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 毫秒
1.
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作为今后一项重点任务;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  相似文献   

2.
2021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和《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是对我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系统谋划和总体部署。“1”是实现碳达峰目标与碳中和愿景的指导性文件。“N”代表不同行业、不同领域,共同出台一系列指导性的政策和方案。这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工程,在中央顶层设计政策“1+N”的引领下,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正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作为今后一项重点任务;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我国向绿色低碳发展迈出了革命性的一大步。"从碳达峰到碳中和,欧盟大约需要60年时间、美国要45年,我国力争2060年之前实现,面临巨大的困难和挑战。"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教授丁烈云表示,"为达到目标,我们需要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更需要完善的法律制度保障,通过法律设立碳减排的根本制度,构建相关管理体制,明确各方责任义务,为实现碳中和目标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4.
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2020年我国提出的国家重大战略目标.以当前我国的二氧化碳排放及能源结构现状,要实现这一伟大目标形势十分严峻.介绍了全球碳循环过程,阐述了碳源与碳汇对于大气CO2浓度的贡献,从减源与增汇2个方面,初步分析了地质调查在推动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实现中的作用与可能的贡献,并提出了...  相似文献   

5.
<正>2020年9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发表重要讲话,明确中国将提高应对气候变化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实现碳中和。这一庄严承诺为我国能源革命和能源转型发展明确了前进方向,展现了全面绿色转型可持续发展的决心和责任[1]。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能源、电力领域作为碳达峰碳中和的主战场,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也对能源电力行业的高质量转型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李强 《地球学报》2022,43(4):421-424
2020年9月22日, 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承诺, 中国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CO2排放峰值, 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中国的碳达峰与碳中和战略, 不仅是全球气候治理、保护地球家园、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需求, 也是中国高质量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内在需求。碳中和战略涉及深度社会经济发展转型, 以期实现低碳甚至零碳排放和基于技术变革的增汇目标, 是面向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机遇。碳酸盐岩是岩溶发育的物质基础, 不但记录着地球历史时期的环境变化, 而且还是地球最大的碳库, 对地球大气和生命演变起到重要的作用。据统计, 现代全球岩溶分布面积2200万km2, 占陆地面积的15%, 其中中国岩溶面积达344万km2, 约占全球岩溶总面积的15.6%。在水-二氧化碳-碳酸盐岩-生物的相互作用下, 岩溶碳循环活跃, 在全球形成0.824 Pg C/a的岩溶碳汇, 约占全球“遗漏汇”的29.4%。鉴于岩溶作用对全球碳循环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影响, 2021年中国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和《国务院关于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的通知》均明确提出要巩固提升岩溶碳汇能力。然而, 岩溶碳汇的流域尺度效应及其稳定性机理还不十分清晰, 以至于岩溶碳汇研究存在不确定性问题。为揭示流域尺度岩溶碳汇效应以及岩溶碳汇的稳定性问题, 明确岩溶作用与碳中和的耦合关系, 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地球学报》组织了“岩溶作用与碳中和”专栏。  相似文献   

7.
碳封存技术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介绍了碳封存机理,分析了生物封存、地质封存和海洋封存的地质特点,总结了碳封存选址和监测技术,旨在不断优化碳封存技术与方法,确保碳封存项目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8.
陆地生态系统碳汇在实现“双碳”目标中的作用和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简称"双碳")是我国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已被纳入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布局。生态系统碳汇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手段,也是林业和草原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国际有关机构对全球森林、草地和湿地生态系统的碳储量和碳循环进行了评估。自1990年以来,附件一国家(指《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附件一列出的经济合作发展组织中所有发达国家和经济转型国家)对本国的碳排放和碳汇进行估算,编制了年度温室气体清单;我国也编制了5次国家温室气体清单。这些工作对我国开展应对气候变化的研究提供了基础。提出了如下建议:在编制"双碳"路线图和时间表时,既要考虑我国生态系统碳汇与能源和工业领域碳排放在区域空间分布和时间维度上的差异性,也要考虑生态系统同时所具有的碳汇和碳排放的特殊性;生态系统碳汇是碳达峰的非选项,是碳中和的必选项;生态系统碳汇要遵循国家实现"双碳"目标的基本原则,要将生态系统碳汇作为国家生态建设和保护工程的主要目标,提高碳汇计量和监测能力,完善市场和融资机制。  相似文献   

9.
序言     
陈军利 《铀矿地质》2021,(3):311-312
<正>铀资源是十分重要的战略资源,是核能和核工业发展的"粮食"。目前我国核电装机容量已达5 103万千瓦,在建17台机组共1 858万千瓦,核能发电占比已接近全国总发电量的5%,标志着我国已迈入核电产业发展的大国行列。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了"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积极有序发展核电";为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和2060年碳中和战略目标,核电将占据更加重要的地位,其中长期安全快速发展成为一种必然选择,由此对我国铀资源战略保障提出了更为迫切的重大长远需求。  相似文献   

