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西沟金矿床位于华北克拉通北缘中东段,是冀北地区近年来发现的一处重要金矿床。矿区范围内主要侵入岩体的U-Pb同位素测年分析结果显示,似斑状花岗闪长岩的结晶年龄为1858±12Ma,中细粒花岗岩为1829±14Ma,蚀变辉长岩脉为1807±18Ma,花岗斑岩为135~136Ma,流纹斑岩为133.8±1.0Ma,主要集中于古元古代(1807~1858Ma)与早白垩世(133~136Ma)2个时期,分别是古元古代与中生代燕山期构造-岩浆活动的产物。矿区南部花岗斑岩可能为大西沟金矿成矿提供了重要的热源和成矿流体,成矿时代推测为早白垩世。该时期华北克拉通北缘及邻区处于岩石圈减薄作用阶段,伸展体制的张裂构造作用诱发的富碱性岩浆作用及相关流体活动为该区金、钼矿床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动力和物质来源,是该区多金属成矿作用的主要控矿因素。  相似文献   

2.
粤北大宝山矿区徐屋岩体SHRIMP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屋岩体位于粤北大宝山矿区南部,是区内花岗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首次采用SHRIMP锆石U-Pb定年方法对徐屋岩体进行了年代学研究,获得其成岩年龄为441.2±4.2Ma(MSWD=1.02),表明其为加里东期岩浆活动的产物。结合前人年龄数据表明,大宝山矿区存在有加里东期和燕山期2次成岩作用和1次成矿作用,且成矿作用与燕山期花岗岩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3.
庐枞矿集区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中重要的铁铜多金属成矿区之一。2014年在矿集区北部首次勘探发现了东顾山钨多金属矿床,其成矿与隐伏黑云母花岗岩体关系密切。东顾山矿床的矿床地质特征和成矿岩浆岩明显不同于该矿集区内已知的斑岩型铜金矿床和玢岩型铁矿床有关的岩浆岩。本次工作在详细野外地质工作的基础上,开展了东顾山钨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成矿岩体的岩石学和成岩成矿时代研究。研究表明,东顾山矿床为矽卡岩型钨多金属矿床,其锆石LA ICP-MS U-Pb定年结果为99.7±1.5Ma~99.9±1.7Ma,与钨矿化形成于同一期岩浆热液活动的辉钼矿的Re-Os定年结果为97.22±0.77Ma,成岩成矿时代相近,表明东顾山钨多金属矿床的成矿作用与东顾山岩体几乎同时形成,二者具有密切的成因联系。通过与区域成岩成矿时代的对比,本文首次提出庐枞矿集区内存在100Ma左右的成岩成矿事件,在成矿时代和矿床类型上明显区别于成矿带先存的140Ma的斑岩-矽卡岩型铜矿床和130Ma的玢岩型铁矿床,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新的一期成矿作用产物,据此将成矿带的燕山期成矿时代范围重新确定在145~97Ma之间,说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存在与华南中生代第三次大规模成矿作用对应的伸展地球动力背景下的成矿事件。东顾山钨多金属矿床为下一步在庐枞矿集区及区域上开展100Ma左右的钨多金属矿床找矿勘探提供了重要的线索,也为区域成岩成矿作用的动力学背景进一步深入研究提出了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4.
黄新鹏 《岩矿测试》2018,37(5):572-579
福建霞浦大湾钼铍矿床产于火山岩区,但成矿作用可能与岩浆活动和裂隙构造关系密切。为查清矿区隐伏的钠长石化碱长花岗岩与钼铍矿成矿作用之间的关系,本文运用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LA-ICP-MS)对碱长花岗岩进行锆石U-Pb测年研究,获得年龄结果为93. 0±0. 6 Ma,与矿区的辉钼矿成矿年龄(92. 2±1. 3 Ma)一致,表明碱长花岗岩与钼铍矿成矿作用时空上具有密切的成因联系,岩浆活动可能为矿区钼铍矿的形成提供了成矿物质和成矿流体。结合区域上的成岩成矿年代学数据,本研究认为福建省燕山期岩浆活动时代与钼铍矿成矿时代都具有从西向东逐渐变新的时空分布规律,钼铍矿的成矿地质构造背景为燕山期华南岩石圈伸展环境。  相似文献   

