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前言由UNESCO(联合国教科文组织)、ICES(国际海洋考察理事会)、SCOR(海洋研究科学委员会)和IAPSO(国际海洋物理科学协会,其前身为IAPO——国际物理海洋学会)共同赞助,推荐人选共同组成的JPOTS(海洋学常用表和标准专家联合小  相似文献   

2.
总述 196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国际海洋考察理事会(ICES)、海洋研究科学委员会(SCOR)和国际海洋物理科学协会(IAPSO)共同委任专家小组就建立国际海洋学常用表和标准提出意见。海洋学常用表  相似文献   

3.
编者按语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会同国际海洋考察理事会(ICES)、海洋研究科学委员会(SCOR)、国际海洋物理科学协会(IAPSO)发出通知:从1982年1月1日起,在全世界推行新盐标——1978  相似文献   

4.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国际海洋考察理事会(ICES)、海洋研究科学委员会(SCOR)和国际海洋物理科学协会(IAPSO)等单位组织的关于海洋学常用表和标准的联合专家小组推荐采用1978年实用盐标和1980年新的国际海水状态方程。在UNESCO出版的有关海洋科学的技术报告丛书中,可以看到他们作出这项推荐之前所发表的研究报告。  相似文献   

5.
唐启升 《海洋科学》1993,17(2):21-23
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生变化。在今后的年代里,人类活动的影响幅度将大于自然界的影响幅度。因此,80年代以来,研究全球变化成为国际科学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产生了许多与海洋科学有关的大型国际合作研究计划,如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热带海洋与全球大气计划(TOGA)、全球海洋环流实验(WOCE)、全球海洋通量联合研究(JGOFS)、海洋科学与生物资源(OSLR)和全球海洋观察系统(GOOS)等。在这些计划的发展过程中,科学家们发现海洋物理过程与生物资源变化相互关系研究方面出  相似文献   

6.
海洋研究科学委员会(SCOR,简称海科委)是国际科学联合会(简称国际科联)的下属机构,属于非政府间国际机构。海科委的宗旨是“促进海洋研究所有分支学科的国际科学活动”。海科委成立于1957年,在国际海洋科技界颇具影响,参与了几乎所有海洋科技的  相似文献   

7.
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IOC)国际海洋数据和信息交换(IODE)委员会是国际海洋数据交换的主要协调机构。此外,主要的国际海洋科学计划同样需要在数据收集和分发方面成立相应的协调机构进行协调。科学计划所收集的数据和信息最终将储存于下述永久性机构。 1 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IOC)  相似文献   

8.
实用盐度公式延伸应用于低盐海水的可能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国际海洋考察理事会(ICES)、海洋研究科学委员会(SCOR)和国际海洋物理学协会(IAPSO)及其所属“海洋学常用表和标准联合专家小组(JPOTS)”已正式提出并通过了1978年实用盐标(PSS78)和1980年新的国际海水状态方程及其用表,同时已联合发出通告,要求世界所有海洋工作者自1982年1月1日起,在海洋调查和研究报告中一律使用新盐标、新方程和新的用表。  相似文献   

9.
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海洋考察理事会、海洋研究科学委员会和国际海洋物理科学协会联合组成的海洋学用表与标准联合工作组编辑委员会于1991年编辑、出版了《海洋学测站资料处理》(英文版)。为了满足国内海洋科学家对具有一致性的海洋资料的需要,在海洋学测站资料处理上与国际海洋学界统一,该书的中文版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美国通用海洋工程公司的资助下已由国家海洋信息中心负责  相似文献   

10.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国际海洋考察理事会(ICES)、海洋研究科学委员会(SCOR)和国际海洋物理学协会(IAPSO)及其所属“海洋学常用表和标准联合专家小组(JPOTS)”已正式提出并通过了1978年实用盐标(PSS78)和1980年新的国际海水状态方程及其用表,同时已联合发出通告,要求世界所有海洋工作者自1982年1月1日起,在海洋调查和研究报告中一律使用新盐标、新方程和新的用表。 实用盐度公式可写为:  相似文献   

