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为了对水文地质调查提供多方法、多深度和多参数解释,提高航空电磁法在水文地质调查中的应用效果,以河北曹碑店地区、定陵—北京十三陵水库地区、黑龙江宝清地区、澳大利亚桥维拉地区、山东黄河口地区的航空电磁资料为基础,建立了利用航空电磁法研究海侵程度、水质填图、寻找浅层淡水的定性和定量解释方法。结果表明: 航空电磁法可以快速高效地研究不同深度的地下水及海侵程度空间分布特征,快速计算地下水矿化度,尤其可为大范围水文地质调查提供多层次的海侵底界面和水平界线、含水层和隔水层分布及水质分布信息,在多个研究区取得了较好的水文地质勘查效果。  相似文献   

2.
丁二峰  刘颖 《地下水》2009,31(1):70-71
浅层地下水在平原地区广泛存在,但因普遍受到污染,多年来利用程度很低。通过对衡水市水资源进行调查,从水质、水量及经济等方面探讨了利用浅层地下水的可行性。在淡水资源相对短缺的情况下,浅层地下水的开发利用节约了深层淡水资源,减缓深层地下水位下降,不会造成地面沉降,浅水工程投井下投资小,建设用期短,所以无论从生态环境还是经济方面看,浅层地下水开发利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苏锡常地区浅层地下水rNa/rCl特征及其成因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从苏锡常地区浅层地下水含水介质及包气带沉积环境的角度,阐明了浅层地下水中Cl-和Na 浓度东高西低的分布特征。根据数据分析,浅层地下水中Na 与Cl-的毫克当量比值rNa/rCl与海侵形成的沉积环境和沉积历史关系密切。地下水淡化历史越长,含水层介质中吸附的Na 与地下水中的Ca2 和Mg2 之间的阳离子交换吸附程度越高,大量的Na 进入地下水中,使得rNa/rCl比值越高。  相似文献   

4.
受晚更新世以来海侵影响,渤海西南内陆第四系浅层经历了复杂的海陆交替演化。利用4口钻孔取芯井和88口静力触探井资料,采用现代测试技术和地层对比的方法对渤海西南内陆广饶地区第四系浅层进行沉积学综合研究。广饶地区地表以下30 m内,南部以风成黄土沉积为主,北部自上而下发育两期海相层,在研究区称为第一、第二海侵层,分别是10~4 ka B.P.的黄骅海侵层和40~28 ka B.P.的献县海侵层。黄土沉积于晚更新世玉木冰期,在研究区南部以17 m为界划分为大站组和羊栏河组(未见底)。晚更新世以来发生两期海侵事件(黄骅海侵、献县海侵),在海侵范围最大时到达广饶地区,先后对冰期沉积黄土层侵蚀改造,形成了“上超型海蚀黄土”的海侵演化模式。根据海侵与黄土沉积演化所对应的古气候变迁,将研究区晚更新世以来气候演变划分为6个期次:干冷期、温暖湿润期、干冷偏凉期、温暖期、潮湿湿润期和现代气候期,对应不同的沉积演化特征。  相似文献   

5.
航空物探在珠海-深圳地区浅层水资源环境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珠海-深圳地区位于广东省南部,由于多种原因,浅层水资源遭受严重污染,淡水资源不足,致使当地人民生活用水和工农业用水比较紧张,制约着该区的经济发展.为了了解该区水资源状况,近年来应用航空综合物探(航磁、航空电磁和放射性伽马能谱)测量技术,快速有效地查明了该区海侵范围和浅层地下水的水质和淡水区的划分与分布,并对地下热水资源进行了预测,为全面了解该区水资源状况提供了可靠的基础资料,对科学地评价浅层水资源环境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晚更新世以来渤海湾沿岸普遍出现三期海侵,不同学者通过钻孔以及古海岸遗迹分析探讨了渤海湾西岸、南岸晚更新世以来的海侵沉积演化及海平面变化,而渤海湾西北岸地区晚更新世海侵沉积持征、古生物持征及海侵层对比缺乏系统的研究.本文通过对渤海湾西北岸多个钻孔岩心进行年代学、沉积学和微体古生物研究,建立了研究区不同构造单元的40 m以...  相似文献   

