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介绍了乌鲁木齐地区夏季大降水专家系统的知识库,包括从天气学角度对影响乌鲁木齐地区大降水的天气系统的分型、因子的挑选及规则库的建立等,试图通过制作单站大降水专家系统来提高单站大降水的预报准确率。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用人工智能专家系统的方法预报西南低涡的发生、发展。它提炼了四川天气预报工作者多年的预报经验。在微机上建立知识库,模拟预报员的思维方法进行推理.制作夏季西南低涡的短期预报。  相似文献   

3.
目前,新疆大降水的落区和强度预报还是一个难点.为此,我们利用欧洲中心数值预报产品、日常天气图和经过整理、归纳、提炼的预报经验、预报模型,构造了乌鲁木齐地区春季24小时中量以上降水预报专家系统的知识库,下面介绍本知识库.  相似文献   

4.
7、8月份是甘肃河东各地中雨以上大降水的集中出现期,为提高分片落区短期预报质量,本文针对河东的陇东、中部、陇南、甘南四片分别建立7、8月中雨以上预报专家系统知识库,综合分析,逻辑推理,在 IBM—PC 或兼容机上实现运行,得出预报结论。知识库是专家系统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  相似文献   

5.
根据春夏季天气预报服务的需要,于1986年3月建立了昌吉地区短期大降水预报专家系统,并在1986年4月-9月间进行了试报. 一、因子库气象预报专家系统是依赖于专家知识建立起来的系统,其成功与否取决于专家知识  相似文献   

6.
本系统的程序由省气象台提供,运用于暴雨和一般降水预报。一、知识库的建立本专家系统对高空的环境场采取环流分型予以描述,地面环境场采取编码的方法进行描述,现叙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选取实况资料、经验因子、ECMWF 因子,采用逐步回归方法,建立喀什、和田、阿克苏地区及主要气象台站夏季降水客观预报方程。结果表明,方程拟合率高于主观预报准确率,可为今后的业务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阿克苏地区大降水天气的气候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1961—2006年阿克苏地区气象观测站资料,从时空分布及地形影响等方面对局地和系统性大降水进行了分析;普查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降水天气资料,探讨了大降水的预报指标。结果表明:阿克苏地区大降水次数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明显增加,50%以上发生在夏季,大降水集中出现在1~3h之内,1h降水量≥10mm一般出现在下午,傍晚是高峰期。局地大降水发生次数远多于系统大降水,有78.4%的局地大降水出现在西部和山区,东部和南部以系统大降水为主。大降水的主要影响系统是巴尔喀什湖低槽和中亚低槽,中低层切变线、辐合线的暖湿区和高能区与大降水落区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9.
专家系统程序是一个以专家知识为基础,按照一定模式模拟专家思维方式来解决具体问题的计算机程序系统。本专家系统的知识库由河东各地中雨以上降水预报的经验、知识规则构成。采用不精确正向推理模式进行推理,得出预报结论。并具有解释程序以达到对推理过程透明性的要求。此外设计了知识库编辑程序和一组统计运算程序,  相似文献   

10.
一、前言预报专家系统是一种有发展前途的综合预报方法。其特点是能综合众多的专家经验(预报知识),又能充分利用计算机的记忆和快速计算能力。研制专家系统的中心环节是知识库和推理机。库中知识的来源、规则形成以及控制策略的确定都是特定领域内的专家提供的。知识库是专家系统的基础。推理机则是专家系统的网络机构。而知识库的结构、知识库的建立、专家知识的应用和系统  相似文献   

11.
知识库与推理机是专家系统的核心部分,运用知识进行推理是专家系统的工作方式.知识库是领域知识的存储器,建立知识库的首要工作是将专家头脑里的知识发掘出来,即知识获取过程,然后才是将知识以一定的形式存储在计算机内,以供计算机系统随时调用.在气象预报专家系统中需要表示的知识有两类:第一类是应用领域中的大量事实和规律;第二类是专家解决该领域问题的思想方法. 在长期的预报实践中我们知道,一定的  相似文献   

12.
章以夏季7-8月的降水量为气候背景,对乌拉特中旗的单站降水,运用气象专家系统开发工具MEST(Meteorological Expert System Tool)构造中旗夏季单站中-大雨预报专家系统进行降水预报。  相似文献   

13.
天气预报专家系统是通过编制计算机程序来模拟预报工作者分析、制作天气预报的逻辑思维过程而建立的人工智能系统.知识库是预报专家系统的核心.本文选择服务要求迫切、预报难度极大的暴雨,建立预报专家系统知识库,以期达到暴雨预报客观、准确、快速的目的.在近两年边建库、边试用的预报服务中取得了较好效果.一、建立知识库的几个原则知识库中知识数量的多少和质量的优劣以及表达是否适当,是专家系统预报效果好坏的关键.本文掌握了以下几个原则.(一)考虑形成暴雨的各种条件,运用多方面的预报信息,根据总体综合性原则,建立因子库和预报规则.过去的预报指标大多是从天气图上总结的,一般只能反映形成暴雨的形势背景和影响系统,部分条件可以粗略地反映水汽输送情况.本文又补充了两方面内容.一是分析使用多年,效果较好的能量经向剖面图,以了解暴雨发生前的环境物理条件,大气的温湿特征及  相似文献   