5.
华北克拉通北缘大规模金成矿作用集中发生在印支期和燕山期,有关更早期的金成矿作用研究较少.柴胡栏子金矿是赤峰-朝阳金矿集区西部典型的热液型金矿床,为探讨其成矿时代,本文对矿区内与矿体时空关系密切的中性脉岩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定年,得到矿区成矿前闪长玢岩的年龄为(332.4±1.7)Ma,成矿后闪长玢岩的年龄为(257.1±1.6)Ma,闪长岩脉的年龄为(266.1±0.6)Ma.结合前人所测矿区截断矿体的闪长玢岩年龄(290.9±4.3)Ma,将柴胡栏子金矿的成矿时代限定在(332.0±1.7)~(290.9±4.3)Ma,金矿化发生在中石炭世-早二叠世,是华北克拉通北缘少见的晚古生代金成矿事件,推测该金矿的形成与华北克拉通北缘陆-弧碰撞后构造体制由挤压向拉张的环境转换有关.  相似文献   

6.
俞军真  郑有业  许荣科 《地质学报》2020,94(11):3361-3375
双口山金- 银- 铅矿床地处柴北缘西段,赋存在滩间山变基性- 超基性变火山岩中。矿体由金矿体和银铅矿体组成,成矿作用与热液活动密切相关。本文通过对双口山含金矿体赋矿围岩及含金石英脉进行LA- ICP- MS锆石U- Pb年代学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赋矿围岩形成时代为443±2. 9Ma,与区域滩间山群火山岩形成年代一致(440~490Ma)。含金石英脉热液锆石U- Pb年代为402. 8±4. 2Ma,与区域金矿床成矿年龄以及韧性剪切带年龄相接近(~400Ma),代表了金矿体热液作用及成矿时代。结合地质特征及前人研究,表明双口山金银铅矿床是柴北缘造山带在不同造山带演化阶段,由不同成矿作用,在不同时期,相互叠加形成的复合型多金属矿床。金矿体具有典型造山型金矿床特征的变质热液型金矿,其成因主要与造山运动过程中的变质和变形作用有关, 成矿物质和流体来源于绿片岩相的滩间山群变基性- 超基性变火山岩。银铅矿体为岩浆热液型,成矿与后碰撞造山作用伸展- 构造转换有关的岩浆作用有关,成矿物质和流体来源于晚泥盆世深部含矿岩浆作用。  相似文献   

7.
胶东地区在晚中生代发生了大规模岩浆活动和"爆发式"成矿作用。为了深入研究岩浆活动的时代及其对成矿的影响,本文在对胶东晚中生代花岗岩类侵入岩及大规模成矿作用进行综合分析基础上,选择福山邢家山钼钨矿区、栖霞香夼铅锌矿区和福山王家庄铜矿区,对成矿岩体进行锆石U-Pb同位素年龄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幸福山斑状二长花岗岩体(邢家山矿区)和香夼花岗闪长斑岩体的SHRIMP锆石U-Pb同位素年龄分别为159.3±1.6Ma和130.4±1.2Ma,养虎山石英闪长玢岩体(王家庄矿区)的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116.1±5.1Ma和119.8±1.8Ma,由此确定了三期岩浆活动及与之相对应的三期成矿事件。在晚侏罗世幸福山岩体中测得了前寒武纪残余锆石的年龄信息,三组年龄分别为3548±12Ma、2472.9~2400Ma和2192~1725Ma,指示岩浆物质来源于前寒武纪结晶基底的再循环作用。3548±12Ma是胶东地区迄今为止获得的最大年龄值,指示胶东地区存在古太古代早期的古老结晶基底。综合分析认为,胶东晚侏罗世岩浆活动和160Ma±的成矿事件是华北克拉通与扬子克拉通碰撞造山后续过程的产物,形成于挤压构造背景;早白垩世早期的岩浆活动及130Ma±成矿事件与太平洋板块俯冲有关,形成于挤压向伸展转化背景;早白垩世中晚期岩浆活动形成于拉张环境,与华北克拉通破坏和岩石圈伸展减薄有关,由此产生的胶东热隆-伸展构造体系,为115Ma±的金、银及有色金属等热液矿床大规模爆发式成矿提供了有利成矿条件。  相似文献   

