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含氯消毒剂在水环境中的次生产物及其致突变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GC/MS法对池塘在用含氯消毒剂前后水体中有机物的鉴定比较,发现含氯消毒剂在水环境中的主要次生产物为三氯甲烷,其生成量与消毒剂的用量、作用时间、反应温度、pH及光照等有关。这种次生产物具有一定的致突变活性,因此在养殖生产中必须严格控制消毒的使用量和使用条件,尽可能消除其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2.
以二氧化氯作为一种新型的消毒剂和杀菌剂 ,以传统含氯制剂 (如漂白粉、二氯异氰尿酸钠、三氯异氰尿酸 )作为对照 ,比较其在治疗欧洲鳗细菌性疾病及改善养殖水质方面的显著特性 ,其作用活性与环境 (如 p H、温度、氨及有机物 )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 ,二氧化氯 (Cl O2 )对爱德华氏菌、嗜水气单胞菌和柱状屈挠杆菌有很好的杀灭效果 ,能迅速治愈欧洲鳗的赤鳍病和肝肾病 ,且能有效改善养殖水体 ,水中生化需氧量比对照组下降 10 %~ 30 % ,化学耗氧量下降 5% ,溶氧量提高 8%~ 10 %。当二氧化氯体积分数为 8m L/m3时 ,其杀菌率均高达 90 %以上 ,为氯制剂的 1.8倍 ,且活性不受环境因子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二氧化氯控制欧洲鳗细菌性疾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二氧化氯作为一种新型的消毒剂和杀菌剂,以传统含氯制剂(如漂白粉、二氯异氰尿酸钠、三氯异氰尿酸)作为对照,比较其在治疗欧洲鳗细菌性疾病及改善养殖水质方面的显著特性,其作用活性与环境(如PH、温度、氨及机物)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二氧化氯(ClO2)对爱德华氏菌,嗜水气单胞菌和柱状屈挠杆菌有很好的杀灭有迅速治愈欧洲鳗的的赤鳍病和肝肾病,且能有效改善养殖水体,水中生化需氧量比对照组下降10%-30%,  相似文献   

4.
海因类消毒剂对吉富罗非鱼的急性毒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溴氯海因(BCDMH)和二溴海因(DBDMH)两种消毒剂对吉富罗非鱼进行急性毒性试验,研究吉富罗非鱼对海因类消毒剂的耐受性。结果表明:溴氯海因对吉富罗非鱼苗的24 h LC50、48 h LC50和安全浓度分别为9.61、8.66、2.11 mg/L,二溴海因对吉富罗非鱼苗的24 h LC50、48 h LC50和安全浓度分别9.89、9.78、2.87 mg/L。  相似文献   

5.
用溴氯海因(BCDMH)和二溴海因(DBDMH)两种消毒剂对吉富罗非鱼进行急性毒性试验,研究吉富罗非鱼对海因类消毒剂的耐受性。结果表明:溴氯海因对吉富罗非鱼苗的24h LC50、48h LC50和安全浓度分别为9.61、8.66、2.11mg/L,二溴海因对吉富罗非鱼苗的24h LC50、48h LC50和安全浓度分别9.89、9.78、2.87mg/L。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湛江近海域海洋沉积物中含氯多环芳烃的生物学毒性效应,选取湛江近海域2个地点(TS和JSW)采集样品,以含氯多环芳烃为目标,制备沉积物提取物,将斑马鱼胚胎胚胎暴露于不同浓度的沉积物提取物中,观测供试斑马鱼胚胎的死亡和畸形情况。结果表明:TS采样点沉积物提取物的LC50为15.98 mg/mL(48 h)和14.41mg/mL(96 h),JSW采样点沉积物提取物的LC50为19.89 mg/mL(48 h)和16.36 mg/mL(96 h),且致死效应呈现浓度依赖关系;TS和JSW 2个采样点沉积物中含氯多环芳烃能导致斑马鱼胚胎卵黄囊水肿、心包水肿、脊椎弯曲等致畸效应,其致畸效应与暴露浓度基本呈浓度依赖关系。湛江近海域沉积含氯多环芳烃物提取物对斑马鱼胚胎具有明显的致死作用和致畸毒性。  相似文献   

7.
准噶尔盆地东北缘卡姆斯特地区中侏罗统西山窑组为一套辫状河三角洲相沉积,主要可采煤层发育于三角洲平原,其中B1煤层最厚可达11.6 m,平均厚度6.1 m,厚度稳定、横向连续性好。煤岩显微组分以镜质组为主(73.3%),次为惰质组(13.3%),另含少量壳质组(6.2%);无机组分则以碳酸盐矿物为主,另含少量黏土矿物。煤岩镜质体反射率(Ro)范围为0.419%~0.522%,煤质总体以中灰、低硫、特低氯、特低磷、特低发热量的长焰煤为特征。   相似文献   

