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亦茹 《地理教学》2022,(6):54-57+53
为发挥地理学科的育人价值,丰富高中阶段地理课程资源,落实学生地理实践力培养目标,本文聚焦浙江省高中校园内的地理研学资源,设计、实施校园地理研学实践课。依托浙江省某高中校内土壤资源,从研学资源挖掘、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学习评价等方面,通过“教学情境生活化”“研学资源深度化”“研学活动多元化”“知识生成自主化”“表现评价过程化”优化地理研学实践课的开发路径。  相似文献   

2.
周洁  李琳 《地理教学》2020,(10):49-52
各种题材的研学活动开展如火如荼,然而研学资源,特别是学校场域的校本研学资源成为研学活动开展的瓶颈。本文以河流主题研学为例,提出研学资源开发的技术路线和策略,即“挖掘研学资源目的意义-准备性资源开发-研学方法的开发-研学活动站点与匹配内容的设计-研学活动成果的展示与评价设计”,旨在抛砖引玉,推进属地研学活动发展。  相似文献   

3.
陈浩然  杨静 《地理教学》2021,(6):51-53,20
面向中小学生为主的研学旅游以其“研”和“学”为最大特点,因此其重点应放在研究方法的应用与掌握之上。然而目前,研学旅游的研究集中在前期设计的阶段,研学旅游的实践主要使用导师讲解的形式,学生依然是被动的接受者,研学旅游被异化为校园之外的“第二课堂”。本文基于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两个案例,讨论如何借助不同的研学方法来推动研学旅游实践转向以学生为主体,从而真正落实研学之目的。  相似文献   

4.
金春燕 《地理教学》2021,(23):62-64
红色革命文化具有传承红色基因、达成价值共识、增强文化自信、激发前进动力的教育功能.本文通过探访松塘古村的红色革命文化,将"红色基因"与"翰林文化"整合,设计了一条重温红色历史、传承奋斗精神、体验绿色乡村、助力乡村振兴的主题研学路线.通过沉浸式的研学旅行体验,达成实践内化、价值认同与责任担当的研学目标.  相似文献   

5.
乡村研学旅行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方式之一.多民族聚居村落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鲜活载体,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本文从地方本性视角出发,以多民族聚居的城子古村为例,秉持互动性、体验性、教育性和乡土性原则,在明确城子古村三大本性特征和研学资源的基础上,结合各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课程内容设计相关研学产品,多方位、深层次地展现城子古村的地脉和文脉景观,解决当前研学产品地域性体现不足、文化内涵缺失等问题,为国内多民族聚居村落发展研学旅行提供实证案例研究,助推多民族聚居村落振兴.  相似文献   

6.
研学旅行被纳入学校综合实践必修课程后,地理研学旅行课程的设计与实施热议不断。本文以英国FSC课程“地理中的技术”为例,介绍实施过程、分析课程特点,为我国开发地理研学课程、开展地理研学旅行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研学活动是促进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重要途径,也是地理“实践—教学—科研”活动的一种常见形式。本文立足乡土资源,以昆明轿子雪山为研学实践点,构建了以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为主导的研学内容体系,设计了一套包括“教学设计过程—教学实施过程—课程评价体系”的研学方案,使学生能够将教科书知识与实际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人地协调观和地理实践力,进而提升地理综合能力和家国情怀。  相似文献   

8.
具身学习打破了传统的离身学习范式,呼吁身体回归学习过程,强调身体、环境和大脑的相互作用。而研学旅行作为将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有机结合的学习方式,其课程思想与具身学习的中心观点高度契合。文章基于具身学习理论,构建了具身学习视角下的研学旅行活动模式,设计了主题为“走读长江水,品悟三峡情”的宜昌研学旅行活动案例。案例设计以“水”为主线,涵盖了实施水文观测、解读人水关系、识别流水作用三个研学主题,并基于具身学习的视角,进行了研学旅行设计的思考。  相似文献   

9.
地理研学是高校地理学类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地理研学能够提升学生地理实践力,培育学科综合素养。针对现有研究较少探讨本科阶段地理研学,以及现有研学实践相对忽视“流空间”视角的不足,本文提出了“流空间”视角下高校地理研学的初步构想。在介绍人口流动、供应链物流、基础设施廊道、物种迁徙和流域水系等几类典型地理流研学路线的基础上,本文从研学主题确定、研学方案设计与实施三个方面探讨了“流空间”视角下开展地理研学的总体思路,并通过一个竞赛获奖案例分享“流空间”视角下研学方案设计的主要内容。研究有望拓展地理研学的思路,改进地理学类专业认知实习的组织逻辑,提升高校地理研学的整体性与系统性。  相似文献   

