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台湾岛为华夏陆块东缘自中生代晚期以来的年轻活动造山带,在东海-南海陆架地质背景上,台湾岛具有多重特殊性:除缺失始新世晚期层序外,始新世-更新世间有连续陆相至浅海相层序出露;记录"中国海"的发展及东海-南海陆架沧海桑田变迁;快速的隆升速率及重要的海洋沉积物贡献源;活跃的地震活动;既有被动又有活动大陆边缘层序;从台湾-吕宋间海域到岛上同时进行俯冲-碰撞-仰冲-张裂构造活动,因此有完整的威尔逊构造旋回地质纪录."台湾岛什么时候出露?"及"台湾岛怎么形成?"是大家关心台湾岛地质的基本问题.如果把东海陆架一半水深(60m)的海水拿掉,150km宽的台湾海峡就是台湾岛跟大陆相连的脐带;如果把台湾岛恢复到未造山前的原始形貌,台湾岛就是东海连结到南海间的脐带.但是为什么在东海及南海的陆架上只有台湾岛有比较大范围的出露?显然是有一个特定的地质作用在这个特殊的脐带位置发生,那就是早中新世19~18Ma开始的南海俯冲及随后6.5Ma开始的北吕宋火山岛弧与俯冲的欧亚大陆发生了斜向碰撞.台湾岛在晚中新世(~6.5Ma)时开始出露,最早出露部位就在中央山脉.中央山脉为中生代白垩纪的活动大陆边缘,随后拼合为欧亚大陆一部分,经新生代古近纪断陷构造(50~39Ma)、渐新世-中期中新世南海张裂(33~16Ma)、早中新世(19~18Ma)至今欧亚大陆-南海岩石圈沿马尼拉海沟向东俯冲于西进的花东海盆-菲律宾海板块之下,形成中新世增生楔,及6.5Ma至今由北向南迁移的斜向弧陆碰撞,导致中央山脉隆升出露海平面之上,形成原始台湾岛.由此原始台湾岛,台湾河流系统开始发生,并将侵蚀物经河流向西供输到原始台湾海峡前陆盆地,同时也向东供应到北吕宋海槽弧前盆地.随着弧陆碰撞的持续进行,南海东北部陆架上层序被推覆并出露在中央山脉西侧,台湾岛出露的面积也随之变大;1Ma的吕宋火山岛弧北段更向西仰冲,形成海岸山脉,拼贴在中央山脉东侧;最后又因1Ma冲绳海槽弧后张裂,中央山脉东北部又发生断陷,产生宜兰平原,形成今日台湾岛的形貌.  相似文献   

