气温也呈显著正相关;冬季与最低气温、平均气温呈显著正相关;而典型站点参考作物蒸散量各季节影响因素及影响大小略有差异,各气象因子的共同作用导致了参考作物蒸散量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利用1971—2008年柑桔单产统计资料,采用滑动平均的方法,计算每年柑桔气象产量,并以此划分丰、平、欠气候年景。以2001—2008年田间观测数据和生产实际为基础,确定柑桔平均生长发育期,分析柑桔生长与日平均温度、日最高温度、日最低温度之间的关系。通过研究得出柑桔从播种到成熟的最适温度上限、最适温度下限、最适温度上限极值、最适温度下限极值、受害温度、死亡温度,在此基础上设计了累积低温影响指数,建立了柑桔每个生育期的累积低温影响指数区间,设计开发了柑桔低温灾害预警分析系统,对柑桔生长各时期低温灾害进行动态监测和预警。 相似文献
20.
据考察期间温度、降水等23项实测资料,对从未涉足的青海可可西里地区温度、降水的分布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为建立青海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