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祭灶糖     
正月初八飘雪花,家家户户把糖发。天热的时候不能做祭灶糖,容易融化。贮存时间长了也不行,糖分下降,口感就会发生明显的变化。正月初八,天上飘起雪花,温度变得恰到好处,人们就开始做祭灶糖了。祭灶糖的做法很简单,首先是一个“发”字。先是用水泡得大麦长出白白的嫩芽,再用石磨磨成浆,和蒸熟的小米放在水缸中。  相似文献   

2.
河南民间称春节为"过年".但是,过年并非单指阴历正月初一,还包括年头、年尾,从旧岁的十二月初八至新年正月初五均是年日.旧时,河南民间流传有句俗语说:"腊八、祭灶,新年来到,姑娘要花,小子要炮."所以,一到"腊八",便有"年味儿"了.  相似文献   

3.
河南民间称春节为“过年”。但是,过年并非单指阴历正月初一,还包括年头、年尾,从旧岁的十二月初八至新年正月初五均是年日。旧时,河南民间流传有句俗语说:“腊八、祭灶,新年来到,姑娘要花,小子要炮。”所以,一到“腊八”,便有“年味儿”了。  相似文献   

4.
盛装的虎节     
在跳虎节这天,人们选中运气最好的8个人当场化装成"虎",用黑毡裹身为虎衣,头上捆扎出两只虎耳,身后腰部用黑毡捆成粗壮的尾巴,露出的脸部和手脚都画上黑、红、黄三色条纹,额画"王"字,颈系铜铃. 虎节又称跳虎节,是彝族虎图腾崇拜的一种最高形式. 清乾隆《南安州志》载:滇中楚雄的彝族支系罗罗每年正月过虎节,村民化装为虎,跳虎舞.如今,这种奇风异俗在一些彝区依旧以鲜活的形态比较完整地继承下来.其实,过虎节的习俗始于何时已无法考究,但比乾隆时代更早那是肯定的. 每年一度的虎节开始于农历正月初八.当天日落时分,历时8天的虎节就开始了.这时候,全村的男子都集中到土王庙,观看毕摩主持的请虎神仪式.  相似文献   

5.
正每年的正月十五,我都会想起小时候喝的"茶面糊涂",那香喷喷的味儿怎么都忘不掉。"茶面糊涂"这个名字虽然听起来有点莫名其妙,但其实是在教育人们喝了"茶面糊涂"年就过完了,可不能犯糊涂,应该勤俭持家了。在我们老家,正月十五一般要吃上一碗"茶面糊涂"。还记得小时候住在老家,每年从正月十一开始,母亲就开始忙着准备做"茶面糊涂"了。俗话说"十一十二不碾米,十三十四大风起",意思就是说正月十一和十二这两天,一定要把"茶面"准备好。从正月十一开始家家户户都要碾点湿小米或玉米,只有略带湿润,才能碾得更细。那时候我们家里没有小米,  相似文献   

6.
<正>每年的正月十五,我都会想起小时候喝的"茶面糊涂",那香喷喷的味儿怎么都忘不掉。"茶面糊涂"这个名字虽然听起来有点莫名其妙,但其实是在教育人们喝了"茶面糊涂"年就过完了,可不能犯糊涂,应该勤俭持家了。在我们老家,正月十五一般要吃上一碗"茶面糊涂"。还记得小时候住在老家,每年从正月十一开始,母亲就开始忙着准备做"茶面糊涂"了。俗话说"十一十二不碾米,十三十四大风起",意思就是说正月十一和十二这两天,一定要把"茶面"准备好。从正月十一开始家家户户都要碾点湿小米或玉米,只有略带湿润,才能碾得更细。那时候我们家里没有小米,  相似文献   

7.
2008年2月14日是鼠年正月初八,百年罕见的南方大冰雪尚未完全消融。这天上午,广西地球物理勘察院3个电法勘查组20多名职工备好行装,告别领导和  相似文献   

8.
岁岁春节,今又春节. 岁月就像一条穿梭往返于河两岸之间的小舟,一次又一次把我们摆渡到季节的尽头. 又该过年了,可萦绕在脑际的感慨总挥之不去:今年的"年"怎么过呢?非常怀念年少时的"年".然而那种扳着手指头数日子等"腊八祭灶新年来到,穿新衣,吃饺子,小姑娘带花、小小子放炮"的心情早已渐行渐远了.  相似文献   

9.
备年     
中国人过年的习俗已经延续了几千年,这不仅是一种用鞭炮驱走那个曾经横行乡里、骚扰村民的"年兽"的民俗,而且在慢慢成为一种犒劳自己、亲人团圆、分享果实的仪式.于是,一进农历腊月,尤其是过了腊八,闲不住的人们便开始张罗着备年了. 备年,无非就是通过"年"这个时间载体,对吃、穿、住、行上的变化予以展示.民谚云:"二十三,祭灶官...  相似文献   