2.
环青藏高原盆山体系构造与中国中西部天然气大气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代特提斯洋向北消减导致欧亚板块与印度板块碰撞,大陆会聚控制青藏高原下地壳增厚、上地壳逆冲叠置和隆升,形成高原地貌.随着青藏高原隆升和向北、向东推挤,挤压构造变形不断向外扩展,形成现今全球最大弥散型陆内构造变形域和板内变形最为活跃的巨型盆山体系,即环青藏高原盆山体系.由于不均一的小克拉通拼贴,地壳发生分异,造山带回春上升,小克拉通沉降,古板块边缘形成继承性前陆盆地群或前陆冲断带群.由这些复活的古造山带、前陆冲断带和小型克拉通盆地三个构造单元共同构成环青藏高原盆山体系.环青藏高原盆山体系是一个巨型的构造体系和特殊性质的喜马拉雅运动期构造域,是中国中西部喜马拉雅运动的主要特征,也是可以与青藏高原相提并论的巨型大地构造单元.挤压冲断构造变形带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龙门山呈弧形带向北、向东扩展;随着晚新生代印藏持续碰撞,欧亚大陆强烈变形,构造变形带向外围进一步扩展,传递到阿尔泰山.阴山.吕梁山.华蓥山弧形带.冲断构造不断向环青藏高原外围扩展的同时,在盆山体系内部发生强烈陆内变形,古造山带复活,在造山带与盆地边缘形成了新的前陆盆地,冲断构造变形依次从造山带向克拉通盆地内扩展.在欧亚大陆与印度板块的碰撞及其远程效应的控制下,环青藏高原巨型盆山体系从内向外的构造变形强度、盆山耦合程度依次降低;克拉通边缘的单个盆山组合也具有从山前向克拉通方向构造变形强度依次降低,构造变形样式逐渐变得简单、构造变形时间依次变新的规律.在整个环青藏高原巨型盆山体系中,整体表现为三个构造分段:西段构造变形传播、中段高原增生.推覆、东段走滑一抬升.在环青藏高原盆山体系中,古生界克拉通盆地和中新生界前陆冲断带是具有重要天然气勘探价值的两个基本构造单元,它决定了中国中西部天然气分布主要受古生界克拉通古隆起和中新生界前陆冲断带的控制,具有多期成烃与晚期成藏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秦岭卡林型金矿带是世界第2大卡林型金矿集中区,与形成于新生代活动大 陆边缘盆岭省的美国西部卡林型金矿不同,产于中生代大陆内部碰撞造山带,成矿同 位素年龄集中于 197.45-129.45 Ma,属碰撞造山挤压伸展转变期的减压增温体制,表明成矿与碰撞同步.包裹体、同位素和成矿元素地球化学研究揭示成矿流体和成矿物质主要来自海西-印支构造层,中生代时海西-印支构造层沿双河-公馆断裂等的陆内俯冲导 致了金龙山等金矿床形成,基此建立了“秦岭式”卡林型金矿构造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4.
前陆盆地是世界上不同的含油气盆地原型中油气最富集的一类,石油地质条件优越,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本文对比分析了国内外前陆盆地及其周缘造山带之间的的盆山耦合关系及油气藏的控制因素与分布规律,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对国内外前陆盆地油气藏特征的初步认识,认为国外典型前陆盆地结构较为单一,一般叠置于被动大陆边缘或弧后盆地之上,而中国中西部典型前陆盆地基底结构十分复杂,具有多演化阶段、多成因类型特点,油气的分布主要与褶皱冲断带的发育特征有.  相似文献   

5.
中国东海及邻近海域一条剖面的地壳速度结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1982年以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在东海海域进行了二十多个站位的遥测浮标折射地震测量,1991年又在东海陆架区进行了OBS测量,本文在我国东海域选择了横穿东海陆架,冲绳海槽,琉球岛弧,琉球海沟和菲律宾海盆的一条剖面,利用上述折射地震资料及其它该剖面附近的折射地震资料,对该剖面的地壳速度结构进行了研究,并进行了速度年代对比。研究表明,剖面的速度结构在纵向上和横向上都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横向上可分为三隆三盆,纵向上大致可划分为1.8-2.2km/s,2.4-2.8km/s,3.0-3.6km/s,4.2-5.1km/s和5.75-6.0km/s的速度层,从地壳的速度结构否则 本海区至少有如下的沉积旋回:降冲 槽的中抽外,上新世纪至第四纪本海区沉积环境稳定,而冲第槽中轴可能一直处于构造活跃的状态;始新世为本区沉积的全盛渐新世该区域处于抬升的时期,钓鱼岛隆起区、琉球岛弧隆起区在此期的沉积被剥蚀殆,东海陆架和冲 槽此时斯 沉积也受到相当程度的剥蚀,东海陆架盆地和冲绳槽此时期的沉积也受到相当沉的剥蚀。,东海陆架盆地和冲槽盆地的出现可能在5.75-6.0km/s的速度层沉积之后,菲律宾海盆为典型的大洋地壳结构。  相似文献   

