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遥感技术已广泛地应用于土地覆盖/土地利用分类中。在专题应用中,用户只对某一类地物感兴趣,例如耕地提取,即单类别分类问题。随着影像分辨率的提高,基于像元的分类算法难以满足高分辨率影像高精度信息提取的需求。本文采用结合面向对象分类思想和基于正样本、未标记样本遥感单值(PUL)分类方法从多源高分辨率影像中提取耕地信息,并与基于像素的分类实验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缺少部分地类的不完全训练集下,基于面向对象的单值分类较传统神经网络分类有更较稳定的表现,并且远优于基于像素的分类结果。  相似文献   

2.
一种基于支撑向量机的遥感影像不完全监督分类新方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不完全监督分类是研究在只有目标类训练样本的情况下如何准确地将目标类从数据集中提取出来。在许多遥感应用问题中,往往只需要从遥感影像中提取某一类地物。如果分类过程中只要选取目标类训练样本,将节省在训练样本选取过程中的大量人力物力。因此不完全监督分类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遥感分类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加权无标识样本支撑向量机(WUS-SVM),并在其基础发展出一种不完全监督分类方法。该方法分3个步骤:(1)在影像中随机选取一定量的无标识样本,将它们作为具有不同权重的非目标类训练样本;(2)用目标类的训练样本和加权无标识训练样本一起训练WUS-SVM,得到初步的分类器;(3)利用初步的分类器确定无标识样本的类别,并与原目标类训练样本一起再次训练SVM得到最终的分类器。通过对模拟数据和遥感影像的分类试验初步证明了该分类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李彦胜  孔德宇  张永军  季铮  肖锐 《测绘学报》1957,49(12):1564-1574
零样本影像分类技术旨在通过学习数据集的部分类别(可见类),获得识别在训练阶段未出现类别(不可见类)的能力。该技术在遥感大数据时代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目前,遥感领域的零样本场景分类方法对于映射后的语义空间优化关注很少,导致已有方法的整体分类性能较差。基于这一考虑,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稳健跨域映射和渐进语义基准修正的零样本遥感影像场景分类方法。在训练的有监督学习模块,基于可见类的类别语义向量和场景影像样本,实现深度特征提取器学习和视觉空间到语义空间的稳健映射。在训练的无监督学习阶段,基于全体类别的类别语义向量和不可见类遥感影像样本,分别通过协同表示学习和k近邻算法来渐进修正不可见类类别的语义向量,从而缓解可见类语义空间与不可见类语义空间的漂移问题和自编码跨域映射模型映射后不可见类语义空间与协同表示后不可见类语义空间的偏移问题。在测试阶段,基于学习所得的深度特征提取器、自编码跨域映射模型和修正后的不见类语义向量,实现对不可见类遥感影像场景的分类。本文整合多个已有公开的遥感影像场景数据集,组建了一个新的遥感影像场景数据集,在此数据集上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算法在多种不同的可见类与不可见类的划分情况下都明显优于已有公开零样本分类方法。  相似文献   

4.
秦登达  万里  何佩恩  张轶  郭亚  陈杰 《遥感学报》2022,26(8):1662-1673
基于深度神经网络模型的遥感影像地物检测取得了巨大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大规模数据集的支撑。但是,从现有遥感影像数据集本身来看,不同类别地物的数量分布不一致,同类地物对象以不同尺寸大小呈现,是导致地物样本的尺度不均衡问题的直接因素。对此,本文采用数据集内影像加权融合与地物多尺度特征选择的策略来缓解该问题。首先,将数据集内两张影像的像素值进行加权并得到融合后的影像,从而使不同类别地物样本更加均衡且具有较高的背景多样性;其次,通过选择合适尺度的特征图预测相应尺度的目标类别,且允许同一尺度目标在相邻特征图上进行预测,这样使模型能根据目标尺度进行训练;最后,基于目标中心区域的特征图预测目标边界框,预测的边界框更符合目标本身的尺度。通过在两个遥感数据集上分别进行实验,表明训练的模型在对复杂背景下的类别不均衡目标的识别更加准确,能够适应遥感影像下不同尺度目标的识别。  相似文献   

