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阿兹猫 《地图》2011,(6):88-99
只有经历了这样一次旅行才会明白什么是完整的非洲,才会突然顿悟为什么海明威会对这里疯狂着迷。阔别十年,重返南非。乘坐豪华列车“非洲之傲”,我从印度洋边的美丽海港城市德班开始,一路向西北穿过高原台地,中途两次探秘野生动物,两天后抵达首都比勒陀利亚的“非洲之傲”总站,随后向西南穿越钻石传奇小镇金伯利,再向南经过开普山谷葡萄园...  相似文献   

2.
在祖国的西南边地.有一块被授予“国家级边境经济合作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中国十佳绿色城市”、“中国红茶之都”.被誉为"恒春之都、首爽之地”的绿色沃土.这便是大美临沧,这里气候宜人、资源丰富、生态良好,是我国西南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  相似文献   

3.
李玉明 《地图》1993,(4):18-20
一、明朝地图目前发现的福建省府县地图是明嘉靖二十年(1541年)府县志中的地图,内容表示府衙、县治、山、隘、桥、河流、里、都等。东、西、南、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表示8方到邻区府县的名称及里程。用写景手法绘出山水,用象形符号绘出衙门所。有地物方向,山、水、里、都分布,有相对位置、无府县境界,没有地图比例。近大远  相似文献   

4.
巍巍太行东麓,滔滔滹沱河南,有一条神奇秀美的百里山川,这里山峦层叠,奇险秀美,绿色景点与红色景点交辉相映,构成了一道独特的靓丽风景。有被誉为“gu du(gu du)云中神仙府,ya cha(ya cha)山上道人家”的明末崇祯皇帝的行宫、皇家道观、国家四A级旅游区天桂山和天下第一“归”;有蜿蜒起伏的明朝内长城古迹和清风口、恶石口、黄岸口等关隘要塞;  相似文献   

5.
徐作生 《地图》2006,(1):54-59
明廷“国书”中的友邦 在明朝的宫廷栏案中打开洪武十六年(1383年)的外交史册.在“勘合号簿”一栏里,我发现了“古麻刺朗”一词。“勘合号簿”,如同我们今天所说的“国书”。当时古麻刺朗是首批与明朝中央政府建立贸易关系的国家之一。  相似文献   

6.
明廷“国书"中的友邦 在明朝的宫廷档案中打开洪武十六年(1383 年)的外交史册,在“勘合号簿”一栏里,我发 现了“古麻刺朗”一词。“勘合号簿”,如同我们 今天所说的“国书”。当时古麻刺朗是首批与明 朝中央政府建立贸易关系的国家之一。 古麻剌朗这个地处“东南海中”的岛国,因 为接近赤道,气候十分炎热,没有四季之分。由  相似文献   

7.
腊月二十三,正是关外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我们从沈阳驱车一路东行,沿途城镇的积雪越来越深,如同一幅逐渐褪色的画卷,村庄和田野都依次变白,宁静而旷远.我们的目的地是抚顺市新宾满族自治县,去那里是为了探寻大清帝国的龙兴之地. 塔克世故居 我们的第一站是新宾旧城,这是一座位于山顶上的小城,北邻苏子河,树枝掩映下的城墙由不规则的山石筑成,满语称“赫图阿拉”,意为“平顶山冈”.明正统五年(1440年),努尔哈赤的五世祖爱新觉罗·董山与其叔父凡察迁居于此,当时还没有筑城.董山之父爱新觉罗』孟特穆为建州女真斡朵里部首领,被明朝封为建州卫都指挥使.后来,斡朵里部在部落争斗中战败,董山与凡察率部众迁到赫图阿拉定居了下来.之后,明朝政府应董山的要求在此开设“马市”进行贸易,斡朵里部自此慢慢繁荣起来.董山死后,其后代一直世袭建州卫指挥使的官职,与明朝保持着朝贡关系.  相似文献   

