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修订《中国地层指南及中国地层指南说明书》(以下简称《指南及说明书》),是第二届全国地层委员会筹备召开第三次全国地层会议的又一项重要准备工作。其目的在于,为适应和迎接新世纪中国地层工作的更大发展的需要,向全国地层工作者建议和推荐一套适合中国特点的地层学术语和地层程序的规则,以确保中国地层工作在新世纪向深层次健康地发展。下面从三方面向大家作一汇报。1 《指南及说明书》修订的经过本次修订《指南及说明书》,是作为编纂《中国地层典》项目中一个独立的课题任务安排的,由全国地层委员会“中国地层典编委会”统一组…  相似文献   

2.
地层学要素也就是地层学基础,包括地层学的原则、概念、地层的划分、对比和命名等内容。有的研究者也把岩石地层、生物地层和年代地层看成地层学的三要素。 有许多地质文献涉及地层学要素问题。新近国际地科联地层委员会出版的《国际地层指南》是较全面系统阐述这方面内容的一个文件。我们认为,在现时提出一种世界范围的“指南”,为全世界地层研究规定某种类似“规范”性质的东西要求全世界统一采用,似乎  相似文献   

3.
张守信 《地质科学》2004,39(3):452-456
近10年内,中国地层学史上发生过两件大事:一是“历史优先律事件”,表现为全国地层委员会具体组织并由其副主任程裕淇主编的《中国地层典》,对优先权法则不执行以出版为基础的“出版优先律”而执行不论发表与否仅以“尊重原始命名者”为基础的“历史优先律”;二是“优先律双重标准事件”,在全国地层委员会颁布的《中国地层指南》(修订版)内对优先律搞双重标准。这两个事件均表现对“优先权法则”国际共识内涵的偏离,偏离了以出版为基础的“出版优先律”。尤其不应该的是,当人们对“历史优先律”提出异议后,全国地层委员会不但不及时纠正“历史优先律”的片面观点,相反地却在修订中国地层命名法时,为了给“历史优先律”合法化创造条件,竟然在《中国地层指南》(修订版)内,对优先权搞双重标准。“历史优先律事件”和“优先律双重标准事件”破坏了地层命名法的标准性,颠倒了中国地层命名史,干扰了中国地层名称的管理,是全国地层委员会的失误。  相似文献   

4.
<正> 《中国地层指南及中国地层指南说明书》(以下简称《地层指南》),已经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批准、颁发,公开出版发行。它是在原《地层规范草案及地层规范草案说明书》(下简称《地层规范》)的基础上修订改写的,是第二届地层会议的重要成果。笔者认为,《地层指南》的一些内容,似有值得商榷之处。现仅就时代不肯定的年代地层单位的表示法问题,提出一点意见。  相似文献   

5.
消息报道     
<正> 国家科委批准颁发《中国地层指南及中国地层指南说明书》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一九八○年七月二十五日批准颁发《中国地层指南及中国地层指南说明书》在全国施行。《中国地层指南及中国地层指南说明书》现正由科学出版社编辑印刷。  相似文献   

6.
第三届全国地层委员会“地层单位分类及地层名称审核分委员会”根据委员会的要求 ,起草了《中国各类地层单位名称申报审核程序》(草案 ) ,本刊现将其刊登于后 ,目的在于广泛地征求同行们的意见 ,以便使之更加充实、完善和切实可行。如有补充、修改意见 ,请直接寄往全国地层委员会办公室 (北京 :阜外百万庄路2 6号 ,邮编 1 0 0 0 3 7)  相似文献   

7.
<正> 清理地层单位是一项涉及面广、法规性强的工作,必须要以先进的理论作指导,要有适合中国地层研究实际的法规性文件作依据。 《地质矿产部全国地层多重划分对比研究讨论会纪要》(1990)指出,清理地层单位时各单位要“认真学习《中国地层指南》和《国际地层指南》,掌握地层的多重划分、对比概念、  相似文献   

