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西藏羌塘北部上二叠统热觉茶卡组 类动物群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寿铭  程立人  吴水忠  朱永山 《地质通报》2009,28(12):1725-1729
西藏羌塘北部热觉茶卡组的 类动物群共3属11种(不含未定种),包括:Palaeofusulina sinensis Sheng, P. fusiformis Sheng,P. nana Likharev, P. laxa Sheng, P. wangi Sheng, P. minima Sheng et Chang, P. simplex Sheng et Chang, Parananlingella acervula (Sheng et Rui), Reichelina changhsingensis Sheng et Chang, R. pulchra K. M.-Maclay, R. gaqoiensis Wang, Sheng et Zhang。根据 类沿剖面的分布,建立了Palaeofusulina 带,由下至上划分为2个亚带:Palaeofusulina minima亚带和Palaeofusulina sinensis亚带。该 类化石带属种丰度高,所含的 类动物群属华夏特提斯型分子,为晚二叠世的代表分子和典型分子,与中国华南长兴阶 类化石带可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2.
辽河断陷以碳酸盐岩和砂页岩为主的古潜山地层一直全部划归中、新元古界。由于在该套地层的部分岩石薄片中发现交代残余的动物化石碎片,因此提出辽河断陷有古生界存在的新观点。通过牙形石、微古植物、动物化石和岩性组合的研究,对这套地层进行了重新厘定,建立了古生代寒武纪、奥陶纪、石炭纪和二叠纪地层层序。研究成果表明,辽河断陷存在古生界储层,古生代潜山并非单斜.而是由被断裂改造的褶皱组成的断块。这一成果为重新认识潜山的内幕构造特征和油气储层分布规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西藏改则地区上三叠统亭共错组的建立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亭共错组是发育在羌南地块上的一套晚三叠世磨拉石建造,以浅灰-紫灰色杂色砾岩为主。夹少量灰色细-粗砂岩。总体为一套河床一边滩相沉积。在粉砂岩夹层中获植物化石Neocolamites carcinoides Harris,Neoca/am/tesn卿淞Sze,Neocalamites sp.,时代为晚三叠世。亭共错组的建立完善了上三叠统肖茶卡群的地层系统。亭共错组与下伏地层之间角度不整合关系的发现,为研究羌南地块向羌塘盆地转化的时限、藏北地区的印支运动和古特提斯的终结提供了直接依据。  相似文献   

4.
在羌塘盆地中央隆起带附近角木茶卡南发现一套下二叠统展金组含凝灰质烃源岩。依据露头样品和测试数据,从有机质丰度、有机质类型及成熟度方面对这套烃源岩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展金组烃源岩有机碳含量在0.35%~0.98%之间,达到了烃源岩标准,且大部分接近中等烃源岩标准;通过干酪根镜鉴、干酪根元素分析、干酪根碳同位素等结果分析,其有机质类型主要为Ⅱ2-Ⅲ型;有机质镜质组反射率Ro为1.54%~1.59%,岩石热解峰温Tmax介于467~530℃之间,干酪根腐泥组颜色为棕黄色,显示有机质热演化处在高成熟阶段。研究结果显示该套烃源岩具有较好生烃潜力,在以后的勘探中要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5.
内蒙古中西部色尔腾山岩群的厘定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近年完成的1:5万区域地质调查成果及综合研究,将分布于内蒙古中部色尔腾山、大青山、西部乌拉特后旗以及阿拉坦敖包、叠布斯格等地的低角闪岩相-高绿片岩相的片岩、大理岩系厘定为色尔腾山岩群.其特点是整体有序,组内无序,韧性剪切变形强烈.重新厘定后的色尔腾山岩群自下而上划分为4个岩组,即东五分子岩组、柳树沟岩组、北召沟岩组和点力素泰岩组.顶部与中新元古界白云鄂博群、渣尔泰山群不整合接触.根据新的同位素测年资料,色尔腾山岩群的形成时代为新太古代.东五分子岩组是内蒙古中部重要的沉积变质铁矿含矿层位,柳树沟岩组是重要的含金层位.正确厘定色尔腾山岩群的层序对研究华北陆块北西缘新太古代地质构造演化,确认巴音诺日公、狼山地区大地构造归属以及不同地区在相同层位寻找同类型铁、金矿床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北淮阳地区梅山群的解体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北淮阳地区处于大别山造山带与华北地块的毗邻部位,其主体构造线呈NWW向展布。  相似文献   

7.
西藏尼玛县城西-色林错一带发育一套山间河湖相的红色碎屑岩系,属红色磨拉石建造。该红色碎屑岩系底部不整合于下白垩统及其以下层位之上。其时代归属尚不统一,有划归为上三叠统巫嘎群,有划归为古近系始新统牛堡组。2000~2002年作者在尼玛县城西、双湖区南措折乡宋我日分别测制了剖面,2002年又在尼玛县城西剖面补采样品,获得丰富的孢粉化石。根据所含孢粉组合特征及时代,将其划归上白垩统竟柱山组。  相似文献   

