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浙江省海岸线长1840km,海岸带面积为3.79×104km2,自然环境优越,资源丰实,为浙江沿海经济发展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本文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海岸带自然环境基本特征,论述了五个方面的特点,即地质基础、海岸带泥沙来源、海岸带气候类型、海流和海洋渔业及环境保护。第二部分是海岸带自然环境分区,根据自然环境要素组合特点将浙江省海岸带分为杭州湾区、浙东滨海区和沿海岛屿区。最后探讨了区域划分与资源开发利用方向。  相似文献   

2.
当今,海岸带开发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如何合理开发利用广西海岸带资源,发挥其优势,对广西国民经济的发展,实现本世纪战略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就近期如何重点开发广西海岸带资源谈一些看法。一、广西海岸带自然资源特点及其开发利用现状广西海岸带地处南亚热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内湾多,水质肥沃,饵料丰富,浮游生物生长快,是各种鱼、虾、蟹、贝、  相似文献   

3.
我国海岸带面临的挑战与综合治理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中国海岸带背靠中国大陆,面向世界上最大的边缘海,具有东南地形差异、南北气候分带的宏观背景,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物质平衡相对比较脆弱。中国内地经济的发展和大型工程的建设、全球变化引起的海平面上升和严峻的环境形势,是我国海岸带无法回避的三大挑战。以地学为基础的海岸带综合治理,旨在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确保海岸带可持续发展和解决人中、资源、环境矛盾的一项系统工程,是多学科结合的高科技技术集成,也是确保我国海岸长期稳定繁荣的惟一出路。  相似文献   

4.
江苏海岸带景观及其生态旅游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岸带是陆地、海洋生态系统相互作用的生态过渡地带,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非常独特的景观资源。由于人口增长和对资源的不合理开发,海岸带环境遭到破坏而面临着资源枯竭的危险,保护海岸带景观异质性和生态整体性对海岸带的可持续利用显得尤为重要。江苏海岸带异质景观的形成是受自然驱动要素和干扰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江苏海岸地貌演化、气候水文条件、土壤植被条件等自然要素和台风暴潮灾害、米草引种和人类开发活动等干扰。江苏海岸带景观具有结构的复杂性、功能的多样性、生态的脆弱性、环境质量较高和高、低对比度兼有等特征。从风景地貌学和旅游开发角度考虑,将江苏海岸带景观划分为北部山海景观类、中部滩涂景观类和南部河口景观类,并在景观类的基础上进一步划分出景观亚类和景观型两个层次。提出了加强景观生态建设,维持景观的异质性,建设射阳河—新洋港流域的荷兰式国家低地生态公园和盐城国家海洋湿地生态公园,适度开发沿海自然保护区景观生态旅游,打造北部山海景观生态旅游特色项目,深入开发南部江海交汇景观,挖掘海岸带旅游景观资源的文化异质性,以及启动辐射沙洲海洋世界自然遗产的申报和建设8项生态旅游规划。  相似文献   

5.
海岸带及其边界的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岸带是陆地生态系统与海洋生态系统相互作用的生态过渡地带,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非常独特的一种景观资源,具有非常重要的生态、社会以及经济效益,文章指出海岸带边界的确定是海岸带综合管理的前提与基础,阐述了海岸带的概念及各沿海国家对海岸带的界定,并对我国海岸带的界定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探讨国有海岸带资源实行资产化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经济观点的分析了我国海岸带资源在开发经营和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引进了资产和资产管理的提法,论述了资源管理与资产管理的关系,认为对国有海岸带资源实行资产经管理已经初步具备了条件,据此提出了对国有海岸带资源实行资产化管理的设想。  相似文献   