8.
《地质通报》2001,20(3):336-338
本刊现将第三届全国地层委员会“地层单位分类及地层名称审核分委员会”根据委员会的要求起草的《中国各类地层单位名称申报审核程序》草案刊登于后,目的在于广泛地征求同行们的意见,以便使之更加充实、完善和切实可行。如有补充、修改意见,请直接寄往全国地层委员会办公室北京市阜外百万庄路26号,邮编100037。  相似文献   

9.
张守信 《地质科学》1981,(4):410-412
《中国地层指南及中国地层指南说明书》是《中国地层规范草案》的修改草案,由尹赞教勋授领导的一个小组起草。经过第二届全国地层会议讨论,第二届全国地层委员会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批准,由科学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10.
滇东曲靖、沾益地区早、中泥盆世地层出露良好,动植物化石保存颇佳、类型丰富,是研究我国泥盆纪动植物演化及相关古生态和古气候问题的重要区域之一,但因受到地理名称变更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不同学者对研究区内岩石地层单位名称的使用持不同意见,甚至存在较大分歧。这些分歧阻碍了研究区内泥盆纪地层的划分与对比,不利于进一步的学术交流与研究。针对该问题,根据在该地区中重新实测的下、中泥盆统剖面数据,并结合《中国地层指南及中国地层指南说明书》(修订版)中的规定和公开发表的相关地层标准化建议的文章,同时参考《中国岩石地层词典》和《中国地层名称》,对研究区内的岩石地层单位的沿革概况进行了重新梳理,整理了研究区内下、中泥盆统地层单位的同物异名和异物同名,并对它们的有效性和合法性进行了讨论。最终提出滇东曲靖、沾益地区下、中泥盆统岩石地层单位由老至新应为:下西山村组、西屯组、桂家屯组、徐家冲组、穿洞组和上双河组,并由前四个地层单位共同组成"翠峰山群",后两个组构成"西冲群"。  相似文献   

11.
滇东曲靖、沾益地区早、中泥盆世地层出露良好,动植物化石保存颇佳、类型丰富,是研究我国泥盆纪动植物演化及相关古生态和古气候问题的重要区域之一,但因受到地理名称变更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不同学者对研究区内岩石地层单位名称的使用持不同意见,甚至存在较大分歧。这些分歧阻碍了研究区内泥盆纪地层的划分与对比,不利于进一步的学术交流与研究。针对该问题,根据在该地区中重新实测的下、中泥盆统剖面数据,并结合《中国地层指南及中国地层指南说明书》(修订版)中的规定和公开发表的相关地层标准化建议的文章,同时参考《中国岩石地层词典》和《中国地层名称》,对研究区内的岩石地层单位的沿革概况进行了重新梳理,整理了研究区内下、中泥盆统地层单位的同物异名和异物同名,并对它们的有效性和合法性进行了讨论。最终提出滇东曲靖、沾益地区下、中泥盆统岩石地层单位由老至新应为:下西山村组、西屯组、桂家屯组、徐家冲组、穿洞组和上双河组,并由前四个地层单位共同组成"翠峰山群",后两个组构成"西冲群"。  相似文献   

12.
朱文伟  卜军 《安徽地质》2011,21(3):176-179
依据最新的《中国地层指南及中国地层指南说明书》和《中国区域年代地层(地质年代)表说明书》,在区域生物地层对比的基础上,本文重新厘订了安徽省华北型石炭-二叠纪年代地层系统,石炭系二分,二叠系三分。区内石炭系仅沉积上石炭统,二叠系齐全,下二叠统、中二叠统、上二叠统均发育。  相似文献   

13.
一、问题的提出地层规范修改小组(1979)提出的《地层规范第二草案及说明书》(以下简称“规范”)对1960年出版原有《地层规范草案》作了重大的修改。把地层分为岩石、生物、年代地层等不同的地层类别,并指出不同的地层类别,其对比的内容也不同。毫无疑问,这样划分,既体现了国际地层学发展的现状,又将促进我国地层学的发展。但该“规范”中的  相似文献   

