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东业亚构造演化的描述,来自于村本区层状构造地体的认识、以及对岛弧和大陆边绛(活动的和钝态的)横向带状排列的认识.以下的早中生代较大的大陆块已被确认:西伯利亚东部大陆(西伯矛,}亚台地)、Chukotsk和Bureinsk一Khankaisk微大陆地体、以及推断的Okhotomorsk微大陆地体.上覆着古生代洋壳的Alazeya火山弧也被认为是一个微大陆.西伯利亚东部大陆边缘的东南,北边分别由Udsko一Murgal'sk岛弧、oloysk岛弧来匀划,而其南边是活动的大陆边缘.微大陆地体主要具有钝态的边缘.层状构造地体的横向带状排列和蛇绿岩的存在,表明这些微大陆地体被具有洋壳的盆地.与西伯利亚东部大陆分离出来.早中生代褶皱是由硅铝质地块的会聚和碰撞造成的.西伯利亚东部大陆与Bureillsk一Khankaisk微大陆地体的碰撞发生在晚休罗世的开始和中期末.南Anyui海盆地的封闭、以及Chukotsk微大陆地体连接到西伯利亚东部大陆上,发生在尼欧克姆期(早白奎世早期)的末期.到尼欧克姆期结束时,西伯利亚东部大陆的边球已变成类似现在的样子了.它和太平洋之间由安第斯类型的活动大陆边缘分隔开,而后者以(郑霍次克)Okhotsk一Chukotsk和(锡霍特)Sikhote一Alinsk的火山一深成带为标志.在白垄纪,当Bur。insk微大陆地体连接到西伯利亚东部大陆上之后,(锡霍特)Sikhote一Alin地区的、近似经度方向的一些走滑断层发育,这些断层与同okhotomorsk微大陆地体朝向(郑霍次克)Okhotsk一Chukotsk带一起运动的、Kula板块朝北的运动有关.  相似文献   

2.
大兴安岭中南段中生代的构造热演化   总被引:46,自引:5,他引:46  
通过对大兴安岭中南段中生代火山 深成岩同位素年龄的测定 ,对不同阶段岩浆活动的构造背景进行分析 ,从而确立了该区构造岩浆演化的序列 :晚三叠世以含幔源包体的基性 超基性岩侵位为标志的初始幔隆 ,早 中侏罗世以辉绿岩岩墙群侵入为标志的中、上部地壳伸展 ,晚侏罗世强烈的粗面质火山岩喷发 ,早白垩世板内非造山性质的碱性 亚碱性花岗岩侵位 ,同时还形成了基性岩墙和玄武岩 .据此 ,可以认为中生代大兴安岭的隆升与幔隆背景下深部岩浆上涌密切相关 .这一研究为进一步探讨大兴安岭造山模式奠定了基础 .  相似文献   

3.
南安第斯中生代构造演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4.
燕山地区中生代盆地演化及构造体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燕山地区中生代盆地经历了重要的构造变革, 由前晚三叠世台缘克拉通盆地转变为晚三叠世至晚侏罗世挠曲盆地, 进而再次转变为晚侏罗世晚期至早白垩世裂谷盆地. 晚三叠世和晚侏罗世响应两次板内强变形作用, 分别沿逆冲带边缘沉积了杏石口组和土城子组粗碎屑冲积体系; 早白垩世受转换伸展断层控制, 盆地充填以扇三角洲-湖泊体系为主. 晚三叠世挠曲盆地的沉积碎屑成分反映了源区元古界和太古界地层的剥露过程; 而晚侏罗世挠曲盆地则反映了源区受早期沉积覆盖的火山碎屑岩的剥蚀及其基底岩石的剥露过程. 原型盆地再造结果显示, 早侏罗世至晚侏罗世早期盆地展布具有向近北东东向和近东西向迁移的趋势; 早白垩世盆地呈北北东向横跨于前期盆地之上. 两期盆地分别受控于不同的构造体制.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道泰国西北部Nakhon Thai盆地中生代Nam Phong组、Phu Kradung组、Phra Wihan组和Sao Khua组的古地磁学和碎屑锆石U-Pb年代学研究结果,以期为印支地块中生代构造演化提供新的古地磁学约束.碎屑锆石U-Pb年代学测试获得了Nam Phong组、Phu Kradung组和Sao Khua组对应的最大可能沉积年龄分别为约208、约154和约140 Ma;指示Phra Wihan及其上的Sao Khua组为早白垩世沉积.同时,这三个组的碎屑锆石年龄谱进一步证实了印支地块在中-晚侏罗世发生了一次沉积物源的转换.古地磁学研究获得3个古地磁极:晚三叠世Nam Phong组为55.9°N/172.2°E(A95=4.6°)、晚侏罗世Phu Kradung组为61.0°N/182.3°E(A95=6.2°)和早白垩世Phra Wihan组为67.0°N/192.1°E(A95=3.6°).其中,前两个古地磁结果通过了褶皱检验,且具有很好的区域一致性,表明其很可能为岩石形成时获得的原生剩磁,对应...  相似文献   

