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桥梁结构在地震和冰荷载作用下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柳春光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5,25(5):141-146
本文采用杆系有限元方法,研究了桥墩结构在地震和冰荷载作用下的响应问题。根据桥梁的结构特点,建立其力学模型,考虑柱墩受支座的约束作用,推导了桥墩结构的动力平衡方程,分别研究桥墩结构在地震和冰荷载作用下以及在其共同作用下的响应问题,比较了考虑柱墩受支座的约束作用与不考虑柱墩受支座的约束作用2种情况下桥墩结构的响应问题,为研究桥墩结构在多荷载作用下的响应问题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3.
阐述了1995年在佳木斯松花江公路大桥现场所做的冰荷载实验研究的概况,并对开江前后大桥动力特性变化,开江前冻结时大桥的脉动观测,开江后产生冰排时、流水撞击桥墩时大桥的动力反应和由动位移大小确定的流冰荷载及其与历年的比较等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4.
5.
本文总结了国内外冰荷载的有关研究规定及现状。冰荷载对跨江桥梁及海洋平台的激振干扰,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生产,因此,急需搞清定量的冰振依据和制定合理的抗冰设计方法。因为冰荷载与地震荷载均为随机过程,有类似之处,因此,本文从工程实际出发,就国内外海洋工程冰荷载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根据结构抗震理论的思想提出了结构抗冰反应谱的研究方法,为结构抗冰振动分析提供一种简便、实用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6.
7.
考虑到波浪力对深水桥墩地震响应和冰振响应的影响,本文基于非线性Morision方程,同时考虑附加质量效应和流固耦合效应,通过建立深水桥墩结构有限元分析模型及动力平衡方程,对深水桥墩结构进行了波浪、冰荷载、地震3种环境激励荷载单独作用下,以及不同组合形式共同作用下的数值分析;进而对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探讨了动水压力对深水桥墩结构响应的影响程度,可为今后深水桥墩抗震以及抗冰设计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本文将边界层模型用于吸力桩(筒型基础)这种特殊的桩体,对位于渤海湾锦州地区的JZ9—3筒型基础系缆平台冰力作用下的土压力进行了计算分析,并将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计算值基本上反映了基础土-筒相互作用的应力状态,边界层模型可以有效地分析吸力桩-土相互作用问题。 相似文献
9.
二级结构地震反应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均岐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1,21(3):75-78
本文针对结构顶部的附属结构在正弦激励和地震动作用下的反应,设计了多层结构模型并研究了附属结构的多种情况。实验结果表明,附属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可对主体结构产生不同的影响,根据附属结构的参数的不同可能导致主体结构的反应增大或减小,因此得出结论:在结构设计时对主体结构和附属结构进行整体考虑,能使结构的地震反应控制在最佳的水平。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LIU Shuguang CHALOV R.S WU Dandan LI Congxian Postdoctor Research Fellow Key Laboratory of Marine Geology Tongji University Shanghai China & Researcher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Estuarine Coastal Research Shanghai China Professo 《国际泥沙研究》2000,(3)
I INTRODUCTIONThe volume and regime of sediment load are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s, which are responsible for theformation, direction and deformation rate of the river channels. Despite the long history of study anddevelopment of sediment load calculation methodology, there are still numerous problems that remain tobe solved such as river pattern and sediment movement and so on (Wang et al, 1997).In this respect,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sediment load and river channel processes of la… 相似文献
14.
加卸载响应比理论已在地震预测中得到广泛应用,但也面临挑战。本对加卸载响应比理论及方法进行了分析,并提出该理论几个可能的研究方面:(1)根据固体潮应力变化值给定每个小地震Benio盯应变在加卸载响应比计算中的权重;(2)考虑地震之前应力空间分布,确定加卸载响应比可能升高的区域形状,进而确定加卸载响应比计算中小震资料的选取范围;(3)将实测的小震震源机制与假定小震震源机制都相同时的加卸载响应比计算结果进行比较,研究测定的小震震源机制对加卸载响应比方法的改善情况;(4)研究加卸载响应比方法对不同震源机制类型地震的适用情况。 相似文献
15.
16.
对美国加州地区1976~1994年6级以上强震的加卸载响应比的时空演化过程进行了系统分析,指出该地区强震前响应比在震前3~4年开始大范围出现与该地区的区域构造走向一致的高犢区,高犢区以每年数十公里的速率向震中附近地区收缩.震中附近地区的响应比异常主要呈升——降型特征,多数地震在震前1年内响应比才升高,并且上升曲线较陡.该区内正地震一般形成丛集区,主震发生在正地震丛集区内或边缘.在分析美国加州地区地震与中国大陆地区地震特征异同的基础上,讨论了如何应用响应比的时空演变特征,对美国加州地区强地震三要素(地点、时间、强度)的中期预测进行估计的步骤与方法. 相似文献
17.
地震作用与风荷载的组合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广州和汕头作为广东沿海地抠的典型城市,用极Ⅰ型和极值型统计了两是风压和地艇(烈度)资料,然后用弗里博斯-卡斯坦尼塔载过程模型给出两市的风荷载和地震作用的组合系数。最后利用广州市广东国际大厦和汕头市国际大酒店的抗震、抗风险算结果,作了进一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