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盘锦滨海湿地面积大、类型多、生物多样性丰富、服务功能价值高,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全面分析了盘锦滨海湿地资源现状、特点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科学保护盘锦滨海湿地资源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针对南京上秦淮湿地这一水网密布、水系连接复杂的地区,采用MIKE21二维水动力模型建立了湿地补水及水循环的数学模型。基于模型研究了湿地生态补水量及补水、水循环方案。模拟结果表明:在进水、引水、出水设施的共同作用下,水系流动通畅,流场分布较均匀合理。除了能很好地实现全区补水,还能保证整体水域流速,特别是几个湖区也能保持基本的流动状态。基于模型的湿地补水及水循环对于湿地自净能力的提高和水质维护有很大作用。  相似文献   

3.
通过系统分析 ,将河北省滨海湿地划分为 6个类型区 ,并阐述各类型区的利用现状 ,同时提出管理和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4.
抽水试验是获取水文地质参数的重要方法,为准确获取辽河三角洲滨海湿地潜水含水层的渗透系数,进行了一个抽水孔、两个观测孔的抽水试验。根据单孔抽水试验和多孔抽水试验观测数据,采用潜水非完整井求参公式、巴布什金公式及积分变换等方法计算含水层渗透系数。结果表明,用不同方法计算得出的含水层渗透系数值相差不大。通过试验测定PJ01井组潜水含水层渗透系数为1.15 m/d,PJ03井组潜水含水层渗透系数为0.74 m/d。  相似文献   

5.
滨海湿地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和社会价值。由于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滨海湿地面临着退化和消失的状况。基于红树林种植的滨海湿地恢复模式,是华南沿海传统围垦养殖区湿地恢复的方式之一。对深圳湾滨海湿地恢复工程开展为期1a的监测分析,结果显示:红树植物桐花树Aegiceras corniculatum对人工湿地生境适应性较好,秋茄Kandelia obovata、木榄Bruguiera gymnorrhiza需要在一定人工辅助条件下进行栽培。人工恢复湿地可使遭受污染的4类海水指标大幅改善,溶解氧、COD分别净化为Ⅱ类和Ⅲ类。建议今后尝试增加种植红树植物的种类,使用红树小苗并采取密植,投入适度的人工管理,延长水质处理期,采取多级水循环流程。  相似文献   

6.
路剑飞  甘华阳  庞园 《热带地理》2016,36(5):878-886
利用雷州半岛东部滨海浅层地下水的逐时采样数据,分析潮汐作用下该区浅层地下水水质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研究区地下水中主要离子均以Na+和Cl-为主,K+和 CO3 2-的质量浓度则低至可以忽略。其中,东海岛地下水水质较为稳定,各离子不具有明显的相关性,而南渡河和新寮地下水中各离子的变化具有准同步特征。2)南渡河地下水对于土壤的平均碱化危害程度最低,其次是东海岛,新寮地下水对于土壤的平均碱化危害程度最高,且大潮期尤甚。东海岛地下水对土壤的碱化危害程度随潮汐变化不大;南渡河和新寮则表现出大潮期地下水的土壤碱化危害程度大于小潮期的特点,意味着潮动力的增强导致海水入侵强度变大,进而加剧了地下水对土壤的碱化危害。3)就地下水受海水入侵强度而言,东海岛的平均受侵强度最大,但随潮动力变化不大,危害具有常态化特征;新寮地下水大潮期受海水入侵的最大强度高于东海岛,但平均危害则小于后者;南渡河受海水入侵程度最低,部分时段不存在海水入侵情况。4)各监测井地下水中Na+和Cl-具有同源性,是溶解性固体总量(TDS)的主要成分,也是引起TDS 变化的主要原因。就TDS 变化的剧烈程度而言,南渡河的水质波动最为显著,其次是新寮,东海岛水质维持在稳定的水平。5)南渡河和新寮可以通过监测地下水电导率的长期变化间接实现对水体矿化度及Na+和Cl-的长期监测;东海岛则不适合做精确的点监测,但可以考虑进行区间监测。  相似文献   