6.
西北太平洋岩石圈有效弹性厚度及其构造意义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引入滑动窗口导纳技术(MWAT),计算西北太平洋岩石圈有效弹性厚度(Te).首先,基于SIO V15.1海底地形模型,模拟研究了MWAT法计算Te的精度,表明当TeTe≥5 km时,相对误差在10%以内.分别采用GEBCO、SIO V15.1和BAT_VGG海底地形模型,构建了西北太平洋Te,通过对获得的洋壳密度参数和实测导纳与模型导纳之差的均方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BAT_VGG模型更适用于Te计算.西北太平洋Te均值为13.2 km,标准差为6.9 km,以板块冷却模型为参考,主要分布在150℃~450℃等温线深度范围内.白垩纪和侏罗纪时期岩石圈Te分布在150℃~300℃等温线深度范围内,且未随海山加载时岩石圈年龄增大而增大,说明海山加载时岩石圈年龄不是影响其强度的唯一因素.南太平洋超级海隆活动,以及研究区域广泛存在的断裂带构造,都曾对本区域岩石圈演化产生过重要影响,可能是本地区岩石圈Te较小的构造原因.  相似文献   

7.
对龙门山中生代和新生代构造演化的讨论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王二七  孟庆任 《中国科学D辑》2008,38(10):1221-1223
5.12汶川大地震是在无任何征兆的情况下发生的,这表明龙门山构造带现今的应力与应变场以及在历史中形成的构造格架极为复杂.龙门山构造格架先是形成于太平洋和特提斯两大构造域在中生代的相互作用,后又作为青藏高原的东边界协调青藏高原的隆升和水平生长,其现今的地质地貌格局就形成于这两构造事件的叠加作用.在晚三叠世,扬子西缘发生陆内汇聚作用,在川西形成龙门山构造带,并导致四川前陆盆地的形成,龙门山与四川前陆盆地表现出典型的盆山耦合关系.然而,在中生代大部分时间里,松潘-甘孜构造带与扬子地块表现出截然不同的造山极性.扬子地块沿一系列左行走滑断裂持续发生顺时针旋转,并主要在四川盆地发育一套河湖相沉积,而松潘-甘孜构造带则以大规模北东.南西向挤压缩短为特征,并发生整体抬升.在新生代大部分时间里,龙门山和四川盆地对青藏高原的生长和抬升并没有表现出强烈的构造和沉积响应.在地壳表面水平变形速率很低的背景下,现今的龙门山却呈现出非常年轻的高峻地貌特征,其地形梯度之大甚至超过喜马拉雅山.由此可以推测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之间的汇聚作用可能发生在地壳深部,可能受下地壳流动的控制.晚新生代时期发源于青藏高原东缘的岷江在龙门山山前突然卸载了大量的洪积物,充填在成都平原内,是气候还是构造成因?对此存在不同的认识.汶川大地震引发了大面积的滑坡、泥石流和河流的堰塞,这些地质灾害给我们的启示是:成都平原的砾石沉积可能有相当一部分与地质历史中大地震引发的洪水有关,其中最著名的是大邑砾岩.在大邑砾岩之下还存在一套沉积特征截然不同的砾岩,其年龄可能是晚中新世(8~13Ma),这些砾岩连同上覆的大邑砾岩和下伏?  相似文献   

