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世界经济地理是经济地理学的重要分支和区域地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作为经济地理学的重要分支学科,其形成发展与经济地理学同步。世纪之交,伴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跨国间的经济联系和全球性经济问题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我国经济国际化程度也日益提高。在这一背景下,国内世界经济地理工作者的研究重点亦由区域差异转移到区际联系,国际分工、国际贸易、国际投资、  相似文献   

2.
本文试图从理论上探讨世界经济地理研究的依据和体系,及讨论现行教材编写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编写的新建议。由于世界经验地理侧重研究经济区--经济地域--经济地域系统及其运动规律,因而存在着经济区域级别差异。为此,本文认为教材编写时条件要素要与经济地域和经济地域系统形成发展过程-起进行讨论,要体现研究对象的等级层次关系,突出城市或城市群的地位与作用,并要加强国家经济国际化进程对经济地域形成发展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3.
《地理学报(英文版)》2011,21(3):574-574
Du Debin (Editor) Beijing: Higher Education Press, 2009. iv and 569 pp.,maps, tables, and references. $42.10. paperback (ISBN 978-7-04-020750-7). Reviewed by George C.S. Lin,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Hong Kong. One of the noticeable consequences of China’s opening up and integration into the world economy has been an explosive demand for intellectual dialogue and knowledge exchange  相似文献   

4.
世界经济地理是我国普通高等学校特别是师范院校地理学及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在日益全球化的今天,学习和掌握世界经济地理知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为重要。然而,长期以来,我国高校世界经济地理的教材建设一直十分落后,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和教学的需求。为此,笔者自2004年着手世界经济地理教材的编写,在参阅国内外众多相关教材的基础上,拟定教材编写提纲,并邀请我的同事冯春萍教授、西北大学的李同升教师、南京师范大学的赵媛教授、沈阳大学的张志全教授等多名专家进行编写。  相似文献   

5.
《世界经济地理》教学内容改革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和课程体系改革》是国家教育部为推进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强化素质教育,为培养适应21世纪基础教育和科技、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新型人才而制定的。《世界经济地理》作为高师地理专业四大骨干课程之一,理应顺应时代的发展,在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改革。本文结合自己多年来从事《世界经济地理》教学的一些做法和体会,对《世经》教学内容的改革作初步探讨,以求教于大家。1 《世界经济地理》教学内容改革的核心———“全球观”的…  相似文献   

6.
王晓文 《福建地理》2002,17(2):20-22
地理理科基地的《世界地理(经济部分)》教学工作有着其本身的特殊性和专业性。因此,必须根据基地专业的培养目标,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上进行改革,变传统的被动式学习为主动的、探究式学习。  相似文献   

7.
王晓文 《福建地理》2001,16(1):52-54
本文是笔者对所从事的高师《世界经济地理》教学工作的总结和体会,由于《世界经济地理》课程本身的特殊性和专业性,本文认为不仅要在教学中及时对教学加以改革和创新,而且要根据高师的培养目标在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上进行改革,变传统的被动式教学为主动式教学。  相似文献   

8.
俞鸣同 《福建地理》2002,17(2):10-11
地质学和地理学学科关注的重点有所不同,地质学关注地球内三圈问题,而地理学关注外三圈情况。如果机械地把地质学知识缩写成地理专业学生的课本,他们可能会不理解地质学和地理学的关系。为此,应根据地理学关注的主要问题(即,那些地方有什么?为什么会这样?人类应该怎么办?)来编写地理专业学生用的地质学教材。  相似文献   

9.
本文是笔者对所从事的高师《世界经济地理》教学工作的总结和体会.由于《世界经济地理》课程本身的特殊性和专业性,本文认为不仅要在教学中及时对教学加以改革和创新,而且要根据高师的培养目标在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上进行改革,变传统的被动式教学为主动式教学.  相似文献   

10.
最近,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刘南威教授主编、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自然地理学>(第二版)经教育部组织专家评审为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这是我国地理学界在大学教材建设方面取得的重要成果.  相似文献   

11.
陈澄教授,我国第一位地理教学法专业硕士研究生,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中国教育学会地理教学专业委员会前理事长。 陈澄教授在从事教育工作时,主要承担《地理教育学》《地理教学论》《地理教学法》等课程的教学工作,主编过相关内容的多本书籍,如《地理教育测量与评价》《地理教学论与地理教学改革》《地理课堂教学设计》等。  相似文献   

12.
地理理科基地的《世界地理(经济部分)》教学工作有着其本身的特殊性和专业性。因此,必须根据基地专业的培养目标,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上进行改革,变传统的被动式学习为主动的、探究式学习。  相似文献   

13.
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建所70年来,世界地理研究由于坚持了紧密为国家政治斗争和社会经济建设服务的正确方针,在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国家与区域地理的综合研究、部门地理与专题研究、中外对比研究、世界地理知识普及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研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超前性不够、系统性不强、研究手段落后、资料来源单一、成果...  相似文献   