7.
黄县盆地早第三纪海侵湖环境及聚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县盆地早第三纪黄县组的沉积环境,存在两种不同的认识,一种认为属内陆淡水湖泊沉积,另一种认为是滨海泻湖沉积。本文采用盆地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对黄县盆地的沉积体系与相构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黄县盆地早第三纪为地处近海的海侵湖环境,盆地沉积体系的发育和配置受海水侵入及盆缘断裂的共同影响,呈现规律性展布,聚煤作用发生于海侵后的湖泊作用加强阶段。聚煤作用的有利部位为扇三角洲与水下扇前缘的淤浅湖泊区。   相似文献   

8.
大气降水是滨海盐碱地区浅层地下水的重要补给来源。滨海地区浅层地下水多为咸水且埋藏较浅,在不同包气带岩性渗透性差异下,在大气降水入渗补给过程中,一定时间内潜水面以上一定范围内存在淡水分布,即淡水透镜体,它能局部隔离地下咸水对上层土壤和植物的危害,并在一定程度上供给植物吸收利用。采用自制的室内物理模拟装置,通过控制土层结构,模拟了大气降水入渗补给条件下包气带中淡水透镜体的形成与消退过程,探讨了不同土壤类型中淡水透镜体的维持情况;并利用吸水管模拟客土上所种植物根系吸水,研究了不同吸水量条件下土壤中淡水透镜体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上层中砂、底层粉砂质黏土的双层土体结构中,淡水透镜体的维持性最好,在降水入渗补给条件下,透镜体形成时间在1500 min左右可达最大厚度(约15 cm),若补给源消失,透镜体完全消退需7500 min,能较长时间地阻隔地下咸水;双层土中模拟形成的稳定淡水透镜体在无补给条件下,能够隔离地下咸水的同时亦能为上层植物提供243.5 mL淡水资源。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江苏省启东市北新镇NTZK01孔岩心沉积特征,结合该孔45个有机碳样品和14个样品的渗透率值,讨论亚间冰期(LG)和冰后期(PG)海侵旋回的层序地层特征及浅层生物气的勘探前景。研究表明,研究区在亚间冰期(LG)海侵旋回,海平面快速下降,地层遭受侵蚀,仅保留部分河床沉积,其最大海泛面也未保存。研究区在冰后期(PG)海侵旋回,发育了一套完整的海侵-海退旋回,下切河谷区自下而上依次发育河流相、浅海相和三角洲相。底部侵蚀面为冰后期(PG)海侵旋回的底界面,最大海泛面发育在淤泥质粘土层中,最大海泛面以下为海侵旋回,最大海泛面以上为海退旋回。  相似文献   

