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阳 《中国测绘》2022,(10):18-21
<正>2000年10月31日,随着第一颗北斗导航卫星的成功发射,我国开始逐步建立北斗卫星导航产业,我国的导航芯片产业也随之萌芽。2020年7月31日,习近平主席宣布北斗三号正式投入全球服务,这标志着北斗产业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据央视新闻报道,目前在轨服务的北斗卫星共有45颗,我国空间和地面基础设施均已具备较为完善的服务能力,已经基本形成北斗产业应用体系。北斗卫星导航芯片作为北斗产业链中最重要的基础器件,其技术研发和商业化进展决定着整个北斗产业的未来。如今随着北斗星通、华大北斗、泰斗微电子、中科微电子、华力创通等国内企业的崛起,国产导航芯片已实现完全自主可控,且已经有多款北斗芯片实现规模化应用。  相似文献   

2.
徐红 《中国测绘》2022,(10):14-17
<正>“苹果手机将内置北斗芯片,支持中国北斗导航系统”这样的话题在网络上不断被提起。苹果新品iPhone 14上市前,“内置北斗芯片”的消息再次刷屏。其实,北斗才是这一话题的重点。这些年来,市面上的手机大多都在硬件上已经开始支持北斗导航,手机芯片对北斗的支持大概最早可以追溯到10年前,一家国外企业的骁龙芯片。2020年7月31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开通,我国建成的独立自主、开放兼容的卫星导航系统从此走向服务全球、造福人类的新时代舞台。  相似文献   

3.
北斗之光     
<正>中国北斗三号卫星导航基本系统于2018年12月27日建成并提供全球服务,标志着中国北斗正式提供全球定位服务,真正成为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本期我们重点关注北斗三号系统,关注系统建设与运营,关注北斗的商业应用和产业化价值,尤其是北斗在测绘地理信息行业的应用。说起卫星导航,我们早就熟悉,十多年前,我们就已经用导航仪指引行路,位  相似文献   

4.
丹妮 《中国测绘》2022,(10):40-43
<正>2020年6月,北斗三号系统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顺利入轨,至此,从覆盖全国到服务亚太地区再到覆盖全球,我国卫星导航工程建设试验系统、区域系统、北斗全球系统“三步走”的发展战略顺利完成。让北斗“天上好用,地上用好”,是中国科学院院士、首任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总设计师孙家栋一直提倡的,“在应用中发展,在发展中应用”,是将北斗系统的科研成果做成北斗卫星导航强势产业的必由之路,而地上是否能用好最关键在于北斗导航终端里的“芯”,作为北斗系统地面应用的灵魂和心脏,实现芯片的自主可控是必走之路。  相似文献   

5.
<正>北斗导航系统的成长与发展史也是各个导航企业与时俱进、更新迭代的奋进史。2018年,北斗三号开始提供全球服务。"普天之下,北斗照耀",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骨干企业有什么展望与畅想。随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正式投入运营,我国终于结束了只能依赖国外卫星导航系统的历史。2012年12月27日,北斗系统空间信号接口控制文件正式版1.0公布,意味着北斗导航系统开始正式投入民用,北斗导航业务  相似文献   

6.
信息广场     
正北斗年底正式向"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提供导航服务随着两颗全球组网卫星11月19日凌晨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升空,我国成功完成北斗三号基本系统星座部署。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总设计师杨长风此间表示,北斗三号基本系统今年底正式开通运行,向"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提供基本导航服务,迈出从区域走向全球的"关键一步"。有"北斗港"之誉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组建于1970年,是我国唯一发射高轨道航天器的发射中心。中心党委书记董重庆说:"自2000年10月首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发射成功至今,我国所有的北斗卫星均从这里飞向太空。"  相似文献   

7.
2020年6月23日,我国北斗三号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正式完成星座全球组网.北斗三号全球导航卫星系统采用新一代全球广播电离层延迟修正模型(BDGIM),为用户提供电离层延迟改正服务.本文利用高精度全球电离层格网(GIM)以及实测BDS/GPS数据提供的电离层TEC作为参考,从延迟改正精度及北斗单频伪距单点定位应用、模型系数...  相似文献   

8.
《全球定位系统》2014,(1):90-90
据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高工王如龙在题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与应用”的报告中介绍:在系统建设方面,对覆盖亚太地区的服务信号的监测评估数据表明,已建成运行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区域系统服务性能满足10 m的指标要求,部分地区性能略优于10m 。如在北京、郑州、西安、乌鲁木齐等地区,定位精度可达7m左右;在东盟国家等低纬度地区,定位精度可达到5 m左右。根据系统建设计划,北斗系统将于2014年下半年发射新一代的北斗导航卫星,开始北斗系统“第三步”组网建设工作。目前,北斗全球系统关键技术攻关已基本完成,即将进入工程化阶段,后续将发射30多颗导航卫星。2020年左右,北斗系统实现全球覆盖后,系统性能也将达到同期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9.
“2013年北斗导航产业取得了长足进步,国产北斗核心芯片、模块等关键技术全面突破,性能指标与国际同类产品相当。”近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新闻发言人冉承其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2014年我国将发射新一代的、性能更好的北斗导航卫星,预计2020年左右将建成覆盖全球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相似文献   