8.
黄有柱  曹起良 《地图》2005,(4):60-67
被称为神秘“东方古堡”的桃坪羌寨,背依峭峻的大宝雪山,面临奔腾不息的杂谷脑河,其间碉堡拔地而立,寨房参差错落,羌寨的姑娘、汉子们纵情地跳着快乐的“锅庄”。在这个自由、奔放的古老寨子里,生活的气息真切、自然、亲和;徜徉在这少了些“现代化”意味的世外桃源里,寻幽探古、与历史对话仿佛是一种责任,又像是一种诱惑。它带给久居在技术文明大厦下人们的,不仅仅是陶醉,更多的是思索……  相似文献   

9.
周尚意 《地图》2012,(4):141-141
景来,是一个美丽的傣族寨子。它是我随云南师范大学陈亚颦教授研究小组考察云南西双版纳州打洛镇附近的边境地区时,访问的最后一个村寨。 早上,我们从打洛镇边上的曼打火村出发,乘上充气舟,自西向东顺南览河漂流而下,就到了景来寨。“打洛”来自傣语,其意是“多民族的渡口”。打洛镇坐落在南览河北岸,南览河是湄公河的一条支流。  相似文献   

10.
郝敏敏 《地图》2010,(4):60-69
大家好,欢迎各位加入明朝生活考察团,本次时空穿越之行的目的地是:明朝——应天府。请大家系好自己的安全带,关闭电子移动设备,时空飞梭即将起飞。应天府,就是南京,在明朝,这是一座很有优越感的城市。为什么这么说呢?大家可以试着揣摩一下。首先,这里是老革命根据地,没有它,就没有明朝。1356年,还是农民起义军的朱元璋攻克了集庆城,将它改名为应天府,就此完成了从地方流窜武装到地方割据势力的华丽转身。之后数十年,朱元璋率领属下歼灭劲邻、击败蒙元、改朝换代、颁布新政……千秋霸业一发不可收拾,而伫立在朱氏一族身后,见证了上述一切的一直都是这座王气升腾的应天府。即使在永乐十九年(1421年),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应天府的日子也是很滋润的。这里是留都,南直隶,也就是中央直辖,享有很多政治优待,比如保有六部衙门、设有南国子监、王爵贵胄扎堆。江南又是帝国的经济心脏,京师(北京)都需要京杭大运河源源不绝地由南向北输送物资,应天府的繁华和热闹可想而知。  相似文献   

11.
在保定市满城县城西南约1.5公里处,有一座形若落凤的小山丘,名叫陵山。这里就是被称为“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重大发现”之一的中山靖王汉墓。  相似文献   

12.
新津县地处四川盆地西部、成都市南部、美丽富饶的长江上游岷江河畔,距成都市区28公里,距西南航空港18公里,区位优势明显,古有“南方丝绸古道第一站”之美誉,今有“成都南大门”之称。新津自北周定名,已有1448年历史。  相似文献   

13.
珠峰辞典     
第三女神——珠穆朗玛峰珠穆朗玛,这是居住于珠峰北侧的藏族人民对世界最高峰的传统称谓,这个名字源远流长,有“女神”、“圣女”、“神女第三”、“地神之母”等几种解释,它来源于藏族人民美丽的传说。在很早很早以前,这里是一片无边无际的大海,岸边是一片森林,飞禽走兽在这里  相似文献   

14.
休斯顿是美国南部第一大城市,重要海港之一。这里有一条运河,河水很深,河面开阔,可以供远洋轮船航行。休斯顿港是仅次于纽约和新奥尔良的港口。 休斯顿有“世界石油之都”、“世界能源之都”的美誉。本世纪初,这里被发现有石油资源。在方圆600英里的地区内生产着美国的大部分石油。美国的石油巨头的绝大部分都在这里设有公司。那些摩天大楼上的壳牌、埃克森、海湾、德士古、田纳科等的招牌十分显眼。  相似文献   

15.
西康铁路从九朝古都西安出发,翻越秦岭、大巴山,沿乾佑河、旬河、汉水河谷,经柞水、镇安、旬阳三县,直抵陕南重镇安康市,全长267.8km。这条钢铁巨龙飞架在秦巴山的高山深峡之中,组成我国南北铁路的新干线。西康铁路起点西安所在陕西关中地区,是进出西南、西北的门户,在我国的交通地理上占据着重要地位。西汉时期的张良称之为“金城千里,天府之国”。翻越秦岭分水岭,进入陕南地区,这里是难于上青天的崎岖蜀道,山深 大,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经济发展步履维艰。特别是柞水、镇安两县,属商洛地区,当年李自成曾在…  相似文献   