10.
塔里木盆地中新生代海侵和海相地层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新生代海侵是塔里木盆地地质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之一。通过对新近发现的古生物化石和海相地层资料研究,本文提出了早白垩世、晚白垩世、古近纪的海侵范围的新认识。同时,依据露头和钻井资料提出了中新世海水分布的新范围。这些新成果对厘定塔里木盆地中新生代地层时代,建立整个盆地中新生代地层格架和油气远景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庞忠和 《地质科学》1987,(3):291-299
本文依据对庙岛群岛基岩裂隙水进行的地质构造、水文地质、物探等方面的研究,提出了适用于我国东部沿海基岩海岛的地下淡水蘑菇体新模式。以新构造控水为指导思想,探讨了基岩海岛裂隙水的赋存条件及富集规律,指出了地下水资源开发方向,并且结合生产实际,比较有效地解决了研究区变质岩海岛找淡水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龙作元 《物探与化探》2006,30(4):308-311
通过分析、总结电阻率测深法在青海阿拉尔盆地划分咸、淡水层的应用实例,着重论述了电测深曲线形态变化与含水层矿化度高低的对应关系,指出了曲线特征点(拐点等)是准确划分咸、淡水层的关键电性异常标志,阐明了该方法在划分第四系咸、淡水层的有效性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浙江雷甸淡水无光珠中球文石的首次确认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球文石(Vaterite)是CaCO3很不稳定的同质多象变体,在自然界里很少出现,通过光学显微镜在淡水无光珠中发现球文石尚属首次,本文研究了淡水无光珠内球文石的显微特征、X射线粉晶衍射特征及显微红外光谱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淡水无光珍珠内球文石粉晶衍射由强至弱五个强峰的d值为0.3266,0.2723,0.3553,0.1811,0.2057nm;其红外光谱特征波数为1489,1450,1420,1087,1050,876,830,762,743cm^-1。球文石的存在是影响淡水珍珠品质的主要内在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4.
燕山西段及太行山区长城系底界的讨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燕山型长城系底部层位存在有不同的认识 ,从含钾盆地、大红峪海侵超覆、团山子组海进或海退的问题提出长城系底部地层属于大红峪组的观点。大红峪期时 ,燕山地区只存在一个含钾盆地 ,造成多层含钾页岩沉积 ,而串岭沟组不含钾。以前所划各组段的海侵超覆实为大红峪组的海侵超覆 ,是兴城运动在燕山西段的反映 ,其底部有明显的相变特征。由此把燕山西段及太行山区长城系底部层位重新划为大红峪组 ,则团山子组存在的不协调现象也就迎刃而解。同时还认为昌平德胜口剖面与青龙大杖子剖面几可逐层对比 ,阳原牛坊沟剖面与代表“青龙上升”的剖面相似 ,上述剖面应是大红峪海侵在燕山东西段的反映  相似文献   

15.
采用沉积学、煤地质学、古生物学、地层学及地球化学等多技术手段,结合比较分析法的思路,分析了事件型海侵的特点和海侵事件沉积组合特征,研究发现:海侵事件沉积组合为区域对比性强、具沉积时间连续性与相序间断性的暴露沉积-煤层-灰岩组合,其关键沉积学特征是煤层底板的暴露沉积.海侵事件组合灰岩的古生化石个体小、破碎强烈等特征表现为高能量水体运动等环境,孢粉表现为低含量的单缝孢和裸子植物及高含量的三缝孢.地球化学分析表明暴露沉积为陆相环境,煤层中的微量元素表现为海相主要原因是由于泥炭沼泽覆于深水后受海水影响所致.海侵事件成煤与海侵过程成煤差异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盆地属性差异,即海侵事件成煤形成于陆表海盆地之中,而海侵过程成煤则形成于具有缓坡的边缘海盆地,第二,成煤原理存在着差异,海侵事件成煤强调的是成煤前海侵未发生前的碎屑体系废弃而发育大量泥炭沼泽且被后期突发性海侵终止,而海侵过程成煤则强调的是泥炭沼泽发育于滨海的活动碎屑体系并终止于后期的缓慢海平面上升.  相似文献   

16.
随着近几年黄河断流的日趋严重,给依赖黄河水生存的东营黄河三角洲地区,造成很大的损失,严重阻碍了东营市经济的发展。为缓解日益紧张的供水水源问题,急需大力发展井渠联合灌溉。本文通过小径井群取水技术的应用研究,为该地区合理开发与利用浅层地下水,找到一条切实可行的新方法,该方法具有投资少、易施工、管理方便、见效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豫西石千峰组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仁农 《地质论评》1997,43(2):200-209
豫西石千峰组很发育,分布广泛,据钻井的岩芯及化石划为三段,下段:平顶山砂岩段;中段:双壳类泥灰岩段;上段;石膏钙核段。平顶山砂岩段的地质时代为晚二叠世,地层上可同华北石千峰组下部对比,平顶山砂岩段同下伏上石盒子组为整合接触,经陆块南缘局部为不整合,称之海侵超覆,据石千峰组所含化石,说明华北陆块东南部晚二叠世为开阔海环境。  相似文献   

