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友华 《高原地震》2007,19(2):73-75
1 西部防震减灾现状及面临的形势 1.1西部防震减灾现状 西部地区的各级政府历来都高度重视防震减灾工作,始终坚持“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基本方针,科学决策、及时部署,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与地震灾害进行了顽强斗争。经过40年持续不懈的努力,西部地区防震减灾能力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特别是“十五”期间,西部地区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预防和紧急救援三大工作体系基础建设有了明显进展,西部地区防震减灾事业在保障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中正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中国区域防震减灾能力的综合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科学认识中国防震减灾能力的区域差异,实现中国防震减灾资源的合理配置为目标,从绝对和相对2个层面分析了区域防震减灾能力的内涵,进而构建了围绕1个目标层,设定3个准则层、13个指标层和16个变量层的区域绝对防震减灾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分别提出了区域绝对和相对防震减灾能力的评估模型,并绘制了中国区域绝对和相对防震减灾能力分布图.结果表明,中国区域绝对和相对防震减灾能力都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差异,前者与后者之间的分布特征也是截然不同的,即绝对能力表现为东部地区普遍高于全国平均能力水平,中部和西北部地区大多持平或低于全国平均能力水平,青藏高原地区最低;而相对能力则表现为能力低值区集中分布于华北、南北地震带、东南沿海和东北平原等地.  相似文献   

3.
核电站是安全性要求极高的特殊工程.建设数字地震监测台网,是做好核电站防震减灾工作的有效措施.田湾核电站数字地震监测台网的建成,不但使核电站从此有了守护神,同时也明显增强了该地区的防震减灾能力.  相似文献   

4.
冯韬 《四川地震》2019,(2):45-47
受众参与是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工作的重要基础。从传播学仪式观的理论视角,以云南防震减灾科普民歌为案例,提出在云南少数民族地区有效开展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工作的对策建议:①细分受众,有针对性地开展防震减灾科普宣传;②强调受众参与,强化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实效;③创新形式,依托少数民族地区喜闻乐见的文艺体现形式开展防震减灾科普宣传。  相似文献   

5.
何熙平 《华南地震》1997,17(1):71-74
珠江三角洲地区是全国地震点监视防御区,也是全省防震减灾工作“九五”计划的重点地区,本文叙述了珠江三角洲地区防震减灾工作的战略意义及震害特点,提出了该区防震减灾工作的重点以及当前需做好的几若工作。  相似文献   

6.
经中国地震局批准,由甘肃省地震局和西部各有关省、市、自治区地震局倡议发起,西部地区各级政府和防震减灾工作管理部门参加的“中国西部防震减灾论坛”今天在甘肃省酒泉市正式成立并举行首届大会,并将对西部防震减灾工作进行深入研讨。中国地震局刘玉辰副局长和中国工程院谢礼立院士等莅临指导,中国地震局有关部门和西部省、市地震部门领导及专家学者光临会议,这不仅是我省防震减灾工作的荣誉,而且也是西部地区防震减灾发展历史上的一大喜事。在此我代表甘肃省政府表示衷心的欢迎与祝贺。中国西部地区约占全国面积的三分之二,是我国强地震…  相似文献   

7.
当前,城市防震减灾宣传工作卓有成效,但在存在诸多困难的广大基层,特别是农村地区的防震减灾宣传工作还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作者在借鉴一些基层地震部门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总结出了做好基层防震减灾宣传工作的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8.
韩林  郑燕 《高原地震》2005,17(3):63-66
阐述了青海省民族地区开展防震减灾宣传工作的重要性及如何行之有效地进行防震减灾宣传工作。  相似文献   

9.
鲁西南地区中小学生防震减灾科普认知及需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鲁西南地区中小学生对防震减灾科普的认知情况及需求,采用问卷调查等方法对鲁西南地区典型城市菏泽市开展了此次研究。研究发现,该地区中小学生总体上在地震科学常识、地震部门工作内容以及避震救助技能和识别谣言能力方面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但在部分题目上也存在认知度较低的状况。在防震减灾科普的态度和需求偏好方面,97.04%的学生表示愿意参加防震减灾知识培训,大部分学生还是偏好传统媒体的渠道与形式。另外,在示范与非示范学校、城区与乡镇学校、中学与小学的对比中,发现了明显的群体差异性。本次调查对今后开展山东全省公众的防震减灾科普认知及需求状况研究提供了一定的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10.
分析我国东部地区地震活动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确定了东部地区防震减灾工作的战略重点是城市,提出东部城市防震减灾工作的八项战略措施,以达到“经济发达的东部城市具备抗御6级左右地震的能力”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提高农村地震灾害防御能力,既是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维护广大农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要举措。在分析宁波市农村地区在地震灾害防御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宁波市农村防震减灾能力建设的对策措施。对其它地区特别是少震弱震区加强农村防震减灾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以长三角地区典型城市嘉兴市作为研究对象,重点介绍近几年来嘉兴市开展防震减灾工作取得的一些成效、面临的困难及相关解决对策,旨在为全国既是少震弱震区,又是经济发达地区的城市开展防震减灾工作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3.
防震减灾新闻宣传是一项全面、客观、及时、准确报道防震减灾活动的重要工作。对于增强社会防震减灾意识和能力,维护社会稳定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现代社会网络化、信息化的发展,它的作用愈加明显。文章从分析防震减灾新闻宣传工作存在的问题入手,层层拨开,深入分析解决方案,为防震减灾新闻宣传提出新的机制。  相似文献   