14.
利用2001~2004年4~10月的降水量和常规观测资料,分析了发生在阿克苏地区中量以上降水的比湿场和水汽通量场的特征;通过分析T213预报产品中的相对湿度、温度露点差和水汽通量预报场演变与阿克苏地区降水的关系,得到一些有参考价值的物理量预报场特征。  相似文献   

15.
中雨以上降水过程分片预报专家系统5、6、9月知识库主要有三部分内容组成:一、天气分型;二、分片消空;三、分片中雨以上降水过程预报。分别简介如下。一、天气分型从预报经验入手,经过普查历史天气图,确定利用500百帕风场及△T_(24)、△H_(24)等简单的因子及其组合,将1980-1986年5、6、9月共637天进行逐日分型,对照河  相似文献   

16.
贵州地区夏季降水特征及其预测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贵州地区52个测站1961~2000年夏季(6~8月)降水资料,采用突变分析、小波分析等方法,对贵州夏季降水的时间变化特征进行了诊断分析,并运用均生函数对贵州夏季降水建立预测模型,进行试报和预报检验。结果表明:贵州地区近40a来夏季降水呈上升趋势,具有明显的年际变化特征;夏季降水比较明显的突变点出现在1971年和1994年(没有通过显著水平a=0.05的信度检验),其1971年后到1994年前降水为减少趋势,1994年后降水开始增多;夏季降水在年际尺度上主要存在显著的准2a、准4a和4~6a、8~10a周期振荡;均生函数对夏季降水预测效果较好,尤其对极值的预测,效果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7.
新疆巴州地区夏季降水的变化特征及其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使用统计方法对新疆巴州地区夏季降水的空间分布和时间演变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 1 )巴州夏季降水主要存在两种空间分布型式 ;( 2 )近 4 0年巴州夏季降水呈增加趋势 ;( 3)巴州夏季降水存在明显的 5年和 2年周期变化。最后 ,建立了夏季降水的预报方程并进行了预测试验  相似文献   

18.
宋文玲  顾薇  柳艳菊  刘长征 《气象》2013,39(9):1204-1209
本文利用黄河中游61站降水资料,分析了其变化规律和同期及前期环境场特征,并建立了夏季降水预测模型。研究发现:黄河中游夏季降水具有显著的年际变化特征,显著周期在3年左右;黄河中游夏季降水主要受到同期东亚高空急流、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以下简称副高)以及贝加尔湖附近低槽的影响,当急流和副高偏强(弱)偏北(南)、贝加尔湖附近高度场偏低(高)时,黄河中游降水偏多(少)。另外,前期秋季南方涛动指数、北非副热带高压(20°W~60°E)、南海副热带高压(100°~120°E)、北半球副高强度及北半球极涡强度发生异常时,对夏季环流产生影响,从而影响黄河中游夏季降水,据此,建立预测模型。评估发现该模型具有较强的预测能力,可用于黄河中游夏季降水的定量预测。  相似文献   

19.
中国东部夏季降水与东亚垂直环流结构及其预测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韩雪  魏凤英 《大气科学》2010,34(3):533-547
本文在分析中国东部夏季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基础上, 从东亚高、中、低层大尺度环流异常着手, 选取对中国东部夏季降水异常有显著影响的大气环流预报因子, 分别应用逐步回归和最优子集回归法两种统计降尺度方法, 以动力气候模式CAM3.1预报输出的大气环流预报因子为基础, 以中国东部夏季降水的典型空间分布型为预报对象, 建立动力与统计相结合的中国东部夏季降水预测模型, 并对1981~2000年的中国东部夏季降水进行回报试验。结果表明: 中国东部夏季降水具有4类典型的空间分布型式, 且具有显著的准2年和年代际尺度振荡周期; 东亚高、中、低层大气环流异常的特定配置, 对东部夏季降水的空间分布型有显著影响; 使用两种降尺度方案建立的动力与统计相结合的预测模型对中国东部夏季降水异常具有一定的预报技巧,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动力模式对中国东部夏季降水的预报效果。  相似文献   

20.
游景炎 《气象》1986,12(8):38-38
北方暴雨预报专家系统研讨会于5月份在山东省泰安市召开。 课题组的九省市代表在会上分别介绍了自己的专家系统,并在IBM-PC/XT微机上操作表演。山东、内蒙、宁夏、新疆等省区的专家系统也在会上进行了交流。其中大气所的“天气预报专家系统中知识表示方法的探讨”一文,受到普遍关注。 参加本次交流的专家系统有如下特点: 1.知识库基本上是以预报员的预报思路建立的,并吸取了北方暴雨的科研成果; 2.多种方法综合应用。包括天气分型和预报指标、数值预报产品、MOS方法,卫星云图资料、相似原理及预报集成等; 3.应用了以概率统计方法为基础的多种推理模型; 4.采用了各种不同的计算机语言,发挥各自功能。 会议期间,就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认真的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