10.
研学旅行作为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有效途径,已成为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基于中国知网数据库收录的2014—2021年有关研学旅行的3407篇论文,采用CiteSpace可视化方法分析研学旅行研究的现状、热点以及趋势。结果表明:第一,研学旅行主题文献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研学旅行”“中小学”“核心素养”等主题词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国家教育部门、高校、中小学是三大研究主体;第二,我国研学旅行领域的研究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如何优化研学旅行方案设计是近年来我国研学旅行研究的热点和前沿;第三,“互联网+”、地理信息技术等更多地被运用到研学旅行中,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推动研学旅行发展是未来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11.
刘慧  刘伟  葛芳 《地理教学》2023,(7):56-59
地理研学旅行活动为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尤其是地理实践力的培育提供了可行的实施途径。本文以“四层一体”分析法为理论指导,以吴淞炮台湾湿地森林公园为例,深度挖掘不同时期吴淞炮台湾湿地森林公园的自然层、生计层、制度层和意识形态层中的特色研学资源,并设计研学旅行活动,引导学生掌握“四层一体”的区域分析方法,落实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2.
马蕾  叶茂 《地理教学》2022,(4):59-61
青少年红色文化研学旅行把爱国主义、红色传统和红色精神传播到青少年之中,具有特殊的意义。引导青少年坚定理想信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奋斗,是红色研学旅行的重要任务。本文采用PBL模型,依托伊犁有关林则徐的历史文化资源,设计了以“天山脚下的纪念”为主题的高中学段研学旅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通过了解林则徐传奇的一生,懂得继承和弘扬林则徐艰苦奋斗、爱国爱乡的情怀;最后对基于PBL模型的“天山脚下的纪念”研学旅行课程进行了反思。  相似文献   

13.
本文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从研学前、研学中、研学后三个阶段探究研学旅行活动设计和评价策略,提出研学前明确目标和提出问题、研学中瞄准核心素养开展主题探究、研学后开展以核心素养为指向的综合性评价的研学旅行设计策略,并以山东省东营市研学旅行为例,设计了基于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的研学旅行方案。  相似文献   

14.
研学旅行活动作为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而且能使学生在真实情境中感悟人地关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本文以地理课程标准为依据,结合乌兰哈达火山地貌实况,从资源概况、研学活动设计及研学评价三个方面,设计了火山地貌研学旅行活动方案,以促进学生地理实践力的发展,落实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并为当地开展研学旅行活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研学旅行活动作为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而且能使学生在真实情境中感悟人地关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本文以地理课程标准为依据,结合乌兰哈达火山地貌实况,从资源概况、研学活动设计及研学评价三个方面,设计了火山地貌研学旅行活动方案,以促进学生地理实践力的发展,落实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并为当地开展研学旅行活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研学旅行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渠道,研学旅行网络关注度在一定程度上是研学旅行发展水平的客观映射。该文构建研学旅行网络关注度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季节性集中度、变差系数、莫兰指数刻画2011—2020年中国研学旅行网络关注度时空分异特征,运用PVAR模型探究研学旅行网络关注度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1)研究期内研学旅行网络关注度整体呈“V”形态势,东、中、西三大地区网络关注度呈现“东高西低”的阶梯递减格局,变差系数则呈现“Λ”形,地区差异呈现缩小趋势;(2)各省域研学旅行网络关注度具有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且存在明显的区域极化现象,呈现出非平衡发展格局;(3)研学旅行网络关注度影响因素的贡献度由高到低依次为:研学群体、信息发展水平、研学旅行资源影响力、经济发展水平、教育投入水平。  相似文献   

17.
刘双娜  洪祎君 《地理教学》2022,(11):61-64+50
学习素养视角下的项目化学习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具有实践性强、探究性强的特点。研学旅行作为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各地积极探索开展并积累了大量经验,但同时存在实践性不强、探究性不够的问题。因此,本文基于学习素养的内涵和项目化学习的特征,以探访中国气象局为例,阐述了“双新”背景下,高中地理研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结果显示,学习素养视角下的中学地理研学活动项目化学习设计不仅增强了研学活动实践与探究的学习效果,还促进了学科素养及学习素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自2016年教育部等十一部门印发《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以来,社会各界对于研学旅行的研究迅速增加。因地理学研究“人地关系地域系统”这一核心问题,无疑成为研学旅行研究和实践的重要阵地。但如何开发地理研学旅行资源,尤其是如何有机结合人文地理与自然地理研学要素成为困扰很多研学导师的难题。本文尝试使用“四层一体”分析方法,从自然地理要素、生计、制度、文化四个层面出发,探讨如何从地理学科视角挖掘和利用研学资源,发现各个地理研学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增强其逻辑性。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上海市某中学初一学生为样本,通过设计和实施指向地理实践力培养的研学旅行活动,检测学生研学旅行前后的地理实践力水平变化,验证研学旅行活动对于提高学生地理实践力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选取合适的研学题材、设置合理明确的活动目标和内容、引导学生积极完成研学活动任务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20.
全球气候变化对地球生态环境与人类社会有着重大影响。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是中国为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的承诺,对学生开展“双碳”教育是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措施。本文以“如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为突破口,确定了以“助力碳排放,中山在行动”为题的能源与全球气候变化项目式主题研学框架,开展跨学科深度研学,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成果汇报”的项目式研学活动,确定课程主题,选择课程内容,参与课程实施,展示课程成果,设计出融合不同学科的“零碳校园”方案,倡导从身边做起,助力碳减排,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实现“双碳”目标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