8.
2004年5月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广西山口红树林保护区发生了40年来最严重的病虫害,一周之内40公顷白骨壤迅速变黄枯萎并扩大至106公顷。消息一经传出,全国上下哗然,各种猜测纷纷,红树林霎时间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吸引了不少人的眼球。红树林到底怎么了?红树林的虫灾引起普遍关注媒体责无旁贷地站了出来,各种报道纷纷传出。有专家提出是保护区周边近海环境恶化引发了这次虫害。具体地说,是沿海各种养殖场内消毒使用的各种消毒剂及其他药物大量排到海里,这些消毒剂和药物在杀死养殖场海产品天敌的同时,恶化了海洋生态平衡的环境所造成的。媒体…  相似文献   

9.
库兰喀孜干勘查区位于准东煤田东部,含煤地层为中侏罗世西山窑组和早侏罗世八道湾组,含煤层共计23层,其中可采煤层12层。根据煤质特征分析可知,煤层宏观煤岩组分以丝炭、暗煤为主,亮煤次之,煤岩类型为半暗型煤—暗淡型煤,显微煤岩类型以微镜惰煤为主,见少量微泥质煤和微惰煤,变质阶段以Ⅱ阶为主。该区总体以中水分、特低—低灰、中高挥发分、高固定碳、特低硫、低磷分、特低氟、特低—低氯、一级含砷、中高—高热值、不黏结、中等可磨—易磨、中热—较高热—高热稳定、含油、较低—较高软化温度的煤层为主,为优质的动力用煤,具有广泛的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玉山煤矿含煤地层为吴家坪组,可采煤层2层,具有中灰、中等挥发分、高硫分、低磷分、特低—低氯,低砷、高氟,中高发热量的煤质特征,煤类丰富,呈条带状分布。通过对区内沉积环境和煤的变质作用2个方面的分析,阐述了形成煤层高硫、中灰特征的影响因素,解释了煤类分带现象,并指出了主要煤质指标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1.
针对目前的技术手段下难以直接获得大范围高精度精细化降水空间分布的问题,本文以闽浙赣地区为研究范围,选用GPM IMERG降水产品,综合应用地面实测降水数据以及水汽与植被指数数据,基于地理加权回归(GWR)法构建了基于水汽因子的降尺度模型,同时基于最小二乘(OLS)法构建了基于水汽因子与植被指数的对比模型,将降水产品的分辨率从0.1°提升至1 km,最终获得2015年闽浙赣地区各月精细化降水空间分布,使用验证站点实测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① 构建的 3个降尺度模型中,GWR模型与2种OLS模型相比,拟合优度分别提升了102.9%和93.9%,模型降尺度结果整体优于2种OLS模型,且月际差异小,稳定性更高;2种OLS模型中,采用了水汽因子的模型拟合效果有8个月份更优;② 融合多源数据的GWR降尺度模型获得的结果在研究区内是可靠的,与GPM降水产品相比,在提升空间分辨率的同时,平均相对误差与均方根误差月均分别下降了42%和32%,精度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2.
负载型纳米TiO_2光催化杀灭溶藻弧菌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平均粒径约5nm,主要结构为锐钛矿型的纳米TiO2光催化剂,以泡沫型复合镍板为载体对纳米TiO2进行固定,并对固定后的纳米TiO2杀灭溶藻弧菌的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利用高压汞灯作为光源,以泡沫型复合镍板为载体的纳米TiO2对溶藻弧菌具有较强的杀灭能力;极少量过氧化氢的加入加快了纳米TiO2的杀菌速度;因此,负载型纳米TiO2在水产病害防治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The turbidity criterion for the product water of a WTP according to the State Project ‘863' on the safeguard technology of drinking water in the southern areas of China is 0.1 NTU. The turbidity removal in the activated carbon filter was analyzed in a pilot-scale test and an innovative technology to improve the turbidity removal in a biologically activated carbon (BAC) filter was put forward in order to meet the criterion.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nhanced filtration by adding polymerized aluminium chloride (PAC) into the BAC filter was quite effective in turbidity control. The effluent turbidity was kept at a stable level (mean) of 0.033 NTU with a high removal of about 80% for influent turbidity of 0.110- 0240 NTU with an addition of PAC at 0.05 mg L^-1, meeting the requirement for filtrate turbidity equal to or less than 0.1NTUC totally. In addition, the larger the PAC dosage was, the lower the effluent turbidity was. However, further improvement of turbidity removal was not obvious for PAC dosages beyond 0.10 mg L^- 1, and an optimal PAC dosage in the range of 0.05 - 0.10 mg L^- 1 was proposed.  相似文献   