8.
黄建国  马德胜  龙胜清 《贵州地质》2014,31(3):206-209,240
分布于塔惹增地区帕荣山一带的一套碎屑岩夹碳酸盐岩,对其时代归属缺乏可靠的古生物化石,一直颇有争议.前人根据岩性将其归为古近系日贡拉组,通过对此套地层详细的剖面研究表明其时代为上白垩统竟柱山组,其沉积环境为残留海相沉积,此套地层的时代厘定,为研究怒江洋在该地区的关闭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地质资料.  相似文献   

9.
李永军  徐倩  刘佳  王冉  向坤鹏 《地球科学》2016,41(9):1479-1488
岩石地层单位建立的正确与否,关乎区域地层序列、建造对比、盆地分析与构造演化等,是地质学最基础最重要的研究内容之一.新近1: 5万区域地质调查证实,西准噶尔哈拉阿拉特山地区的“佳木河组”,并非前人所述火山岩呈夹层状与陆相碎屑岩互层,实由下部陆相粗碎屑岩和上部火山岩构成,二者间为区域性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相互独立且新老关系层序清楚,岩石组合差异性显著.上部火山岩构成较完整的火山机构,火山通道相集块岩、次火山岩及岩株、岩脉与陆相粗碎屑岩为侵入接触,火山喷发相中基性熔岩、凝灰岩与陆相粗碎屑岩呈角度不整合关系.下部陆相砾岩-含砾粗砂岩组合具有典型磨拉石建造特征,产早二叠世Paracalamites stenocostatus,Lepidodendrales等植物化石及孢粉Protohaploxypinus,Striatoabietites.依据中国地层指南、岩石地层单位清理相关规范,以及组的命名优先权原则,现将具有独立火山机构的全部陆相火山岩从原“佳木河组”剔出(新建为白杨河组),将新建白杨河组之下伏的陆相砾岩-含砾粗砂岩组合重新清理厘定谓之佳木河组.这一成果,为正确建立本区地层格架,合理进行区域地层划分与对比等研究提供了重要佐证.   相似文献   

10.
西藏尼玛一带上白垩统竟柱山组的厘定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贾共祥  杜凤军  刘伟 《华北地质》2007,30(3):172-177
西藏尼玛县城西-色林错一带发育一套山间河湖相的红色碎屑岩系,属红色磨拉石建造.该红色碎屑岩系底部不整合于下白垩统及其以下层位之上.其时代归属尚不统一,有划归为上三叠统巫嘎群,有划归为古近系始新统牛堡组.2000~2002年作者在尼玛县城西、双湖区南措折乡宋我日分别测制了剖面,2002年又在尼玛县城西剖面补采样品,获得丰富的孢粉化石.根据所含孢粉组合特征及时代,将其划归上白垩统竟柱山组.  相似文献   

11.
藏北双湖地区三叠纪地层新资料   总被引:3,自引:9,他引:3  
在西藏北部双湖江爱达日那地区新发现一套出露较完整的三叠纪地层体,从多重地层的角度阐述了三叠系各组级岩石地层单位的基本特征。通过剖面测制,获取了丰富的三叠系地层、沉积相和古生物化石资料,尤其是下三叠统硬水泉组生物扰动灰岩、鲕粒灰岩、豆粒灰岩和中三叠统康南组舍菊石灰岩的发现,为羌塘盆地三叠系地层、沉积相划分与对比,生物古地理研究和沉积盆地分析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性资料。根据岩石类型和生物组合等特征,将上三叠统土门格拉群含煤系地层划分为3个组级岩石地层单位:红水沟组、石门关组和江爱达日那组。  相似文献   

12.
藏北帕度错一带出露的早—中侏罗世地层,其岩石组合特征不同于雁石坪群,与其香错一带出露的色哇组相当,在该套地层的上部层位产迄今为止藏北地区最为丰富的侏罗纪巴柔期菊石化石,该区色哇组的发现对研究藏北南羌塘地区早—中侏罗世地质发展历史有着重要意义,同时也对羌塘盆地油气普查工作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藏北羌塘丁固—加措地区康托组的时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西藏区域地质调查大队创建康托组以来,康托组岩石地层单位广泛应用于羌塘地区,普遍认为其时代为新近纪。笔者于丁固—加措地区的康托组地层中采获古近纪轮藻化石Obtusochara sp.,O.1anpingensis,Gyrogona qinajiangica和部分孢粉化石,并在康托组底部安山岩中获K—Ar年龄65.1-66.5Ma。上述轮藻组合与同住素年龄指示的地层时代为古新世一始新世,据此将测区康托组的时代确定为古近纪。由于测区康托组之上被唢纳湖组或鱼鳞山组角度不整合覆盖,因此康托组时代的确定不仅进一步完善了测区新生代地层系统,还指示测区在康托组与唢纳湖组或鱼鳞山组之间发生了一次强烈的构造运动。  相似文献   