11.
由国家海洋局主办,1986年8月26日至29日“气候变化和海洋联合委员会”(CCCO)官员会议在京举行。 “气候变化和海洋委员会”是国际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IDC)和海洋研究科学委员会(SCOR)共同发起组织的专业性联合委员会,负责制定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CRP)海洋科学部分及其实施方案,在国际海洋、气象学界具有较广泛的影响。 会议代表有的来自发达国家如美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的代表,也有来自第三世界国家如墨西哥的代表,他们都是海洋学界的专家。我国除两名正式代表出席会议以外,还有国家海洋局及国家气象局的七名专业人员列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2.
国际海洋地质委员会(CMG)是国际地质科联(IUGS)的一个下属组织,共有委员13人,均为世界著名的海洋地球科学家。1982年2月,我被聘选为该委员会的委员,并应邀参加了1982年7月19~24日在西德海德堡(Heidelberg)大学举行的第三次国际海洋地球科学工作会议。  相似文献   

13.
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国际海洋学考察理事会(ICES)、海洋研究科学委员会(SCOR)和国际海洋物理学协会(IAPSO)共同组成的“海洋学常用表和标准联合专家小组(JPOTS)”经过16年的努力,终于在1980年的锡德尼(加拿大)会议上,正式提出并通过了1978年实用盐标(PSS78)和1980年新的国际海水状态方程及其用表。上述四组织  相似文献   

14.
关于"赤道上层海洋的垂直运动及其对生物资源、大气的影响"的国际学术会议于1985.5.6-5.10在巴黎UNESCO召开,会议由海洋研究科学委员会(SCOR)主办,并由政府间委员会(IOC),关于气候变化和海洋的SCOR/IOC委员会(CCCO)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海洋科学部(UNESCO)协助.这次会议有中国、美国、苏联、法国等14个国家的60多名代表参加.  相似文献   

15.
一、《海洋科学进展》是由中国海洋学会和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共同主办的学报级学术期刊。主要刊登我国(包括国际)在海洋科学基础研究、基础应用研究方面的重要学术成果。办刊栏目主要有:院士论坛;学术论文;研究报道;学术讨论;专题评述与综述;重点实验室介绍;海洋科学家介  相似文献   

16.
《海洋科学进展》2007,25(2):F0003-F0003
一、《海洋科学进展》是由中国海洋学会和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共同主办的学报级学术期刊。主要刊登我国(包括国际)在海洋科学基础研究、基础应用研究方面的重要学术成果。办刊栏目主要有:院士论坛;学术论文;研究报道;学术讨论;专题评述与综述;重点实验室介绍;海洋科学家介  相似文献   

17.
一、《海洋科学进展》是由中国海洋学会和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共同主办的学报级学术期刊。主要刊登我国(包括国际)在海洋科学基础研究、基础应用研究方面的重要学术成果。办刊栏目主要有:院士论坛;学术论文;研究报道;学术讨论;专题评述与综述;重点实验室介绍;海洋科学家介  相似文献   

18.
国际生物海洋学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Biological Oceanography简称(IABO)是国际生物科学联盟International Union of Biological Sciences简称(IUBS)的组成部分,于1986年成立.国际生物科学联盟同国际科联理事会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Scientific Unions简称(ICSU)和海洋研究科学委员会Scientific Committee on Oceanic Research简称(SCOR)保持联系.  相似文献   

19.
第二次国际印度洋科学考察计划(IIOE-2)介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纪念首次国际印度洋科学考察计划(International Indian Ocean Expedition,IIOE)成功实施50周年,进一步推动印度洋多学科交叉的新认识,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Intergovernmental Oceanographic Commission,IOC)、国际海洋研究科学委员会(Scientific Committee on Oceanic Research,SCOR)和印度洋全球海洋观测系统计划(Indian Ocean Global Ocean Observing System,IOGOOS)在2015年联合启动了第二次国际印度洋科学考察计划(Second International Indian Ocean Expedition,IIOE-2,2015—2020年)。本文简要回顾了首次IIOE的发起、实施和主要成果,介绍了IIOE-2的主要内容和我国的优先参与方向,呼吁我国科学家将IIOE-2与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相结合,更加积极地参与IIOE-2国际合作,推动在印度洋环流与气候、海洋生态系统与可持续发展、地球生物化学循环、海底科学等领域取得新的科学进展。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是海洋世纪,《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生效后各沿海国纷纷推行缓陆重海的发展战略,中国经济的复兴必须实现海洋事业的振兴。国际海底区域(以下简称“区域”)利益前景巨大,开发活动高技术密集,法律地位特殊,是未来国际社会经济、科学甚至政治、军事竞争的重要场所。国际海底区域开发产业化研究是我国争取海洋权益、发展高新技术、振兴海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