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讨论了干旱区流域开发中的人口承载力、人口超载和移民问题;资源开发和人类活动的强度及其环境问题。认为要解决和预防这些问题,必须协调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PRED)。在对PRED协调的必要性,可能性,理论基础和一般模式,有关措施作了初步分析之后,以宁夏黄河干流流域开发为例,讨论了干旱区流域开发中PRED的协调问题。  相似文献   

2.
可持续发展——中国旅游业的抉择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在简要地现代旅游业发展所取得的重大成就和现代旅游业开发实践中带来的旅游环境问题的基础上,分析了产生旅游环境危机的主要原因,指出可持续发展是改善旅游环境,保护旅游资源,振兴中国旅游业的重要抉择。  相似文献   

3.
本文提出了两个问题:一是对贫困山区的认识问题,即我国贫困山区究竟是经济建设中的包袱,还是一个潜在的巨大生产基地?二是发展战略问题,即先抓单项开发以尽快脱贫然后再解决致富,还是一开始就有计划地进行综合开发和建设,把发展生产与建设环境结合起来,把脱贫致富与建设商品生产基地,持久地提供商品和财富结合起来?全文对这两个问题都作了较详细的论述,并给出了明确的回答。  相似文献   

4.
青藏地区城镇开发方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通过对青藏地区域镇发展特征的研究,分析了对影响青藏高原地区城镇发展的主要因素如自然条件、交通条件、资源开发条什、经济条件和社会条件等。在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下,提出符合青藏高原地区发展条件与环境的城镇开发方向。  相似文献   

5.
赵雪 《中国沙漠》1994,14(4):86-91
坝上具有发展草地旅游业的景观资源、气候、区位等优势。开发草地旅游可对地方农村经济起到多方面的带动作用,但如布局不当和管理不严,会对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带来破坏性影响,产生新的环境问题。因而应对坝上草地旅游开发进行统一的科学规划、监测和管理。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我国资源与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的基本思路,即进一步强化国家对自然资源的管理,建立节约和保护资源体系;坚持开发与治理相结合;大力研究开发并推广应用无公害、少污染、低消耗的清洁生产工艺和产品;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和废物资源化;实施《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文章最后探讨了实施上述目标的主要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阐述淮阴市湖泊水产资源的利用现状和今后发展目标,为进一步规划开发提供决策参考。全文根据考察资料,论证了湖泊水产资源的特点与潜力,开发水产条件优越,对照资源总量和利用方式,分析了现状与问题,揭示资源利用亟待深化;立足淮阴和面向经济社会发展环境,探讨了开发方向,途径和战略目标,开发效益明显;总结历史经验,提出了实现目标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8.
澜沧江-湄公河开发中最令人担心的是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如何保护流域生态环境的问题。国际航运的开发,将使这条数千年东方民族文化走廊的多国河流,升华为国际合作的经济走廊。围绕国际航运开发的各个方面,分析其对生态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提出在实施航运开发过程中宜采取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9.
澜沧江──湄公河开发中最令人担心的是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如何保护流域生态环境的问题。国际航运的开发,将使这条数千年东方民族文化走廊的多国河流,升华为国际合作的经济走廊。围绕国际航运开发的各个方面,分析其对生态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提出在实施航运开发过程中宜采取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0.
在西部干旱地区,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人在自然环境的演变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是这门学科研究的关键问题。西部大开发为历史地理学的发展提供新的契机。新疆是西部干旱地区环境最敏感的地带,研究其历史时期人与区域环境发展演变的关系、人文地理等现象,能够为我国的西部大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最终实现西部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博斯腾湖环境变化及其与焉耆盆地绿洲开发关系研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章从自然和人类活动两方面分析了自1958年以来博斯腾湖环境变化。认为:近40年来,自然因素对湖水位变化的影响要大于人为活动对湖水位变化的贡献,绿洲开发引起的入湖水量减少和大量的高矿化度农田排水排入湖区使得博斯腾湖区迅速演变为微咸湖,控制着博斯腾湖水化学类型的变化和形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博斯腾湖环境变化与恶焉煮盆地绿洲开发和绿洲环境变化相互作用的机理,指出尽管近10几年来绿洲环境的发展是可持续的,但整个焉耆盆地环境持续发展关键在于控制绿洲开发利用规模。适宜的绿洲发展规模,可保证绿洲环境和博斯腾湖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博斯腾湖环境变化及其与焉耆盆地[2]绿洲开发关系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文章从自然和人类活动两方面分析了自1958年以来博斯腾湖环境变化。认为:近40年来,自然因素对湖水位变化的影响力要大于人为活动对湖水位变化的贡献,绿洲开发引起的入湖水量减少和大量的高矿化度农田排水排入湖区使博斯腾湖迅速演变为微咸湖,控制着博斯腾湖水化学类型的变化和形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博斯腾湖环境变化与焉耆盆地绿洲开发和绿洲环境变化相互作用的机理,指出尽管近10几年来绿洲环境的发展是可持续的,但整个焉耆盆地环境持续发展关键在于控制绿洲开发利用规模。适宜的绿洲发展规模,可保证绿洲环境和博斯腾湖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格尔木至诺木洪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及其环境效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青海格尔木至诺木洪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针对以往水资源开发利用产生的环境问题,用水量平衡的方法,讨论其未来水资源开发对环境的宏观效应。  相似文献   