7.
扎龙湿地地表水与浅层地下水的水文化学联系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磊  章光新 《湿地科学》2007,5(2):166-173
水化学特征是湿地多界面间相互作用在水体中的综合体现,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湿地系统水文化学过程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扎龙湿地是国际重要湿地,不仅在维持生物多样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对区域水化学特征的形成也具有特殊的影响。为了揭示湿地内水化学特征的形成机制,研究了扎龙湿地仙鹤湖区域地表水和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并应用水化学方法和稳定同位素[氘(D)和氧18(18O)]方法深入分析了地表水、地下水水化学特征的形成机制,并重点对两者间的水文化学联系进行了探讨。结果发现,除引嫩干渠水为低矿化度的HCO3·Cl-Ca型水外,湿地湖泊水和河流水均为中等矿化度的HCO3-Na型水,湿地地表水明显受蒸发浓缩作用和苏打土溶滤作用影响;地下水的δD值和δ18O值,都高于大气降水和河水,而低于湖泊水;混合比例计算表明,地下水受大气降水直接补给较弱,湖滨处湖水补给比例超过50%。综合分析认为,湿地浅层地下水具有显著的二元循环模式,同时受区域地下水流和局部地下水流的控制。区域地下水补给占主导的区域,地下水表现出低矿化度、高氘盈余值(d)的特征,地下水化学类型逐渐由HCO3-Ca·Na·Mg型转变为HCO3-Na·Ca型。湿地湖水补给占主导的区域,地下水特征表现出高矿化度、低d值的特征,水化学类型具有较大的变异性。地表水与地下水的氮、磷以有机态形式为主,平均占总氮和总磷比例的89%和90%,主要来自于地表水体的输入,受垂向淋溶作用影响较小。研究结果不仅为湿地水环境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而且为深化湿地区域水文地球化学效应研究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8.
韩国滨海湿地保护立法,经历了由"湿地开发期"至"政策转变期"再到"湿地保护期"3个时期的变迁。在朝野争论与各方利益博弈中日益受到保护的滨海湿地,亦通过韩国不断完善的立法得到保障。从韩国滨海湿地保护立法中寻求有益启示,我国的相关立法应考虑明确滨海湿地的法律定义及地位,确立滨海湿地管理机构的法律地位,完善滨海湿地保护的基本制度,重视滨海湿地管理的地方性。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对盐城滨海湿地影响较大的一些地方政策,发现这些政策对盐城滨海湿地及其生物多样性保护存在诸多不利,主要表现在:湿地开发利用政策偏重经济发展,轻视湿地及其生物多样性保护;湿地围垦政策的制定缺乏科学依据,导致盲目、超强度围垦;沿海产业政策不合理,致使湿地环境污染;湿地政策的执行缺乏有效的保障机制等。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完善湿地相关政策体系,确立可持续发展作为盐城滨海湿地政策的指导思想,选择全面保护的湿地政策目标;制定综合性湿地及其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政策体系,例如,建立和完善湿地保护投入政策机制、湿地资源生态补偿政策机制,完善湿地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技术政策、产业政策等;完善湿地政策执行的管理体制,加强湿地政策的法律化。  相似文献   

10.
滨海湿地,在日本,一般被称为"干潟",对日本社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鉴于日本滨海湿地消失速度极快,日本十分重视保护滨海湿地。以《拉姆萨尔公约》为依据,日本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干潟、浅海域的决议及劝告书。近几年日本国内正热烈讨论制定"湿地保全法"。  相似文献   