10.
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苏交科")致力于为客户提供高品质的工程咨询一站式综合解决方案,现已形成以规划咨询、勘察设计、环境业务、综合检测、项目管理为核心业务的企业集团.近年来,苏交科积极布局检测业务,将其作为新的市场增长点,通过多种手段,加速业务创新,同时紧跟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展开新业务领域的探索.  相似文献   

11.
正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要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基于此,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彭寿建议,加速制定发布绿色材料应用专项政策与国家标准,强制性要求既有建筑改造使用节能玻璃、发电玻璃、储能等绿色材料,明确新建建筑碳减排指标,加速实现建筑从"高能耗向低能耗、正能耗"转变,  相似文献   

12.
正建筑能耗占我国总能耗的30%以上,被动房通过集成保温、密封和带热回收的环境一体机等系统,冬天不用烧煤烧气供暖、夏天不用空调制冷,节能达90%以上,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节能建筑。据统计,假如我国北方城乡建筑全部采用被动房,每年可节约供暖用煤约3.5亿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9亿吨,对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正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建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翠坤,联名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冯远,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王美华带来了《关于加快推进建筑低碳发展的提案》。"目前,我国建筑领域碳排放量每年约20亿吨,占到全国总碳排放量的约20%。如考虑相关建材生产、运输等,将占到全国总排放量的近40%"。王翠坤说,伴随城镇化程度不断提高,每年新增建筑面积约20亿平方米,对我国兑现"2060碳中和"目标构成巨大挑战。建筑领域的减碳已成为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一环",对全方位迈向低碳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正>在"碳达峰、碳中和"战略背景下,水系统领域面临新挑战与新需求。如何推进"双碳"目标驱动下我国水系统绿色升级的创新与实践,提升行业"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能力,科技创新是关键。为进一步推动我国城市可持续健康发展,有效推动水行业早日实现"双碳"的目标与愿景,本文总结江苏龙腾工程设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龙腾设计")多年设计经验和自主研发的先进技术,重点阐述当今"双碳"目标背景下建筑、市政、水环境三方面的水系统工程设计,强调科技创新在水系统工程设计中的引领作用,为构建绿色水系统、助力实现"双碳"目标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正>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双碳”目标下,能源电力行业格局将发生根本性变化,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电工程”)作为深耕能源建设领域的“排头兵”“国家队”,积极肩负时代使命,加快推进由传统电力工程建设者向绿色低碳工程投建营一体化服务商转型,在新能源和两个“一体化”项目开发、“能源+”跨界融合等领域开展了多项卓有成效的探索,成功开发了一批业务转型重点项目,在行业内树立了典范,也为我国加快实现“双碳”目标作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6.
正2021年7月22日,在位于文莱达鲁萨兰国大摩拉岛上的恒逸文莱每年2000万吨炼化一体化项目一期园区内,装置技术人员正在对一套特大型变压吸附提纯氢气装置进行日常"体检",目前该装置已正常运行640天。该装置是迄今中国出口海外最大的变压吸附装置,也是迄今成功投运的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最大规模的变压吸附装置。该装置能有效提高氢气回收率,减少原料气消耗,降低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对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以下简称"双碳")目标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7.
王贵玲  陆川 《地质与资源》2023,32(1):85-95+126
地热能作为一种清洁低碳、稳定连续的非碳基能源,可为实现碳中和、碳达峰目标提供重要保障.通过回顾国内外干热岩和增强型地热系统的开发现状,储层改造建造技术现状和近期发展,微地震监测技术发展和诱发地震灾害评估方法进展,示踪技术进步和电磁法的监测潜力,展望干热岩和增强型地热系统增产技术发展前景和研究开发方向,为相关的工程技术和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煤基碳排放构成了中国碳排放总量中最重要的部分,做好煤基碳减排和煤炭高效洁净低碳化利用是实现"碳中和"国家目标的重要途径,碳中和背景下的煤地质学发展值得关注.系统评述与碳中和相关的煤地质学研究领域,分析煤地质学在碳中和研究与工程实践中的作用和应用前景,探讨碳中和背景下煤地质学的重要发展方向.取得以下认识:推进清洁煤地质研...  相似文献   

19.
<正>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我国向世界作出的庄严承诺,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轻工产业是制造强国战略“中国制造2025”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在致力达成“双碳”目标背景下,积极推进轻工业绿色发展、低碳转型,改变以往由要素驱动的投入导向型的粗放发展方式,体系化研究工程技术的创新路径选择,走一条由创新驱动的效率导向型的低碳发展道路,对轻工行业以及相关工程技术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0.
2030年实现碳达峰和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战略目标已经成为我国重大国家战略,为我国未来低碳转型发展指明了方向。科技创新和进步,是实现碳中和的助推器,也是战略目标实现的根本保障。在我国长期处于大量且高强度碳排放等诸多现实背景下,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通过近年来的研发、试验示范、商业化探索等大量工作,发展势头蓬勃向上。虽有良好开局,但现有碳中和技术仍有不足之处。为此基于CCUS技术发展现状,利用SWOT模型分析了CCUS技术存在的优势、劣势,以及面临的机会和挑战。依据政府、企业、社会三个层面的发展对策,提出了完善法规政策,制定行业标准;强化顶层设计,保障技术创新生命力;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加强国际合作等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