16.
廖平 《地图》2014,(6):106-113
英格兰西南部的格洛斯特(Gloucester)是一个只有约12万人口的小城,平日空荡荡的街道略显萧索。不过若在此稍作停留,就不难发现这座表面上平淡无奇的小城其实是一部浓缩的英国历史收科书,因为从罗马时代直到现代的每一个时期里,它都写下了重要的篇章。公元1世纪,罗马军队在不列颤西南的塞文河(River Severn)东岸修建了一座堡垒,名曰“格勒乌姆”(Glevum)。这座堡垒便是后来的格洛斯特,其名称便是由拉丁语“Glev”加上古英语“ceaster”(意为“城堡”)所组成,后来演变成现代英语“Gloucester”。今天格洛斯特市中心有四条交叉的商业步行街,即东门街(Eastgate)、西门街(Westgate)、北门街(Northgate)和南门街(Southgate)。和其他英国城镇不同,这里的“gate”并没有古挪威语“街道”的意思,所指的就是罗马时期从堡垒内通往东西南北四个城门的干道。今天在东门街的地下仍然可以看到罗马时期的建筑遗存。格洛斯特的市民在南门街上树立了罗马皇帝涅尔瓦骑马像,这位“五贤帝”之一于公元97年将格勒乌姆升格为罗马帝国级别最高的城市——殖民城(colonia),并用自己的名字为其冠名为“Colonia Nervia Glevensium”。  相似文献   

17.
印度纪行     
缘起曾经深深折服于柬埔寨丛林里的吴哥遗迹,盛开的蓓蕾里一直上演着众神的狂欢,高棉的微笑让人如沐普照的佛光。曾经在西藏的神山圣湖间见证信徒的虔诚,雪域高原上一个个沧桑的面容,孤寂的背影,追寻他们深深信仰的精神家园。曾经在喜马拉雅之南的那个山国游历,在加德满都谷地中世纪的街道和建筑里,市井众生营营碌碌,却不忘每日侍奉着印度教的神明。于是我开始向往那个更西南的国度,文明的古国,如中国一样,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古代文明,近代却饱受屈辱与苦难,在上个世纪终于获得新生,现在又都开始了崛起之路。它与中国虽是近邻,却为山海相隔,又…  相似文献   

18.
徐永清 《中国测绘》2023,(10):68-73
<正>2022年11月上旬,在国家博物馆第一届舆图研讨会“多维度多角度下的明清舆图”结束后不久,台北故宫卢雪雁女士在微信群里发了一张乾隆年间《直隶通省舆地全图》的局部截图,图中在承德行宫避暑山庄之上,赫然标绘出“雍和宫”,卢女士发问:“为什么这里也有一个雍和宫?”这个问题引起我的兴趣。于是,经过一番搜抉钩稽、梳理辨证,对于乾隆时期的皇家舆图出现两处雍和宫之缘由,对于此事牵扯到的不容回避的乾隆出生地之谜,在辨析若干地图、密档、文学方面的资料之后,遂有四问。  相似文献   

19.
新加坡这座面积仅为618平方公里的城市国家,这里终年繁花似锦,游人如织,周围是令人心旷神怡的碧海蓝波,这里高楼耸立,闹市繁华.其间又不乏绿地园圃。整个国家宛若一座大花园.在国际上被誉为“花园之国”。由于新加坡位于马来半岛的最南端,扼守太平洋与印度洋间的咽喉.是联结亚、欧、澳、非四大洲的重要海上交通枢纽.故又有“东方直布罗陀”之称。  相似文献   

20.
柴桑本是个小地方,它的大红大紫完全是因为《三国演义》的渲染.在这部历史小说中,柴桑是诸葛亮的风光之地,“舌战群儒”、“智激周瑜”、“卧龙吊丧”等故事都发生在这里;柴桑也是周瑜的伤心之地,赤壁之战中雄姿英发的周郎,却在斗智斗勇中屡败于诸葛亮,最后郁郁而终,回到柴桑的只有他的灵柩.正如周瑜临终时发出的那个“既生瑜,何生亮”的感慨一样,柴桑承载着周郎无尽的忧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