14.
张守信 《第四纪研究》1994,14(2):129-134
本文作者曾在尹赞勋教授指导和关怀下工作27年,深受老师的谆谆教诲和支持信任,在先生逝世10周年之际,著文缅怀前辈,以寄托崇敬和感激之情。文章联系中国第四纪研究,通过《地层规范草案及地层规范草案说明书》和《中国地层指南及中国地层指南说明书》的产生,以及工具书的编纂和《中国地层典(七)石炭系》的创编工作,回顾了尹赞勋教授对中国地层学理论和实践所做划时代的卓越贡献,认为他是当之无愧的理论地层学先驱和中国地层学的领路人。  相似文献   

15.
该书由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层古生物研究中心组织国内有关科研、教学和生产单位的30多位专家编著而成,2005年11月由地质出版社出版。该书是在全国各省岩石地层清理和《中国地层典》的基础上,按照《国际地层指南》(第二版)和《中国地层指南及中国地层指南说明书》(修订版)所倡导的地层分类、术语、程序的概念及原理,在总结和分析以往资料的同时,联系近年来在地质调查和科学研究中所取得的新资料,分时代、按照构造古地理分区或盆地分布编写而成。该书有以下几个特点。(1)通过对地层发育特征、岩相古地理和生物古地理的综合分析,结合不同地块之间…  相似文献   

16.
《海相油气地质》2006,11(3):F0003-F0003
该书由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层古生物研究中心组织国内有关科研、教学和生产单位的30多位专家编著而成,2005年11月由地质出版社出版。该书是在全国各省岩石地层清理和《中国地层典》的基础上,按照《国际地层指南》(第二版)和《中国地层指南及中国地层指南说明书》(修订版)所倡导的地层分类、术语、程序的概念及原理,在总结和分析以往资料的同时,联系近年来在地质调查和科学研究中所取得的新资料,分时代、按照构造古地理分区或盆地分布编写而成。该书有以下几个特点。(1)通过对地层发育特征、岩相古地理和生物古地理的综合分析,结合不同地块之间…  相似文献   

17.
本文作者曾在尹赞勋教授指导和关怀下工作27年,深受老师的谆谆教诲和支持信任,在先生逝世10周年之际,著文缅怀前辈,以寄托崇敬和感激之情。文章联系中国第四纪研究,通过《地层规范草案及地层规范草案说明书》和《中国地层指南及中国地层指南说明书》的产生,以及工具书的编纂和《中国地层典(七)石炭系》的创编工作,回顾了尹赞勋教授对中国地层学理论和实践所做划时代的卓越贡献,认为他是当之无愧的理论地层学先驱和中国地层学的领路人。  相似文献   

18.
安徽省第四纪岩石地层序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依据《国际地层指南》(1979)和《中国地层指南及中国地层指南说明书》(2001,修订版),总结多年的研究成果,按照多重地层划分原则,厘定安徽省第四纪地层序列,并结合年代地层和气候地层研究,试与最新的国际地层表(2004)和中国区域年代地层(地质年代)表(2002)对比。安徽省第四纪地层主要发育于淮北平原、江淮波状平原和沿江丘陵平原。平原与山麓、河谷与波状平原、河谷与垅状平原,分别平行地发育两套地层,其沉积环境不同,在剖面上相互交错;而且绝大部分岩石地层单位是穿时的  相似文献   

19.
第三届全国地层委员会召开第一次常委扩大会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层学杂志》2000,24(4):299
20 0 0年 8月 2 9日 - 31日在北京国土资源部十三陵培训中心召开了第三届全国地层委员会第一次常委扩大会议 ,主要讨论、审定“全国地层委员会章程”和“中国地层指南及中国地层指南说明书”。参加会议的有全国地层委员会主任寿嘉华 ,名誉主任程裕淇 ,副主任王泽九、叶天竺、邱中建 (薛长清代 )、赵逊、穆西南 (章森桂代 ) ,殷鸿福 (送来书面意见 )、科学顾问王鸿祯、杨遵仪等 18位专家。会议由寿嘉华主任主持。与会同志对“章程”、“指南”逐章、逐条、逐段讨论、修改 ,基本完成了审定工作。一、关于“章程”的修改 会议听取了办公室马秀…  相似文献   

20.
张守信 《地质科学》1980,15(4):402-402
《中国地层指南及中国地层指南说明书》,业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于一九八○年七月二十五日批准在全国颁布施行。该书由科学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