11.
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bS)作为从自然出发的发展理念,在我国国土空间规划、土地综合整治和耕地保护、生态修复工程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但在滨海区域以NbS为理念支撑的生态修复工程仍缺乏经验。近年来,NbS的理念在盐城滨海湿地生态修复的实践成果丰硕。文章通过本地调查和分析归类,回顾了NbS在盐城的探索和实践,总结了NbS在盐城的自然恢复型、人工干预型、自然恢复+人工干预复合型3种生态修复模式,分析了3种模式实践的修复工程和效果,并从NbS的视角对我国滨海湿地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在技术措施、效果评价和制度机制等方面进行分析,为其他地区NbS的探索和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以Landsat 8为主要数据,借助遥感反演和影子工程法分析了2015年辽宁双台河口湿地气温调节功能,并核算了其总价值和单位价值。以芦苇沼泽、河流水面、浅海水域、光滩、坑塘水面和盐地碱蓬沼泽为主的湿地面积约10.21万h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64.65%。研究结果显示:研究区27℃的分布面积最大,为21682.31 hm^2,而41℃的分布面积最小,仅为3.60 hm^2,主要分布于建设用地当中,形成了两个“热岛”区,分别位于保护区的东南角和西南角。每种地类平均气温依次为:光滩(28.21℃)>建设用地(28.09℃)>盐地碱蓬沼泽(27.29℃)>坑塘水面(26.85℃)>浅海水域(26.53℃)>芦苇沼泽(26.50℃)>河流湿地(26.42℃)>农用地(26.18℃)。研究区所有湿地在夏季每天气温调节价值为2.78亿元,不同湿地类型每天调节气温价值大小依次为:河流湿地>浅海水域>坑塘水面>芦苇沼泽>光滩>盐地碱蓬沼泽。不同湿地类型每天调节气温单位面积价值大小依次为:坑塘水面>河流湿地=浅海水域>光滩>盐地碱蓬沼泽>芦苇沼泽。研究结果能够为湿地保护、恢复以及城市规划设计等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滨海盐沼孔隙水动力过程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辛沛  李凌 《湿地科学》2007,5(4):376-384
滨海盐沼是重要的陆地-海洋交界带生态系统,目前国际上存在关于滨海盐沼系统的两大重要假设:盐沼系统输出养分和盐沼植物带状分布。潮汐影响下盐沼孔隙水动力过程决定着盐沼与近海的物质交换和土壤通风条件,因此为验证两大重要假设,增强科学保护和修复滨海盐沼的能力,滨海盐沼孔隙水动力过程研究至关重要。联系两大重要假设论述了滨海盐沼孔隙水动力过程研究的意义;总结了滨海盐沼孔隙水动力过程野外观测和数值模拟两个方面的研究进展,尤其对模拟潮汐诱导下滨海盐沼孔隙水动力过程的4种数学模型,一维Boussinesq模型、二维饱和模型、二维饱和-非饱和模型、水-气两相流模型进行了系统的探讨;最后,通过对目前研究现状的分析,提出了有关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我国滨海湿地面临着持续退化和损失的风险,其中气候变化通过海平面上升、海水表层温度上升、风暴潮、海水入侵和海岸带侵袭,以及海洋酸碱度变化等一系列影响,导致了沿海湿地的退化与消失,制约了沿海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在总结中国湿地退化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气候变化对中国湿地的影响,并从自发性适应和计划性适应两个方面探讨了潜在的滨海湿地气候变化适应性对策。认为将来可进一步加强对滨海湿地气候变化影响与响应机制的监测和研究,为制定相关政策和培养相关管理人员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福建省滨海湿地的利用与保护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福建省滨海湿地有其重要的地位和生态功能,是我国17个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区域之一。随着福建沿海经济的高速发展,滨海湿地的利用与保护存在尖锐的矛盾,本文阐述了滨海湿地利用与保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6.
为改善响水光伏发电项目对鸟类迁徙栖息造成的负面影响,建立生态补偿区进行生态修复。通过本底调查,重点分析鸟类对栖息地和觅食的需求,遵循基于自然解决方案(NbS)理念,在生态补偿区构建鸟类避险区、游禽觅食区、涉禽觅食区、鱼类避险区和生态缓冲区5个功能区。生态补偿区修复后,生物多样性(尤其是鸟类多样性)显著提升,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成为NbS在中国滨海湿地生态保护与修复中的成功案例。  相似文献   

17.
对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主要人为干扰方式进行了系统辨识,详细阐述了不同人为干扰方式对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及服务的影响。综合分析了人为干扰造成的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改变、功能破坏、服务减少,其中,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干扰对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最为严重,并提出了滨海湿地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8.
闽东滨海湿地是我国湿地重要的组成部分,以闽东滨海湿地为研究对象,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在压力系统、状态系统、响应系统3个层面共选取了17个指标,构建了闽东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通过综合评价指数(CEI)对闽东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闽东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值为0.377 0,处于亚健康状态。其中,压力系统的健康指数为0.413 8,状态系统的健康指数为0.359 7,响应系统的健康指数为0.388 9。主要表现在闽东滨海湿地的水质等级、土壤性状差、优势植物覆盖率低;并且由于人类活动与湿地自然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出现了生物多样性下降、湿地功能减弱、水质污染严重、生态环境退化等一系列问题,闽东湿地的保护与管理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9.
滨海湿地高精度的地物分类可以为湿地监测与保护提供数据支持和决策依据。以辽河口湿地为研究对象,以Landsat8 OLI多光谱影像为数据源,结合研究区域实际地物情况,采用像元纯度指数和均值波谱法确定端元光谱,并利用全约束最小二乘混合像元技术和决策树技术制定分类规则,最后将研究区域分为芦苇、翅碱蓬、水稻、滩涂、水体(海水、虾池水、河水等)和人工建筑(包括路面、人工设施、房屋等)六大类。结果表明:该算法分类精度高于90%,结合目视判读与野外实地调查,发现分类结果符合实际地物情况。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沿海地区开发力度不断加大,使得我国滨海湿地面积急速减少。近30年来,美国政府引进市场机制、加大政府监管力度、注重公众参与、采取湿地补偿政策,使美国湿地基本达到"无净损失"目标。美国湿地保护与恢复的立法过程及政策,值得我国决策者学习,也为我国滨海湿地保护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和模式。赴美考察团通过考察与学习美国滨海湿地保护与管理、迁徙水鸟保护与管理、滨海湿地恢复与入侵物种治理等方面的经验,为我国滨海湿地的保护与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