14.
选取2013~2015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数字地震台网记录的141次ML≥1.5地震的数字地震资料,采用Atkinson方法计算核心水源区地震波Q值。结果表明,该地区非弹性衰减结果为Q=146.0×f(0.770 3),处于中等Q值的构造活跃期。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强吸水剂系列中淀粉接枝丙烯腈类吸水剂的制造工艺流程及其原理 ,并应用过硫酸铵作为引发剂 ,通过实验制出吸水倍率达 10 0 0倍的吸水剂  相似文献   

16.
用铁屑微电池原理深度处理了医院废水 ,分析了废水pH、铁屑用量、反应时间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 ,最佳的反应条件为 :废水进水pH为 3.5 ,铁屑用量为 12 .5 % ,常温反应 80min。  相似文献   

17.
南三河沉管是鉴江供水枢纽工程中的一处跨海管道工程,管道基槽开挖会对周围海域水质产生影响。基于建立的二维非稳态水环境数学模型,利用同步水文水质监测数据对模型参数进行率定,并反演得到SS源强浓度,继而预测施工期SS对海域水环境的影响范围及程度。结果表明:距基槽中心50 m范围的SS源强浓度达到70 mg/L;SS会对基槽中心线上下游各700 m范围内的水域产生影响(增量≥10 mg/L),影响程度以挖槽为中心线向两侧递减。  相似文献   

18.
制备条件对聚乙烯醇-壳聚糖凝胶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戊二醛为交联剂,由聚乙烯醇(PVA)和壳聚糖(CTS)混合交联得到一种水凝胶,考察了聚乙烯醇和壳聚糖的配比、交联剂用量和反应时间对聚乙烯醇/壳聚糖凝胶吸水率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实验,得出了聚乙烯醇/壳聚糖凝胶具有最佳溶胀性能时的条件:聚乙烯醇与壳聚糖的摩尔比为6∶1,交联剂戊二醛的体积分数为0.05%,反应时间9h。测定了该凝胶在不同pH值下的吸水率和吸附铜离子的性能,得出聚乙烯醇/壳聚糖凝胶在酸性介质的吸水率远远大于碱性介质,对铜离子(Cu2+)的吸附量比壳聚糖凝胶提高了33.7%,因此该凝胶吸附剂在工业废水处理重金属离子方面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干旱灾害频繁发生,对区域内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为了快速准确地获取大面积地表土壤水分信息用以评估地表受旱程度,本文以2010年年初中国西南大旱为例,运用MODIS可见光-红外波段数据以及像元可信度综合生成了归一化干旱指数(NDDI)。同时,结合研究区内地面气象站点实测的土壤湿度数据验证了NDDI对地表土壤湿度的敏感度。结果表明:相比于植被状态指数(VCI)干旱监测模型,NDDI能更加灵敏地对浅层地表干湿变化做出迅速响应。最后,本文利用NDDI分析了2010年年初中国西南大旱旱情发展的时空演变过程,宏观上重现了此次旱情的发展历程,并使用该指数统计了不同时间节点、不同干旱等级下的贵州省土地受旱面积。结果显示:2010年1月-2010年4月为贵州省旱情最为严重的4个月,平均受旱面积达103 352km2,最大受旱面积达132 257km2,占贵州省总面积的75%以上。同时,旱情等级为重旱的土地面积最大达到88 246 km2,占贵州全境土地面积的50%以上。  相似文献   

20.
The concept of water age is applied to calculate the timescales of the transport processes of freshwater in Lianzhou Bay,using a model based on ECOMSED.In this study,water age is defined as the time that has elapsed since the water parcel enters the Nanliu River.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ean age at a specified position and the runoff of the Nanliu River are well correlated and can be approximately expressed by a natural logarithmic function.During the neap tide,it takes 70,60 and 40 days in the dry,normal and rainy seasons for water to travel from the mouth of the Nanliu River to the northeast of Lianzhou Bay,respectively,which is not beneficial to water exchange in the bay.Tides significantly influence the model results;it takes five less days for the tracer to be transported from the mouth of the Nanliu River to the north of Guantouling during the spring tide than during the neap tid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