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地震是造成我国巨大人员伤亡的主要灾害之一,震后人员伤亡的快速评估对于应急抗震救援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通过分析影响地震灾害人员伤亡的主要因素,调查统计不同使用功能建筑物中人员密度、不同时间段人员在室率及不同结构破坏状态下的伤亡率,建立地震人员伤亡计算模型。基于实验数据所得的地震易损性曲线数据库对建筑物进行结构易损性分析,用研发的中国地震灾害损失评估系统软件(CEDLAS),对西安市灞桥区进行震后人员伤亡评估,并与汶川地震实际震害数据和其他经验模型对比,验证了该理论方法的可行性及合理性,为震后政府启动地震应急预案和组织开展抗震救灾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1987年元月8日凌晨2点19分,甘肃南部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县发生了5.9级地震。震后兰州地震研究所立即组织了17人的考察队赴震区进行考察。由于当地房屋均为木结构,所以此次地震没有造成房屋倒塌和人员伤亡。此次地震震中  相似文献   

3.
张磊  张景发 《地震》2009,29(Z1)
建筑物倒塌是造成地震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对地震应急救援与决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遥感以其综合、宏观、快速、动态的特点,为地震灾害信息调查和震害快速评估提供了一种可靠的信息源.面向对象的分类方法是针对高分辨率影像的一种新的分类方法.本文在总结遥感影像建筑物震害信息提取方法进展的基础上,将建筑物分为基本完好和毁坏两个等级.选取唐山地震和汶川地震的震后航片,利用面向对象的分类方法来识别影像上基本完好的建筑物,计算评估区内的建筑物倒塌率.实验结果表明,面向对象的分类方法充分利用了图像上的光谱、形状、纹理等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基于像元分类方法的局限性,并且基于对象的建筑物倒塌率计算也取得了较好的精度.  相似文献   

4.
2013年4月20日8点02分在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震源深度13.0km,造成了196人死亡,中国地震局启动地震应急一级响应.在芦山地震中,人员伤亡损失远低于同等规模但人口远少于芦山的玉树地震.全部地震灾区都处于汶川地震的老震区,汶川地震震后受损房屋多数采取了加固或拆除措施,新建农村民居普遍采用多种抗震措施,当地新建房屋比例很高,很好地提高了房屋的抗震性能.在地震中,新建民居极少完全倒塌,这是此次地震伤亡较少的重要原因.但是,由于新建民居多数没有严格按照汶川地震后国家下发的抗震设防民居建设要求进行建设,因此破坏依然十分严重.芦山地震人员伤亡少是防震减灾第1阶段减少人员伤亡目标的体现.然而,芦山地震中抗震措施不达标的农居破坏十分严重,防震减灾实现减轻人民财产损失的目标依然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5.
程家喻 《地震地质》1995,17(3):285-288
对1966年3月8日和3月22日邢台地震中的房屋破坏情况进行统计,计算了地震区主要房屋土坯墙房在Ⅶ-Ⅸ度中的毁坏率、严重破坏率和中等破坏率。通过x^2检验得出,Ⅶ度和Ⅷ度区房屋毁坏率、严重破坏率和中等破坏率的分布均服从正态分布。  相似文献   

6.
1970年通海7.7级地震人员伤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新民  毛玉平 《地震研究》1996,19(2):199-205
本详细阐述了通海地震中人员伤亡的空间分布,对人员伤亡率与房屋倒塌率及地震裂度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同时讨论了影响人员伤亡的几种主要因素,给出了人员伤亡率与房屋倒塌率及地震裂的经验关系。认为地震主要伤亡区的分布受发震构造的控制,而建筑类型、地形地貌是影响人员伤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强烈地震会导致建筑物倒塌进而造成室内人员压埋,因此,把特定区域和建筑群的压埋率作为震后救援的决策指标尤为重要。但地震建筑物倒塌受多个影响因素共同作用,造成了压埋率模型的后验倒塌率评估的不确定性问题。针对这个问题采用直觉模糊层次分析法,选取了震级、震源深度、震中距、抗震设防烈度、地基和基础、建筑物结构类型和结构现状等七大影响因素进行加权分析。运用LINGO软件建模解算出了各影响因素权重,通过极大似然法估算了各影响因素对建筑物倒塌率的影响值,进而评估出了建筑物预估倒塌率,并结合先验在室率模型及其区划,建立了基于直觉模糊层次分析法的地震压埋率模型。最后以汶川灾区学校为例,进行了压埋率评估,并对其进行了误差分析。研究表明:抗震设防烈度、建筑物结构类型和结构现状是影响建筑物倒塌的主要因素;在实际评估中模型精度达到±0.15,能为震后快速应急救援提供决策辅助。  相似文献   

