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常建平  孙忠实 《世界地质》2006,25(2):105-112
描述了箭蜓科(Gomphidae)一新属种—宽翅辽宁澜箭蜓(Liaoninglanthus latusgen.et sp.nov.)及新属一未定种(Liaoninglanthus.sp.),还对义县光箭蜓(Liogomphus yixianensisRen et Gao,1996)进行了补充描述。化石全部采自辽西北票黄半吉沟义县组下部(晚侏罗世晚期—早白垩世)。  相似文献   

2.
常建平  孙忠实 《世界地质》2005,24(2):105-111
本文描述了热河生物群中2个水虿新种:Gomphus? biconuexus sp.nov,和Aeschna?acrodonta sp.nov.,它们分别属于Gomphidae科和Aeshnidae科。化石采自辽西北票黄半吉沟义县组下部(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  相似文献   

3.
张立军 《世界地质》2013,32(3):447-462
本文结合近年来辽宁省化石资源调查成果,对辽西热河生物群的分布和组成进行了总结,进一步明确了以辽西各主要盆地化石群为代表的相对连续的化石群序列; 运用宏观进化理论和地理隔离等观点分析了辽西热河生物群脊椎动物的演化,并对其主要地质背景进行了总结。对辽西热河生物群脊椎动物的演化,可识别出辐射、趋同和复式进化等类型; 在义县组阶段存在着由于地理隔离而发生的成种事件,九佛堂组阶段翼龙和鸟类的辐射可能与由于食性分化而导致的生态隔离有关; 热河生物群的演替很可能是打破地理隔离后部分物种的绝灭、一些本地起源物种的向外迁移和外来物种的侵入、部分类群的辐射和复式进化共同作用的结果,与其所处的主要地质背景在时空上协同一致。综合分析认为,义县组火山岩已经“穿时”,在其晚期火山活动初始,已进入九佛堂组阶段。  相似文献   

4.
李大明  李齐  郑德文 《地球学报》2005,26(Z1):90-91
利用K-Ar和Ar-Ar年代学方法,测定辽西四合屯火山岩剖面133.6~133.1 Ma、129.3~129.2 Ma、大约126.1 Ma和125.1~124.2 Ma等4个火山活动期。含古生物化石的湖相沉积地层存在于第四期火山活动期间,沉积持续时间不超过1 Ma。结合其他研究结果,热河生物群的可能持续存在于侏罗纪晚期至早白要纪期间。  相似文献   

5.
初步研究了辽西地区热河生物群的一具近完整的蜥脚类恐龙骨架,其代表了一新的巨龙型类恐龙——中国辽宁巨龙(Liaoningotitan sinensis gen.et sp.nov)。其主要特征为:上颌骨腹缘下凸,上颌齿列短且位于前部;颧骨前端近平齐于眶前窗的前缘;翼骨的方骨支基部收缩;上颌齿呈叠瓦状排列;上颌齿冠窄勺形,切面呈D字形,缺失唇侧沟和小锯齿;下颌齿9枚,明显小于上颌齿,排列稀松;下颌齿冠不对称,切面呈椭圆形,舌侧的沟和嵴发育,齿冠基部向舌侧膨大;肱骨近端扩展,约为长度的54.9%;肠骨前髋臼突前端较尖。初步的支序分析显示,辽宁巨龙属于巨龙型类恐龙,是比盘足龙和梁龙更为进步的类群。  相似文献   

6.
郭正府  刘嘉麒 《地学前缘》2002,9(4):312-312
近年来 ,在辽西热河群湖泊相沉积物中发现大量保存完美的脊椎动物化石 ,这一发现轰动了国内外古生物学、生物学以及地质学界。近期研究表明 ,这些数量大、门类多的脊椎动物化石层是同时期大规模中酸性陆相火山喷发的灾变记录 ,认为由于突发性陆相火山活动向大气圈输送的大量有害气体及其形成期气溶胶导致古气候大幅度快速变化 ,最终造成生活在陆地和空中的脊椎动物集群死亡。但是本区生活在淡水湖底的水生爬行动物 (如满洲龟和满洲鳄等 ) ,由于它们不与周围地区陆相火山喷出的气体直接接触 ,同时湖泊对大气圈气候变化的响应存在明显滞后效应…  相似文献   