14.
自西藏区域地质调查大队创建康托组以来,康托组岩石地层单位广泛应用于羌塘地区,普遍认为其时代为新近纪。笔者于丁固—加措地区的康托组地层中采获古近纪轮藻化石Obtusocharasp.,O.lanpingensis,Gyrogonaqinajiangica和部分孢粉化石,并在康托组底部安山岩中获K-Ar年龄65.1~66.5Ma。上述轮藻组合与同位素年龄指示的地层时代为古新世—始新世,据此将测区康托组的时代确定为古近纪。由于测区康托组之上被唢纳湖组或鱼鳞山组角度不整合覆盖,因此康托组时代的确定不仅进一步完善了测区新生代地层系统,还指示测区在康托组与唢纳湖组或鱼鳞山组之间发生了一次强烈的构造运动。  相似文献   

15.
尼玛次仁  谢尧武 《地质通报》2005,24(12):1141-1149
在1∶25万那曲县幅区域地质调查过程中,根据岩石组合、化石鉴定结果及其中火山岩的特征,从中晚侏罗世拉贡塘组中分离出一套新地层,命名为嘎加组。嘎加组是由硅质岩、砂屑灰岩、砾屑灰岩、碳酸盐岩和火山岩组成的一套浅水相沉积物。从硅质岩中采获的放射虫有拉丁期的Tritorissp.,Triassocampesp.,Pseudostylosphaerasp.,Muelleritortissp.,Annulotriassocampesp.等。岩石组合、沉积序列和火山岩形成环境判别指示该套地层为岛弧型建造,初步判断该套地质体的形成与特提斯洋早期消减、消亡过程有关。  相似文献   

16.
陈文西  王剑 《中国地质》2009,36(4):809-818
羌塘盆地上三叠统日干配错组、土门各拉组和肖茶卡组、那底岗日组分别分布于南、北羌塘凹陷。在以往研究和笔者在中国地质调查局青藏重点沉积盆地油气资源潜力分析项目工作基础上,通过对各地层单元的详细研究和区域对比,从古生物、岩石组合、沉积系列、地层单元的接触关系、年代地层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显示北羌塘凹陷那底岗日组与南羌塘凹陷日干配错组和土门各拉组的时代主要为晚三叠世诺利期—瑞替期,三者为羌塘晚三叠世诺利期—瑞替期裂陷盆地形成过程中的同期异相的火山-沉积系列。北羌塘凹陷肖茶卡组的是残留陆表海沉积产物,其时代主要为晚三叠世卡尼期-诺利期早期,与那底岗日组、日干配错组和土门各拉组均为上下对比关系。  相似文献   

17.
西藏中北部双湖地区蓝片岩带及其构造涵义   总被引:48,自引:2,他引:48  
鲍佩声  李才 《地质学报》1999,73(4):302-314,T001
西藏中北部的蓝片岩岩块断续出露长达300km,东起西亚尔岗双湖及其以西的恰格勒拉,经纳岩,角木日,冈塘错,果干加年山,玛依岗日,西至冈玛错一带,除恰勒拉及果干加年山的蓝片岩早年有简要报导外,其余均为李才等近年的新发现,蓝片岩的原岩主要为冈瓦纳大陆北缘晚石炭世一早二叠世裂谷型(裂陷槽)沉积-火山岩系,包括基性火山岩(或火山碎屑岩)泥质砂岩,泥质灰岩等,尚有少量基性煌斑岩,高压低温变质矿物主要为青铝闪  相似文献   

18.
报道了在西藏北部双湖才多茶卡地区新发现的晚泥盆世和晚二叠世放射虫硅质岩,实测剖面的第9层硅质岩以产Neoalbaillella动物群为特征,其中N.ormithoformis,N.optima是晚二叠世长兴阶的2个带化石;第14层硅质岩以产Entactinids动物群为特征,其中Stigmosphaerostylusoumonhaoensis,Triloneheechinata,Archocyrtiumriedeli等主要见于晚泥盆世法门阶。上述2个动物群在西藏尚属首次发现。才多茶卡地区晚古生代放射虫硅质岩的发现为重新认识双湖构造混杂岩带的形成时代、构造环境、“构造带是否东延”等重大地质问题,提供了新的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19.
试论西藏南部上三叠统复理石郎杰学群与涅如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祥辉 《地质学报》2011,85(10):1551-1562
根据新资料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对西藏南部仁布以东上三叠统复理石两套地层郎杰学群和涅如组的岩层特征、化石面貌、碎屑组成、沉积特性、地球化学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及分析.对比研究结果显示,除亚相、岩层厚度分布、砂岩与板岩比例、重矿物ZTR指数变化趋势有一定的差异外,郎杰学群和涅如组的其他十余项特性(颜色、岩性、碎屑组分、重矿物组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