8.
华北克拉通南缘在晚中生代158~112Ma发生大规模的花岗质岩浆活动,以及同时期的钼-金-银-铅-锌多金属矿床成矿作用.通过分析这些花岗岩类岩石的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以及精确的年代学研究成果,发现它们的地球化学特征在127Ma前后有明显差异:早期(158~128Ma)主要形成Ⅰ型花岗岩,以不具有明显的Eu负异常、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和亏损Y、Yb等重稀土元素为特征;晚期花岗岩(126~112Ma)更富硅和钾,Eu负异常明显,具有更高的Y、Yb含量和Rb/Sr比值,而Sr、δEu、Sr/Y比值等明显降低,主要为A型和高分异Ⅰ型花岗岩,Sr、Nd、Hf同位素组成相对早期的更亏损,并伴随少量基性岩浆岩的发育.两期花岗岩均主要形成于以华北克拉通结晶基底为主的古老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并有幔源岩浆的参与;由早到晚,幔源组分显著增多.这些特征反映了地壳厚度有减薄的趋势,并在127Ma发生明显的减薄,证明127Ma是华北克拉通南缘中生代构造体制转折的关键时期;该时期的构造演化及岩浆作用,与太平洋板块俯冲引起的幔源岩浆底侵从而引发的强烈壳幔相互作用有关,并促使岩石圈强烈伸展减薄.  相似文献   

9.
针对扬子东南缘浙赣地区地质构造特征,通过研究中生代的构造分层、盆地演化、火山活动构造环境等,分析了研究区中生代构造环境,认为研究区中生代盆地演化经历了由近东西向、北东东向向北东、北北东向构造方向的转变和由挤压-拉张-挤压-拉张的构造环境变化;构造体制环境从晚侏罗世开始,到早白垩世早期基本完成转换过程。伴随构造环境的转变,研究区内形成了中生代不同类型的盆地。  相似文献   

10.
华南武功山中生代伸展构造   总被引:41,自引:3,他引:41  
江西武功山是一个中生代花岗岩穹窿伸展构造 ,由花岗质深成岩、韧性剪切变质岩和南北两侧盆地构造所组成 ,具三层结构 .区域面理走向东西 ,拉伸线理指向南北 ,轴部位于洪江 万龙山一带 .运动学研究表明 ,其轴部为同轴变形 ,两侧岩层则朝山外倾滑 .南北两侧的安福和萍乡盆地分别发生向南和向北的脆性层滑运移 .它发育在加里东期变质基底之上 ,被晚白垩世红层不整合覆盖 .花岗岩和韧剪变形矿物的4 0 Ar/ 39Ar法和K Ar法测年表明 ,该伸展构造开始于三叠纪 ,结束于早白垩世 ,其高峰期可能在晚侏罗世  相似文献   

11.
大连地区的中生代韧性构造变形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大连地区褶皱构造式样及叠加变形现象极其丰富。本文从构造解析入手 ,运用微观构造与宏观构造相结合方法 ,详细划分了该区中生代的韧性变形构造期次 ,并研究和确定了各期的变形机制及变形式样 ,提出印支晚期南北向挤压变形为该区中生代发生的第一期韧性变形构造事件。在对全区资料综合分析基础上 ,重新厘定了研究区的构造格局  相似文献   

12.
古特提斯是泛大洋的一个巨大海湾。所以,古特提斯的闭合史可以被认为是古太平洋构造演化的一部分。古特提斯闭合(基梅里阶)引起的造山系演化与环太平洋构造演化十分相似,而不同于新特提斯洋闭合史。新特提斯洋闭合时,现在组成特提斯造山复合体90%的是一个大型的造山拼贴体,是基梅里演化沿着劳亚古陆南部边缘堆积起来的。  相似文献   