5.
自监督学习可以不依赖样本标签对遥感影像进行特征提取,但是特征分类仍然依赖有监督方法。为了克服有监督特征分类过程的不足,实现遥感影像特征的无监督自动分类,本文提出一种融合半监督学习的无监督语义聚类方法。首先,使用自监督学习提取遥感影像特征,抽象出图像包含的高层语义信息;然后,基于特征相似度寻找每个样本最相似的近邻,使用在线聚类将相似样本聚为一类,训练一个线性分类器;最后,根据聚类结果为高置信度样本生成伪标签,构造标注样本集,使用半监督方法对模型微调。在4个公开遥感影像场景分类数据集EuroSAT、GID、AID和NWPU-RESISC45上进行验证,分类精度分别达到了94.84%、63.55%、76.42%和86.24%。本文方法结合了在线聚类和半监督学习的优点,缓解了已有方法存在的误差积累和样本利用不充分的问题,在完全不使用标注样本的情况下,充分利用自监督特征训练分类模型,对遥感影像进行场景分类,达到接近有监督学习的分类效果,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许晴  张锦水  张凤  盖爽  杨志  段雅鸣 《遥感学报》2022,26(7):1395-1409
基于大数据驱动的深度学习挖掘图像数据的规律和层次已成为遥感影像解译的研究热点。海量标签样本是训练深度学习模型的前提条件,但成本昂贵的人工标记样本限制了深度学习技术在遥感领域的应用。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弱样本的深度学习模型农作物分类策略:以GF-1影像为数据源,将传统分类器SVM分类结果视为弱样本,训练深度卷积网络模型DCNN (Deep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获取辽宁省水稻和玉米的空间分布,分析弱样本的适用性。结果显示:测试集总体精度达到0.90,水稻和玉米F1分数分别为0.81和0.90;在不同地形地貌、复杂种植结构的农业景观下均表现出良好的分类效果;与SVM结果的空间一致性为0.90;当弱样本最大面积误差比例小于0.36时,弱样本仍适用于DCNN作物分类,结果的总体精度保持在0.86以上。综上,该策略一定程度上消除了深度学习模型对大量人工标记样本高度依赖的局限性,为实现大尺度农作物遥感分类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相似文献   

7.
基于资源限制性人工免疫系统的多光谱遥感影像分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基于资源限制性人工免疫系统(resouree limited artificial immune systems, RLAIS )的多光谱遥感影像分类方法。该方法采用RLAIS对遥感影像分类中选取的感兴趣样区进行样本训练,得到全局聚类中心,利用聚类中心对遥感影像进行分类。实验证明,该方法在分类精度上优于传统方法,其总精度和Kappa系数分别达到了91%和0.88,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GA-SVM耦合用于高分遥感目标识别的特征优选方法,将GA中的特征降维和适应度函数构建与SVM中的特征空间映射、样本训练以及分类结果在内容上耦合,利用SVM的识别结果指导GA的进化方向。同时,为减小未成熟收敛风险,对传统GA做了改进。实验表明,该方法在高分遥感影像目标识别中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潘欣  张树清  李晓峰  那晓东  于欢 《遥感学报》2009,13(6):1163-1176
提出了一种基于粗集属性划分的遥感分类新方法, 构造了基于粗集的集成遥感分类器。该分类器利用粗集理论将输入的属性集合划分为多个约减, 利用这些约减构造多个训练子集。每个训练子集训练神经网分类器, 在决策时将多个单个分类器的结果进行投票选举。这种方法即减少了单个分类器的输入属性个数, 又避免了由于属性选取造成单一分类器在某些分类上的错误偏见。该分类器与神经网分类器方法, 以及属性选取与神经网结合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RSEC无论在分类精度上, 还是在不同样本个数条件下的精度稳定程度上均有较好表现。  相似文献   

10.
多分类SVM主动学习及其在遥感图像分类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应用传统分类器和被动学习的方法,难以满足遥感图像处理实际应用的要求这一困境,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多分类SVM的主动学习方法,与被动学习的随机选择不同,主动学习是在少量标记类别的初始训练样本集基础上,通过反复迭代主动学习的方式,得到最有利SVM分类器性能的样本为支持向量。研究表明,这种方法直接避免了大量的计算,可有效地减少样本训练时需要标记样本的数目,并取得较为理想的分类效果。  相似文献   

11.
针对植被高光谱遥感分类过程中参考光谱训练样本的选择问题,研究分类过程中常用训练样本的选择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2种新的训练样本选择(纯化)方法,然后结合具体的OMIS-I高光谱遥感数据,验证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基于Q型因子分析的训练样本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虞欣  郑肇葆 《测绘学报》2007,36(1):67-71
提出基于Q型因子分析的训练样本的选择方法。它可自动地选择训练样本,而且被选择的训练样本具有代表性,使其在自动分类中充分利用所采集的样本信息,以便得到满意的分类结果。通过实验与分析证明,该方法是可行的,它优于基于人工随机地选择训练样本的方式,而且可获得更高的分类精度。  相似文献   