6.
中国东部大陆与东海海域地质构造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6  
分析了中国大陆东部地区和东海海域地球物理场、大地构造、地球动力学特征.根据分析得出;东海海域的重磁场特征与中国大陆重磁场特征密切相关.分布趋势与走向均与大陆边缘重磁场相同,是大陆地球物理场向海域的延伸.东海陆架盆地地区具有大陆地球物理场特征.东海东部边缘、海槽具有大陆边缘地球物理场特征.根据研究区的重磁资料计算了该区莫霍、居里界面深度与分布.地壳结构特征表明:莫霍界面在中国东部的主要走向为NE—NNE向,与东海莫霍界面的走向基本一致,说明是大陆地壳向海域的延伸.在冲绳海槽以东海域,地壳厚度由十几公里迅速减薄到几公里,表明地壳由过渡壳向洋壳的转变.因此;中绳海槽应该是大陆地壳的自然终结.中国大陆东部居里界面的差异,反映了地壳结构的不同。陆区及陆架区的磁场特征主要反映了上地壳的磁性结构,相应的也形成了不同的磁场特征与居里界面特征.地球动力学特征表明:东海海域地球动力学特征与中国东部大陆地球动力学特征关系密切,这一地区是欧亚板块与菲律宾海板块的结合地带.构造活动十分强烈.是研究中国大陆及其邻域构造运动,进行地球动力学特征分析的极为有利、重要的地区.  相似文献   

7.
东海的来历     
东海是中国东部的大型边缘海,具有复杂的陆架盆地、特殊的沉积构成,以及西太平洋陆缘典型的沟-弧-盆构造体系,记录了大量大陆边缘演化、盆地形成和环境气候演变的信息.研究表明,在晚白垩世之前,华南大陆以东并无东海,而是古太平洋相伴.晚白垩世之后原始的东海开始形成,其后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先后经历了晚白垩世至早始新世的被动陆缘阶段,以及中始新世以来的太平洋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两期俯冲和弧后扩张,奠定了现今东海西部为水深小的宽陆架,东部为水深较大的冲绳海槽的构造格局.现代的东海是在末次冰期(1 5 k a B P)之后形成的,海平面的变迁塑造了现代东海的海底地貌.  相似文献   

8.
台湾海峡及两岸发震断裂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比研究了台湾海峡西岸福建沿海北东向龙海角美-白云山断裂、台湾海峡北东向平潭牛山岛-东山兄弟屿断裂和台湾海峡东岸台湾岛北东向中央山脉等断裂晚更新世以来的活动性及其与地震的关系。结果表明,作为欧亚大陆板块与太平洋菲律宾海板块的边界断裂之一的中央山脉断裂第四纪以来乃至现今仍具有强烈的活动,因而发生了4次M≥7地震;作为台湾海峡沉降带与福建武夷-戴云复式生起的边界断裂的平潭牛山岛-东山兄弟屿断裂全新世晚期(2500a以来)仍具有强烈的活动,从而发生了3次M≥7地震;作为北东向长乐-诏安断裂带西界断裂组成部分的龙海角美-白云山断裂晚更新世期间具有强烈的活动,因而发生了5次M=5-6 1/2地震。  相似文献   

9.
高旭  李志雄 《地震》1994,(6):1-10
本文对1989年山西大同-阳高6.1级地震的前兆过程及其场、源特征进行了综合研究,结果表明,大同-阳高地震震前较为丰富的前兆现象是震源应力场与区域应力场共同作用的结果,估计大同地震的震源区尺度为20-30km,孕震区范围约200km。最早的异常(震前3-4年)表现为大同盆地沉降速率加大,且出现在震源区,然后扩展至孕震区边缘,在孕震区边缘(150-200km)存在中、短期异常的突出集中区,在孕震过程  相似文献   

10.
台海地区的地壳运动与变形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福建沿海GPS网和台湾-吕宋GPS网站速度数据和两个网数据处理中共用的IGS永久站数据,实现了两个GPS网参考框架和速度场的统一.分析台海地区的速度场发现,福建沿海、台湾海峡与台湾岛北部地壳的水平运动完全一致,运动方向约为东偏南26.0,运动速率约为39 mm/a;台湾岛东部的海岸山脉地区发生了相反变化,运动方向为北偏西30.0,运动速率约为33.3 mm/a;在台湾岛的南端存在南偏西50.0方向的运动,运动速率约为13 mm/a.若以福建沿海的几何中心为参考基准,台湾岛存在一致的(岛的北端除外)北西向运动,方向北偏西约50.0,东海岸的速率最大为61 mm/a,向西逐渐减小.应变场分析表明,台海地区存在统一的应变场,主压应变方向为北西48.0,主张应变方向为北东42.0.主压应变速率,台湾岛的东海岸为3.43610-7/a,向西逐渐减小,到福建沿海减小到1.86110-8/a.菲律宾海板块在台湾岛东部与欧亚板块的碰撞俯冲是台海地区地壳运动、变形和发生大地震的主要驱动力.本区的主压应力方向约为北西55.0.   相似文献   