8.
文中在震后首先利用汶川地震中受灾的汶川县、北川县、都江堰市等37个重灾区人员伤亡数据,基于统计分析建立了各受灾区域烈度影响系数与相应的遇难率、受伤率和失踪率的双指数拟合关系,并利用该模型初步估算了玉树地震人员伤亡情况,通过对比实际值与估算值验证了该模型的可行性.其次,基于玉树县城(结古镇)14个区域的现场调查,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9.
地震烈度和建筑物破坏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现行三种地震烈度表的分析,认为现代地震烈度评定中存在一定问题,提出以房屋等建筑物的破坏率作为衡量地震烈度标志的方法,并指出该方法有助于将地震调查、震害预测和减灾对策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0.
2013年3月11日新疆阿图什发生慨5.2地震,震中烈度Ⅵ度,地震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个别民宅倒塌,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397万元。结合此次地震考察评估工作,分析此次地震造成经济损失的震害原因。从房屋破坏、房屋建筑场地条件和抗震安居工程三点,描述了此次地震的震害特征,与新疆伽师、莎车等具有相同地质条件的地区进行震后对比,并结合2009年4月22日发生的新疆阿图什Ms5.0地震,提出了对此次地震的认识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
唐山地震房屋倒塌率与烈度相关分析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哲  程家喻 《地震地质》1994,16(3):284-288
以街区和自然村为样本,通过唐山震害航片对1942个样本进行房屋倒塌率判读和分区统计,建立了房屋倒塌条烈度相关模型,分析了不同烈度区房倒率的频度展布特征。其模型可为大震应急及震害损失快速评估时烈度评定提供定量标准,频度分析结果可为震害预测提供量化依据  相似文献   

12.
评估地震人员伤亡的软件系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程家喻  杨哲 《地震地质》1996,18(4):462-470
设计了地震人员伤亡评估系统软件包,并利用该系统对北京地区假定地震发生后的人员伤亡进行了预测。为设计该系统,建立了北京地区的人口数据库、唐山和邢台地震人员伤亡数据库,对一天中人在不同时间段逗留在房屋内部的概率进行了讨论,从而建立了地震人员伤亡评估的数学模型。该系统作为地震灾害评估系统的子系统,主要用于地震人员伤亡的快速评估  相似文献   

13.
唐山大地震震害分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唐山大地震后对7772个自然村的实际震害调查数据,研究了唐山地震灾区的主要震害及其与地震烈度的关系、人员死亡率与建筑物倒塌率的地域分布,揭示出唐山大地震震害的实际状况与分布规律。探讨了研究成果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4.
运用三维非线性动态有限元方法(Non-linear Dynamic FEM)仿真模拟研究了菱形模型的动态应力作用,分析了1976年唐山7.8级地震.结果表明:(1)唐山地震前增强的中强地震产生的冲击力形成的应力波反射后发生半波损失, 成为动态的拉伸应力,通过减小内摩擦而引起岩石产生裂纹、局部破裂并发生串通,一方面触发地震,另一方面为孕育唐山地震积累能量,表现为正反馈过程.(2)唐山地震产生的冲击力加卸载存在时间差,造成加卸载冲击波相位不同,结果产生的动应力和围压叠加致使围压波动和下降,导致抗剪切强度降低,使初始破裂分别向北东、西南方向传播.(3)冲击力的卸载,相对于产生拉伸性的应力波,反射后发生半波损失,成为动态的压缩应力,致使围压增大并导致破裂停止;而动态应力在传播过程中衰减.因此,余震的发生是一个负反馈过程.  相似文献   

15.
采用纯振幅、点阻、带通数字滤波器,处理了距唐山180公里范围内13口深井水位的大震前六年连续观测资料。结果表明,大震前存在井水水位的异常下降,这种异常下降首先发生在距大震震中100公里处,并且以每月5-6公里的速度分别向震中和离开震中的方向传播。地下水异常下降的时间-距离关系与该区里小震发生的时间-距离关系较一致。据地下水异常下降结果,我们提出唐山大震孕育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972年-1974年底,1975年-1976年4月,1976年4月-大震发生。  相似文献   