13.
基于对应分析的训练样本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虞欣  郑肇葆 《测绘学报》2008,37(2):0-249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对应分析的训练样本的选择方法。它从训练样本中自动地选择有代表性的典型训练样本,使得在自动分类中充分利用所采集的样本信息,以便得到满意的分类结果。通过实验与分析证明,该方法是可行的,它明显优于人工随机选择训练样本的方式。与基于Q型因子分析的训练样本选择方法相比,可以更快地得到较少的典型样本,满意的分类精度。  相似文献   

14.
提出了一种基于局部自动搜索和光谱匹配技术的监督分类训练样本的纯化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遥感影像中像元的灰度信息在图像上局部范围内自动搜索和选择最佳样区位置,然后利用光谱匹配的思想对寻找到的最佳样区在光谱空间上进一步纯化。实验结果证明,通过手工选择样区的辅助,该算法能够自动有效地搜寻到最佳样区的位置,并对最佳样区进行纯化处理。原始遥感图像经过本文的样区纯化算法处理后,无论是目视判读效果,还是分类后混淆矩阵的统计及分类精度,均优于纯化处理前的分类结果,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在遥感影像计算机自动识别与分类中,选取最佳的波段子集对地物进行分类对提高分类精度至关重要。根据统计学原理,遥感影像中属于某类别地物的特征向量服从正态分布,训练样本的正态性检验是关键,基于此理论,本文利用TM影像数据,通过检验所选取的训练区的正态性与否,让计算机自动的选取最优的波段组合,并对分类的精度进行评估。研究表明,计算机自动选取最佳波段组合后对分类精度的预先评估,较常规分类后再进行数据检验精度评估方法方便,快捷,省时,省力。  相似文献   

16.
小样本的高光谱图像降噪与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样本数目稀少情况下实现高光谱图像精细分类是个挑战性的问题。高光谱图像信噪比提高比较困难,噪声大小对分类结果有最直接的影响。利用高光谱图像相邻波段之间的相关性和相邻像素之间的相关性,提出多级降噪滤波的高光谱图像分类方法,通过改进的两阶段稀疏与低秩矩阵分解方法,去除高光谱图像中能量较高的噪声,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去除高光谱图像中能量较低的噪声,引导滤波方法去除分类结果图中的"椒盐噪声"。选取两幅真实高光谱图像进行实验,结果表明,两阶段稀疏与低秩矩阵分解法和主成分分析法两种降噪方法具有较强的互补性;引导滤波方法使得分类图更加平滑且分类精度更高。与其他光谱空间分类方法相比,本文方法分类精度更高,且在样本极少时能获得很高的分类精度。  相似文献   

17.
东北黑土区侵蚀沟遥感影像特征提取与识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东北黑土区是中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区,而长期的开垦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现象,坡耕地表面出现大量的侵蚀沟。侵蚀沟的识别是土壤侵蚀监测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遥感技术在侵蚀沟的识别中应用广泛,但自动化程度不高。针对特定地物影像的识别,如何选取最能够有效描述该地物的特征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本文构建了耕地和侵蚀沟遥感影像的训练样本集,基于样本集分别提取了由光谱特征和纹理特征组成的浅层特征、SIFT特征经编码后得到的中层特征,以及利用卷积神经网络提取的深层特征;再基于不同层次的特征选用合适的分类器对遥感影像进行分类,识别出含有侵蚀沟的遥感影像,形成了一套针对侵蚀沟的特征提取与识别方法,为东北黑土区的耕地保护提供有力支持。测试结果表明:基于中层特征的识别精度最高,为98.5%,但该特征需要人工设计,自动化程度有限;而利用卷积神经网络可自动提取深层特征,其识别精度达到了95.5%,同时大大提高了自动化程度,满足侵蚀沟影像的识别的需求。  相似文献   

18.
19.
张健  保文星 《遥感学报》2022,26(2):416-430
针对基于深度学习的分类模型在训练样本较少时所遭受的潜在过拟合问题,提出一种具备过拟合抑制的生成式对抗网络分类算法,并应用于高光谱图像分类.该算法在每次迭代时,首先,依据训练样本的标签信息使判别器网络拟合训练样本的数据分布;然后对训练样本的高维特征进行均值最小化,该过程会重新更新判别器网络参数,减小参数的值和方差,以抑制...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地理国情普查生产中如何采集地面照片及相机姿态等相关信息,并介绍了如何采用编程的方法批量处理地面照片及信息入库,以及生产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及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