7.
热河生物群中蜘蛛和蟹奴化石几个新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建平 《世界地质》2004,23(4):313-320
由于蜘蛛身体表面所覆盖的体壳较薄,通常保存为化石的几率较小,因此,蜘蛛化石是一类较为稀有的化石。热河生物群中的蜘蛛化石迄今尚未进行过系统描述。本文报道了属于Araneidae Leach,1819(园蛛科)、Gnaphosidae(平腹蛛科)和Theidiidae Sundeva1833(球腹蛛科)6个蜘蛛新种:Araneus liaoxiensis sp.nov.,A.aethus p.nov.,A.reheensissp.nov.,A.beipiaoensis sp,nov.,Gtuzphosq liaoningensiss p.nov.和Theridion atalus sp.nov.;以及蟹奴幼虫的一个化石新属种Mesosacculina papposa gen.etsp.nov.。这些化石均采自辽西北票黄半吉沟义县组下部(晚侏罗世-早白垩世)。  相似文献   

8.
本文描述眼甲科化石1新属1新种和波纹眼甲属Amblomma中5新种:瘤点宽眼甲Euryommatylodesgen.et sp.nov.,圆齿波纹眼甲Amblommacyclodontasp.nov.,稍小波纹眼甲Amblommaminisculasp.nov.,前伸波纹眼甲Amblommaporrectasp.nov.,美脉波纹眼甲Amblomma eumeurasp.nov.,和延展波纹眼甲Amblommaprotensasp.nov.,并给出波纹眼甲属内种间检索表。前缘边显著加宽,这一特征表明宽眼甲属很可能是眼甲科中一个比较原始的类群。义县组沉积形成时频繁的火山活动产生的环境变化可能是造成同一化石产地发现Amblomma属内多个不同种的重要原因。中国热河生…  相似文献   

9.
论热河生物群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季强 《地质论评》2002,48(3):290-296
本文对中生代热河生物群的研究历史作了简要回顾,着重阐述了热河生物 群的定义、组成、地层分布和时代,并讨论了与热河生物群相关的我国北方陆相侏罗系-白垩系界线问题。  相似文献   

10.
辽西早白垩世早期热河生物群沉积环境及古地理综合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巩恩普  梁俊红  李小冬  王春红  崔显德 《地质学报》2007,81(1):1-8,图版Ⅰ-图版Ⅱ
辽西地区早白垩世早期义县组以产出精美的热河生物群而闻名于世,热河生物群研究的每一个重要进展都引起国内外科学家的极大关注。然而热河生物群产出的古地理环境和盆地沉积特征的研究由于受到后期构造破坏和风化作用的影响,难以开展详细的野外工作,研究程度较低。本次系统的野外沉积学工作表明,辽西地区义县组6个沉积层形成于被动大陆边缘向前陆盆地演化过程中的各个阶段,区域沉积环境属于冲积扇-辫状河-曲流河-湖泊沉积体系。从老公沟层到金刚山层经历了沉积环境的频繁变化,岩相类型和岩石组合频繁更替,碎屑供给充分,快速沉积的演化过程,最终完成了盆地充填。全部沉积环境可进一步分为河流和湖泊两大类。河流沉积相在义县组各沉积层的早期占据主体部分,每一盆地构造演化旋回的沉积阶段都是从洪积扇到河流相开始的,并受当时的地质、地理和气候条件的差异分别向淡水湖泊沉积和咸水湖沉积演化。在以河流沉积为主的盆地充填阶段主要由洪(冲)积扇组合、洪泛平原组合和湖岸平原-三角洲组合三种组合模式构成。湖泊沉积主要由静水深湖沉积模式和半咸水湖的(膏盐)碳酸盐沉积模式构成。  相似文献   

11.
热河生物群重大研究进展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姬书安 《中国地质》2001,28(4):19-23
简要介绍了近五年来热河生物群研究的一些重大进展,讨论际该生物群中两栖类、长羽毛恐龙、哺乳类、被子植物等化石的一些重大发现与研究成果,指出热河生物群包含着鸟类真兽类、被子植物等重要生物门类起源的关键信息,最后讨论了热河生物群的地质时代及其争论焦点。  相似文献   