11.
印度-亚洲的初始碰撞问题是当今地球科学研究的热点.印度-亚洲碰撞带西段经历了从弧陆碰撞到陆陆碰撞的复杂演化过程,重建这一过程有利于更为全面地揭示和理解陆陆碰撞及造山的动力学机制.本文对西构造结附近各个地体(西拉萨-喀喇昆仑、科西斯坦-拉达克及喜马拉雅地体)白垩纪以来的古地磁数据(6个原生及35个次生分量)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古地磁原生分量指示亚洲大陆南缘和科西斯坦岛弧在碰撞前分别位于约14°N和赤道附近,很可能代表了陆陆及弧陆初始碰撞发生的位置;统计分析表明重磁化分量对应的古纬度在分布上存在3个显著的峰值(分别为约3°S~2°N、12°N及22°N),前两个峰值与原生分量指示的古纬度重叠,暗示重磁化可能与弧陆及陆陆初始碰撞伴随的造山作用有关;现有层析成像资料业已表明印度-亚洲碰撞带之下的地幔中存在两条带状分布的新特提斯洋残留洋壳,本文进一步通过初步的动力学数值模拟,表明现今残留洋壳的位置能够大致代表洋壳断离时古缝合带的位置,而该位置又与古地磁数据所揭示的初始碰撞位置基本一致.上述结果一致地表明印度-科西斯坦-亚洲之间弧陆及陆陆初始碰撞分别发生于近赤道及北半球低纬度地区(约14°N)附近,结合最新印度板块的运动轨迹及不同的大印度模型,推测上述弧-陆及陆-陆初始碰撞时间分别不晚于约62 Ma和约48 Ma.  相似文献   

12.
台湾海峡南部7.3级地震的地质构造背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辽阔的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只有渤海发生过7级以上地震,而面积狭小的台湾海峡却发生4次7-8级地震,数十次5-6.9级地震。是我国大陆近海地震活动强度最大,频度最高的地区。台湾海峡位于欧亚大陆板块和太平洋菲律宾海板块的结合地带,地壳运动强烈。海峡中北东、北西向断裂发育,第四纪以来,上述断裂均有强烈的活动。在这种地质构造背景下,发生了历史上一系列强烈地震和这次7.3级地震。  相似文献   

