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刘开明 《云南地质》2007,26(2):253-256
灌浆自动记录仪可以准确记录灌浆全过程灌浆参数,保证灌浆原始记录资料的稳定、可靠和真实,为合理控制施工过程和正确分析判断注浆效果提供可靠的依据,使灌浆质量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2.
祝捷  罗熠 《探矿工程》2009,36(2):16-20
GJY灌浆自动记录仪后处理软件主要配合G JY系列灌浆自动记录仪使用,用于采集、分析和管理各类灌浆施工数据。主要介绍了该软件的研制背景、功能设计、开发平台、体系结构、数据结构、运行平台、主要功能、当前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效果及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3.
岩溶地区土洞地基灌浆处理过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青 《地质与勘探》2012,48(1):1900-6-8-164
[摘 要] 灌浆是岩溶土洞地基处理的一种常用方法,灌浆压力对灌浆施工的有效性有着至关重要 的作用。针对岩溶地区土洞地基所处地质环境的复杂性,为了科学合理地确定其灌浆施工过程中的灌 浆压力,本文通过传统理论力学分析方法以及数值模拟方法对灌浆过程中灌浆压力变化及其引起的整 个地基应力应变场的变化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同时与施工现场监测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 明:在灌浆施工过程中,合理适当的灌浆压力既能确保浆液充分填充土洞,又不会破坏原土体结构;通过 对原土体抬升位移的监测,能准确预测与控制施工时的灌浆压力;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结果和现场情况 吻合较好,为灌浆工艺施工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与指导。  相似文献   

4.
高明 《地下水》2014,(4):182-184
黑河大坝渗漏主要通过单薄分水岭向大坝下游和渭河谷地渗漏。针对古河道的渗漏问题,通过对古河道单薄分水岭地质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资料分析,探寻单薄分水岭基础渗漏的地质原因及渗漏特征;采取灌浆试验确定实用的灌浆孔距(2.0 m)和灌浆压力数据(3.0 MPa)及“孔口封闭法”,作为防渗帷幕灌浆施工的主要方法。通过对古河道单薄分水岭基础防渗帷幕灌浆施工处理,解决了大坝渗漏难题,确保大坝正常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5.
袖阀管法灌浆施工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武建 《化工矿产地质》2004,26(1):51-52,58
在长沙市第一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截污干管地基防渗灌浆工程中,采用了袖阀管灌浆法施工工艺,根据其工艺流程,主要对成孔、套壳料配方及浇注、灌浆材料以及灌浆过程等关键工序进行质量控制,并在灌浆施工过程中对所遇到的不同特殊情况采取了不同的处理方法,其工程防渗加固质量完全满足设计要求。这也表明袖阀管灌浆法适用于粘土、粉细砂砾等松散地层中的劈裂灌浆施工。  相似文献   

6.
根据东升水电站导流墙固结灌浆施工实践,总结了崮结灌浆过程中钻孔、裂隙冲洗、压水试验、制浆、灌浆、封孔的原则和注意事项。对灌浆过程中所遇到的漏浆及串浆特殊情况,分别采取了待凝及塞住串浆孔的措施,并取得r较好的灌浆效果。  相似文献   