14.
楼惠新 《自然资源》1995,(5):58-62,45
晋陕蒙接壤区是我国资源重点开发区之一,随着区内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区内人口将聚增,劳动力资源将不断转移。人们发展和劳动力资源转移是研究该地区资源开发和环境整重大课题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着重探讨了晋陕蒙接壤区人口和劳动力的历史发展,转移规模及转移类型。  相似文献   

15.
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中的环境工程地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地资源是人类赖以生态的不可再生的资源,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但目前城市土地开发中不仅造成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也对土地资源造成很大的浪费。为了合理利用城市每寸土地,文章分析了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利用的基本问题,研究城市土地开发中引起的主要环境工程地质问题,并从环境工程地质学的角度,探讨了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的途径与措施。  相似文献   

16.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水能资源开发利用进展很快,水电站规模增大,开发领域拓宽;梯级水电开发日趋普及,跨流域水电开发增多;抽水蓄能电站迅速发展;小水电开发和老水电站的改造、扩建得到重视:水能资源开发对环境的影响受到普遍关注。  相似文献   

17.
中国西部山地可持续发展的一些思考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世纪之交中国重大发展战略的标志之一是西部大开发,西部的地理位置、区位条件、环境现状、国际关系及人文环境等决定了西部大开发在国家安全、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民族团结、综合国力的提高等方面的重要意义,也是历史的必然。西部是以山地为其基本特征的,因此山地的可持续发展在西部的开发占有重要地位.西部山地的可持续发展应该考虑下列问题:1)西部是丰富的资源与贫困的现实的矛盾体,西部地区的资源在过去主要用于国家的发展和建议,但未能得到应有的回报,因此,应该制定相应的政策,使西部地区得到过去所作贡献应有的回报;另一方面,西部地区现在和将来主要作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屏障,为了东西部地区的共同发展,应该制定相应的政策,使受到生态屏障服务的地区支付应有的费用,用于西部地区生态建设投资,以使我国更好、更快地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2)在西部的可持续发展可,水土流失问题是一个重要的切入口,而水土流失能否有效治理,与坡耕地和荒山荒坡的水土流失的治理技术密切相关,在这方面等高固氮植物篱技术是一个重要的技术;3)随着基础设施的日益改善,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西部多样性的自然资源应该得到更充分合理的应用和开发,粮食生产并不一定是山区最恰当的出路,应大力发展真正意义上的特色产业,将目前对特色产业的理论和普遍认识变成具体的、可操作的措施;4)在发展西部的特色产业开发中,最重要的是对一个地区最充分的认识,如在农业发展方向,许多地区热衷于对外来东西的引种,包括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但却往往忽视了对本地资源的正确和充分认识和开发;5)我国的作物品种选育工作,基本上是以现在的环境作背景的,较少将全球变化考虑进去。由于全球变化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会停止,作物育种应该研究如何适应全球变化,加强环境与农业研究的结合。  相似文献   

18.
试论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态化旅游开发   总被引:6,自引:7,他引:6  
简王华 《干旱区地理》2003,26(3):286-290
生态化旅游开发是有别于传统的旅游开发的一种可持续开发与发展的理念,它追求的是生态、社会和经济综合效益的最大化,应该成为旅游开发与旅游业发展的主要方向。民族地区的旅游开发具有特定的区域生态特征。其生态化旅游开发的核心问题是旅游环境容量的确定与旅游环境的保护、民族特色与民族文化的弘扬以及注重旅游经济发展过程中旅游业的拉动效应及其依托性之间的关系处理等。  相似文献   

19.
广州市未来居住区热点区位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薛德升  李郇 《热带地理》1995,15(1):56-61
本文在回顾建国以来广州市居住区建设状况的基础上,对广州市居民3个层次的居住环境现状进行了评价,分析了居民未来居住环境需求的变化对其住宅区位选择的影响,讨论广州市目前已经出现及将会出现的重要的城市社会发展趋势和城市建设趋势,以及它们对城市居住区区位的影响,指出了广州市未来居住区开发的热点区位及其开发过程中所要重点解决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20.
太湖流域地处长江下游,地势平坦,河网密布,水域环境十分优越,是我国开发最早的经济区之一。长期以来,在发展地区经济过程中,由于对环境问题认识不足,缺乏统一规划,破坏了自然平衡,致使水域环境条件趋于恶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