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为掌握北斗区域系统在国外典型区域内的定位性能,利用STK软件仿真建立了该系统"5GEO+5IGSO+4MEO"星座,在此基础上对关岛、索马里、堪培拉等地区的卫星可见性和几何精度因子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北斗区域系统足以全天候满足上述区域内用户的导航定位需求。  相似文献   

2.
为了评估北斗区域系统在中国各个地区的覆盖情况,利用STK软件仿真建立"5GEO+5IGSO+4MEO"的北斗区域星座,并在中国全境范围内建立了13个虚拟观测站,计算了北斗区域星座在全球范围内的GDOP分布,并统计了所有虚拟观测站的GDOP值的大小。结果表明,目前的北斗星座足以全天候满足我国全境范围内用户定位导航需求。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北斗三号系统在国内外及南北极地区的定位性能,在STK仿真平台下建立了北斗三号系统30颗星(3GEO、3IGSO和24MEO)的星座模型,对北京、三亚、新加坡、南北极点等11个站点的平均可见星数和几何精度因子GDOP值进行了分析,并与GPS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北斗三号系统较GPS在国内外及南北极地区典型站点的定位性能更优。  相似文献   

4.
正2018年11月19日,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以"一箭双星"发射方式顺利将我国第18、19颗北斗三号导航卫星送入太空。至此,北斗三号卫星导航系统基本系统星座部署圆满完成,中国"北斗"迈出从区域走向全球的"关键一步"。北斗三号卫星导航系统具有高精度、高可靠、高保险、多功能等诸多特点。与其他卫星导航系统相  相似文献   

5.
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长报文通信协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已经广泛应用在海洋、气象、水利和农业等领域中,利用短报文方式传输各类观测数据。文中介绍了一个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长报文通信协议,很好地解决了利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长报文传输时存在的数据丢包问题。  相似文献   

6.
北斗二代卫星导航系统定位精度分析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范龙  柴洪洲 《海洋测绘》2009,29(1):25-27
卫星导航系统的定位精度主要受观测量的精度和卫星的空间几何分布两方面的影响,GPS等相同轨道分布的卫星导航系统一般采用几何精度因子(GDOP)来分析定位精度。我国的北斗二代卫星导航系统是由三类异质卫星组成的混合星座导航系统,不同轨道卫星定轨误差不同,用户所得到的观测量精度也不相同,因此精密定位精度计算和分析时必须要考虑这种差异。引入了加权几何精度因子(WGDOP),利用模拟观测数据对北斗二代卫星导航系统的定位精度进行了分析。外部检核计算结果表明,精密定位计算时顾及观测量精度差异可进一步提高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7.
为掌握北斗系统在"一带一路"区域定位性能,利用STK软件分别仿真北斗区域和北斗全球星座。通过建立地面观测站和观测区域,对"一带一路"区域可见性和几何精度因子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北斗区域系统无法全面满足"一带一路"战略需要,而北斗全球系统将为战略的实施提供有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8.
为了对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单点定位精度进行分析,考虑到北斗星座中三种异质卫星对应的观测量精度不同,采用加权定位法进行解算,实测结果表明,系统水平定位精度优于5m,高程方向优于10m,东向方向定位精度最高,系统可以满足亚太区域导航需求。  相似文献   

9.
《海洋测绘》2013,(1):82-82
<正>2012年10月25日,我国第16颗北斗导航卫星顺利升空。根据计划,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于2013年初向亚太部分地区提供正式服务,这标志着我国正式迎来北斗导航时代。现实生活中,"北斗"系统应用市场有多大?光博会上有专家保守估计,国内市场就有4000亿元。  相似文献   

10.
"北斗"导航系统在海洋水文、气象监测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北斗”导航系统是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卫星导航系统,该系统具有快速定位、双向通信和精密授时三大功能.可以代替当前的Inmarsat-C和ARGOS系统在海洋监测平台中的应用。文章介绍了“北斗”系统在我国当前的海洋水文、气象监测平台的应用.并对“北斗”系统在我国海洋监测平台上的广泛应用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1.
给出了一种导航卫星观测量精度的评定方法,并结合具体算例对该方法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文中给出的方法切实可行,能够对导航卫星的观测量精度进行较为合理的评定,相关研究成果对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测试评估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2.
Comparing to single 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BDS) Precise Point Positioning (PPP), a method which can more quicklydetermine the ambiguity parameters of BDS through applying the contribution of GPS observations is proposed and analyzed in this article. The numerical examples and analysis show that the ionosphere-free ambiguities of BDS satellites can be determined and converged more quickly because of the contribution of GPS observations. The average improvement of the convergent speed of positioning is 18.5% and its positioning accuracy in N, E, and U components are improved by 29.4, 30.3, and 34.4%, respectively, with the contribution of the a priori coordinates obtained from GPS observations. This method is useful for single BDS system positioning when there is a priori information provided by GPS or other sensors which be replaced by and can be applied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computation.  相似文献   

13.
高程信息是时空位置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时获取高精度海拔高是测绘导航信息化的关键步骤之一。北斗导航终端能快速高效地测定大地高,结合高精度的数字高程基准模型,可实时获取精密海拔高程。在顾及1985国家高程基准与全球高程基准之间垂直偏差的基础上,基于GOCE+EGM08重力场模型构建了统一到CGCS 2000椭球的区域数字高程基准模型,该模型范围对应北斗区域导航的覆盖范围,即55°S~55°N,55°E~180°E,模型精度优于米级,满足北斗导航终端对海拔高的应用需求;利用实时SQLITE数据库技术,基于该数字高程基准模型构建了北斗导航终端的海拔实时获取系统,实现了任意测点精密海拔高程的实时获取。  相似文献   

14.
This study analyzes the signal quality and the accuracy of BeiDou 3 rd generation Satellite Navigation System(BDS3) Precise Point Positioning(PPP) in the Arctic Ocean. Assessment of signal quality of BDS3 includes signal to noise ratio(SNR), multipath(MP), dilution of precision(DOP), and code-minus-carrier combination(CC). The results show that, 5 to 13 satellites are visible at any time in the Arctic Ocean area as of September 2018, which are sufficient for positioning. In the mid-latitude oce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