14.
《地理科学》创刊14年来,从立足国内,面向全国,到走向世界的成功实践,进一步明确了办刊指导思想,总结了经验,阐明了主编黄锡畴教授在《地理科学》和《中国地理科学》(英文版)创刊与办刊过程中的指导作用和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中学新课程改革中,已经确定了“国家教材”、“地方教材”、“校本教材”三个层次的教材体系。在中学地理教材体系中,国家教材已经采用“一纲多本”的方式,出现了人民教育出版社版、湖南教育出版社版、上海教育出版社版、中国地图出版社版等等中学地理教材;原有的地方教材《乡土地理》也有所发展。有的学校根据本校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郭声波  马强 《地理研究》2003,22(6):809-809
在举世瞩目的三峡水库蓄水工程开始前夕,西南师范大学蓝勇教授主编的《长江三峡历史地理》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可以说是从学人角度为这项伟大的世纪工程献上了一份特殊的厚礼。《长江三峡历史地理》系国家社会科学“九五”规划项目,也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研究三峡地区历史地理的大部头学术著作。通读《长江三峡历史地理》,明显地感到该书体现了以下几个特色:一、浓重的现实关怀和服务意识历史学早有经世致用的传统,历史地理学更是与社会现实、国计民生关系密切。可以说关注现实是区域历史地理学的一个重要理念和功能。当三峡蓄水高度达到175米时,不难想象千年三峡历史风貌势必大有改变,并不可避免地带来许多自然与现  相似文献   

17.
青海省是一个以少数民族广泛分布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区,南界川边的阿坝、甘孜两个民族自治州,东南为甘南藏族自治州,东邻西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则居于其西北,东部及东北部与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兰州市、河西走廊等地相依,青海高原为青藏高原的重要组成部分,青海东部河湟地带处于青藏高原向黄土高原的过渡区域.因此,作为一个研究单元青海具有典型意义,地理学界和历史学界对这一特殊区域均较为关注,相关学术成果丰富.然而,遗憾的是,较之东部已经逐渐精耕细作的区域历史地理研究,由于学术兴趣或学养以及其他种种原因,以历史地理视角治青海学术的研究并不多见,系统论述历史时期青海经济发展与布局,并探讨其人地关系的成果则告阙如.2011年11月,四川大学出版社推出陈新海教授的新著《青海地区历史经济地理研究》,相关状况始有所改观.由于其选题及学术价值,该著作刊行还获得了国家出版基金项目资助.全书约30万字,由绪论、青海地区的自然环境、汉代以前青海地区的环境与经济、青海农业经济的兴起与衰退、青海农业经济的恢复、青海农业经济的发展、青海农业经济发展与环境、青海城镇的初步发展、青海城镇的发展与环境、青海地区的游牧部落与畜牧业经济、青海灾异状况的整理与研究、结语等部分构成,结构合理,井然有序,文笔流畅,宏观论述与个案探讨兼顾,行文亦颇富匠心.  相似文献   

18.
地理教科书既是一种由编写者创造的文化产品,又是地理课程的具体化并成为教学的基本依据。地理课程在中国中小学课程设置中具有悠久的历史,"中国百年中小学地理教科书的变迁研究"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百年教科书整理与研究》的子课题,该项研究对地理教育继往开来有重大意义。为了配合这项具有历史意义的研究工作,本刊特开设"地理教科书百年变迁研究"专栏,刊登相关研究文章,希望广大读者和作者予以关注与支持,积极参与。  相似文献   

19.
经济全球化变革下的世界经济地理与中国角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晟君  杨博飞  刘逸 《地理学报》2022,77(2):315-330
经济全球化浪潮下的世界经济地理格局和中国角色演变一直以来都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然而当前学界偏重从国家经济模式和国际贸易角度来解释这种格局的变化,而较为缺乏基于生产组织视角的经济地理解释。因此,本文从经济地理视角出发,解析经济全球化浪潮下世界经济地理格局变动与中国角色的演变。本文揭示了在三次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世界经济地理格局从“核心—边缘”到“链式重构”再到“网络不均衡”的演变过程,以及经济全球化的驱动力如何从“贸易全球化”转变为“生产全球化”,继而朝“多元全球化”演进。本文还论述了中国如何通过战略耦合模式的动态调整实现从经济全球化的参与者到变革者的转变。本文认为这种角色转变,改变了西方发达经济体对后发经济体的预设发展路径,以及经典的产业梯度转移理论所预测的空间秩序,为全球化格局的变动带来新的重构动力与可能。最后,本文结合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全球爆发带来的影响对未来经济全球化发展存在的可能路径进行分析,并从经济地理学视角为中国未来经济全球化发展道路选择提供了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20.
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原中国地理学会自然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华南师范大学刘南威教授主编的<自然地理学>教材,是为配合我国新世纪地理院系所属各专业课程改革而适时推出的一部新编自然地理基础教材.概括起来看,该教材的突出特点就是在基础与新知、传统与现代、系统与综合方面取得了很好的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