18.
中国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的重点正在转向大面积覆盖区为主的平原、盆地、草原、荒漠等地区,向深部三维调查拓展.第四纪松散沉积层覆盖区区域地质调查的核心是揭示晚新生代地表过程、圈层相互关系,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服务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然而,覆盖区进行地质填图一个很大的难处是第四纪松散沉积层的侧向延伸往往很不稳定,要特别重视重要构造-沉积-古气候和古环境事件,如重要的不整合面、侵蚀面、火山岩层、湖相沉积,重要的海侵层、古气候沉积(如黄土、红土、黑土),古文化层等.它们可以作为第四纪松散沉积层侧向对比的重要标志,并且往往具有等时性.东亚大陆构造演化及现代地貌特征主要受两大地球动力系统所控制,西部印度-欧亚板块碰撞、高原快速隆升并向北东方向扩展,东部太平洋板块向欧亚大陆俯冲消减并在东亚大陆东缘形成复杂的沟-弧-盆系统.两大构造系统作用奠定了晚新生代以来中国地质演化背景,导致地球深部过程和地表环境发生重大变革.总体表现为青藏高原隆升、东部岩石圈伸展减薄,最终塑造了现今的宏观地貌形态和水系格局.本文针对第四纪松散沉积物覆盖层的这些特点,对中国晚新生代以来重要构造-沉积-古气候事件进行了梳理,...  相似文献   

19.
海侵事件成煤作用——一种新的聚煤模式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晚古生代华北陆表海聚煤盆地海平面具有高频率变化和复合性特点,海侵具有突发事件性,这一规律对盆地充填沉积、沉积体系演化和煤聚积具有控制作用。提出了“海侵事件成煤观点”,认灵海侵事件成煤是大型陆表海盆地所特有的,陆表海盆地的海侵过程是非常短暂的,表现出海侵具“突发”性质,因此海侵沉积具有较好的等时性。煤层与直接覆盖于其上的海相灰岩为一种事件沉积组合,泥炭的煤化作用过程完全处于还原环境下。  相似文献   

20.
Marginal marine deposits of the John Henry Member, Upper Cretaceous Straight Cliffs Formation, were deposited within a moderately high accommodation and high sediment supply setting that facilitated preservation of both transgressive and regressive marginal marine deposits. Complete transgressive–regressive cycles, comprising barrier island lagoonal transgressive deposits interfingered with regressive shoreface facies, are distinguished based on their internal facies architecture and bounding surfaces. Two main types of boundaries occur between the transgressive and regressive portions of each cycle: (i) surfaces that record the maximum regression and onset of transgression (bounding surface A); and (ii) surfaces that place deeper facies on top of shallower facies (bounding surface B). The base of a transgressive facies (bounding surface A) is defined by a process change from wave‐dominated to tide‐dominated facies, or a coaly/shelly interval indicating a shift from a regressive to a transgressive regime. The surface recording such a process change can be erosional or non‐erosive and conformable. A shift to deeper facies occurs at the base of regressive shoreface deposits along both flooding surfaces and wave ravinement surfaces (bounding surface B). These two main bounding surfaces and their subtypes generate three distinct transgressive – regressive cycle architectures: (i) tabular, shoaling‐upward marine parasequences that are bounded by flooding surfaces; (ii) transgressive and regressive unit wedges that thin basinward and landward, respectively; and (iii) tabular, transgressive lagoonal shales with intervening regressive coaly intervals. The preservation of transgressive facies under moderately high accommodation and sediment supply conditions greatly affects stratigraphic architecture of transgressive–regressive cycles. Acknowledging variation in transgressive–regressive cycles, and recognizing transgressive successions that correlate to flooding surfaces basinward, are both critical to achieving an accurate sequence stratigraphic interpretation of high‐frequency cycl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