13.
太平洋西北部Shatsky海台附近的磁性条带表明了从M21到M10时间,北太平洋板块的构造历史痕迹。在M22期间,太平洋-Farallon-Izanagi(P-F-I)三联点位于海台的西南,并向北北西方向迁移。此后不久,由于作用于三个板的应力场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而太平洋-Izanagj洋脊受其影响,M21到M19期间顺时针方向旋转了24°。当某洋脊扩展的事件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认为,华南地区于燕山旋回中早期主压应力轴是北西——南东和北西西——南东东向的。燕山晚期以来,主压应力轴基本上是北东——南西和北东东——南西西乃至近东西向的。  相似文献   

15.
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线性谱法和LINFIND方法,分离了塔里木盆地中生代岩石的多磁成分,并采用岩石磁学和褶皱检验等方法研究了剩磁稳定性.对于塔里木盆地三叠系、侏罗系的岩石其携磁矿物以磁铁矿为主,具有两组次生磁性成分和一组原生剩磁成分;原生剩磁成分的解阻温度为550℃,而两组次生成分的解阻温度分别为175-250℃和300一375℃,可能为生物剩磁和次生氧化形成的剩磁.白垩纪岩石的携磁矿物以亦铁矿为主,同样具有两组次生剩磁和一组原生剩磁;两组次生剩磁分别为现代地磁场的粘滞剩磁和岩石变形过程中形成的构造剩磁.塔里木盆地中生代早期极移不明显,处于一个相对平静时期;侏罗纪至白垩纪盆地则主要表现有一定规模的南移,伴有顺时针旋转运动。盆地白垩纪的古纬度与现在纬度相比,仍存在17°-20°左右的纬度等,这一纬度差是通过白垩纪以后塔里木板块的北向漂移和板块北部造山带的压缩及边界的大型走滑作用来缩小;另外,压实作用也可能是由垩纪磁倾角变低的一个原因。  相似文献   

16.
本文综合了苏联、日本和美国在西北太平洋测量地震波速度的地震试验结果,资料包括在井孔和海底记录的60个以上的地震.得到P波和S波的平均走时曲线.P波和S波速度分别由7.5km/s变化到8.8km/s和由4.3km/s交化到5.2km/s.综合资料显示出有两条不同的途径.其地震波速随深度的变化与方位有关.这证实了早先的结果,即该区上部岩石层有着显著程度的不均匀性.p和s波速度最大值(分别为8.6和5.1 km/s)是南北方向传播的地震波,而最小值(分另{为8.0和4.6 km/s)是沿东西方向传播的地震波.这些资料指出海洋岩石层的波导特性与方位有关.  相似文献   

17.
系统了解不同海区沉积放射虫组成的区域特色、气候条件及其与水团和海流的关系是进一步探讨放射虫全球性分布规律与应用的重要基础.通过分析南海、东海、日本海、鄂霍次克海、白令海、菲律宾海以及北太平洋西边界流区等典型区域的代表性海底表层样品,较好地揭示了西北太平洋海区的放射虫生物地理特征,并初步探讨了其主要环境控制因素及其与北太平洋环流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西北太平洋各海区沉积物中的放射虫可以划分为类群A和类群B两个大的生物地理区系,其中,类群A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带海区,其放射虫丰度与分异度较高,群落组成以暖水种为主;而类群B主要分布于寒带-亚寒带海区,放射虫丰度与分异度较低,群落组成中冷水种含量较高.此外,类群A可分为A1至A5五个亚类,分别对应于东海、菲律宾海、南海、日本海以及黑潮区,类群B分为B1至B3三个亚类,分别与鄂霍次克海、白令海和亚北极环流区有着较好的对应关系.不同生物地理区放射虫沉积分布的总体特征表明,温度和盐度是西北太平洋海区沉积放射虫具有纬向性分布规律的主要原因,水体深度是同一海区不同区域放射虫沉积分布存在差异特征的另一影响因素.主要放射虫属种在相邻海区的出现表明不同生物地理区的放射虫组合存在一定的关联,进而依据不同海区放射虫共有属种的含量与分布特征,划出了五个放射虫特征组合,分别对应着黑潮主流、黑潮-东海分支、黑潮-南海分支、对马暖流以及亲潮水团.  相似文献   