8.
江西修水花山洞钨矿床是近年来新发现的钨矿床,与华南地区大量钨矿床与燕山期岩浆活动相关的传统认识不同,该矿床形成于晋宁期,成矿作用与晋宁期岩浆作用密切相关。本文通过对该矿区与成矿作用关系密切的花岗闪长岩和矿体矿石中辉钼矿同位素年代学研究,获得了花岗闪长岩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加权平均年龄为863±18 Ma(MSWD=0.024)、辉钼矿Re-Os同位素加权平均年龄为805±5 Ma(MSWD=1.01)。结果表明,花山洞钨矿床成矿年龄略晚于矿区花岗闪长岩,显示了成矿作用与花岗闪长岩分异演化一致,花山洞钨矿床成矿时代为晋宁期,是晋宁期岩浆活动的产物。  相似文献   

9.
张涛  张德会  杨兵  张辉  喻晓 《地质学报》2015,89(2):355-364
西秦岭同德—泽库多金属成矿带是青海省重要的矿产集中区之一,位于西秦岭北缘斑岩-矽卡岩型铜、钼、金成矿带的最西端。江里沟矿床是该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一个典型的斑岩型-矽卡岩型铜钨钼矿床。本文利用Re-Os同位素定年方法对江里沟铜钨钼矿床进行了成矿时代测定,获得了5件样品辉钼矿的Re-Os同位素模式年龄范围为219.5±3.1~222.2±4.0Ma,等时线年龄为224.3±7.3Ma。矿区二长花岗岩SHRIMP锆石UPb年龄测定结果表明岩石存在两个期次结晶年龄232±4Ma和214±4Ma,矿区花岗岩可能是两个期次岩浆活动的产物。根据斑岩型矿床矿化晚于成矿母岩的特征,认为江里沟矿床成矿时代属晚三叠世,与矿区232Ma期次的岩浆侵入活动关系密切,成矿晚于成岩约8Ma,成矿与成岩时代基本一致,是西秦岭印支期构造-岩浆活动的产物。本次研究可以大致确定岗察复式岩体周边矿床成矿时限为243.8~214Ma,与区域西秦岭—东昆仑三叠纪构造岩浆作用和成矿时代一致,构成西秦岭北缘斑岩-矽卡岩型铜-钼-金成矿系统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0.
水岩坝钨锡矿田位于桂东北姑婆山花岗岩体西南边缘,其成矿作用与姑婆山花岗岩体密切相关。为精确厘定其成矿年代,本文首次对烂头山矿床含钨石英脉中的白云母进行了40 Ar-39 Ar测年,获得白云母坪年龄为162.5±1.2 Ma,相应的等时线年龄为162.0±1.9Ma。表明其成矿年龄为162Ma左右,与姑婆山花岗岩体主体年龄一致,为燕山早期岩浆作用的产物。该成果为深入认识桂东北钨锡成矿年代学格架及成矿动力学背景提供了新的年代学证据。  相似文献   

