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3.
本书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城市环境岩土工程问题的主要类型,其中包括物理变形、化学变形;第二部分为城市环境岩土工程问题的防治技术,其中包括预测技术、监测技术、风险评价及防治技术;第三部分为实证。 相似文献
4.
城市环境岩土工程问题与地质灾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环境岩土工程问题与地质灾害是工程地质和城市环境岩土工程当前研究的热点。随着我国城市化的飞速发展,对大中城市而言,这种研究已变得十分重要和紧迫。对环境问题、城市环境岩土工程和地质灾害的深层次概念做了讨论。用地质-地理空间结构模型观点对生态城市规划和建设做了综合分析。岩土工程优势面理论总体结构,三要点内涵及其应用实例也专门作了介绍。这一理论的优势已在解决上述问题的工程实践中,不断得到证实。 相似文献
5.
6.
7.
长春市地下水开发环境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根据近期地下水动态监测资料,结合地下水赋存的环境水文地质条件,分析论述了长春市由于不合理开发地下水资源而产生地下水水位下降,水量削减、水质污染、地面沉降等环境地质问题,提出了防治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8.
环境岩土工程是近年来迅速发展的一门新学科,也是对人类生存与发展有重大影响的一个课题,根据国内已有的资料和工程实践,对湖北省主要的城市环境岩土工程问题做一个综合性的介绍。 相似文献
9.
10.
21世纪是人类共同追求可持续发展的世纪,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环境已成为我国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城市地质以调查研究和解决与城市建设及发展有关的各种资源、环境等地质问题为基本任务.它随时代发展和国家需要侧重点有所不同.当前我国处于城市化高速发展的历史阶段,城市地质主要任务更是要强调环境问题,环境地质--工程地质的重要性日益提升.本文从城市化、生态城市建设目标的视角出发,认为当前城市地质主要方向和思路是城市地质--环境地质--着重解决城市环境岩土工程和地质灾害问题.目标是解决城市安全特别是城市环境土工安全问题,为城市防灾减灾与城市生态建设和城市可持续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1.
国内外城市环境地质工作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城市化是世界各国发展的共同趋势,是人类文明和进步的标志。论文简述了国内外城市环境地质工作的历史发展,着重论述了城市地质工作的内容,指出我国城市环境地质中存在的问题。如地面沉降、地裂缝、岩溶塌陷等地质灾害及水资源短缺、城市废弃物处置以及特殊岩土环境问题。为了提高城市规划和确保城市可持续发展,仅从以下5个方面提出了我国城市地质工作的方向:(1)城市地质环境条件、地质资源综合调查评价;(2)城市主要环境地质问题调查;(3)城市群、城市密集区环境地质适宜性综合评价;(4)城市环境地质综合研究;(5)城市环境地质信息系统建设。 相似文献
12.
南京市玄武湖水下交通隧道环境地质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玄武湖地下交通隧道既在城市,又在水下,环境地质条件极为复杂,是一种脆弱环境下的典型的地质工程。本文对玄武湖地下交通隧道的环境地质条件特别是水文地质条件进行了评价,预测了可能出现的如水污染、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巷道突水等环境地质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3.
14.
海南岛位于我国最南端,地下潜水有松散岩类孔隙潜水、火山岩类裂隙孔洞水、碳酸盐岩类裂隙溶洞水和基岩裂隙水四种基本类型。采用DRASTIC评价方法,对区内地下潜水的污染状况进行了调查评价,并将其防污性能划分为4个等级区:防污性能较好、防污性能中等、防污性能一般、防污性能较差。提出了在定区域内禁止一切不能引起地下水污染的活动,消灭污染源等措施。 相似文献
15.
苏锡常城市群地区地下水环境问题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苏锡常地区经济高度发达,城市化程度高,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也较高,主要开采第Ⅱ承压地下水。自60年代以来,地下水的开发经历了四个阶段。地下水长期过量开采地下水位不断下降,地下水资源日益减少,并产生了严重的区域性地面沉降和地裂缝等地质灾害。解决地下水超采问题和地质环境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是一个科学技术问题,要求根本上解决问题,还必须同时依靠政治和社会经济力量,从某种意义讲,政治和社会经济力量比科学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北京市海淀区香山村普安店地区发生了多起地面塌陷灾害,造成了一定的财产损失和人员受伤,引起了当地居民的恐慌与不安。通过调查,确定导致地面塌陷的原因为岩溶塌陷,并分析了引起岩溶塌陷发生的主要成因,提出防治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西安市地面沉降地裂缝发育,世界罕见,一直是该领域研究的热点地区。近年来又出现新的发展趋势,严重制约城市发展和威胁地铁等重大工程安全运营。笔者依据254个地下水动态监测资料,总结了西安地下水资源开发历史与地下水头动态变化规律,耦合分析了地面沉降地裂缝与地下水位下降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基于地下水头管理的地面沉降地裂缝风险防控技术。结果显示:西安市地面沉降地裂缝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发生和发展过程及其严重程度均与地下水头下降密不可分,并受黏性土层厚度的影响;空间上地下水头降落漏斗中心与地面沉降中心基本吻合,时间上地面沉降发育时间滞后地下水头降落2-3年,沉降速率是地下水头每下降1m的累计最大地面沉降量50mm;地下水头回升会引起短时和少量地面回弹量,并能够缓解或遏制地面沉降。挖掘历史地下水头与地面沉降地裂缝监测数据,建立了基于地下水头的地面沉降地裂缝预警阈值和风险防控技术。 相似文献
18.
根据天津市汉沽区地下水历史资料,分析区域地下水开采量、水位埋深、地面沉降变化及它们之间的联系等。发现汉沽区地下水处于长期超采状态,地下水位也呈逐年下降趋势,地面不断下沉,地下水的过量开采是引起地面沉降和水位持续下降的主要原因。通过建立汉沽区地下水流-地面沉降模型,设定三个水平年地下水开采方案,预测未来地下水位埋深及地面沉降变化。预测表明,随着地下水开采量的消减,地下水位逐步上升,地面下沉趋势可得到遏制。 相似文献
19.
松嫩盆地的地下水化学特征及水质变化规律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松嫩盆地位于东北腹部, 是我国主要的大型地下水盆地之一.地下水资源十分丰富, 但水质问题复杂, 原生水质状况不佳, 人为污染比较严重.根据水利、地质部门多年积累的地下水水质监测资料, 对地下水中原生有害组分和人为污染组分的形成机理和区域分布规律进行了比较全面、深入的研究, 着重分析了在人为活动影响下, 盆地不同地下水系统内地下水水质的多年变化规律.认为地质构造上的封闭性、强还原/弱碱性/富含有机质的水文地球化学环境、地下水运动滞缓是盆地地下水中多种原生有害组分富集的基本条件.近半个世纪以来强烈的人类活动, 则是导致地下水水质发生趋势性变化的主要原因.提出了改善区域地下水交替循环条件, 治理环境污染, 治理和更新已成为污染通道的水井, 利用洁净松花江水开展地下水人工回灌等改良与保护地下水水质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