7.
我国海岸带资源价值评估的理论与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海岸带资源价值评估是引入市场机制、为建立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实现海岸带资源优化配置的必要环节。回顾与总结了我国近20年来海岸带资源价值评估从资源价值观、资产化概念、资源类型划分、评估方法、资产化管理试点等方面的研究,认为我国对海岸带资源价值的理论研究比较成熟,评估方法涉及了矿产资源、渔业资源、空间资源、海涂和浅海资源、港址资源、滨海旅游资源和海岸带生态价值等核算模式;提出了海岸带资源价值评估在今后一段时期研究的重点是:在区域宏观分析的基础上,期望在资源评估因素的选择、评估单元的划分、评估指数和级别标准的确定、基准价包括经济系数的测算有评估结果验证等取得新的进展,并以典型实例为依托,在成果应用上纳入国家海域使用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8.
扼要总结了海南省海岸带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客观分析了过去海岸带资源开发和海洋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正反两个方面全面认识了强化海南海海洋综合管理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提出了进一步强化海岸带资源开发和环境管理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9.
试论海岸带综合管理规划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张灵杰 《海洋通报》2001,20(2):58-65
海岸带给合管理规划是一个有关资源,经济活动和社会需求,包括划定的海岸带存在的问题和机遇,提供未来行动建议的广泛研究过程,协调和指导部门之间和部门内在资源开发管理上达到共同目标的工具,是海岸带管理行动的总体部署,本文在阐述海岸带综合管理规划的涵义,目的,任务和性质的基础上,构筑了规划研究的基本框架:(1)管理区域与管理现状分析;(2)海岸带系统评价;(3)海岸带利用预测;(4)管理战略研究;(5)海岸带利用分区;(6)重点利用项目环境影响与管理;(7)宏观运行体系,并对当前体制下规划存在的若干特性作了分析,提出了海岸带综合管理规划的目标和原则,探讨了海岸带综合管理规划与国土规划,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海域使用规划等的相关关系,研究认为目前在海岸带综合管理规划中存在3个关键的技术问题,(1)管理的边界范围及其特征;(2)海岸带综合管理规划的系统动态研究,(3)海岸带资源和适宜性评估。 海  相似文献   

10.
海岸带自然资源价值评估的研究现状与趋势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海岸带生态系统服务和资源价值评估是海岸带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基础,是实现海岸带资源优化配置和海岸带综合管理的重要环节。本文从资源价值观、评估方法和应用研究等方面,评述了国内外近20年来对海岸带生态系统服务和资源价值评估研究现状,分析了目前研究存在的难点和不足以及主要研究趋向。指出海岸带生态系统服务和资源价值的发生机理研究、区域异质性研究、建立和完善价值估算的数据库体系、建立为海岸带综合管理服务的生态-经济-环境综合核算体系是今后相关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重点问题。  相似文献   

11.
风能潜力评估是风电场选址工作的基础工作。本文基于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的ERA5再分析数据,采用风功率密度(Wind Power Density,WPD)中值、容量系数(Capacity Factor,CF)以及鲁棒性变异系数(Robust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RCoV)三种指标,对中国近海浅水区域的风能潜力进行评估,研究结果表明:(1)台湾海峡和东海南部风能资源最为丰富并且风能利用率最高,风功率密度中值和容量系数分别为400~900 和0.45~0.7。总体来看,风功率密度中值从渤海到台湾海峡,呈逐渐增加的趋势,从台湾海峡到琼州湾,呈逐渐减小的趋势,容量系数大小分布情况相似。(2)鲁棒性变异系数大小无明显分布规律,广东湛江近岸海域鲁棒性变异系数在0.70~0.75之间,风能发电量最为稳定,但该地区的风能资源丰富程度较低。(3)福州近岸海域不仅有丰富的风能资源和风能利用率,且发电量较为稳定。在不考虑其它因素的影响下,是中国近海浅水区域建设海上风电场的最佳地点。  相似文献   

12.
基于加密的非结构三角网格,以Holland模型风场叠加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NCEP)海面风场构造的合成风场驱动第三代浅水波浪数值模型(SWAN)对2017年影响闽东海域的“纳沙”和“泰利”台风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并运用浮标站的实测数据对模拟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模型计算的风速、有效波高与实测值符合较好,合成风场能较好地模拟台风期间的风速变化过程,SWAN模式能够合理地再现闽东沿海台风浪的时空分布特征.由模拟结果可见:台风“纳沙”中心越过台湾岛进入台湾海峡北部海面,受海峡地形的约束,其波浪场呈NE—SW向椭圆状分布,北部海域的浪高大于南部,闽东沿海遍布大范围的巨浪到狂浪;超强台风“泰利”未登陆闽东,当其台风中心与大陆的距离最近时,海面波浪场分布与台风风场结构一致,台风中心附近海域为14 m以上的怒涛区,巨浪遍布于闽东沿海.研究结果可为闽东沿海台风浪灾害预警和应急管理提供技术支撑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TheclusteranalysisofthewatermassesinwesternTaiwanStraitfromhydrologicandchemicalfactors¥HuangZiqiangandJiWeidong(ReceivedAugu...  相似文献   