11.
魏家钨矿床位于湘南西部铜山岭地区,是近年来在南岭成矿带西端新发现的一超大型矽卡岩型钨矿床。矿体主要产于祥林铺花岗岩与其围岩的接触带内,其形成与祥林铺花岗岩密切相关。为厘清其成岩成矿时代,本文对魏家钨矿区的花岗斑岩和石英斑岩进行了锆石LA-MC-ICP-MS U-Pb测年。结果显示,矿区花岗斑岩侵位时间为(157.8±0.9)Ma(MSWD=1.06),石英斑岩侵位时间为(158.3±1.4)Ma(MSWD=0.2)。矿区内花岗斑岩与石英斑岩侵位时间在误差范围内一致,表明两者可能是同一岩浆演化至不同阶段的产物,矿区内花岗质岩浆活动与钨多金属成矿作用时限约为158 Ma,为南岭地区中生代"大规模成矿"作用(160~150 Ma)的组成部分。另外,花岗斑岩中捕获有少量加里东期的岩浆锆石(435 Ma),指示该区曾发生加里东期岩浆活动,这与华南地区广泛存在的加里东期构造岩浆活动事件吻合。魏家钨矿成岩成矿时代的厘定对于在南岭成矿带西端寻找晚侏罗世钨矿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江西新余良山钼矿锆石U-Pb和辉钼矿Re-Os年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良山钼矿是钦杭成矿带近年发现的大中型矿床,在矿化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成岩成矿年代学研究。采用LAICP-MS锆石U-Pb测年技术,得到矿区内石英闪长斑岩的成岩年龄为168.2±2.3Ma。通过矿床辉钼矿Re-Os同位素分析,获得其等时线年龄为168.9±1.4Ma。指示成岩作用与成矿作用同时发生,含矿热液活动与岩浆活动有密切的关系,岩浆活动可能是形成良山钼矿床的重要因素。良山钼矿床的成矿时间与钦杭成矿带内华南燕山期第一阶段大规模多金属矿化时间(170Ma)吻合。良山钼矿床形成于同一区域成矿背景下,是区域构造岩浆作用的产物,为华南燕山期成矿作用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3.
克因布拉克铜锌矿床矿区二云母正长花岗岩产于阿尔泰南缘额尔齐斯构造带北侧冲乎尔火山沉积盆地中,铜锌矿的形成与该花岗质岩浆期后热液活动有密切关系.LA-MC-ICP-MS U-Pb法测定其成岩时代为(278.6±3.5)Ma(MSDW=2.8),是海西晚期岩浆活动产物.结合矿区石英脉中黑云母Ar-Ar坪年龄(245 Ma)和阿尔泰南缘二叠纪晚期—三叠纪时期区域变形、变质作用特征限定铜锌矿成矿时代为早—中二叠世.综合前人研究成果认为,二云母正长花岗岩形成于后碰撞造山环境,与大规模区域性剪切作用有关,可能在地壳伸展拉张作用晚期,由于幔源岩浆的底侵作用,导致康布铁堡组中变质沉积岩发生部分熔融,后经结晶形成.  相似文献   

14.
利用锆石LA-ICP-MS U-Pb定年法对格咱岛弧中部的地苏嘎成矿岩体中不合矿和含矿2类石英闪长玢岩进行了年代学研究,获得不合矿石英闪长玢岩的形成年龄为203.03Ma±0.54Ma,含矿石英闪长玢岩的年龄分为2组217.25Ma±0.89Ma和208.5Ma±1.0Ma,限定了地苏嘎岩体的岩浆活动时限为217~203Ma,而与成矿作用相关的热液事件主要发生在208Ma.研究表明,地苏嘎成矿岩体的成岩成矿时代均发生在印支晚期,岩浆作用和成矿作用时代基本吻合,但岩浆作用的时限已接近燕山期,这对探讨格咱岛弧构造岩浆演化及成岩成矿作用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岩鹰嘴W-Mo-Cu多金属矿床位于桂东北W-Mo多金属成矿带中部,矿体产于岩鹰嘴斑岩体内及其接触带矽卡岩中,成矿作用与斑岩体密切相关,但对于该矿床成矿斑岩形成时代至今仍没有精确的年龄数据。本文通过对与该矿床成矿有关的花岗斑岩和花岗闪长斑岩进行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测年,获得其成岩年龄分别为(426.2±2.3)Ma和(426.9±2.3)Ma,说明岩鹰嘴斑岩体是加里东期区域构造-岩浆活动的产物。结合区域构造演化、区域成岩成矿时代对比和矿床地质特征,推测岩鹰嘴W-Mo-Cu多金属矿区成矿作用和岩浆活动可能发生于晚志留世,形成于华南加里东运动由挤压向伸展转换的构造背景下,并与桂东北地区加里东期W-Mo成矿作用产于同一时期、同一构造背景,间接表明在加里东期桂东北地区可能存在一定强度的W-Mo-Cu成矿作用。此外,NE向构造-岩浆带、斑岩体分布带及矿化区外围是寻找斑岩-矽卡岩型W-Mo-Cu多金属矿床、同系列矿床以及隐伏矿床的有利地区,今后应加强该区加里东期花岗岩、花岗斑岩出露区的找矿勘查工作。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新疆阿尔泰南缘富蕴-蒙库成矿带中铁木里克铁矿矿区出露的花岗闪长岩进行了锆石SHRIMP U-Pb年龄测定,获得岩体形成时代为(389±5.7) Ma(MSDW=1.7).该岩体是早泥盆世岩浆活动产物,属海西早期侵入体.岩体侵入活动伴随铁矿成矿作用,表明铁木里克铁矿的形成时代略晚于389 Ma.前人研究表明,阿尔泰造山带早泥盆世时期岩浆活动异常强烈,400~360 Ma是主造山期.铁木里克岩体的形成处于阿尔泰造山作用最强时期.对比铁木里克岩体与蒙库岩体的形成时代及空间产出,认为铁木里克岩体形成于与板块俯冲有关的活动大陆边缘的陆弧环境.  相似文献   