13.
漠河前陆盆地砂岩岩石地球化学的构造背景和物源区分析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砂岩岩石地球化学对沉积盆地形成时期构造背景的稳定与否有着较高的敏感性, 已成为地质构造复杂地区研究的有效手段. 分析表明, 中生代漠河盆地砂岩在化学成分特征上显示出活动大陆边缘盆地的特点; 同时又充分地揭示出, 碎屑物质主要来自北侧的造山带并接受了盆地南侧的大陆区碎屑来源, 具有前陆盆地的二元物源特征. 根据岩石地球化学分析并结合构造等方面的研究结果, 认为中国黑龙江省漠河盆地的堆积物应属于磨拉石沉积, 所反映出的盆地构造类型应为前陆盆地, 而不是以往认为的裂谷盆地. 这一研究结果为漠河前陆盆地与相邻蒙古-鄂霍茨克造山带在中生代的构造成因关系提供了重要的岩石地球化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台湾的大地构造格局和晚中生代以来的演化过程一直是地质研究的难点和热点,特别是对其构造单元的类型、性质和演化过程存在较多争论.本文系统综述了50多年来已有中国台湾大地构造格局和重建晚中生代以来构造演化史的主要认识,特别是近10年来新的研究成果,侧重探讨了板块运动和弧陆碰撞对中国台湾大地构造形成过程中起到的作用.研究认为中国台湾总体经历了4个关键期:(1)晚中生代太平洋活动大陆边缘时期(约80 Ma),在华南陆缘形成造山带和俯冲沟弧盆系统;(2)古近纪到早中新世被动大陆边缘时期(约80~16.5 Ma),形成新生代台西盆地和台西南盆地雏形;(3)中-晚新世板块汇聚初期(16.5~6 Ma),形成的马尼拉海沟北段俯冲增生楔为中央山脉、恒春半岛前身,向南连接恒春海脊,部分南海洋脊因碰撞挤压形成中国台湾东部蛇绿岩套;(4)晚中新世末以来活跃造山期(6 Ma至今),菲律宾海板块朝欧亚大陆向西碰撞和向北俯冲,分别形成西部麓山带、雪山山脉、高屏斜坡和大屯火山区—琉球火山弧、宜兰平原—冲绳海槽;北吕宋岛弧向欧亚大陆碰撞和逆冲,形成花东纵谷和利吉混杂岩体、海岸山脉.中国台湾地区在同裂谷(syn-rift)时期的晚白垩系到古近系、后裂谷(post-rift)时期的中新统、造山定型期的下中新统和第四系地层发育了三套主要含油气系统.从大地构造格局和演化来认识中国台湾独特的发生、发展规律,从而理解其独有油气和天然气水合物成藏规律,这对该区油气和天然气水合物的寻找和评价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基于马普耦合模式,结合现场水文观测资料,估算了东海冬季跨陆架环流的流量及其向深海大洋的碳输送量.由于黄东海冬季的跨陆架环流强度远大于其他季节,且进入黑潮次表层,因此,黄东海跨陆架埋碳过程主要发生在冬季.分析结果表明,黄东海存在明显的跨陆架输运,其中跨越台湾岛至济州岛一线陆架边缘向外海的年平均水体输送量为3.92Sv(1Sv=10~6m~3s~(-1)),净输送量为向外海0.82Sv,与台湾海峡和济州海峡流量之差相当.冬季,跨陆架向外海的溶解无机碳(DIC)、溶解有机碳(DOC)和颗粒有机碳(POC)的净输运量分别为98、12和0.1百万吨.在全球温室气体减排(RCP4.5)和持续增加(RCP8.5)背景下,该跨陆架输运有不断增强的趋势,其中冬季跨越台湾岛至济州岛一线陆架边缘向外海的流量从2006~2099年分别增加了0.54和0.65Sv,增幅分别达15.3%和19.6%.受其影响,冬季跨陆架向外海的DIC、DOC和POC的输运量增加幅度在15.4~25.2%.本文首次评估了全球变暖背景下的东海冬季跨陆架碳输运量,揭示了跨陆架输运在中国近海碳循环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西昆仑大地构造相解剖及其多岛增生过程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1  
西昆仑造山带的大地构造相自北向南大致包括:(i)塔里木地块西南构造域, (ii)库地北岩浆弧,(iii)库地混杂带,(iv)库地微陆块,(v)主剪切带,(vi)峡南桥钙 碱性岩浆杂岩带,(vii)麻扎-康西瓦混杂带-增生楔,(viii)甜水海前陆褶皱冲断带等组成 部分.其中大地构造相(I)-(v)记录了晚元古代-早古生代原特提斯大洋向北消减,欧 亚大陆向南增生的历史,而大地构造相(vi)-(viii)记录了羌塘地块北部被动陆缘沉积 大地构造演化、古特提斯洋晚古生代-早中生代的消减以及羌塘地块与欧亚大陆碰撞、 拼贴并最终焊合的历史.大地构造相分析表明西昆仑造山带存在复杂的多岛海-增生弧 造山作用.这种复杂的多岛增生作用是欧亚大陆向南增生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台湾以东黑潮主流径及邻近东海海域2014年5~6月期间的调查,研究了海水中溶解钡(Ba)的地球化学分布特征,评估了黑潮对东海海水Ba的影响和输入通量,将Ba作为指示指标定量刻画了黑潮入侵东海的范围与程度.黑潮主流径各站位海水中溶解Ba垂直分布上从表层至深层浓度逐渐增高,浓度范围为4.91~19.2μg L~(-1).东海海域表层海水Ba浓度分布以近岸海域为最高,向外海逐渐降低;底层则出现近岸和外侧海域Ba浓度高,陆架中间海域Ba浓度低的现象.水交换模型估算得出黑潮水在5~10月间向东海的Ba输入通量共计为2.19×10~8kg,并以次表层水的输入通量为最大.调查海域Ba的分布特征指示黑潮在台湾东北部海域涌升,台湾海峡北向出水抑制黑潮表层水向东海陆架入侵,黑潮次表层水从陆架底层外侧逐渐影响东海.以溶解钡(Ba)作为端元估算参数计算得出,在调查期间,黑潮表层水对东海陆架区域影响不大,黑潮次表层水沿陆架底层向上爬升,从台湾东北海域沿陆架中部向西北方向侵入,形成一支黑潮入侵流,至钱塘江口附近黑潮水占比仍可达到65%左右.东海陆架底层外侧大部被黑潮水所控制,100m等深线以深处黑潮水能够占95%以上的比例.在台湾东北部DH9断面,黑潮次表层水从陆架坡折处沿底部向西侵入,黑潮水占比95%的位置可达122°E左右,垂直向上黑潮水所占比例越小.海水溶解Ba可以细致地刻画黑潮入侵东海的情景,其地球化学特性使其成为指示黑潮入侵东海的有效指标,为定量揭示黑潮与东海的相互作用提供了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18.
第三纪库车坳陷是在南天山强烈逆冲导致的挠曲沉降背景下发育的前陆盆地.区内的第三系可划分为四个区域性的沉积旋回或构造层序,它们均由微角度不整合或区域性冲刷面所分隔. 构造层序由下部水进和上部水退序列组成.每一构造层序的沉积构成反映了从前陆逆冲挠曲沉降到回弹上隆的演化过程. 构造层序界面的形成与回弹隆起、遭受剥蚀和随后的逆冲变形作用有关.第三纪前陆盆地的层序地层格架和沉积体系域的配置受到前陆构造作用的控制.从第Ⅰ至第Ⅳ构造层序的发育演化反映了第三纪南天山向库车前陆盆地不断逆冲的过程.坳陷北缘东、西部在沉积样式上存在明显差异: 库车县一线以西强烈的逆冲造山导致巨厚的山前扇砾岩带发育和角度不整合, 该线以东由于逆冲造山较弱而缺乏粗粒的扇带发育. 盆地基底的东、西分块可能是造成这种差异的深部原因.  相似文献   