14.
防震减灾科普场馆作为科普宣传公共场所,是防震减灾科普宣传的重要窗口,承担着科普知识传播、科学思想传播、科技成果推广和科学方法普及的职能。本文通过探讨防震减灾科普场馆运维意义和现状,分析了当前防震减灾科普场馆现阶段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通过转变管理模式、创新经营机制、提高服务质量等方式促进高效发展的策略,以期为其他地区防震减灾科普场馆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5.
张玮  肖建华 《高原地震》2007,19(2):60-61
破坏性地震的特点,防震减灾工作“三大体系”(即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防御、紧急救援)的内容,西部地区地震活动的现实及西部大开发的发展战略无不要求政府充当防震减灾工作的主角,西部防震减灾工作中应突出政府的主导作用,各级政府只有将防震减灾工作纳入到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中,提供长期稳定的投入,建立、健全预警、保障体系,才有可能在实际工作中取得切实的减灾效果。  相似文献   

16.
李敏  钟伟 《地震科学进展》2023,(12):581-588
社区是韧性城市建设的排头兵,是减轻灾害风险,指导工作优先开展次序的先锋队,社区居民是灾害风险的主要应对者和直接受害者,社区防震减灾工作的顺利开展是现代化防震减灾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开展社区防震减灾工作仍存在诸多困难,基于嘉兴某社区防震减灾工作现状,提出针对东部地区防震减灾工作指南建设架构,以做到有计划、有准备地防御地震灾害,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轻地震可能给社区所带来的危害,帮助社区工作者和居民提高地震灾害的风险意识,培养社区地震灾害的应急文化,促进辖区社区稳定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朱泽 《地震学刊》1999,(B02):23-26
回顾两次溧阳地震,总结两点经验教训:1.地震监测预报应与防震减灾一起抓;2.抓防震减灾工作应;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进而提出现在的防震减灾工作应加强地区的地震监测工作,应强化防震抗震措施以及做好防震减灾宣传,制订震前预案震后救护救灾等工作。  相似文献   

18.
以少震弱震的江西萍乡地区为例,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分析了该区民众防震减灾意识的现状及特点,讨论了相应的防震减灾宣教意义。主要结论如下:1)当地民众对本地灾害的认知情况与灾害的实际发生频率基本一致;对地震等本地少发灾害影响的认可性不高。2)民众的防震减灾意识薄弱,对地震灾害基本概念了解不足,地震谣言辨识能力差,基本防震减灾技能掌握不全面。3)获取防震减灾知识与技能主要通过新闻媒体和学校。4)民众学习防震减灾知识与技能的意愿强烈。因而,有针对性地开展防震减灾教育和宣传工作,加强地震应急演练,对于提高当地民众的防震减灾技能和灾害意识,减少地震灾害损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卢振恒  杨军 《地震学刊》1999,(B02):77-80
20世纪70年代,江苏溧阳在5年内发生两次中等强度的地震,其破坏之重、影响之大,前所未有。溧阳地震是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地区震级不大,震害严重的有名震例,认真总结溧阳地震的经验教训,为全面贯彻落实《防震减灾法》,推进防震减灾事业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城市防震减灾能力的评价研究作为国家防震减灾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关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是一项基础性和公益性研究工作,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完成国务院2004年所提出的"在未来的十五年内(2020年以前)使我国基本具备综合抗御6级左右、相当于各地区地震基本烈度的地震能力,大中城市、经济发达地区的防震减灾能力力争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城市防震减灾能力的评价研究起步较晚,是地震工程研究的难点和热点课题之一,更是现代社会对地震工程界提出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进行的城市防震减灾能力标定及可接受风险研究不仅可以使城市灾害损失定量化评价成为可能,而且可为评价城市防震减灾能力提供客观的度量标准,有助于科学合理地指导城市的防震减灾决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