12.
辽西晚中生代热河生物群中首次发现具胚胎的软壳蛋化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详细记述了辽宁省锦州市义县晚中生代热河生物群中两类爬行动物的蛋化石,其中离龙类蛋化石发现于早白垩世九佛堂组上部,翼龙类蛋化石发现于早白垩世义县组上部的金刚山层.经研究,离龙类蛋化石不仅含有胚胎,而且为软壳蛋.翼龙类蛋化石没有显示硬壳结构,很可能同样为软壳蛋.这些蛋化石的发现对于我们了解这两类爬行动物的生殖方式和发育演化历史将具有重要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13.
道虎沟生物群(前热河生物群)的发现及其地质时代   总被引:31,自引:1,他引:31  
张俊峰 《地层学杂志》2002,26(3):173-177,215,T003
根据最新发现的动、植物化石 ,确立了“道虎沟生物群”,这一新的生物群属前热河生物群 ,生存时代大体相当于晚侏罗世的牛津期 (Oxfordian)至基末利期 (Kim meridgian)。这一发现大大补充了我国这一地质时期贫乏的化石记录 ,为探讨热河生物群的起源提供了较丰富的第一手材料。  相似文献   

14.
冀北承德与辽西建昌-义县一带是热河生物群化石的命名地,产有丰富的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化石,以及早期被子植物化石,是探讨鸟类,哺乳类和被子植物起源的重要地区,引起了国内外古生物学家的高度关注和各国媒体的广泛报道.冀北承德地区陆相晚期中生代地层的张家口组-大北沟组-大店子组的层位要低于辽西地区的义县组,时代也更老.该区所产珍稀无脊椎动物与珍稀脊椎动物化石的时代除义县期外要老于辽西义县组,这对探讨热河生物群的起源与演化,特别是软骨硬鳞鱼和真骨鱼类的演化,两栖类的系统分类,鸟类的起源,原始哺乳类的进化,以及被子植物的起源等都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5.
王思恩 《地质学报》1999,73(4):289-301,T003
冀北,辽西地区晚侏罗世一早白垩世的叶肢介化石自下而上划分为4个古叶肢介群落,通过叶肢介化石埋藏学,形态功能学和现代化叶肢介生活环境的研究,对古环境进行了重塑,文中讨论了古群落中各类生物的相互关系与地位,并着重论述了叶肢介群落的演变和古环境的变化以及环境变化对群落的作用与影响。  相似文献   

16.
辽西南部兴城、葫芦岛等地中生代地层由老到新可划分为下三叠统红砬组、中侏罗统海房沟组、中—上侏罗统髫髻山组、上侏罗统土城子组以及下白垩统义县组。红砬组分布在杨家杖子和喜鹊沟向斜内,海房沟组主要分布于兴城龙回头盆地,髫髻山组和土城子组分布于金岭寺—羊山盆地南端的娘娘庙、杨树湾一带,义县组主要分布在小德营子、新台门和兴城—老滩等地。南票虹螺蚬地区原定"红砬组"的叶肢介化石组合所在层位有可能属于乐平统蛤蟆山组,白马石中华史麦斯果植物群化石层的归属和时代尚需进一步研究,新台门和高桥地区产热河生物群化石的湖相沉积夹层属于义县组。本区中生代地层缺失较多,海房沟组和义县组均存在不整合于新太古代花岗岩之上的情况,是本区独特的燕山运动地质记录,并且表明山海关古陆/隆起在中生代仍然影响着辽西地区的沉积古地理格局。  相似文献   

17.
洪友崇 《现代地质》1993,7(4):373-383,T002
本文探讨东亚古陆独特而著名的“热河生物群”的起源、发展、鼎盛与衰亡的规律;同时也提出其顶底的界限范围。总结和补充笔者于1983年首次提出的关于热河生物群起源于华北、以燕辽为中心,尔后向外扩散和迁移,形成独特的生物区系的观点。  相似文献   

18.
洪友崇 《现代地质》1993,7(4):373-383,T002
本文探讨东亚古陆独特而著名的“热河生物群”的起源、发展、鼎盛与衰亡的规律;同时也提出其顶底的界限范围。总结和补充笔者于1983年首次提出的关于热河生物群起源于华北、以燕辽为中心,尔后向外扩散和迁移,形成独特的生物区系的观点。  相似文献   

19.
20.
辽西首次发现保存毛发和软件的中生代哺乳动物化石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季强 《地质通报》2002,21(1):29-34
中国辽西地区素以产出丰富多彩的中生代热河生物群闻名于世。特别是近几年来,该区大量长羽毛的恐龙、原始鸟类、原始哺乳类和被子植物化石的发现更加引起了国际科学界的极大关注。1997年秋,作者在辽宁北票四合屯地区发现了一块完整的保存有毛发和软体印痕的对齿兽类哺乳动物化石。身体保存有手发和软体印痕的中生代哺乳动物化石在世界上也是罕见的。对对于研究对齿兽形态结构、生物习性、系统关系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