19.
虽然台湾西部的造山运动逐渐减弱,但台湾海峡的确还发生大、小地震。主要由于后勤原因,以前的研究基本没触及该地区。然而该地区的整体地壳构造具有特殊意义,因为它可能提供造山运动之前原始台湾的线索。通过将使用台站对从环境地震噪声提取的时域经验格林函数(TDEGF)与传统面波双台法(TS)相结合,我们能构建出5~120s之间的瑞雷波相速度频散曲线。使用台湾和海峡两岸的台湾宽频带地震台阵(BATS)的台站,我们能够获得该地区不同地方的平均一维Vs结构。如预期所料,结果显示在地壳上部15km内有显著的剪切波速度差异。总的来说,中国大陆沿海地区上地壳和台湾岛西南海域上地壳分别出现最高Vs和最低Vs,它们相差约0.6~1.1km/s。对于海峡的不同地方,海峡中部上地壳Vs结构比北部和南部低约0.1~0.2km/s。台湾海峡地下的上地幔Vs结构(莫霍面-150km)比AK135模型低约0.1~0.3km/s。整体地壳厚度约为30km,比台湾岛下的地壳厚度更薄且变化更小。使用水深超过1000m海域中的短周期频散数据反演地震波速度结构除大陆架外还应将水层考虑进去。  相似文献   

20.
天山造山带南北分别于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相接,经历古生代时期超级大陆裂解、南北天山洋裂开、洋盆持续扩张、洋壳俯冲消减、陆陆碰撞缝合过程及中新生代陆内再造山构造调整,是现今世界上较为活跃的陆内造山带,成为国内外大陆动力学研究的热点地带.在综合分析地质学、地球物理(地震剖面、重力异常、地震层析)、地球化学、岩石学及天文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