16.
2019年8月2日河北省唐山市路南区某矿井区发生ML2.4巷道塌陷,基于塌陷周边台站观测到的短周期瑞雷波,提取面波基阶群速度频散曲线,并利用迭代反演方法得到研究区域地下10 km深度范围内的一维剪切波速度结构,用于精定位分析。速度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域浅表剪切波速度约为2.46 km/s;深度为2 km时,塌陷周边存在小范围的低速区,速度约为2.57 km/s;深度约为4 km时,剪切波速度达3.47 km/s;深度为5~9 km时,唐山东部沉积盆地内存在1个剪切波低速层。精定位分析结果表明,增加浅层速度模型有助于提高深度较小的地震定位精度;塌陷周边的低速区向下延伸近20 km,为地震多发区。  相似文献   

17.
在2016年新西兰凯库拉MW 7.8地震中,北东—北东东向科科仁古断裂水平右旋位移量最大,为10—12m;北北西—近南北向帕帕提断裂垂直位移量最大,达到5—6m。对直接坐落在这2条地震地表破裂带或变形带之上的建筑物的破坏现场调查表明,尽管房屋出现歪斜,但上部主体部分基本完整,没有出现倒塌或部分倒塌现象,避免了人员伤亡。在无法回避活动断裂及其大震危险性的情况下,隔震系统的广泛采用可以有效地提高建筑物抵御地震灾害的能力。此次地震触发了数万个滑坡体,最大滑坡体可达数百万立方米。对沃罗村北边2处边坡失稳地带的考察结果表明,针对该地至少从2个方面进行了考虑和处置:一是在选址上,避开了突出山嘴等高陡坡地带;二是在房屋正对的山坡地带,种植或保护了茂密的树木,这既增加了山体的稳定性,又可以在地震中有效地减缓崩塌的石块对房屋的冲击。对比中国中东部一些大震,如1976年唐山7.8级地震和2008年汶川8.0级地震中触目惊心的巨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即使在人口密度与滑坡规模上存在明显不同,对新西兰凯库拉地震灾害现场的考察结果,还是在如何有效抵御地震灾害方面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用单台四震相法讨论唐山大震的波速异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提出一个用单台相对时间测定地震波速度比的简单方法--四震相法,它是利用地方震记录上经常出现的莫霍界面反射波与直达波到时差求得的。 利用该方法测定了1976年7月28日唐山7.8级大震前后的波速比,发现震前经历了波速低值-恢复和高值-二次下降三个阶段;根据波速变化的时、空特征,结合地质背景与地震活动,对唐山大震的孕育过程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唐山地震的孕育与强震的增震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山地震的孕震构造是唐山菱形块体,在NEE向的区域应力场的作用下,最大剪应力集中在它的对角线上,正好与唐山断裂带相一致,因此成了唐山地震大破裂的始发点.唐山地震前兆演化过程中,有两个显著特点:在空间上有“震中→外围→震中+外围”的转移过程;在时间上有明显的阶段性,前兆异常频次的每一次加速都发生在外围强震发生之后,本文用强震的增、减震理论,推测外围强震的发生对唐山地震的孕育有强化作用,在一个大的区域,强地震的增、减震效应可以形成多个高应力集中区,这些高应力集中区多数都是未来发生强震的地区.  相似文献   

20.
对 138年金城 -陇西 6 3/4 级地震的历史资料考证、黄土滑坡分布及活动构造的综合研究表明 :在 138年地震中遭破坏的东汉金城郡郡治允吾县应在今青海省民和县马场垣乡下川口附近 ;陇西郡治狄道县在今甘肃省临洮县城。由此确定 138年地震的极震区位置大致在今甘肃省永靖县西北的湟水、黄河交汇地带。该区也是黄土滑坡密集分布区 ,其中的大型滑坡应为地震滑坡。在构造上该区位于拉脊山北缘弧形逆冲断裂带的前缘。拉脊山北缘断裂带为一条晚更新世活动断裂 ,部分地段为全新世活动 ,其向NE方向的逆冲推覆致使古近系泥岩和早更新世砾岩等发生了明显的挤压褶皱变形。石油勘探资料也证实拉脊山北缘弧形构造带前缘在深部存在隐伏的挤压逆冲断褶带。由此推断 138年金城 -陇西 6 3/4 级地震的发生很可能与该逆断裂 -褶皱带的新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