7.
刘福臣  程兴奇 《岩土力学》2009,30(8):2452-2456
土坝劈裂灌浆对坝体的应力、应变、稳定的影响很大。采用Duncan-Chang非线性模型,模拟了某土石坝劈裂灌浆的灌浆-停灌施工过程,进行了应力、应变、稳定有限元分析。劈裂灌浆可以同时增大大小主应力,在灌浆轴线附近区域,小主应力增加幅度大于大主应力增加幅度,应力水平较灌浆前降低,土坝稳定性增加。与原型观测资料进行对比分析,表明计算结果与实测资料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g2000灌浆自动监测系统的组成、特点,并通过其在小浪底灌浆6子标“GIN”灌浆中的实际运用,对系统本身作了进一步的评价,肯定了“一机多控,自动化灌浆系统”在未来灌浆工程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黄辉  伍远鹏 《探矿工程》2012,39(5):81-84
两河口水电站初期导流洞发育有较多断层及绢云母板岩夹层,尤其是以f25、f3、f8系列,f4、f28等断层由多条次级错动带组成,破碎带宽度大,岩体完整性差,围岩极不稳定。为了确保导流洞运行安全,需对导流洲洲内Ⅳ类、Ⅴ类围岩区域进行固结灌浆施工并根据要求进行灌浆试验。主要介绍了固结灌浆试验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10.
黄全海  赵尊亭  王利芳 《探矿工程》2015,42(11):66-69,79
由于施工质量问题,洛阳一个赤泥库大坝在试运行中发生大面积渗漏及管涌。在对渗漏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实施的在坝内坡增设土工膜、坝轴线上游增设帷幕灌浆防渗墙、坝体下游坡面增设排渗沟和排水棱体等抢险加固措施,有效地解决了坝体渗漏问题。在灌浆处理过程中,针对筑坝材料的复杂性和不均匀性,通过施工前的灌浆试验,取得了适合本场地条件的钻孔施工工艺参数及灌浆方式、灌浆压力、灌浆段确定、水灰比比级等施工技术参数,确保了灌浆处理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矿井斜井开拓安全通过新近系砂砾石含水层是一个普遍的难题,为给斜井地面预注浆或帷幕注浆法过砾石层提供依据,新矿集团在内蒙古自治区上海庙西矿区黑梁煤矿主副斜井附近对总厚20—30m的新近系砾石层(夹砂质粘土层)进行了专门注浆试验及抽水、取心等对比验证工作。结果表明。松散一半胶结砾石层虽然在超过1MPa的注浆压力“阀值”后具有一定的可注性,但浆液扩散范围小于2-3m,而且扩散方式不规则、不可控、形不成可靠的浆液扩散加固圈,对砾石层的含、导水性未发现有改善效果。通过本次试验,较好地掌握了松散一半胶结砾石层注浆性能,获得了有关注浆参数和经验,对类似地层的注浆改造和井巷工程的安全施工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矿山帷幕注浆特殊地层施工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有效保护环境水资源,实现矿产资源的合理开采,矿山治水常采用帷幕注浆手段,在遇到溶洞发育地段时,常表现出透水性强、注浆量大,难达到结束标准等现象,根据中关铁矿帷幕注浆工程中所遇到的溶洞特点,将溶洞划分为不同的类别,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了注浆添加料的选择,从理论的角度介绍了溶洞注浆的方法以及浆液扩散形式由"管道流"向"渗流"的转化过程,并对现场操作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对于类似工程帷幕注浆溶洞处理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在帷幕注浆施工中,注浆压力是一个重点控制的内容,通过注浆压力的分析、研究,可以判别浆液在岩石裂隙中充填、扩散、挤密过程,从而调节浆液浓度变化、控制注浆量,在很大程度上能控制帷幕注浆治水效果及经济成本。结合赵家湾铜矿帷幕灌浆治水工程,分析了帷幕注浆施工中浆液在岩石裂隙中充填、扩散、挤密过程注浆压力的变化规律,为注浆施工的压力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李娟 《探矿工程》2014,41(4):82-84
盾构是城市地铁最为有效的施工手段,在施工掘进参数设置合理的情况下,其关键技术之一是掘进过程中的同步注浆,通过设置合理的同步注浆参数,可以有效降低对地表周边环境的影响。通过定量分析同步注浆注浆量和注浆压力,提高盾构施工参数控制水平,所得的结论可以应用于依托工程,并可为其他相关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淮南某矿井胶带机巷离地表深度约730m,在掘进中遇到岩体破碎带。由于破碎带厚度大,且富含水,造成了巷道变形严重,无法贯通。在分析矿区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实施了地面预注浆技术来加固破碎岩体:采用定向分支孔钻进技术以减小钻场征地面积和节约钻进工程量;运用飞管技术加固造斜段钻孔孔壁;根据窜浆钻孔的孔间距及井下漏浆点位置,确定浆液扩散半径;根据漏浆量及巷道变形观测结果确定注浆对巷道影响区的范围,并依此调整注浆参数和注浆结束标准。最后提出了地面注浆期间须加强井下巷道监测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山东单县煤田陈蛮庄煤矿松散层厚度为527.5m,预注浆段井深为750.-758.40m,预计涌水量为26m^3/h,为有效治理工作面水害,确保井筒的安全施工和进度质量,根据基岩段围岩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设计了10个预注浆孔,注浆段混凝土材料由C40变为C70,确定含水层预注浆的止浆垫厚度为10m,预留岩帽厚度为4.5m。在注浆时采取高压分段注浆的方法,结果使主井涌水量减少到2.4m^3/h,效果显著。通过此次注浆,总结出了"探、注、堵"等一套深立井基岩含水层综合注浆堵水施工技术,对深立井井筒工作面探水预注浆和安全施工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脉动注浆虽已在注浆防渗加固工程中得到推广应用,但浆液在脉动压力下的渗透扩散机制却鲜有报道,导致理论远滞后于工程实践。以宾汉流体流变方程、渗流方程及颗粒沉积理论为基础,推导了脉动压力下宾汉流体的渗透扩散理论计算公式,分析了脉动注浆参数对浆液扩散距离的影响,并通过室内注浆模拟试验对其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脉动压力下宾汉流体渗透注浆扩散理论计算值与试验实测值间存在一定误差,但能满足工程要求,可用于指导工程施工。随着脉动注浆连续时间的增长或地层初始孔隙率的增大,浆液扩散距离随之增大,而随着脉动注浆间隔时间的增长或地层初始孔隙率的减小,浆液扩散距离随之减小,实际注浆工程中为确保有效的浆液扩散距离,宜根据岩土体孔隙率合理地调节脉动连续时间和脉动间隔时间。研究成果可为脉动注浆理论研究提供借鉴,为实际施工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通过对劈裂式灌浆机理的分析,针对各类坝型的特点,从施工方法、灌浆工艺、灌浆参数等方面分别分析了劈裂式灌浆技术在粘土心墙坝、均质风化料坝、砂土坝、石碴坝等坝型中的应用及高水位条件下的灌浆效果,得出结论:劈裂式灌浆技术通过改良施工工艺和浆液比重,可加快施工进度,提高浆脉厚度至20~30cm,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劈裂注浆抬升既有管道效果分析及工程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锋  张顶立  王臣  房倩  李兵 《岩土力学》2010,31(3):932-938
地铁车站施工中常穿越大量的市政管道,由于隧道开挖引起地层损失和地表沉降,地下管道将会发生变形,往往影响地铁施工,注浆是对地下管道进行沉降控制的主要技术措施。以北京地铁黄庄站下穿热力管道抬升注浆工程为研究对象,利用三维有限差分数值方法分析了新建车站开挖引起超大管道的变形特征。结果表明,在抬升区注浆单元施加膨胀压力可以较好模拟注浆抬升既有管道的效果;采用应变软化模型,可以有效模拟土体材料的弹塑性力学行为,反映注浆完成后浆脉的固结和周围土体的湿陷作用。对比注浆抬升模拟计算和沉降监测结果,验证了有限差分数值方法模拟劈裂注浆抬升管道过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同时模拟分析注浆抬升管道的影响因素,获得了一些规律性的认识,为劈裂注浆抬升地下管道工程的施工和设计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