10.
<正>浚县的正月古庙会,拥有着可溯千年的会史,会期长达一个月。这是朝圣的山会、贸易的商会、展示民风的风情会,更是演绎民俗的文化会。浚县正月古庙会起源于后赵皇帝石勒开凿伾山大佛时期,至今已有1600年历史,与山东泰山庙会、山西白云山庙会、北京妙峰山庙会并称华北地区"四大庙会"。当时的人们集结进香、朝山拜佛,庙会由此形成,只是规模较小,人数也少。随着浚县城千余年的发展变迁,庙会规模也逐渐扩大,到明代形成了浚县正月古庙会的基本规模。如今,素有"华北第一古庙会"之称的浚县正月古庙会会期从正月初一到二月二(龙抬头),长达一个月,会期长,规模大,保持着明清特色,吸引着海内外的数百万香客游人。每天从周边各地来这里观光游览者多达几万人,高峰期有30多万人。  相似文献   

11.
正浚县的正月古庙会,拥有着可溯千年的会史,会期长达一个月。这是朝圣的山会、贸易的商会、展示民风的风情会,更是演绎民俗的文化会。浚县正月古庙会起源于后赵皇帝石勒开凿伾山大佛时期,至今已有1600年历史,与山东泰山庙会、山西白云山庙会、北京妙峰山庙会并称华北地区"四大庙会"。当时的人们集结进香、朝山拜佛,庙会由此形成,只是规模较小,人数也少。随着浚县城千余年的发展变迁,庙会规模也逐渐扩大,到明代形成了浚县正月古庙会的基本规模。如今,素有"华北第一古庙会"之称的浚县正月古庙会会期从正月初一到二月二(龙抬头),长达一个月,会期长,规模大,保持着明清特色,吸引着海内外的数百万香客游人。每天从周边各地来这里观光游览者多达几万人,高峰期有30多万人。  相似文献   

12.
正进入腊月,有种味道一直萦绕在心头,那便是家乡叠红薯糖的味道。思绪回到20世纪七八十年代,豫东地区多种植红薯,一来糊口,二来过年时叠红薯糖招待客人。叠糖,既是一种食品加工方法 ,又指一种当地家庭自制的糖果,是春节期间北方地区传统的甜类零食。雪花纷纷飘落时,不知哪个调皮的孩子燃起一支鞭炮,在雪地里炸响,浓烈的火药味伴随着雪花在村庄中弥  相似文献   

13.
雪花顶岩体形成于志留纪,为由5个侵入次组成的复式岩体,侵入于寒武纪地层,与泥盆纪地层呈沉积接触,主要岩性由花岗闪长岩一二长花岗岩组成,主要矿物成分为钾长石、斜长石、石英,黑云母,少量角闪石,早侵入次单元岩体内暗色微粒包体发育.综合研究表明:雪花顶花岗岩主要为壳幔岩浆混合成因,岩浆主要来源于地壳部分熔融,其中亦有地幔物质的混染.  相似文献   

14.
"这份地图做得非常好,一眼就看明白了'两个确保'的发展格局."在河南省"两会"上,省政协委员蒋士卿捧着"两会"用图高兴地说道. 《2022河南"两会"用图》是由河南省自然资源厅指导,省测绘地理信息技术中心承办,省地图院编制的.为更好呈现河南省重大战略布局和发展规划,省地图院加班加点,克服疫情等不利因素影响,多方收集资料...  相似文献   

15.
春节长假接近尾声,天空飘起了雪花,随着雪越下越大,地面上转眼之间就积了厚厚的一层雪,相对下附近的山丘和平展的原野,家乡的香山寺显得特别的高耸,飘然而下的雪花把香山寺装扮得分外妖娆。  相似文献   

16.
雪中的回忆     
窗外不知何时下起了雪,我突然感觉房间里很闷,打开窗户,雪花从窗口轻轻地飘了进来。我伸出手,雪花就落在了我的手上,那份冰凉也溶进了我的心里,我被这纯情的精灵唤醒了对儿时冬季的记忆。  相似文献   

17.
临近春节前的一天,笔者在平顶山市石龙区行政审批大厅遇见了宏发焦化公司的李副厂长.一见面,他就一脸无奈地抱怨说:"现在想请你们国土局的人吃顿饭可真难,请了几次都请不到,真是太认真啦!"  相似文献   

18.
正月十五刚过,全省国土资源工作会议在哈尔滨隆重举行。紧接着,全省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全省国土资源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两个系统专项会议相继召开。原本要分三次开的会,加上对参会者的全员培训,整合集中后仅用4天半时间就开完。  相似文献   

19.
"在土地执法百日行动中被拆除的违法占地所建别墅的现场,断壁残垣、一片狼籍。1月15日,是腊月初八,也是辽东半岛入冬以来最冷的一天,最低气温已达-14℃。我们冒着凛冽的寒风,来到  相似文献   

20.
<正>崇左市于2003年成立,是一座年轻的、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区域性新兴城市,边境线长533千米,是广西陆地边境线最长的地级市,是中国通往东盟的陆路门户、最便捷"南大门",是中国"糖都"、"锰都"、"红木之都",是"一带一路"有机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