10.
正"2013年北斗导航产业取得了长足进步,国产北斗核心芯片、模块等关键技术全面突破,性能指标与国际同类产品相当。"近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新闻发言人冉承其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2014年我国将发射新一代的、性能更好的北斗导航卫星,预计2020年左右将建成覆盖全球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相似文献   

11.
<正>2012年,北斗二号系统组网成功,开始面向亚太地区提供服务。包括中海达在内的北斗导航产业链企业陆续推出基于北斗的RTK、GIS、CORS等各类产品,开启北斗测绘应用新时代,相关企业也因此走上了更高速的发展轨道。六年后,北斗三号基本系统完成建设,即日起开始提供全球服务,北斗应用终端将迎来更换需求,同时会催生更大的卫星定位和导航  相似文献   

12.
陈阳 《中国测绘》2023,(1):14-18
<正>不久前,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新时代的中国北斗》白皮书指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着眼于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卫星导航系统。经过多年发展,北斗系统己成为面向全球用户提供全天候、全天时、高精度定位、导航与授时服务的重要新型基础设施。2020年7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向世界宣布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标志着北斗系统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天上好用,地上用好。”  相似文献   

13.
《全球定位系统》2009,34(5):45-45
当前全球有四大卫星定位系统,分别是美国的GPS、俄罗斯的GLONASS、欧洲在建的Galileo系统和中国的北斗系统。我国从2000年开始,陆续发射了四颗“北斗一号”试验导航卫星,组成了我国第一个卫星导航定位系统。2007年4月14日,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北斗二号”导航卫星,这标志着北斗系统由一代开始向二代过渡。  相似文献   

14.
2000年10月,我国第一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升空,中国开启了建设自主全球导航卫星系统一北斗导航卫星系统的宏伟工程。经过10多年的努力拼搏,2012年底,北斗导航卫星系统正式向亚太大部分地区提供连续无源定位、导航、授时等服务,并对外公布北斗系统空间信号接口控制文件,掀起了北斗应用的热潮。2013年成为北斗规模化和产业化应用的元年,以北斗系统为核心应用引领的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逐步形成,“北斗特色”为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注入了强大的创新和发展动力。  相似文献   

15.
自2017年11月以来,北斗三号导航卫星开始进入高密度组网发射阶段。截止到2018年3月,已有4颗北斗三号中圆轨道(MEO)卫星投入试运行。本文选取全球分布的7个国际GNSS监测评估系统(i GMAS)跟踪站数据,从信号载噪比、观测噪声和多路径效应3个方面,对C19、C20、C27、C28这4颗北斗三号MEO卫星数据质量进行分析评估,并与同时段观测的北斗二号MEO导航卫星、GPS Block IIF导航卫星和Galileo FOC导航卫星的观测数据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北斗三号MEO卫星数据质量良好,性能较优。其全球各地区测站信号平均载噪比高于42 d BHz,中高纬度地区观测站信号平均载噪比能够保持在45 d BHz左右;伪距观测噪声基本在0.5米以内;各测站各频点的多路径效应RMS值均不超过0.4米。  相似文献   

16.
1 引言 北京时间2003年5月25日凌晨零时34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地将第三颗北斗导航定位卫星送入太空,这标志着我国已自主建立了完善的第一代卫星导航定位系统,使我国成为继美国和俄罗斯之后第三个建成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该系统可为国内公路交通、铁路运输、海上作业、气象、水利等领域的用户提供全天候、全天时的卫星导航和通信服务,将对我国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7.
<正>2018年11月19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及远征一号上面级),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第四十二、四十三颗北斗导航卫星。此次成功发射,标志着北斗三号基本系统星座部署圆满完成,迈出从区域走向全球的"关键一步"。2018年12月2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新闻发言人、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  相似文献   

18.
北京时间2003年5月25日零时34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地将第三颗“北斗一号”导航定位卫星送入太空。它与2000年发射升空的前两颗“北斗一号”工作卫星组成了完整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北斗一号”3颗卫星位于高度近3.6万公里的地球同步轨道,其定位原理是由用户先发射需要定位的信号,通过卫星转发至地面控制中心,地面控制中心根据卫星信号和用户信号解算出用户位置后再通过卫星转发给用户。与GPS和GLONASS相比“北斗一号”导航定位系统观测量的取得及定位解算均在地面中心站进行,卫星和用户机需具有转…  相似文献   

19.
简讯     
<正>北斗三号组成全球卫星系统2018发射第26—43颗卫星,当前在轨工作卫星共有33颗,全球组网基本系统空间星座部署任务圆满完成。2017 11月,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第24、25颗北斗导航卫星(正常运行),开启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全球组网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20.
刘基余 《测绘文摘》2013,(1):101-107
自2012年12月27日我国正式宣告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成之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已成为国际同行们的研讨热点,实现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技术标准化,势在必行,刻不容缓;为此,笔者提出下列建议:规范系统之名,需要用"中央文件式"的方法促使国内同行采用之;确切表述系统基本参数,需要普及卫星导航技术多学科的基本概念;发挥因特网的准快作用,及时公告北斗卫星星座的基本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