17.
五横岩体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中安庆-贵池矿集区月山矿田内重要的中酸性侵入岩体之一。本文对五横岩体中1个辉长闪长岩、3个闪长岩和1个二长闪长岩样品进行了锆石LA-ICP-MS U-Pb定年,得到年龄值为分别为139.6±1.6Ma、139.3±1.3Ma、140.1±1.4Ma、140.0±1.6Ma以及132.9±1.5Ma,表明闪长岩和二长闪长岩为不同期岩浆作用的产物。结合地质特征,将五横岩体划分成两个不同的岩体。基于区内已有的岩石学、地球化学和成矿年代学研究,将月山矿田内侵入岩划分为两期,早期侵入岩主要为闪长岩类,成岩时代为138~140Ma;晚期侵入岩主要为花岗岩和正长岩,具有A型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成岩时代123~126Ma。通过对比分析,认为五横岩体具有较好的矽卡岩型铜金铁矿床成矿潜力,其成岩成矿作用过程发生于区域挤压-拉张过渡的构造背景。  相似文献   

18.
赣北香炉山白钨矿床的同位素年代学研究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张家菁  梅玉萍  王登红  李华芹 《地质学报》2008,82(7):927-2008-01-30
赣南钨矿闻名世界,但赣北—皖南也存在钨的矿集区,香炉山就是其中之一。该矿床属矽卡岩型层状白钨矿床,与赣南钨矿明显不同。本文通过对矿区内与成矿作用关系密切的花岗岩、白钨矿及其共生的石英矿物的年代学研究,分别获得黑云母花岗岩全岩RbSr等时线年龄为126.2±2.6Ma(95%可信度)、白钨矿SmNd等时线年龄和石英矿物RbSr等时线年龄为121±11Ma(95%可信度)和128±3Ma(95%可信度)。上述测定结果表明,其成矿时代与区内花岗岩岩浆侵位所发生的时间有明显的耦合关系,与区域上同时代形成的斑岩型锡矿(如岩背)及铌钽矿相似,均属燕山晚期岩浆活动的产物。  相似文献   

19.
陕西省宁陕县丰富金矿产于南秦岭构造带东江口岩体内,为一中型规模金矿床,赋矿围岩为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矿床形成于印支-燕山期秦岭造山过程中由碰撞向伸展构造体制转变的后碰撞构造环境,成矿时代限定为200Ma左右的燕山早期,矿床类型为硫化物石英脉型和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的赋存状态有包裹金、裂隙金及晶隙金三种,以裂隙金和晶隙金为主,具有多期成矿特征。围绕主岩浆期后超浅成-浅成侵入的中基性岩脉、岩枝、岩株呈环状展布的缓倾斜断裂是主要的控矿和赋矿构造,成矿作用与主岩浆期后火山-次火山作用或隐蔽爆破作用引发的热液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20.
河台金矿是一个强烈受韧性剪切带控制的金矿床,金的成矿主要发生在热液蚀变成矿期的金石英脉阶段和金硫化物阶段,形成的矿石有蚀变糜棱岩型和富硫化物石英脉型.富硫化物含金石英脉中单颗粒锆石U-Pb同位素测年显示早加里东期是河台金矿床主成矿期,成矿年龄为492±16Ma;矿区燕山期伍村花岗岩的单颗粒锆石年龄为153.6±2.1Ma;结合已有的同位素资料,认为河台金矿床是华南加里东期构造-变质-岩浆作用及成矿作用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一个早加里东期造山作用同期的造山带型金矿床,并可能有燕山期的热液叠加成矿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