18.
根据P波走时地震数据,使用双差层析成像方法,获得了西北太平洋俯冲带70km深度内的震源重定位及P波速度结构图件结果;并结合水深地形数据、断裂特征资料,绘制了西北太平洋俯冲带70km深度内的断裂几何学剖面图件;划分了西北太平洋俯冲带的断裂级别,一级断裂包括:Itoigawa-Shizuoka构造线(ISTL)、Tartary断裂(TF)、Tartary-Tanakura断裂(TTF)、Tartary-Ishikari断裂(TIF)、东日本海断裂(EJSF)、中央萨哈林—北海道断裂(CHSF)、Abashiri断裂(AF)、千岛盆地南部边界(KBB2)、西鄂霍次克断裂(WOF)、东鄂霍次克断裂(EOF);二级断裂包括:中央构造带(MTL)、Hatagawa构造线(HTL)、日本盆地边界(JBB1、JBB2)、北海道断裂(R8断裂、R9断裂、R10断裂、R11断裂、R12断裂、R13断裂)、千岛盆地北边界(KBB1)、东萨哈林断裂(ESF)、鄂霍次克海断裂(S1断裂、S2断裂、S3断裂)、堪察加半岛断裂(Ka1断裂、Ka2断裂、Ka3断裂、Ka4断裂);三级及以上断裂数量较多,如逆断性质的R1~R7断裂、R14~R25断裂以及正断性质的N1~N4断裂。  相似文献   

19.
塔里木盆地中生代古地磁研究及构造意义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线性谱法和LINFIND方法,分离了塔里木盆地中生代岩石的多磁成分,并采用岩石磁学和褶皱检验等方法研究了剩磁稳定性.对于塔里木盆地三叠系、侏罗系的岩石其携磁矿物以磁铁矿为主,具有两组次生磁性成分和一组原生剩磁成分;原生剩磁成分的解阻温度为550℃,而两组次生成分的解阻温度分别为175-250℃和300一375℃,可能为生物剩磁和次生氧化形成的剩磁.白垩纪岩石的携磁矿物以亦铁矿为主,同样具有两组次生剩磁和一组原生剩磁;两组次生剩磁分别为现代地磁场的粘滞剩磁和岩石变形过程中形成的构造剩磁.塔里木盆地中生代早期极移不明显,处于一个相对平静时期;侏罗纪至白垩纪盆地则主要表现有一定规模的南移,伴有顺时针旋转运动。盆地白垩纪的古纬度与现在纬度相比,仍存在17°-20°左右的纬度等,这一纬度差是通过白垩纪以后塔里木板块的北向漂移和板块北部造山带的压缩及边界的大型走滑作用来缩小;另外,压实作用也可能是由垩纪磁倾角变低的一个原因。  相似文献   

20.
贺兰-川滇南北向构造带是划分中国大陆东西的地幔陡变带,其南段川滇南北向构造带是由几个性质不同的构造系统叠加组成的复杂构造带.研究发现,位于扬子地块西缘的川滇南北向构造带发育由雁行状左行走滑断裂为骨架的走滑构造带.走滑构造带经历了两期构造叠加,早期变形为北东-南西挤压应力场形成的一系列北西-南东走向的逆冲断裂,晚期北西-南东挤压应力场环境下沿先前的逆冲断层形成一系列左行走滑断裂.在这些左行走滑断裂之间,发育一些中生代盆地,盆地沉积相和古流向研究显示,这些盆地的形成受走滑断裂控制.因此,依据盆地内最老地层限定,扬子西缘走滑构造带形成于早中生代.作者认为,这个走滑构造带的形成,很可能与晚三叠世-侏罗纪时期扬子地块顺时针旋转并持续向北俯冲-碰撞有关,川滇南北向构造带在早中生代中国大陆的主体碰撞拼贴过程中就已经开始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