14.
综合分析了前期(1963-1964年)和近期(1983—1984年、1987—1988年)台湾海峡区的温度、盐度、水化学要素和海流等资料,进一步确证了夏季闽中沿岸海域存在的低温、高盐和低溶解氧且不饱和区是深底层海水涌升所造成的。该上升流中心位于海坛岛附近海域,涌升水一般可升至10m层左右。上升流显现于5月末,7月最盛,衰退于8月末,其分布范围及理化特征具有明显的月际和年际变化。分析表明,该上升流的形成主要是N向海流和地形的综合效应所导致,但盛行的西南季风亦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相似文献   

15.
谢皎如  方祖光 《台湾海峡》1993,12(2):152-159
台湾岛的雨量受台湾山地的雨影效应影响明显,各地各月随着风向的不同,雨量表现出很大的差异。福建沿海一线存在着一个雨量低值区,主要是由于该地带所处的地理位置及地形条件所决定,与台湾山地的雨影效应无关。  相似文献   

16.
基于2006~2007年福建沿岸海域4个航次的底拖网调查,分析了福建沿岸海域石首鱼科鱼类的资源现状.结果表明:4个航次共捕获石首鱼类16种,其中春季捕获石首鱼类10种,夏季和冬季均捕获14种,秋季捕获12种.不同航次捕获的石首鱼类占所有鱼类总渔获量的比例为10.43%~23.23%,平均15.71%.平均资源密度和平均个体密度分别为81.49 kg/km2和3 663.06 ind./km2.平均资源密度和平均个体密度均以秋季最高,分别为130.02 kg/km2和5 702.64 ind./km2.闽东沿岸海域、闽江口及其附近海域、闽中沿岸海域和厦门沿岸海域石首鱼类的全年平均资源密度分别为70.75、96.23、22.54和84.57 kg/km2.在各种石首鱼类中,叫姑鱼(Johnius belengerii)的资源密度和个体密度最大,其次是丁氏(Wak tingi).叫姑鱼的相对重要性指数最高,为871.01,仅叫姑鱼为优势种.与近20 a前的调查资料相比较,石首鱼类的渔获量占鱼类总渔获量的比例升高,但资源密度显著下降,必须采取措施,避免开发强度的继续增加,以利于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7.
台湾海峡1989年初冬海面温度场和流系的卫星遥感初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应用NOAA卫星AVHRR热红外遥感数据,通过计算机运算处理获得的海面温度专题图象,对台湾海峡及其邻近海域1989年初冬海面温度场及流系(黑潮、台湾暖流、浙闽沿岸流、南海暖流及台湾浅滩上升流)进行初步分析,利用卫星遥感手段佐证了过去用传统海面船测方法得出的一些结论,并获得了一些与过去有异的结果,得出1989年初冬浙闽沿岸流可达福建泉州湾和厦门港附近等结论,同时发现了该海域流系边界形成的几处波长在30~100km不等的切变波.  相似文献   

18.
台湾海峡西岸近40年的气候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鹿世瑾 《台湾海峡》1994,13(1):62-70
本文以平潭,东山两海岛气象站的资料为主要依据,用统计学的方法研究了近40a台湾海峡西岸的气候变化(气象要素和灾害天气的变化),并对沿海种植防护林所产生的局部气候效应了分析,与同期福建省的气候变化相比,既有相同的趋势,也有海峡自身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辽宁沿海地区风能资源时空分布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1997~2007 年辽宁省7 个海洋站和2007~2008 年3 个临时观测站的实测数据, 使用GIS 的反距离加权插值法, 初步分析了辽宁省沿海风能资源时空分布。结果为: 辽东湾沿岸风能资源丰富, 年平均风功率密度可达250 W/m2, 大连南部和东南沿海风能资源次之, 年平均风功率密度达到175 W/m2,丹...  相似文献   

20.
陈千盛 《台湾海峡》1997,16(1):94-99
根据有效风速(3 ̄20m/s)的累积小时数、有效风能密度、风能季节变化以及30a一遇的最大风速等指标,将福建省划分为风能丰富、较珂利用和贫乏4个区,7个副区。通过分区找出全省各地风能资源的差异,为充分开发和利用风能资源提供资料和依据。文中还提出了风能开发利用的设想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